目标:
1.听懂故事内容,喜欢丁丁的角色。
2.初步建立不要麻烦父母的意识。
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大丁丁角色图。
过程:
1.介绍角色,引起听故事愿望:
教师以角色口吻介绍角色。
—“我叫大丁丁,小朋友们好!”(鼓励幼儿与大丁丁打招呼。)
交代故事名称。
—“你们知道我几岁吗?”(三岁)
2.教师有表情地讲故事:
—“你们知道大丁丁在干什么?”
3.看看说说,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出示教学挂图,教师再次讲故事。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半夜里,大丁丁要小便,为什么不叫爸爸妈妈?”(学讲大丁丁的想法)
“大丁丁把小便撒在哪里了?”
“大丁丁怎么会把小便撒在爸爸的皮鞋里呢?”
“爸爸妈妈说什么?”(学讲爸爸的话)
“爸爸妈妈喜欢大丁丁吗?你喜欢大丁丁吗?”
4.经验迁移,懂得不要麻烦爸爸妈妈:
—“晚上,你要小便会不会自己起床?”
“还有哪些事情你也不用麻烦爸爸妈妈?”
延伸阅读:幼儿园教案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一份完整的幼儿园教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
1.活动标题:通常为活动主题名称,例如“小蚂蚁搬家”。
2.活动目标:本次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包括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例如,可以让幼儿学会穿脱衣服,同时让他们懂得关爱和帮助别人。
3.活动准备:包括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教师教具与教学设备的准备、家园配合的准备以及幼儿的心理准备。
4.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般包括导入、学习巩固以及操作运用三部分。导入的形式有情景导入、故事导入、魔法导入、谈话导入等。学习于巩固部分,主要是明确孩子学习的内容,以便达成本次活动的重点目标。操作运用部分,主要是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让幼儿投入到实践中求真知。
5.活动反思:对本次活动的教育效果做简单的总结,针对本次教育活动做简单的提问或者探讨,看看还有什么可以进步的地方,并尝试一下别的教育方法,不断提升自己。
6.活动延伸:根据本次活动的难易程度,引导幼儿延伸到生活中,在领悟的基础上再次的运用知识,鼓励幼儿“举一反三”并挖掘自己的潜力,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