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灸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灸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灸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吃法大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灸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以及灸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吃法大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炙甘草的性味归经
炙甘草的性味归经,炙甘草是生甘草跟炼蜜经过炮炙之后形成的品种,是甘而平的性味,归心经、肺经、脾经也归胃经,对我们的身体是很有帮助的,以下炙甘草的性味归经。
炙甘草的性味归经1
【中药名】炙甘草 zhigancao
【别名】炙草。
【英文名】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Praeparata Cum Melle
【药用部位】生药材甘草的炮制加工品。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根及根茎粗壮,皮红棕色。茎直立,带木质,有的色短毛和刺毛状腺体。奇数羽状复叶长8~20cm;小叶7~17,卵形或宽卵形,长2~5cm,宽l~3cnl,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两面均被短毛和腺体;托叶阔披针形,被白色纤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花萼钟状,萼齿5,披针形,外面有短毛和刺毛状腺体;花冠蓝紫色,长1、4~2、5cm,无毛,旗瓣大,卵圆形,有爪,龙骨瓣直,较翼瓣短,均有长爪;雄蕊二体,(9+1)。荚果条形,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外面密被刺毛状腺体。种子4~8,肾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产地分布】全国大范围有,主要集中在甘肃、新疆、四川一带。
【加工炮制】取甘草片,照蜜炙法炒至至深,不粘手时取出,晾凉。(蜜炙法:蜜炙时,应先将炼蜜加适量沸水稀释后,加入待炮炙品中拌匀,闷透,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蜜炙时,用炼蜜。除另有规定外,每100千克炮炙品用炼蜜25千克。)
【药材性状】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外表皮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至深,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略有黏性。具焦香气,味甜。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归心经、肺经、胃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临床应用】用量2~10克,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动,脉结代。
【药理研究】临床上用于治疗心率失常、病毒性心肌炎副等多种病症。
【化学成分】主要含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甜素、子丁香烯氧化物、甘草萜醇、18-羟基甘草次酸、异甘草次酸、甘草香豆精、刺芒柄花素、新甘草查耳酮D、光果甘草苷元、异甘草黄酮醇等成分。
【使用禁忌】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
炙甘草的性味归经2
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中药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俗称炮制,就是将蜂蜜置锅中炼成中蜜,改用文火加生甘草片拌炒均匀,3~5 min出锅,置烤房或烘箱烘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即可。
炙甘草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至深,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炙甘草汤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治疗功效。
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
炙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等症,还可缓解药物之毒性、烈性。
1、补脾益气
用于脾胃虚弱,气短乏力,食少便溏,常配伍党参、白术、茯苓等,如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于气虚血亏所致心悸,自汗,脉结代者,可配伍人参、桂枝、生地、阿胶等,如炙甘草汤(《伤寒论》)。
2、润肺止咳
用于各种咳嗽气喘。风寒咳喘,常配伍麻黄、杏仁,即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肺热咳喘,常配伍麻黄、杏仁、石膏,即麻杏石甘汤(《伤寒论》);阴虚干咳,常配伍沙参、麦冬、桑叶等,如沙参麦门冬汤(《温病条辨》);久咳不止,常配伍百部、白前、紫菀等,如止嗽散(《医学心悟》)。
3、清热解毒
用于疮疡肿痛,咽喉肿痛,热淋尿痛。治疮肿,常配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赤芍等;治咽喉肿痛,常配伍桔梗、牛子、射干、玄参等;治尿淋刺痛,常配伍木通、车前子、大黄、扁蓄、滑石等。
4、缓急止痛
用于脘腹及四肢挛急疼痛,常与芍药同用,即芍药甘草汤(《伤寒论》)。脾胃虚寒、脘腹挛急作痛者,可配桂枝、芍药、饴糖等,如小建中汤(《伤寒论》)。
5、调和药性
与补益药同用,使之缓和持久;与泻下药同用,使之泄而不猛;与温热药同用,使之热而不伤阴;与寒凉药同用,使之寒不败胃。
药理作用
1、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炙甘草能使实验动物尿量和钠排出减少,钾排出增加,血钠升高,血钙降低,肾上腺皮质萎缩。长期服用甘草及其制剂可出现水肿和高血压;甘草能治疗轻症艾迪生病,但对重症则无效。甘草还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2、抗炎和抗过敏作用
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对Ⅰ~Ⅱ期炎症有抑制作用;炙甘草对过敏性休克有保护作用,能显著降低青霉噻唑所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3、对消化系统作用
甘草酸、甘草次酸衍生物、甘草浸膏、甘草锌等都有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能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酸酸度和胃蛋白酶的活性,促进溃疡的愈合。
甘草还能抑制肠管的痉挛,减轻四氯化碳所引起的肝损害,抗脂肪肝。
4、解毒作用
炙甘草能沉淀生物碱并吸附解毒,它在肝内分解产生的葡萄糖醛酸与毒物结合也起解毒作用。甘草酸可解多种化学毒、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甘草酸能解蛇毒、河鲀毒;与其他药物配合可解喜树碱、野百合碱等抗癌药的毒副作用。
5、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甘草酸对艾滋病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疱疹性口炎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能使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对牛痘、麻疹病毒也有较弱的抑制作用。
甘草醇提物、甘草次酸对金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阿米巴原虫、滴虫均有抑制作用。
6、抗肿瘤作用
甘草对实验动物的艾氏腹水癌、吉田肉瘤、骨髓瘤均有抑制作用。甘草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7、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炙甘草能对抗乌头碱引起的心律失常;能降低血脂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8、镇咳祛痰作用
炙甘草能促进咽部及支气管分泌,使痰易于咳出,缓和炎症的刺激。
适宜人群
脾胃虚弱、咳嗽气喘、疮疡肿痛、咽喉肿痛、热淋尿痛者。
禁忌人群
1、味甘缓,容易壅滞气机,故胸闷腹胀、呕吐泛恶等气机壅滞者忌大量内服。
2、痈疡之发,多由于湿热内炽,即阴寒之证,亦必寒湿凝滞为患,甘草甘腻慎服。
3、有抗惊厥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婴幼儿、老年人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4、有升高血压的作用,高血压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急性肾炎患者忌用;醛固酮增多症、低钾血症禁用。
5、提取物有雌激素样作用,阳痿患者忌用。
6、孕妇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饮食禁忌
服药期间忌食猪肉、菘菜、海菜;反河豚。
配伍禁忌
中药配伍禁忌:①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②恶远志;③不宜与鹿茸同用。
中西药配伍禁忌:①不宜与奎宁、阿托品、盐酸麻黄碱等生物碱合用,可产生沉淀,减少药物的吸收;②不宜与强心苷合用,可产生强心苷中毒;③不宜与排钾利尿药,可导致低钾血症;④甘草的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以拮抗降糖药物的效应,不宜同用;⑤不宜与阿司匹林、水杨酸钠等同用,能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⑥不宜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药合用,会加重激素的副作用;⑦甘草中含有甘草次酸,易与降压药利血平发生反应,而降低药效;⑧甘草对水合氯醛、毒扁豆碱有对抗作用,不宜同用;甘草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能引起血钾降低,与噻嗪类利尿药并用会加重引起低血钾和瘫痪的危险;⑨可以抑制胰酶的活性,使胰酶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降低,因此不宜合用。
副作用
长期大剂量服用甘草和甘草制剂,约有20%病人可能发生水肿,四肢乏力,痉挛麻木,头晕头痛,血压升高,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老年人、心血管病人、肾脏病人尤其要慎重。
选购保存
以断面黄白色、皮细紧、色红棕、质坚实、粉性足、味甜的甘草为佳。应密封置阴凉处保存,防潮、防蛀。
用量用法
内服:煎汤,3~9克。
外用:适量,煎水洗渍,或研末敷。
食疗药膳
1、大麦甘草茶
材料:大麦10克,炙甘草2克,冰糖适量。
做法:大麦和甘草放入一煮茶包中,将包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沸后,换中火煮上15分钟,加适量冰糖即可。
功效:清热泻火,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对小儿心经积热导致的夜啼有治疗作用。
2、乌梅甘草茶
材料:乌梅20克,炙甘草5克。
做法:水煎代茶饮。
功效:清热泻火,解暑祛湿。用于夏日口淡,食之无味,饭前饮;或暑天口渴口干者。
3、参梅甘草茶
材料:太子参15克,乌梅15克,炙甘草6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煮药30分钟,再加冰糖少许,矫味。
功效:清热泻火,解暑祛湿。用于夏日中暑口渴汗多,疲乏无力。
4、甘草绿豆荷叶粥
材料:炙甘草6克,绿豆50克,荷叶1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荷叶、甘草洗净,煎汤,去渣取液,加入绿豆,煮粥,煮熟时加适量冰糖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泻火,解暑祛湿。用于暑湿烦渴。
对症方剂
1、功能性心律失常,心悸心慌:炙甘草10克,人参5克,阿胶10克(烊化兑入),麦冬、生地黄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2、脾气虚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炙甘草10克,党参10克,黄芪15克,茯苓10克,大枣7枚。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3、消化道溃疡,胃痛:甘草10克,桂枝10克,芍药15克,海螵蛸30克,白及6克,大枣7枚。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4、癔病、心烦失眠、心悸、情志失常:炙甘草10克,大麦15克,大枣10枚(剖开),百合10克,知母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5、急性咽炎,咽喉疼痛:生甘草10克,桔梗10克,玄参10克,山银花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6、神经官能症:炙甘草、浮小麦各10克,大枣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7、心律不齐:炙甘草、党参各12克,生地黄15克,麻仁、麦冬、桂枝、阿胶(烊化)、生姜各10克,大枣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红花、甘草、苦参,以1∶2∶1的比例,共研为末,每次5克,每日3次。
8、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甘草12~20克,水煎服,每日2次分服。
9、尿崩症:生甘草粉5克口服,每日3~4次。
10、食物中毒:炙甘草9~15克,水煎频饮。重症用30克。
11、儿童遗尿:用大甘草头煎汤,每夜临睡前服之。
12、痘疮:用灸甘草、栝楼根等分,煎水服。
13、阴部温痒:用甘草煎汤,一天洗三五次。
14、冻疮发裂:先用甘草汤洗过,然后用黄连、黄芩共研为末,加水银粉、麻油调敷。
15、水火烫伤:用甘草煎蜜涂搽。
炙甘草的性味归经3
炙甘草的作用 :
炙甘草临床应用多为炙甘草汤,是以炙甘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汤。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由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阿胶、麦冬、麻仁、大枣、清酒组成。
现代研究,炙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和止痛作用。因此炙甘草的主要功效是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炙甘草汤主要功效与作用有以下四点:
1、补阴为主的功效,清代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指出“生地为君、麦冬为臣、炙甘草为佐,大剂以峻补真阴,开来学之滋阴一路也。”清代田宗汉《医寄优阴论》也认为本方是“滋阴之祖方”。
2、补血为主的功效,以清代唐容川为代表的一派医家认为炙甘草汤是“补血之大剂”。
3、气血双补的功效和作用,以《注解伤寒论》为代表,认为炙甘草汤的功效当为气血双补,“益虚补血气而复脉”。
4、阴阳并调,清代医家尤在泾《伤寒贯珠集》指出炙甘草汤是“扩建中之制,为阴阳并调之法”。本方主治伤寒病后或重病恢复期阴血不足,血不荣心,虚羸少气,心慌心悸,虚烦少眠,大便干涩,舌质略红少苔,脉象结代不整。或肺痿久咳,吐涎沫稀痰,量多,咽燥而渴,或痰中带血,心悸气短,心中温温液液,失眠多汗,脉虚细而数,或偶见结代。
炙甘草禁忌
炙甘草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
1、功效与作用:滋阴养血,益气通阳,复脉定悸。主治心阴阳两虚证,后世医家在张仲景临床应用基础之上将其扩展用于治疗虚劳、肺痿、肺燥阴伤等证。现代医家则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系统性疾病。
2、禁忌: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3、炙甘草,系豆科植物,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俗称炮制,就是将蜂蜜置锅中炼成中蜜,改用文火加生甘草片拌炒均匀,3~5 min出锅,置烤房或烘箱烘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即可。
4、炙甘草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至深,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
炙甘草功效:
第一种,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而导致的食欲不振或者是便溏等疾病;
第二种,可以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具有良好的平喘功效,用来治疗支气管哮喘有着良好的作用;
第三种,具有镇痛的作用。
炙甘草禁忌:
第一种,心脏病或者是肾病患者不宜服用;
第二种,服用炙甘草要适量,不要过多服用,过多服用会导致性功能障碍。
炙甘草(RADIX GLYCYRRHIZAE PREPARATA),系豆科植物,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俗称炮制,就是将蜂蜜置锅中炼成中蜜,改用文火加生甘草片拌炒均匀,3~5 min出锅,置烤房或烘箱烘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即可。炙甘草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至深,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炙甘草汤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治疗功效。
炙甘草虽然有很多很好的效果,但是在生活这有些人在炙甘草面前还是要说不的,像是患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肾病、孕妇、性功能障碍、肥胖亦或是肝脏和月经有问题的人群。因为临床发现长期食用炙甘草的人血压会普遍较高,而高血压患者食用甘草无疑是雪上加霜。
像是心脏病和肾病患者,因为炙甘草中含有甘草酸激素,所以也心脏病患者和肾病人群也不适合食用。而孕妇食用炙甘草很有可能会引起大出血而造成早产,这对孕妇的伤害是很大的。炙甘草可能引起异常的体重增加,所以对肥胖人群来说也绝不会是“好药”之选,特别是现在这种“以瘦为美”的风潮,想成为瘦美人自然是要避开甘草的肥胖“毒害”了。
研究发现过多的食用炙甘草会引起性功能障碍,所以性功能障碍者也不能随意的食用炙甘草。而且对于炙甘草存在一些药性作用,因此要是月经期不正常的女生,那么最好也不要食用炙甘草,否则我们是会出现身体问题的了,尤其容易导致女性的月经出现问题,我们需要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才可以了哦。
因为炙甘草的药性作用,要是月经期不正常的用户不要食用炙甘草。
炙甘草的功效是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临床上经常用炙甘草调和药性,可以治疗脾胃的症状、心脏的症状以及解附子的毒性。现代医学认为炙甘草具有以下作用:
1、可以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内膜炎、贫血、交感神经兴奋、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都可以用炙甘草和其他药物相配合进行治疗。
2、炙甘草在某些患者是不适合应用的,因为炙甘草容易引起患者出现水肿,对于心力衰竭的、水肿严重的患者是不适合应用的,而且脾胃虚弱、总是腹泻的人用炙甘草也应该谨慎一些。
扩展资料:
炙甘草使用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炙甘草不宜与利血平、降压灵、复方降压片等降压药并用。因炙甘草能引起高血压及发生低血钾,与利血平等降压药相拮抗,这样不仅导致药效没有办法发挥出来,还会因此导致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需要注意炙甘草是用来补气用的,比如老年人身体气虚平时可以配和黄芪泡水喝,达到补气增强抵抗力的效果。
需要注意炙甘草不可与鲤鱼同食,同食易中毒。反甘逐、大戟、海藻、芫花这几味中药,不可与这些中药同服。对炙甘草片成份过敏者禁用,这样就容易导致中毒过敏的情况出现,不利于健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炙甘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炙甘草汤
1、炙甘草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厌食症或大便不畅的情况。它还可以缓解支气管平滑肌,有良好的治疗哮喘的效果。
2、但是,在使用炙甘草时有禁忌:不适合心脏病或肾病患者;适度服用炙甘草不要吃太多,太多会导致性功能障碍。最好是咨询医生的建议服用。
灸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灸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吃法大全、灸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延伸阅读:中药材的保质期一般多久?
中药材的保质期因药材种类、储存条件等因素而异,一般情况下,干燥的中药材可以保存较久时间,新鲜的中药材则需要及时食用或储存,并在保持其新鲜程度的同时注意防潮和防虫。以下是一些中药材的保质期建议:
干燥中药材:通常可以保存1-3年时间;新鲜中药材:一般情况下保存1-3天,可加入少量水分后保存3-7天;低温储存:在防潮、防虫的情况下,将中药材放在干燥、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控制在10℃以下,保质期可延长数倍。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中药材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药材,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煎煮、调制等处理。同时,如发现中药材有变质、腐败等情况应及时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