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_专业的育儿网站

首页 > 生活 > 营养  >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红芽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红芽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01-31 中药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红芽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红芽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红芽大戟的功效与作用》,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红芽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红芽大戟多少钱一斤

今天给各位分享红芽大戟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红芽大戟多少钱一斤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 1、大戟有什么作用?
  • 2、大戟的药用价值
  • 3、外敷痈肿的消炎药
  • 4、中药大朝什么 ?
  • 5、中草药6000种解名字功效

    功效

    主治水肿胀满、痰饮积聚、痈肿疔毒、二便不通。也可用于痰饮积聚,胸膈胀满,胁肋隐痛。消肿散结可用于痈肿疮毒及痰火瘰疠,内服外用均可。

    禁忌

    虚寒体质、孕妇、体弱者慎用

    中药大戟是大戟科植物大戟、红芽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等的根。中医认为大戟有泻水、利便等的功效与作用。

    出处:《本经》

    别名:下马仙(《纲目》)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戟的根。 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

    炮制:大戟: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润透,切段或切片,晒干。醋大戟:取大戟段或片,

    加醋浸拌,置锅内用文火煮至醋尽,再炒至微干,取出,晒干。(大戟100斤,用醋30~60斤) 《雷公炮炙论》:采得大戟于槐砧上细锉,与海芋叶拌蒸,从巳至申,去芋叶,晒干用之。 《纲目》:凡采得大戟以浆水煮软,去骨晒干用。海芋叶麻而有毒,恐不可用也。 《本草通玄》:大戟用枣同煮软,去骨,晒干。 采集收藏: 梁·《名医别录》:“大戟生常山。十二月采根,阴干。” 五代·韩保升曰:“苗似甘遂而高大,叶有白汁,花黄。根似细苦参,皮黄黑,肉黄白。五月采苗,八月采根用。” 宋·苏颂曰:“近道多有之。春生红芽,渐长作丛,高一尺以来。叶似初生杨柳小团。三月、四月开黄紫花,团圆似杏花,又似芜荑。根似细苦参,秋冬采根阴干。淮甸出者茎圆,高三四尺,花黄,叶至心亦如百合苗。江南生者苗似芍药。” 明·《本草蒙荃》:“大戟种甚猥贱,处处有生。春发红芽,日渐丛长。凡资入药,惟采正根。……苗名泽漆,味苦兼辛。” 李时珍曰:“大戟生平泽甚多,直茎高二三尺,中空,折之有白浆。叶长,叶长狭如柳叶而不团,其梢叶密攒而上。杭州紫大戟为上,江南土大戟次之。北方绵大戟色白,其根皮柔韧而绵,甚峻利能伤人。弱者服之,或至吐血,不可不知。” 清·《本草从新》:“大戟。杭产、紫者为上。北产,白者伤人。” 性味:苦辛,寒,有毒。 《本经》:味苦,寒。 《别录》:甘,大寒,有小毒。 《药性论》:味苦辛,有大毒。 归经:入肺、脾、肾经。 《本草经疏》:入肾、肝。 《本草通玄》:入肝、膀胱。 《得配本草》:入三阴,足太阳经。 功用主治:泻水沈,利二便。治水肿,水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 《本经》: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厢,吐逆。 《别录》:主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 《药性论》:下恶血癖块,腹内雷鸣,通月水,善治瘀血,能堕胎孕。 《日华子本草》:泻毒药,泄天行黄病、温疟,破症瘕。 《本草经》:治隐疹风及风毒脚肿。 《医学启源》:泻肺。 《本草正》:性峻利,善逐水邪痰涎,泻湿热胀满。 《药征》:主利水,旁治掣痛,咳烦。 《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壮实体质之腹水,全身水肿。胸肋膜积水等。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杀虫。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宜忌:患虚寒阴水及孕妇忌服。体弱者慎用。 《本草经集注》:反甘草。 《药性论》:反芫花、海藻。毒,用菖蒲解之。 《唐本草》:畏菖蒲、芦草、鼠屎。 《日华子本草》:小豆为之使。恶薯蓣。 《纲目》:得枣则不损脾。 《本经逢原》:脾胃肝肾虚寒,阴水泛滥,犯之立毙,不可不审。

    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

    大戟根洗净,刮去粗皮,切片,每斤以食盐3钱,加水适量拌匀,吸入后晒干或烘干呈淡,研成细末装入胶囊。日服2次,每次1.5~2分,隔日1次,空腹温开水送下,6~9次为一疗程。共观察60余例,均有显著的消肿作用,一般经治6~7天后水肿即完全消失。患者服药后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泻。其泻下作用常在服药后2~4小时最为剧烈;如症状严重,可进食水果或冷糖开水,反应即可减轻。服药期间用低盐饮食,禁食生冷、辛辣、鱼及猪头肉等发物.禁用于孕妇、心力衰竭、食道静脉曲张及体弱者。

    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或其他肝硬变腹水

    大戟鲜根洗净晒干磨粉,用小火焙成咖啡色,装入胶囊,成人每次0.6~O.9克,隔日或隔2日服药1次,7~8次后停药1星期,以后视病情再服.若腹水巳退,可选用人参养荣丸等调理。曾试治20例,经服药5~36次不等,显效(腹水消失,健康改善,体力基本恢复)9例,好转(腹水显著减少,全身情况改善)9例,无效2例。治程中主要反应为腹泻、恶心、呕吐及腹痛等,经数小时后可自行消失;但亦有人观察到,一般服粉剂0.6克时药物反应都能耐受,如超过1.8克时,则反应增重,有恶寒、震颤、头昏、烦躁、口干,有时呈极度恐惧感。反应可持续2~6小时,如及时处理即可缓解。禁忌证同前。

    用于水肿腹水,留饮胸痛等症。大戟攻水逐饮的功效,与甘遂相似,故可用于胸水、腹水、水肿喘满等症,多与甘遂、芫花等同用。

    用于疮痈肿痛及痧胀等症。该品外用能消肿散结,内服能攻泻而通结滞。如常用成方玉枢丹,即是红芽大戟配伍千金子、山慈菇、五倍子、雄黄、麝香等品而成,外涂用于消疮肿,内服治痧胀、腹痛、胸脘烦闷、呕吐泄泻等症。 致泻:对离体回肠的作用 各种京大戟生、制品煎剂对离体回肠均有兴奋作用,肠蠕动增加,肠平滑肌张力提高。并随着炮制醋液浓度的提高,收缩强度似有加强趋势,其中50%、70%浓度兴奋作用特别明显。本品能刺激肠管,引起肠蠕动增加,产生泻下作用。京大戟根乙醚抽出物有致泻作用,热水抽出物对猫有剧泻作用。 对平滑肌作用:提取物能扩张末稍血管,兴奋妊娠离体子宫。 抗菌作用东北的大戟(Euphorbiasp.)鲜叶汁在试管内对金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但除去鞣质后,抗菌作用即消失,制剂保存数天或加热亦可使抗菌作用减少甚至丧失。实验表明,本品对金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利尿作用以生红大戟水煎浓缩液(80g/kg),喂饲小白鼠,2-3小时后,其尿量明显增加。 大戟与甘草合并用药的影响:据我国历代本草书籍之记载,大戟与甘草配伍是禁忌的,属十八反之列。动物试验证明,小鼠腹腔注射大戟、甘草混合后的乙醇浸出液,其半数致死量要比单独应用大戟时小数倍,可见两者配伍时大戟的毒性增加了,而且配伍的甘草愈多,毒性也愈大。如将大戟与甘草分别酒浸,而在给药时方混合投予者,其毒性比共浸者为小,但仍比单用大戟时毒性大。小鼠口服大戟及甘草的煎剂亦获得相似的结果。大戟、甘草均用50%乙醇浸剂给小鼠腹腔注射,甘草的LD50为12.4±0.7g/kg,大戟为30.0±5.5g/kg,大戟加甘草合用毒性增加。大戟煎剂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4.69±0.021g/kg,大戟加甘草(1:1)腹腔注射LD50为5.02±0.025g/kg,毒性未见增加。

    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钠溶液造成实验性腹水,口服大戟煎剂或酒精浸液,都有利尿作用,如与甘草合用,其利尿和泻下作用受到明显抑制,甘草的用量比例愈大,其相反作用也愈强。因此,从治疗腹水的角度来看,两者合用是不适宜的。另有报道,用小鼠死亡作指标,认为大戟(品种未鉴定)与甘草煎剂并无相反作用。但所用剂量大小,试验鼠全部未死,还需进一步试验。

    40%大戟煎剂0.5ml灌胃,无论大戟单用或与甘草合用,对小鼠泻下作用无明显差异。

    离体小肠实验:0.01%-1%的甘草煎剂对兔离体小肠的影响是高浓度时呈现抑制作用,但随药液浓度之降低,抑制作用也渐减弱,并渐呈现略兴奋的作用;炙京大戟煎剂高浓度时收缩振幅变化不明显或略降,低浓度时渐升,张力均降低;合用后,与同剂量的单味煎剂比较,高浓度时,抑制作用多有加强,当浓度渐低时,差异不显着或略有抑制,且甘草之量大于京大戟时,尤为显着。 镇痛作用采用YSD一4药理生理实验多用仪,电刺激箱进行测记。小鼠ig甘草或京大戟煎剂后,有一定镇痛作用,且量越大越显着,而京大戟又优于甘草。合用后,与同剂量之单味煎剂比较,当二药等量时,镇痛作用次于单味煎剂;当甘草的量大于京大戟时,镇痛作用优于单味煎剂,并与用量有关,小剂量优于大剂量。 对离体蛙心作用离体蛙心实验:按斯氏Strdub离体蛙心灌流法制备离体蛙心,每组5个蛙心,共分20组进行实验,取平均值作曲线并比较,0.31-5%的甘草及炙京大戟煎剂对离体蛙心的影响是高浓度时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浓度时,作用较弱或不明显;合用后,与同剂量的单味组比较,抑制作用多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且浓度越高越显着,而0.63%的不明显。 其他作用根皮70%乙醇提取液注射于动物,血压轻微上升,肾容积显着缩小,无论剂量大小,利尿作用均不显着。健康成人服煎剂亦无明显利尿作用。提取物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能抑制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同属植物京大戟日本变种EuphorbiapekinensisRupr.var.JaponensisMak.水浸液对家兔、豚鼠的离体及在位子宫呈收缩作用。黑海大戟EuphorbiaponticaProkh水浸剂、酊剂及用植物细粉做成的油膏,对于皮肤都有明显刺激,长期应用可引起发红、烧的感、小泡乃至脱皮。面部皮肤更加敏感。浸剂刺激性较弱。新加仑制剂注射于蛙或猫可使心跳停止于收缩期。可能含有强心甙。 鉴别要点

    鉴别大戟要点有三:一是根圆柱形有分枝,头膨大有地上残茎;二是表面棕褐色,具明皱纹;三是质坚硬,断面黄白色、纤维性,味微苦。

    其余几种:红大戟圆锥形或纺锤形,红棕色;草大戟多为向内卷的根皮;棉大戟根为膨大圆锥形或纺锤形,形态各异,较易区别。

    快速鉴别

    根呈圆锥形,有分枝,长10~20cm,直径可达4cm,根头部膨大,有多数地上茎痕;表面呈棕褐色,具明显暗色皱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呈白色或淡,纤维性,味微苦涩。

    泻下药《中药学》凡能攻积、逐水,引起腹泻,或润肠通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泻下药用于里实的症候,其主要功用,大致可分为三点:一为通利大便,以排除肠道内的宿食积滞或燥屎;一为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通过泻下而解除;一为逐水退肿,使水邪从大小便排出,以达到驱除停饮、消退水肿的目的。根据泻下作用的不同,一般可分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攻下药的作用较猛,峻下逐水药尤为峻烈。这两类药物,奏效迅速,但易伤正气,宜用于邪实正气不虚之症。对久病正虚、年老体弱以及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等均应慎用或禁用。润下药的作用较缓和,能滑润大肠而解除排便困难,且不致引起大泻,故对老年虚弱患者,以及妇女胎前产后等由于血虚或津液不足所致的肠燥便秘,均可应用。第一节攻下药攻下药,多属味苦性寒,既能通便,又能泻火,适用于大便燥结、宿食停积、实热壅滞等症。此外,攻下药在临床应用上还用于下几个方面:1.对于上部充血、出血等病症兼见便秘者,用攻下药可使病情缓解,这是“上病下取”的方法。2.如痢疾初起,里急后重、泻而不畅者,虽无便秘现象,也可酌用攻下药,可促使病情减轻,这是“通因通用”的方法。3.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在内服药方面,根据中医的“不通则痛”以及“六腑以通为用”等原理,对某些急腹症属于实热结滞症候,应用通里攻下,清热泻火的方法,获得良好疗效,从而免除手术治疗,减轻病人痛苦。大黄【药用】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或药大黄的根茎。【性味与归经】苦,寒。入脾、胃、大肠、心包、肝经。【功效】攻积导滞,泻火凉血,行瘀通经。【临床应用】1.用于大便燥结,积滞泻痢,以及热结便秘、壮热苔黄等症。大黄泻下通便、清除积滞,故可用于大便不通及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溏而不爽等症;又因它能苦寒泄热,荡涤肠胃积滞,对于热结便秘、高热神昏等属于实热壅滞的症候,用之可以起到清热泻火的作用。在临床应用时,本品常与芒硝、厚朴、枳实等配伍。2.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热毒疮疖等症。大黄泻下泄热,有泻血分实热的功效,故又能用治血热妄行而上溢,如吐血、衄血;对目赤肿痛、热毒疮疖等症属于血分实热壅滞的症候,可配黄连、黄芩、丹皮、赤芍等同用。3.用于产后瘀滞腹痛,瘀血凝滞、月经不通,以及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症。大黄入血分,又能破血行瘀,故可用于上述瘀血留滞的实症,在使用时须配合活血行瘀的药物,如桃仁、赤芍、红花等同用。此外,大黄又可清化湿热而用于黄疸,临床多与茵陈、山栀等药配伍应用;如将本品研末,还可作为烫伤及热毒疮疡的外敷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处方用名】生军、生川军、生锦纹、生大黄(生用,泻下力猛)酒川军、酒洗大黄(用生大黄喷黄酒,烘干后应用,可增强活血行瘀之功)制军、制川军、制大黄(用黄酒拌匀后蒸熟成黑色,泻下力较缓,能清热化湿)【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用作通便宜后下。研粉吞服,每次二至三分。【按语】1.大黄又称“川军”,性寒苦泄,是一味泻火、破积、行瘀的要药,使用少量,又有健胃作用,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可随配伍的不同而发挥它的特长。如配以芒硝,可攻下破积;配以附子,可温阳降浊;配以茵陈,可清化湿热;配黄芩、黄连,可泻火凉血;配黄连、槟榔,可清热导滞,用于湿热下痢、里急后重;配丹皮、赤芍、桃仁等,可活血祛瘀,用于血瘀经闭、损伤瘀血或肠痈初起等症;又如用本品少量,配合乌贼骨,可清热而制酸,治胃痛泛酸、脘部灼热等症。2.大黄除内服外,又可外敷治热毒痈肿、水火烫伤,也是取它泻火解毒的功效。3.如用本品泻下通便,煎服时应后下,或用沸开水泡汁,否则药效会减弱。4.服用大黄后,其色素会从小便或汗腺中排泄,故小便、汗液可以出现。此外,哺乳妇女服用后,婴儿吮食乳汁,可能引起腹泻,因此授乳妇女不宜服用。由于本品又能活血行瘀,故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间也必须慎用。【方剂举例】大承气汤《伤寒论》: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主治热盛便秘,腹胀满,烦躁谵语,口干,舌苔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者等症。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大黄、附子、细辛。治寒积便秘。下瘀血汤《金匮要略》:大黄、桃仁、蟅虫。治产后腹中有瘀8血而腹痛者。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大黄、牡丹皮、桃仁、芒硝、冬瓜子。治肠痈。(近年来临床上治急性阑尾炎,常用本方加败酱草、红藤、生苡仁;或用本方去冬瓜子、加红藤、瓜蒌仁、赤芍。)芒硝(附:西瓜霜)【药用】本品为天然产的硫酸钠经精制而成。【性味与归经】辛、咸、苦,大寒。入胃、大肠、三焦经。【功效】泻热通便。【临床应用】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芒硝味咸苦而性大寒,功能润燥通便而泻实热,故对实热积滞、大便秘结之症,常配合大黄相须为用,泻热导滞的作用较为显着。此外,芒硝外用能清热消肿,如皮肤疮肿,或疮疹赤热、痒痛,可用本品溶于冷开水中涂抹;口疮、咽痛,可用本品配合硼砂、冰片等外吹患处,有清凉、消肿、止痛的功效。【处方用名】芒硝、朴硝、玄明粉、元明粉(现上海药店均付芒硝,详见按语)风化硝(将芒硝至于空气中,失去结晶水后,形成的白色粉末,功效与芒硝相似)皮硝(为芒硝的粗制品,一般作为外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冲入药汁内或开水中溶化后服,不入汤剂。外用适量。孕妇忌用。【附药】西瓜霜:将西瓜皮切碎(约10斤)和皮硝(5斤)拌匀,装入黄沙罐内,盖好,挂于阴凉通风处,带砂罐外面有白霜冒出,用干净毛笔或纸片刷下,装入瓶内备用。有清热、消肿作用,适用于咽喉肿痛及口疮等症。外用吹患处,适量。咽下并无妨碍。并可点眼,以治目赤肿痛,加蒸馏水化作眼药水尤良。【按语】1.芒硝功能润燥软坚而泻下通便,可荡涤三焦、肠、胃实热。《内经》说:「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芒硝咸寒且苦,常与苦寒的大黄相须为用,可增强泻火通便的功效,用治燥热内结的症候,如成方大承气汤、调味承气汤均硝、黄同用,即是此意。2.芒硝润燥软坚而通便,又能泻火消肿以除痛;大黄的作用除泻火、攻下外,尚能解毒、行瘀。3.皮硝适量,外敷儿童腹部,可消食积;哺乳妇要断奶,可用皮硝外敷乳房,有回奶的功效;又可外敷治乳痈初起。4.本品过去有朴硝、皮硝、玄明粉(元明粉)之分,认为朴硝杂质较多,芒硝质较纯,玄明粉质最纯,现上海地区均付精制品,不再区分。如需用粗制品,则处方注明“皮硝”。【方剂举例】大陷胸汤《伤寒论》:芒硝、大黄、甘遂。治结胸症,心下治少腹硬满而痛。一字散《证治准绳》:朴硝、硼砂、朱砂、龙脑。外治小儿口疮。铁扁担【药用】本品为鸢尾科植物铁扁担的全草或块根。【性味与归经】苦,寒。【功效】泻下通便,解毒。【临床应用】1.用于便秘。本品有泻下通便作用,治疗大便秘结,可单味应用。2.用于肝炎胁痛。本品有解毒作用,目前临床上常配合田基黄、垂盆草、平地木等药治疗肝炎胁痛,或肝脏肿大等症。【处方用名】铁扁担(鲜用或洗净,晒干,切碎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新鲜的叶五钱至一两,煎服。【按语】如用本品攻下通便,必须使用新鲜根茎,每次三至四钱,洗净,切碎,吞服,一般服后约一小时左右即可导滞腹泻,但略有腹痛,不可多服。番泻叶【药用】本品为豆科植物狭番泻叶或尖番泻叶的叶片。【性味与归经】甘、苦,大寒。入大肠经。【功效】泻热导滞。【临床应用】用于热结便秘。本品性寒味苦,质黏而润滑,能进入大肠经泻积热而润肠燥,故可用于热结便秘。但服量不宜过大,过量则有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一般配木香、藿香等行气和中药品同用,可减少此弊。【处方用名】番泻叶(洗净,晒干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一钱五分,用开水泡汁或煎服)【方剂举例】肠黏连缓解汤《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川朴、炒莱菔子、木香、乌药、桃仁、赤芍、番泻叶、芒硝。治轻型肠黏连或部份性肠梗阻。芦荟【药用】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草、好望角芦荟草或其同属他种植物叶茎切断后流出的汁液,经浓缩的制成品。【性味与归经】苦,寒。入肝、胃、大肠经。【功效】泻热通便,杀虫,凉肝。【临床应用】1.用于热结便秘或习惯性便秘。本品泻火通便,能治热结便秘、头晕目赤、烦躁失眠等症,可与茯苓、朱砂等配伍应用。2.用于肝经实火、头晕头痛、躁狂易怒等症。芦荟味苦性寒,既能凉肝清热,又可泻热通便,故对肝经实火而兼大便秘结者,可以起到“斧底抽薪”的功效。临床用此治疗肝经实火的躁狂易怒、惊悸抽搐等症,常与龙胆草、黄芩、黄柏、黄连、大黄、当归等同用。3.用于蛔虫腹痛或小儿疳积等症。本品既能泄热通便,又能驱虫,故对蛔虫腹痛,可与使君子、苦楝根皮等配合应用。此外,本品外用有杀虫之功,可用治癣疾。【处方用名】芦荟、真芦荟(生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三分至八分,宜作丸、散剂用,一般不入煎剂。【方剂举例】更衣丸《医学广笔记》:芦荟、朱砂。治肠中干燥、便秘。当归龙荟丸《宣明论》:当归、龙胆草、芦荟、黄芩、栀子、黄连、黄柏、大黄、青黛、木香、麝香。治肝胆实火、头晕目眩、神智不宁,甚至惊悸抽搐、谵语发狂,或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第二节润下药润下药,多为植物的种仁或果仁,富含油脂,具有润滑作用,使大便易于排出,适用于一切血虚津枯所致的便秘。临床还根据不同病情,适当地与其它药物配伍应用,如热盛伤津而便秘者,可与养阴药配伍;兼血虚者,可与补血药配伍;兼气滞者,须与理气药配伍。火麻仁【药用】本品为大麻科植物大麻的果实。【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脾、胃、大肠经。【功效】润肠通便。【临床应用】用于肠燥便秘、老人及产后便秘。火麻仁体润多汁,为甘性平,功能润燥滑肠,兼有滋养补虚作用,临床上常用于体质较为虚弱、津血枯少的肠燥便秘,可配合柏子仁、瓜蒌仁、郁李仁、等同用。【处方用名】大麻仁、火麻仁(打碎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方剂举例】麻子仁丸《伤寒论》:大麻仁、大黄、枳实、芍药、杏仁、厚朴。治肠胃燥热,大便秘结。郁李仁【药用】本品蔷薇科植物郁李的成熟种子。【性味与归经】辛、苦、甘,平。入大肠、小肠、脾经。【功效】润肠通便,利尿消肿。【临床应用】1.用于肠燥便秘。郁李仁体润滑降,具缓泻之功,善导大肠燥秘,常配合火麻仁、瓜蒌仁同用。2.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等症。郁李仁又能利小便而退水肿,对水肿腹满、二便不利者,常用以配生苡仁、冬瓜皮等同用。【处方用名】郁李仁(即郁李仁肉,用时打碎)【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按语】郁李仁、火麻仁都能润肠通便,但火麻仁滋养润燥,作用缓和,适用于病后体虚及胎前产后的肠燥便秘;郁李仁则滑肠通便作用较强,且能利尿。服郁李仁后,在大便解下前可能有腹部隐痛。【方剂举例】五仁丸《世医得效方》:郁李仁、柏子仁、桃仁、杏仁、松子仁。治津枯便秘。郁李仁丸《圣惠方》:郁李仁、甘遂、葶苈子、茯苓、瞿麦、陈皮。治水气遍身浮肿,皮肤欲裂,心腹气急胀,大小便不利。胡麻仁【药用】本品为胡麻科植物胡麻的成熟种子。【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肺、脾、肝、肾经。【功效】润燥滑肠,滋养肝肾。【临床应用】1.用于津枯血燥、大便秘结。本品有润肠通便的功效,治津枯便秘,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与胡桃肉、蜂蜜等配合应用。2.用于病后体虚、眩晕乏力等症。本品甘平,有滋养肝肾的作用,对病后体虚、眩晕等症,可与女贞子、桑椹子等同用。此外,脂麻油可作软膏基础剂,在煎熬膏药时尤为必用的药品。【处方用名】黑脂麻、黑芝麻、胡麻仁(打碎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打碎,煎服;或炒熟研细,用白开水或蜂蜜调服;也可用炒熟研细,制成丸药吞服。【方剂举例】桑麻丸《医方集解》:桑叶,黑芝麻。治阴虚血燥,头晕目昏,视物昏糊,大便干结。蜂蜜【药用】本品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酿成的糖类物质。【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肺、脾、大肠经。【功效】滑肠通便,补肺润中,缓急,解毒。【临床应用】1.用于肠燥便秘。本品甘而滋润,能滑利大肠,内服能使大肠通畅。对肠燥便秘,体虚而不宜用攻下药者,甚为适宜。2.用于肺燥干咳,肺虚久咳,喉干口燥等症。本品有润肺滋养作用,故对干咳、久咳等症,在使用化痰止咳药如枇杷叶、款冬花、紫菀、百部等时,常用本品拌炒(即蜜炙);又如治虚劳干咳、咯血的琼玉膏,即用本品与鲜生地、茯苓、人参配制而成。又因它能滋补脾胃,故滋补丸药用蜜丸者甚多,不仅取其矫味及黏性,同时还取它的缓和药性与补养作用。此外,本品还可以用解乌头毒。【处方用名】蜂蜜、白蜜、炼蜜(即经过熬制,在做丸药时应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用开水冲服。第三节峻下逐水药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能引起强烈腹泻,而使大量水分从大小便排出,以达到消除肿胀的目的,故适用于水肿、胸腹积水、痰饮结聚、喘满壅实等症,近代又用以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的腹水症候,可改善症状。本节药物非但药性峻猛,且多具有毒性,故对炮制、配伍、剂量、运用方法及禁忌等,都必须注意。牵牛子【药用】本品为旋花科植物牵牛的种子。【性味与归经】苦,寒。有毒。入肺、肾、大肠经。【功效】泻水消肿,袪痰逐饮,杀虫攻积。【临床应用】1.用于水肿腹水、二便不利、脚气等症。牵牛子泻下之力颇强,又能通利小便,可使水湿从二便排出而消水肿。如治水肿喘满、二便不利等症,可配合桑白皮、木通、白术、陈皮等同用;如用于腹水肿胀,可配合攻下逐水药如甘遂、芫花、大戟等同用。2.用于痰壅气滞、咳逆喘满。牵牛子苦泄泻下而能袪痰逐饮,痰饮去则气机得畅,喘满得平,常与葶苈子、杏仁等配合应用。3.用于虫积腹痛。牵牛子既能驱杀肠寄生虫,并有泻下作用,使虫体得以排除,常配伍槟榔、大黄等同用,对蛔虫、绦虫都有驱杀作用。【处方用名】牵牛子、黑丑(均配黑牵牛子,打碎用)、白牵牛、白丑(配白牵牛子、打碎用)、二丑、黑白丑(配黑、白丑各半。目前上海地区配方已于简化,黑、白丑不分,两者混合,打碎用)【按语】牵牛子为峻下的药品,少用则通大便,多用则泻下如水,且能利尿,故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腹水肿胀、二便不利及宿食积滞、大便秘结等症。至于用治痰壅气滞、咳逆喘满,则只宜暂用,不可久服。如属脾弱胃呆、气虚腹胀者,当以健脾补中为要,不宜用本品攻泻消积,克伐胃气。【一般用量与用法】牵牛散《普济方》:牵牛子、木通、白术、桑根白皮、木香、肉桂、陈皮。治水气肢体浮肿、大小便涩,上气喘促。牵牛散《沉氏尊生》:牵牛子、大黄、槟榔、雄黄。治虫积。甘遂【药用】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块根。【性味与归经】苦,寒。有毒。入肺、脾、肾经。【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临床应用】1.用于水肿腹水,留饮胸痛,以及癫痫等症。甘遂为峻下之品,具有攻水逐饮之功,故可用于胸水腹水、面浮水肿等症,常配合牵牛子、大戟、芫花等药同用。由于本品功能能逐饮袪痰,故又能用于痰迷癫痫,可配朱砂应用。2.外用于湿热肿毒之症。甘遂研末水调外敷,能消肿破结,故可用于因湿热壅滞而结成的肿毒,但主要宜用于初起之时,并须配合清热解毒药内服。【处方用名】甘遂、煨甘遂(系煨熟后应用。现上海地区将本品与豆腐同煮后,去豆腐,晒干用。生甘遂(生用,只作外用,不宜内服)【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一钱,煎服。研末吞服,每次二分至三分。本品药性峻烈,非气壮邪实者禁用。【方剂举例】控涎丹《三因方》:甘遂、大戟、白芥子。治停饮胸膈,胁背彻痛。甘遂通结汤《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甘遂、桃仁、生牛膝、木香、川朴、大黄。治重型肠梗阻,肠腔积液较多者。大戟【药用】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或大戟科植物京大戟的根。【性味与归经】苦,寒。有毒。入肺、脾、肾经。【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临床应用】1.用于水肿腹水,留饮胸痛等症。大戟攻水逐饮的功效,与甘遂相似,故可用于胸水、腹水、水肿喘满等症,多与甘遂、芫花等同用。2.用于疮痈肿痛及痧胀等症。本品外用能消肿散结,内服能攻泻而通结滞。如常用成方玉枢丹,即是红芽大戟配伍千金子、山慈菇、五倍子、雄黄、麝香等品而成,外涂用于消疮肿,内服治痧胀、腹痛、胸脘烦闷、呕吐泄泻等症。【处方用名】大戟、红芽大戟(洗净,晒干,切片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研末吞服,每次三分,每天一次。孕妇忌服。【方剂举例】大戟散《活法机要》:大戟、木香、牵牛子、猪腰子。治水肿、腹大如鼓。芫花【药用】本品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花蕾。【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入肺、脾、肾经。【功效】泻水逐饮。【临床应用】用于水肿腹水、留饮胁痛。芫花泻水逐饮,与大戟、甘遂相似,故在临床上用治水肿腹水、留饮胁痛等症,三药往往配合应用。此外,据文献记载,本品尚可用于杀虫、疗癣。如欲用醋炒芫花配合雄黄,研末内服,治虫积腹痛;以芫花研末,用猪油拌和,外涂治头癣。【处方用名】芫花、陈芫花(生用或醋煮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一钱,煎服。研末吞服,每次二分,每天一次。外用适量。孕妇忌服。【方剂举例】十枣汤《伤寒论》:芫花、大戟、大枣、甘遂。治心下有水气,干呕痛引两胁,或喘或咳。续随子【药用】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成熟种子。【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入肝、肾经。【功效】泻下逐水,破血散症。【临床应用】1.用于水肿腹水、二便不利等症。续随子泻下逐水的作用,甚为峻烈,且能利尿,故可用于二便不利之水肿实症,常与大黄等配合应用。2.用于月经闭止、症瘕积聚等症。续随子又能破血通经、行瘀散症,故可用于经闭瘀滞、症瘕积聚等症。【处方用名】千金子霜、续随子霜(榨去油用)【一般用量与用法】内服每次三厘至五厘,一般不入煎剂,多配入丸散应用。本品峻烈有毒,凡中气虚弱者于孕妇忌用。【按语】续随子所含的油有峻泻作用,且有毒,故临床应用大多是去油后用它的残渣,通称千金子霜,配入丸散内服。它的毒性虽较巴豆略小,但也只能少用、暂用,不可多用、久服。【方剂举例】续随子丸《证治准绳》:续随子、人参、木香、防己、茯苓、槟榔、葶苈子、海金沙、桑白皮。治周身肿满,喘闷不快。商陆【药用】本品为商陆科植物商陆的根。【性味与归经】苦,寒。有毒。入肺、脾、肾、大肠经。【功效】逐水、消肿。【临床应用】1.用于水肿胀满。商陆苦寒沉降,能通利二便,长于行水,故对水肿胀满、小便不利者,常与甘遂、大戟等配伍应用。2.用于疮肿实症。用新鲜商陆,酌家食盐,捣烂外敷,可治疮疡肿毒,有消散作用。【处方用名】商陆(洗净,晒干,切碎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按语】上海郊区及江苏、浙江等地农村,往往有人误用本品有补益作用,取名“土人参”,采集服用,以致发生中毒事故,必须加以注意。【方剂举例】疏凿饮子《济生方》:商陆、秦艽、羌活、槟榔、大腹皮、茯苓皮、椒目、木通、泽泻、赤小豆、姜皮。治遍身水肿,喘呼口渴,大小便不通。乌臼根皮【药用】本品为大戟科植物乌臼树的根白皮。【性味与归经】苦,微温。入肺、脾、肾、大肠经。【功效】泻下逐水。【临床应用】用于水肿胀满。本品有泻下逐水的功效,对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本品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的。【处方用名】乌臼根皮(洗净,晒干,切碎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四钱,煎服。巴豆【药用】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巴豆树的成熟种子。【性味与归经】辛、热。有大毒。入胃、大肠经。【功效】泻下逐水,劫痰,蚀疮。【临床应用】1.用于寒积便秘,水肿腹水。巴豆药性猛烈,为温通峻下药,能祛寒积而通便秘,泻积水而消水肿,适用于身体实壮的水肿、腹水,以及寒积便秘等症。治寒积便秘,常配干姜、大黄等同用;治腹水水肿,可与杏仁等同用。2.用于小儿痰壅咽喉、气急喘促等症。巴豆对痰壅咽喉、气急喘醋、胸膈胀满、窒息欲死,内服配胆南星等,有豁痰开咽的功效;如症情危急,也可用巴豆霜少量灌服,促使吐出痰涎而通闭塞。3.用于肺痈、咳嗽胸痛、痰多腥臭等症。巴豆袪痰作用甚强,用治肺痈,常配合桔梗、贝母等同用。4.用于痰迷心窍、癫痫等症。巴豆攻泻劫痰,治癫痫痴狂,常与朱砂、牛黄等药同用,以袪痰而治窍闭。5.用于疮疡化脓而未溃破者。巴豆外用有腐蚀作用,故可暂用于疮疡脓热而未溃破者,如验方咬头膏以巴豆配伍乳香、没药、蓖麻子等药,外贴患处,能腐蚀皮肤,促使溃破。【处方用名】巴豆霜(榨去油用)【一般用量与用法】内服每次一厘到三厘,一般不入煎剂,多配入丸散应用。外用适量。本品有大毒,故非急症必须时,不得轻易使用。孕妇及体虚者忌用。【按语】巴豆别名为“刚子”(江子),是一味峻泻药,用它逐水、攻痰,确有特殊的疗效。由于它起泻下作用主要是所含的油,为剧毒之品,且有腐蚀作用,不宜直接内服。前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这一点,为安全计,故先经过压榨,去掉它大部份油,以剩下的残渣,名巴豆霜,配入丸散应用。是以巴豆霜所发挥的功效仍是微量巴豆油的作用,而这种实践经验,确有其宝贵之处。但巴豆霜仍有毒性,故只能少用、暂用,不能多服、久服。【方剂举例】三物备急丸《金匮要略》:巴豆、大黄、干姜。治寒滞食积阻结于肠胃,卒然心腹胀痛,甚至面青气喘、大便秘结。白散《伤寒论》:巴豆、贝母、桔梗。治寒实结胸。万应保赤散(验方):巴豆霜、胆星、朱砂、六曲。治小儿痰壅。泻下药应用注意事项一、泻下药可因其性能可分为攻下、润下、峻下逐水三类不同药物,在应用上各有一定的适应症,必须根据病情选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否则病重药轻,不能奏效,病轻药重,又易伤正。二、泻下药每因兼夹病症而配合其它药物同用,如里实兼有表症者,可与解表药配合应用,采用表里双解的治法;里实而正虚者,采用攻补兼施之法,使泻下而不伤正。三、攻下药,药性较猛,峻下逐水药尤为峻烈,且多具毒性,此两类药物内服,易于耗伤正气,故必须注意用量用法,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多服;体质虚弱及妇女胎前产后,均当慎用。四、部份攻下药和润下药,服后往往有腹痛等反应,可事前告知病患,以免疑惧。其它具有泻下功效的药物一、润肠通便:桃仁(活血祛瘀药)、苏子、杏仁(化痰止咳平喘药)、柏子仁(安神药)、蜂蜜、当归、何首乌、桑椹子、肉苁蓉、胡桃肉、天门冬(补虚药)。二、导滞:枳实(理气药)三、滑肠通便:冬葵子(利水渗湿药)

    是中药“大戟”吧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或大戟科植物京大戟的根。

    【性味与归经】苦,寒。有毒。入肺、脾、肾经。

    【功效】泻水逐饮:主治水肿胀满,二便不通,形证俱实者。也可用于痰饮积聚,胸膈胀满,胁肋隐痛。消肿散结可用于痈肿疮毒及痰火瘰疠,内服外用均可。 是大戟,我刚刚学中医时就把大戟读大朝。

    用您身边的、平凡的中医药创造奇迹,这是中医团队在为您服务,如还有疑问,请再追问。

    中草药6000种解名字功效?以下是小社吐血整理的常用中草药谱及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介绍,供大家欣赏、参考。另外,小社这次特意给每一种中药都附上了别名,便于大家平时灵活运用。

    (前方大量,建议在WIFI下观看)

    解表类

    1、发散风寒药

    生姜

    别名:大肉姜、鲜生姜

    ?

    白芷

    别名:芳香、泽芬

    ?

    防风

    别名:铜芸、茴草、百枝、屏风

    ?

    苍耳

    别名:常思菜、地葵、道人头、猪耳、刺儿棵

    ?

    羌活

    别名:羌青、护羌使者、羌滑、退风使者

    ?

    细辛

    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独叶草、山人参

    ?

    荆芥

    别名:香荆芥、假苏、姜芥、四棱杆蒿、稳齿菜

    ?

    桂枝

    别名:柳桂

    ?

    麻黄

    别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

    2、发散风热药

    牛蒡子

    别名:鼠粘子、大力子、恶实

    ?

    升麻

    别名:周麻、鸡骨升麻 、鬼脸升麻

    ?

    柴胡

    别名:地薰、茹草、柴草、茈胡

    ?

    葛根

    别名:甘葛、干葛、粉葛、葛条根

    ?

    桑叶

    别名:铁扇子、蚕叶

    ?

    菊花

    别名:甘菊、金蕊、真菊、药菊

    ?

    薄荷

    别名:蕃荷菜、土薄荷、南薄荷、人丹草、野薄荷

    ?

    泻火药

    1、清热泻火药

    天花粉

    别名:栝楼根、花粉、白药、瑞雪

    ?

    决明子

    别名:草决明、马蹄决明、千里光、假绿豆

    ?

    知母

    别名:连母、水须、穿地龙、羊胡子

    ?

    栀子

    别名:木丹、越桃、山栀子、黄鸡子、黄栀子

    ?

    莲子心

    别名:苦薏、莲薏、莲心

    ?

    夏枯草

    别名:铁色草、棒柱头花、榔头草、棒槌草、牛枯草

    ?

    2、清热燥湿药

    龙胆

    别名:陵游、草龙胆、苦地胆、山龙胆、水龙胆

    ?

    白鲜皮

    别名:野花椒皮、白羊鲜、北鲜皮、臭根皮、八股牛、八挂牛、好汉拔

    ?

    苦参

    别名:地槐、苦骨、穿参、牛参、地参、野槐、山槐

    ?

    鸦胆子

    别名:老鸦胆、鸦蛋子、小苦楝、苦参子

    ?

    黄芩

    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

    ?

    黄柏

    别名:黄檗、圆柏、檗木、川黄柏

    ?

    黄连

    别名:川连、川黄连、姜黄连、吴萸黄连、酒连

    ?

    3、清热泻火药

    大青叶

    别名:大青、北板根、大靛

    ?

    山豆根

    别名:豆根、北豆根、广豆根、苦豆根

    ?

    北豆根

    别名:蝙蝠葛根、北山豆根、山地瓜秧、蝙蝠藤

    ?

    白头翁

    别名:野丈人、头公、毛姑朵花、老公花

    ?

    白蔹

    别名:白根、山地瓜、鹅抱蛋、地老鼠、猫儿卵

    ?

    连翘

    别名:旱莲子、空翘、空壳、落翅

    ?

    板蓝根

    别名:靛青根、蓝靛根

    ?

    金银花

    别名:忍冬花、银花、双花、二宝花

    ?

    鱼腥草

    别名:紫背鱼腥草、紫蕺

    ?

    蒲公英

    别名:蒲公草、黄花地丁、黄花草、蒲公丁

    ?

    4、清热凉血药

    地黄

    别名:生地、生地黄

    ?

    赤芍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

    ?

    牡丹皮

    别名:丹皮、丹根、牡丹根皮

    ?

    5、清虚热药

    银柴胡

    别名:银夏柴胡、银胡、牛肚根、土参

    ?

    胡黄连

    别名:割孤露泽、胡连、西藏胡黄连

    ?

    泻下药

    1、攻下药

    大黄

    别名:将军、锦纹、锦纹大黄、川军

    ?

    2、润下药

    火麻仁

    别名:大麻仁、麻子仁、麻子线麻、山麻

    ?

    郁李仁

    别名:郁子、郁里仁、李仁肉、小李仁

    ?

    3、峻下逐水药

    千金子

    别名:千两金、菩萨豆、续随子

    ?

    巴豆

    别名:巴仁、巴米、红子仁、泻果、猛子仁、巴仁

    ?

    甘遂

    别名:甘泽、陵泽肿、手花根、猫儿眼、胜于花

    ?

    芫花

    别名:赤芫、杜芫、头痛花、南芫花、药鱼草、九龙花、闹鱼花

    ?

    京大戟

    别名:大戟、红芽大戟、紫大戟、将军草

    ?

    商陆

    别名:章陆、章柳根、见肿消、当陆

    ?

    祛风湿药

    1、祛风散寒药

    川乌

    别名:鹅儿花、五毒、铁毒

    ?

    木瓜

    别名:木瓜实、铁脚梨

    ?

    草乌

    别名:乌头、独白草、土附子

    ?

    威灵仙

    别名:铁脚威灵仙、酒草阶、黑骨头、老虎须、七寸草、牛闲草

    ?

    独活

    别名:独摇草、独滑、长生

    ?

    路路通

    别名:枫实、枫草、九空子、枫草

    ?

    2、祛风湿清热药

    防己

    别名:粉防己、汉防己、石解

    ?

    马钱子

    别名:番木鳖、苦实把豆儿、苦实、马前

    ?

    秦艽

    别名:秦胶、秦纠、左秦艽

    ?

    桑枝

    别名:桑条

    ?

    3、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

    别名:南五加皮、五谷皮、红五加皮

    ?

    狗脊

    别名:金毛狗脊、金毛狗、金狗脊

    ?

    桑寄生

    别名:桃树寄生、苦楝寄生、广寄生

    ?

    化湿药

    广藿香

    别名:土藿香、大叶薄荷、猫尾巴香、山茴香

    ?

    苍术

    别名:赤术、仙术、茅术、华苍术

    ?

    豆蔻

    别名:白豆蔻、草果、草豆蔻

    ?

    佩兰

    别名:兰草、木香、大泽兰、女兰、香草、杭佩兰

    ?

    草豆蔻

    别名:豆蔻、草蔻、草蔻仁、草果、扣仁

    ?

    草果

    别名:草果仁、草果子、老蔻

    ?

    厚朴

    别名:川朴、厚皮、重皮、烈朴

    ?

    利水渗湿药

    1、利水消肿药

    冬瓜皮

    别名:白瓜皮、白冬瓜皮

    ?

    赤小豆

    别名:红豆、小豆、野赤豆

    ?

    泽泻

    别名:水泻、芒芋、泽芝、天鹅蛋、水泽、如意菜、水白菜、及泻

    ?

    茯苓

    别名:茯菟、茯灵、松薯、松苓

    ?

    薏苡仁

    别名:薏仁、薏米、草珠子、回回米、六谷子、尿珠子

    ?

    2、利水通淋药

    川木通

    别名:淮木通、山木通、花木通、白木通

    ?

    车前草

    别名:当道、蛤蚂草、车轮草、铁贯草

    ?

    石韦

    别名:石皮、金星草、石兰、石剑、石背柳

    ?

    灯心草

    别名:虎须草、赤须、灯心、灯草

    ?

    3、利湿退黄药

    垂盆草

    别名:半枝莲、佛指甲、狗牙半支、豆瓣子菜、狗牙齿、鼠牙半支、白蜈蚣

    ?

    金钱草

    别名:神仙对坐草、蜈蚣草、黄疸草

    ?

    茵陈

    别名:茵陈蒿、绵茵陈、绒蒿

    ?

    虎杖

    别名:苦杖、斑杖、花斑杖、紫金龙、酸汤杆、山大黄、阴阳莲

    ?

    温里药

    丁香

    别名:母丁香、公丁香、雄丁香

    ?

    八角茴香

    别名:大料、大茴香、舶上茴香、八角珠、八角香

    ?

    小茴香

    别名:土茴香、谷茴香、草茴香、谷香、小茴、小香、香丝菜

    ?

    花椒

    别名:秦椒、蜀椒、巴椒、川椒

    ?

    肉桂

    别名:桂树、牡桂、玉桂、紫桂、大桂、桂皮

    ?

    干姜

    别名:白姜、干生姜、均姜、药姜

    ?

    吴茱萸

    别名:食茱萸、吴萸、气辣子、曲药子

    ?

    附子

    别名: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

    高良姜

    别名:良姜、小良姜、海良姜、膏良姜

    ?

    理气药

    刀豆

    别名:刀豆子、关刀豆、刀巴、马刀豆

    ?

    土木香

    别名:青木香、祁木香、玛奴、新疆木香

    ?

    大腹皮

    别名:槟榔皮、大腹毛、槟榔衣、茯毛

    ?

    川楝子

    别名:金铃子、仁枣

    ?

    木香

    别名: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云木香、广木香

    ?

    乌药

    别名:台乌药、香叶子树、白叶柴、青竹香、铜钱树、白背树

    ?

    佛手

    别名:佛手柑、密罗柑、五指柑、手柑

    ?

    陈皮

    别名:橘皮、橘子皮、广橘皮、红皮

    ?

    枳壳

    别名:川枳壳、江枳壳、湘枳壳

    ?

    枳实

    别名:鹅眼枳实

    ?

    香附

    别名:香附米、莎草根、三棱草根

    ?

    香橼

    别名:钩橼子、香橼柑

    ?

    薤白

    别名:薤根、薤白头

    ?

    消食药

    山楂

    别名:鼠查、棠球子、赤爪实、山里红果

    ?

    麦芽

    别名:大麦芽、大麦蘖、麦蘖、大麦毛

    ?

    莱菔子

    别名:萝卜子

    ?

    驱虫药

    苦楝皮

    别名:楝木皮、楝树枝皮、楝皮、楝根皮

    ?

    南鹤虱

    别名:野胡萝卜子、鹤虱、窃衣子

    ?

    使君子

    别名:留求子、史君子、五棱子、君子仁、索子果

    ?

    槟榔

    别名:大腹槟榔、大腹子、槟榔子、橄榄子、槟榔玉

    ?

    止血药

    1、凉血止血药

    大蓟

    别名:鸡项草、野红花、将军草、马蓟、虎蓟、刺蓟、山萝卜、牛口刺

    ?

    地榆

    别名:白地榆、鼠尾地榆、黄瓜香、绵地榆、红地榆、马猴枣

    ?

    侧柏叶

    别名:柏叶、丛柏叶

    ?

    槐花

    别名:槐蕊、槐米

    ?

    2、化瘀止血药

    三七

    别名:山漆、金不换、参三七、田三七、田七

    ?

    茜草

    别名:茹芦、茜根、活血丹、小活血

    ?

    蒲黄

    别名:蒲花、蒲草黄、蒲厘花粉、蒲棒花粉

    ?

    仙鹤草

    别名:龙头草、金顶龙芽、刀口草、狼牙草

    ?

    3、收敛止血药

    白及

    别名:白芨、甘根、呼良姜、白及子、白鸡儿

    ?

    4、温经止血药

    艾叶

    别名:艾蒿叶、家艾叶、艾草

    ?

    活血化瘀药

    1、活血止痛药

    川芎

    别名:西芎、山鞠穷、香果、小叶川芎

    ?

    延胡索

    别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

    ?

    郁金

    别名:马莲、黄郁

    ?

    姜黄

    别名:黄姜、毛姜黄、宝鼎香、黄丝郁金、郁金

    ?

    乳香

    别名:熏陆香、马尾香、乳头香、天泽香

    ?

    泽兰

    别名:地笋、地石蚕、蛇王草、草泽兰

    ?

    没药

    别名:末药

    ?

    2、活血调经药

    川牛膝

    别名: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肉牛膝

    ?

    王不留行

    别名:奶米、大麦牛、王母牛、留行子

    ?

    丹参

    别名:山参、红根、紫丹参、赤丹参、血生根、血参

    ?

    红花

    别名: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

    ?

    桃仁

    别名:白桃、毛桃、红桃

    ?

    益母草

    别名:益母、茺蔚、野天麻、地母草

    ?

    鸡血藤

    别名:血龙藤、九层风、血筋藤、紫梗藤、血凤藤、大血藤、过岗龙

    ?

    3、活血疗伤药

    骨碎补

    别名:猴姜、石毛姜、过山龙

    ?

    苏木

    别名:苏方木、棕木、赤木、红赤木、红柴

    ?

    4、破血消症

    马钱子

    别名:士的宁树、番木鳖、苦实把豆儿、火失刻把都、苦实、马前、牛眼、大方八、马钱树,马钱科、马钱属乔木

    ?

    三棱

    别名:荆三棱、光三棱

    ?

    莪术

    别名:蓬莪术、蓬术、广术、青姜

    ?

    化痰止咳平喘药

    1、温化寒痰药

    天南星

    别名:虎掌、南星、蛇芋、野芋头

    ?

    化橘红

    别名:柚皮橘红、化州橘红、柚子皮

    ?

    白前

    别名:石蓝、嗽药、鹅管白前

    ?

    半夏

    别名:水玉、羊眼半夏、蝎子草、麻芋果、三叶半夏、三步跳

    ?

    芥子

    别名:芥菜子、青菜子、黄芥子

    ?

    旋覆花

    别名:金线花、夏菊、满天星、金盏花、猫耳朵花

    ?

    2、清热化痰药

    川贝母

    别名:贝母、川贝、勤母

    ?

    瓜蒌

    别名:栝楼、药瓜、吊瓜

    ?

    胖大海

    别名:大洞果、安南子、胡大海、通大海、大海

    ?

    前胡

    别名:土当归、水前胡、野当归

    ?

    桔梗

    别名:梗草、苦桔梗、大药、铃铛花、尚头花、苦菜根

    ?

    浙贝母

    别名:浙贝、象贝母、大贝母、元宝贝、珠贝

    ?

    昆布

    别名:海带、江白菜

    ?

    竹茹

    别名:蛤壳、瓦屋子、花蚬壳

    ?

    3、止咳平喘药

    马兜铃

    别名:兜铃、水马香果

    ?

    白果

    别名:鸭脚子、灵眼、佛指柑

    ?

    百步

    别名:嗽药、百条根、山百根、药虱药

    ?

    桑白皮

    别名:桑皮根、桑根白皮、桑皮、白桑皮

    ?

    款冬花

    别名:冬花、款花、艾冬花、九九花

    ?

    罗汉果

    别名:假苦瓜、光果木鳖、拉汉果

    ?

    安神药

    合欢皮

    别名:合昏皮、夜合皮、合欢木皮

    ?

    远志

    别名:棘菀、细草、光棍茶、细叶远志、小草、小草根

    ?

    柏子仁

    别名:柏实、柏子、侧柏子

    ?

    酸枣仁

    别名:枣仁、酸枣核

    ?

    平肝熄风药

    罗布麻叶

    别名:茶叶花、泽漆麻、野茶叶

    ?

    蒺藜

    别名:旁通、屈人、止行、刺蒺藜、硬蒺藜

    ?

    天麻

    别名:赤箭芝、独摇芝、离母、赤箭、明天麻

    ?

    钩藤

    别名:大钩丁、双钩藤

    ?

    开窍药

    石菖蒲

    别名:山菖蒲、药菖蒲、金钱蒲、水剑草、石蜈蚣、九节菖蒲

    ?

    补虚药

    1、补气药

    甘草

    别名:国老、美草、甜草根、粉草、乌拉尔甘草

    ?

    人参

    别名:人衔、土精、棒棰、圆参、山参

    ?

    大枣

    别名:红枣、干枣、良枣

    ?

    山药

    别名:山芋、怀山药

    ?

    白术

    别名:冬术、山芥、于术、浙术

    ?

    党参

    别名:黄参、狮头参、中灵草

    ?

    黄芪

    别名:绵黄芪、独根、二人抬

    ?

    2、补阳药

    巴戟天

    别名:鸡血藤、兔儿肠、鸡肠风、猫肠筋

    ?

    肉苁蓉

    别名:地精、大芸

    ?

    杜仲

    别名:思仙、木绵、丝连皮、丝棉木、玉丝皮

    ?

    补骨脂

    别名:破故纸、怀故子、川故子

    ?

    蛇床子

    别名:野茴香、蛇米

    ?

    淫羊藿

    别名:箭叶淫羊藿、心叶淫羊藿、仙灵脾

    ?

    3、补血药

    白芍

    别名:白芍药、金芍药

    ?

    当归

    别名:马尾归、秦归、云归、西当归

    ?

    首乌藤

    别名:夜交藤、田猪头、铁称陀

    ?

    4、补阴药

    牛膝

    别名:怀牛膝、杜牛膝、牛盖膝、牛筋

    ?

    石斛

    别名:林兰、杜兰、千年竹、黄草

    ?

    麦冬

    别名:寸冬、韭叶麦冬、麦门冬、寸麦冬

    ?

    百合

    别名:白百合

    ?

    收涩药

    五味子

    别名:五梅子、山花椒、五味

    ?

    五倍子

    别名:文蛤、木附子

    ?

    肉豆蔻

    别名:肉果、玉果、顶头肉

    ?

    别名:米壳、粟壳

    ?

    莲子

    别名:水芝丹、莲实、莲蓬子

    ?

    芡实

    别名:水鸡头、鸡头实、鸡头子

    红芽大戟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红芽大戟多少钱一斤、红芽大戟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延伸阅读:中药鉴定的方法有哪些

    中药鉴定的方法常见的有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

    1、来源鉴定是应用动物、植物、矿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研究,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应用品种的准确,包括观察植物形态,核对文献,核对中药标本等方式。

    2、性状鉴定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包括观察中药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等。

    3、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技术对中药进行显微分析,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的一种鉴定方式,包括组织鉴定和粉末鉴定两种方式。

    4、理化鉴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的一种鉴定方法。包括一般常数的测定、一般理化鉴别、色谱法、光谱法等。

    •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