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天麻蜜环菌的功效与作用》,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天麻蜜环菌的功效与作用 天麻蜜环菌的功效与作用副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天麻蜜环菌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天麻蜜环菌的功效与作用副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两者之间为共生关系。
天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其自身没有制造养料的能力,必须依靠密环菌作为其生长的营养来源,而天麻中所含物质也可促进密环菌丝的生长。
两者的共生关系有一个重要的基础,那就是绿色植物。密环菌依靠分解活着或已死去的绿色植物中的纤维素、木质素获得营养。所以在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天麻--密环菌--树木绿色植物之间构成了一个“食物链”。
天麻的栽培需要用树干培养菌材,所以栽培的场地应选择森林资源丰富的区域。
扩展资料:
天麻的栽培
1、栽培时间分为冬栽与春栽。冬栽为10月下旬到第二年的4月期间;春栽为3月至4月份,在高海拔地区可延期至5月份。
2、对栽培场地与土壤选择没有严格的要求,以透气渗水性强的沙质壤土为最佳。土壤pH值为5-6之间。
3、温度控制。天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土表下10cm达到13-25摄氏度为最好。
4、水分控制。冬季至清明前的土壤湿度控制在10%-20%,至4-6月份提高至60%左右,至7、8月份,应保水降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密环菌
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及假蜜环菌(A.tabescens),俗称榛蘑。隶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蜜环菌属。是温带至热带地区厂泛分布的一种食用菌和药用菌。味美可口,清香嫩脆,我国东北林区野生蜜环菌产量较大,农民广泛食用。它是我国珍贵药材天麻的共生菌,是天麻主要营养源。
蜜环菌营养丰富,还具有药用价值。据报道,干菇含粗蛋白11.4%,脂肪5.2%,碳水化合物75.9%,纤维素5.8%,灰分7.5%,热量384千卡。子实体中还含D-苏来醇,维生素A等,对治疗腰腿疼痛、佝偻病、癫痫病有功效。经常食用蜜环菌,可预防视力减退、夜盲、皮肤干燥,并可增强人体对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染病的抵抗力。据国外报道,从蜜环菌子实体中分离出的水溶性葡聚糖和多肽葡聚糖,经动物试验,后者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7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80%。日本学者,还从蜜环菌子实体中分离出一种AMG-l的化合物,对大脑具有保护作用和镇静作用。蜜环菌的固体发酵制品,蜜环菌片、银蜜片,可代替天麻作药,对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引起眩晕的病人,治疗效果较好。对肢麻、失眠、耳鸣、中风后遗症等也有一定的疗效。1932年Reitsma对蜜环菌作了详细调查,并进行了一系列生理研究。蜜环菌是天麻不可缺少的互慧共生菌,栽培天麻必需蜜环菌的帮助。
(岳德超、冉砚珠)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Vahl ex Fr.)Ouél.〕别名蜜环蕈、榛蘑。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口蘑科,蜜环菌属。子实体为一年生,是食、药兼用真菌,亦是为害森林的根腐病病原菌。全世界均有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甘肃、陕西、青海、新疆、四川、安徽、浙江、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内蒙古、西藏及台湾等省区。子实体、菌索和菌丝体均可入药。性温、味甘。子实体含有甘露醇、卵磷脂、麦角甾醇、维生素A(含量高)、B1、B2、C、PP及多种氨基酸,其中以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和亮氨酸含量最高(其菌索、发酵菌丝体及天麻亦是上述各种氨基酸含量最高,见表21—9。具有祛风活络,强筋壮骨等功能。用于治疗腰腿痛、癫痫等疾病。并可预防视力减退、夜盲症、皮肤干燥等。目前,贵州省科学院植物园及山东省栖霞县人工栽培已获成功。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鉴于蜜环菌与天麻的特殊关系,1976年发酵生产蜜环菌代替天麻应用于临床也已获得成功,并通过成果鉴定。现全国已有几家药厂生产。蜜环菌发酵物在所用剂量下具有与天麻相同的生物活性,如对中枢神经有镇静及抗惊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脑及冠状动脉血流量等。临床观察结果证明,对不同病因(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阴虚阳亢型病人)引起的眩晕症状的疗效与天麻相似,对神经衰弱、失眠、耳鸣、肢麻及癫痫、脑动脉硬化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从其发酵物中提取分离得到甘露醇、蜜环菌甲素、蜜环菌乙素、尿嘧啶、尿苷、赤鲜醇、阿糖醇及与天麻成分相同的腺嘌呤、腺苷、蔗糖、羟甲基糠醛、十八酸甲脂等。
表21—9 蜜环菌与天麻氨基酸含量测定
* 分析结果:均以谷氨酸最高,其次为天冬氨酸和亮氨酸,蛋氨酸含量最低。
分析仪器:835-5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一、形态特征
(一)子实体
夏秋季多丛生于老树桩或死树的基部,也能寄生于活树上。菌体高约10—15cm,菌盖肉质,半球形后变平展,有时稍呈脐状,直径5—12cm,蜜或浅土,中央部稍暗,表面多布以小鳞片或丛卷毛状鳞片或完全平滑,边缘多波浪形,具有放射状条纹,菌柄长10—15cm,粗6—18mm,圆柱形稍弯曲,有时基部稍膨大(瓶栽基部不发达),纤维质,内部松软,后期中空,浅褐色,菌环白色生柄上部或不明显,松软,菌柄基部与根状菌索相连,菌褶贴生至延生,近白色,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光滑,椭圆形,8—9.5×5.5—6.5μm。
(二)菌丝体
以菌丝、菌球、分叉菌体及菌索等形式存在。
1.菌丝
显微镜观察,菌丝无色透明,具横隔膜的丝状体,不形成锁状联合。纯培养中,初为白色绒毯状,以后逐渐为锈、棕红色,老化时呈黑褐色,此时菌体质脆而薄,表面有皱纹,有时菌体上长出驼色卷曲绒毛状菌丝丛。菌丝自长出至老化前在暗处可见到荧光,白色菌丝荧光最强。菌丝常侵入树根或老树干的组织,导致树木腐朽。
2.菌球及分叉菌体
摇瓶培养中,菌丝体的形态多呈刺球状或不规则的分叉菌体,菌球体大小约3—7mm,中微空,浅褐色。菌球及分叉菌体在暗处均具有荧光,4—5天亮度最强,7天以后逐渐减弱。
3.菌索
是组织化菌丝,由无数白色或白平行细长的菌丝扭结形成的根状结构。外面包有一层鞘,幼嫩时为白色,以后逐渐变为棕红色,尖端生长点白色或白,老化时变为黑褐色,最长可达数米,分叉。在纯培养中,伸向基质中的菌索不变色或变色慢,基质外面的菌索则变色快,幼嫩时白色质脆,在暗处可见荧光,老化后则较坚韧,呈黑褐色,显微镜观察,菌索表面着生短的菌丝,具横隔膜,有时在菌丝周围可见到无色棒状结晶体(21—15)。
21—15 蜜环菌形态
1.子实体 2.子实体纵切面 3.孢子
二、生物学特性
蜜环菌常见于夏秋季,多成丛腐生于老树桩及死树基部,或寄生在活树上。它能侵害200多种树木,常见者为松、云杉、冷杉、落叶松及其它阔叶树,在凤仙花、芍药、美国人参、食用大黄、甘蔗、草莓以及马铃薯等草本植物上亦发现有蜜环菌的寄生或腐生。
(一)温度
据Roitsma(1932)报道,蜜环菌的菌丝体在某种培养基中,保持散光状态,在18—22℃条件下,经过3—4个月可形成子实体。李良生等(1987)报道,在我国一般12—20℃条件下均能形成子实体,而最适温度为15—18℃。
菌丝体在5—30℃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4—27℃最为适宜。在15—28℃条件下均能形成菌索,而以25℃为宜。蜜环菌菌丝体在10—30℃之间均可发光,以24—28℃发光最强。超过37℃则失去发光能力。
(二)空气
蜜环菌是好气性真菌,通气良好才能很好生长。深层发酵培养过程中,亦需通气搅拌给以适当的空气。
(三)湿度
蜜环菌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很高的空气湿度,基质中含水量50—60%,空气相对湿度80%时菌丝体生长最好。形成子实体需要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之间。
(四)酸碱度
蜜环菌在pH4—7均能生长,但以pH6左右为宜。
(五)光照
光照抑制蜜环菌的生长。菌丝及菌索生长时不需要光照,形成子实体需要散射光。李良生等报道,在人工培育过程中无需直射光,一般100—500lx均能良好地生长并形成子实体。
(六)营养
蜜环菌是兼性寄生真菌,既可在倒木或树桩上营腐生生活,又可寄生在活树上。培育子实体可因地制宜采用棉籽壳、玉米芯、锯木屑、麦麸、米糠等。液体培养菌丝体,碳源以葡萄糖为好,氮源以蚕蛹粉、蛋白胨为好。
三、栽培技术
蜜环菌子实体的栽培技术方面的文献报道极少。目前,只有山东李良生等(1988)报道人工栽培蜜环菌已获得成功,但尚未推广。而以发酵方法生产蜜环菌菌丝体已于70年代就获得成功,并应用于临床,已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菌砖栽培蜜环菌子实体
1.培养基的制备
新鲜棉籽壳曝晒2—3天,取棉籽壳100kg,加入玉米粉渣20kg,石膏1kg,磷肥1kg,多菌灵0.15kg,含水量掌握在拌匀后以手紧握,指间有水滴出1—2滴为宜。pH值6.5。
2.播种前准备
活动模具58×45×12cm,塑料布100cm2。栽培室内外用pH值12以上生石灰水刷洗干净,一切用具与塑料布均需在0.1%的高锰酸钾液中浸泡3—5分钟。
3.播种
将塑料衬放在活动模具内,把拌好的棉籽壳堆放在塑料布上,约6cm高,撒上一层菌种,再添一层料,撒一层菌种,共撒3层料3层菌种,在培养料的四角及中央埋上大块菌种,表面撒一层碎菌种,适当压实,整平,盖上报纸,用塑料布包好,再用小木板压紧,即成菌砖。
4.菌丝生长期的管理
在22—28℃菌丝均能生长,但以25℃为宜,故此阶段温度应控制在24—26℃之间。播种后24小时萌动,48小时似吃料块,7天后洁白的菌丝可布满料面,这时应每天早晚揭膜通风。25天可发透,即转入分化期。
5.子实体生长期管理
试验中发现蜜环菌在2—20℃条件下均能产生子实体,但以15—18℃生长最快。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5%之间,严禁直射光照,在100—500lx光照下均生长良好。3—5天即可采收。
收完一批子实体后,将菌砖晾2—3天,表干内湿,含水量在50%左右,再喷营养液,直至菌砖的含水量达到70%左右,盖好塑料布,3—5天可形成菌蕾,共可收5批。
营养液的配制:葡萄糖250g,酵母片300片,维生素B1100片,以适量水溶化,再加水至50kg,水温25—30℃。
按上述制作方法,15块菌砖共收获蜜环菌子实体37.25kg。
蜜环菌子实体春秋两季均可生产。从种到收完5批仅需45—50天。
6.采收加工
当菌盖长至八成开时,即应采收。先于阳光下翻晒,待子实体稍干后,再于60—65℃下烘烤,并勤翻动,直至菌柄和菌盖都已烤干,即可装入塑料袋中,再放入纸箱(或木箱)中,保存于阴凉干燥处。
另外亦有采用栽培过天麻2—4年的废菌材培养子实体的方法。
(二)发酵生产蜜环菌菌丝体
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已成功地应用发酵方法生产蜜环菌制剂。发酵生产蜜环菌方法可分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
1.液体发酵
(1)液体发酵生产工艺流程
(2)培养基的制备
①斜面培养基:可采用PDA培养基。②种子培养基s麦麸50g煮汁,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1.5g,硫酸镁0.75g,维生素B110mg(或不加)溶化后加自来水至1000ml,pH自然(6—6.2)。500ml三角瓶,每瓶加入蚕蛹粉0.5g,上述培养基100ml为一级种子培养基或5000ml三角瓶装1000ml培养基,蚕蛹粉5g为二级种子培养基。③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蔗糖2%,豆饼粉1%,蚕蛹粉1%,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075%,自来水,pH自然。上述各种培养基均在121℃下蒸汽灭菌30分钟。
(3)培养①斜面培养:新转管斜面在25—26℃下培养15—20天即可长好备用。这时菌丝呈棕红色,边缘呈白色,在暗处显荧光,表面有皱纹,有时长出稍卷曲驼色气生菌丝丛,背面能见到长入培养基中的白根状菌索,长出培养基外的根状菌索老化后呈黑褐色。②种子培养:一级种子培养,以一支斜面菌种接一瓶种子培养基,在25—26℃下振荡培养5—6天。二级种子培养,以一级种子一瓶接入二级种子培养基中,振荡培养3—4天。三级种子是在种子罐内进行的扩大种子培养。一般40l罐,投料25—30l,以121℃灭菌半小时,冷却后以5—10%接种量,26—28℃搅拌通气培养,搅拌速度为150—180转/min,通气量1∶0.3—1∶0.5(V/V/min),培养96—120小时即可生长好备用。③发酵培养:是在发酵罐中进行通气搅拌培养。接种量10%,发酵条件同种子罐种子培养条件。培养7—9天,发酵液变为棕紫褐色,菌丝较密,即可出罐。④采收:发酵完毕,采用离心机或板框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膏状,与菌这体混合,于65—75℃下烤干,粉碎,质检,压片。
(4)菌种保藏
蜜环菌可以采用低温保藏法,于4—5℃下可保藏8个月到1年。但用时需重新转管。
2.固体发酵培养
其斜面培养、种子培养等方法和条件同液体发酵。
(1)固体发酵培养基的制备
于500ml克氏瓶(或罐头瓶)中装入玉米粉20g,麦麸20g,自来水90ml,充分摇匀,于1kg/cm2下灭菌30分钟后趁热摊平,备用。
(2)固体发酵培养
以二级种子接种固体培养基,每瓶接种量为10—20ml,视表面积大小而定,摇匀后置于25—27℃下培养3天左右,蜜环菌即开始生长,8—10天菌丝体可长满培养基的表面,15—20天菌丝体即可伸入整个培养基,并形成菌索,在暗处可见到荧光,颜色由白逐渐变为、锈、棕褐色,到25—30天之间呈褐黑色,此时已老熟,即可采收。
(3)采收
成熟后从瓶内取出晾干再烤。干燥温度及其它程序同液体发酵生产方法。
目前,全国共有10个药厂进行液体发酵生产,其规模最小的发酵罐为3t,最大的为20t,两个药厂进行固体发酵生产。除片剂外,亦生产冲剂和口服液。除满足国内需要外,尚有部分出口。
1、蜜环菌的作用:蜜环菌对高血压、椎基底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引起眩晕的病人效果较好;对肢体麻木、失眠、耳鸣、中风后遗症等也有疗效。
2、是什么:蜜环菌(学名:Armillaria mellea (Vahl) P. Kumm.):属于伞菌目、蜜环菌属,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直径4-14厘米,淡土、蜂蜜色至浅黄褐色。老后棕褐色,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鳞片,有时近光滑,边缘具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或稍带肉粉色,老后常出现暗褐色斑点。菌柄细长,圆柱形,稍弯曲,同菌盖色,纤维质,内部松软变至空心,基部稍膨大。菌环白色,生柄的上部,幼时常呈双层,松软,后期带奶油色。 夏秋季在很多种针叶或阔叶树树干基部、根部或倒木上丛生。可食用,干后气味芳香,但略带苦味,食前须经处理,在针叶林中产量大。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
3、人群:相应疾病人群。
4、培养方式:
蜜环菌菌丝体的培养有液体深层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方法。
深层发酵
工艺流程如下:试管斜面菌种培养(25℃下培养15天)→500毫升摇瓶种子培养(24-26℃下振荡培养15天)→500毫升摇瓶种子培养(24-26℃下振荡培养5-6天)→5000毫升摇瓶种子培养(24-28℃下振荡培养3-4天)→种子罐种子培养(24-28℃下通气培养4-5天)→发酵培养(24-28℃下通气培养7-8天)→发酵液过滤,烘干菌丝体,压片,或将发酵液浓缩制成糖浆。
固体发酵
斜面菌种培养、一二级摇瓶种子的培养法与深层发酵的基本相同。二级种子培养后,接入用玉米粉、 麦麸等配制的固体发酵料中,适温下培养30天,将菌丝体洗净、烘干、压片。 子实体的培育
可用段木栽培。将栎属树木锯成0.7-1米的 段木,在树皮上砍口至木质部。将人工培养的菌种或长有蜜环菌的朽木(菌材)碎片接入砍口内。挖30厘米深的坑作为菌床。将段木铺入床底,用腐殖土和锯木屑填满空隙,然后撒-层菌种。如此层层铺放三四层,最后覆土7-10厘米,经常保持湿润。长江中下游地区3-4月播种,10月收获。
不用段木,采用栽培过天麻的腐老菌材也可栽培蜜环菌。栽培过天麻一年以上的菌材逐层铺于培养床内约三四层,层间覆以疏松土壤或木屑,床面用草或土覆盖,经常保湿。春季建床,秋季可收菇。
5、培养技术:
季节
蜜环菌材一年 四季都可培养。但由于是野外进行培养,既要考虑蜜环菌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又要考虑与天麻收获播种期相吻合,同时要考虑尽量不与农活争劳,不与粮、油、茶、桑等作物争地,还要考虑菌材埋于土中其营养损耗后的补充问题,故天麻 仿野生栽培所需的蜜环菌材培养季节,一般选择早春3-4月、夏6-7月、秋末10-11月。
光照
蜜环菌丝(索)生长不需要直射阳光,但需要适宜的温度(过低休眠,过高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该温度只有通过散射光照强弱来调控。一般选择荫蔽度较好的地方(以三阳七阴为好)。如果其它条件都较为合适,只是光照过强的话,则可人为创造条件,比如套栽玉米、 红苕等作物,利用其秆、蔓、茎、叶为其遮阳。
透气
场地四周不要郁蔽度太大。如在阔叶林中培养, 应选林边地带;如在种植高秆作物的行间套培,则应选较通风透气的田块,同时适当疏散高秆作物的脚叶和杂草等。
水分
蜜环菌生长需要较重的水分,但又不能长期渍水。故场地应选在离水源较近、霉雨季节又不渍水的地方。
土壤
应选择疏松、深厚、利水、偏酸、未施过化肥或人粪尿的土壤。实践证明,杂灌林间腐殖叶、土或砂质生荒土最好,种过玉米、红苕、 小麦、油菜等作物的土壤为次,田园土为差。
环境
要求无杂菌、无污染、无践踏。如松杉树林中,或堆积过松杉树干、树皮,以及生有 杂菌的菇筒,或蚁、鼠类危害严重,或近期施用过 化肥、人粪尿,或兽禽容易践踏等地方,都不适宜。
材料
树种要求除松、杉、柏、 樟等有油脂芳香气味和木质太硬的树,-般树如杨、柳、 桐、 桃、 梨、 竹、桑的主干和枝条均可用,但以白花栎、桦果、 板栗、 野樱桃树为好。
尺寸规格按栽培1平方米(窖)天麻计算,直径6-10厘米、长30厘米段材32筒,拇指粗、6-10厘米长枝条15-20kg。一般菌材两头蜜环菌生长茂密,菌棒适当短,在每1平方米栽培面积中,可增加长大天麻的穴位;添加枝条,可提高天麻种的成活率,同时起到增加营养、疏松土壤、调剂土壤酸碱度的作用。
坑窖
1、坑窖深浅根据场地土壤利用水性和光照强弱决定。如土壤粘重、板结、荫蔽度大、地下水位高,则应浅培,实行半坑培或地面堆培。如果砂性质地,地下水位低,光照较强,则要深培,但又不能太深,-般摆放3层段材(枝条),2层在地面以下,-层在地面以上为宜,如果段材较细,则3层段材可在地面以下。
2、坑窖宽窄根据栽培模式和套栽作物决定。例如,在1.6米宽的玉米地里或在1.6-2.0米宽的桑园里培材,培材坑宽约80厘米,段材摆成双排式;如在1米宽的梯屯或作物地里培材,培材坑宽50厘米,段材摆成单排式。
方法
1、一步培材法:即3-5月(或6-7月)用菌种培材,到秋季起控天麻时,用培养好的菌材(菌棒、菌枝)直接伴栽天麻。此法可采用活动菌床和固定菌床+活动菌床两种形式。活动菌床培材方法:①先用0.1-0.2%多菌灵或3%石灰水溶液浸泡段材、枝条(30分钟左右),进行杀菌。待材料表面水干,即砍鱼鳞口。每筒段材砍二面口,每面砍口1-2个。②点播菌种时,先用小刀或起子将鱼鳞口掰开,然后将菌种分成手指头大的块状颗粒放入鱼鳞口中,菌种不能弄得太烂,也不可用力将菌种往鱼鳞口内按压。③摆放菌材时,按 鱼鳞口的方向,正一节,倒一节,再正一节……往坑中平行单排或双排摆入-层已点菌种的段材,每节间隔2-3指宽。摆好第-层后,往每节间隔和坑内空隙处撒放一半枝条,然后在每节段材两头和枝条上面点播适量菌种,并盖-薄层栽培土,将段材和枝条刚好掩住。最后浇洒适量水,使段材、枝条和薄土均匀打湿。照此方法,往坑中摆放第二层菌材、枝条、菌种后,覆3厘米左右栽培土,再浇洒少量水。最后盖15-18厘米栽培土,做成龟背形。
固定菌床+活动菌床形式培材,即底层采用固定菌床,上层采用活动菌床,培材方法:①将段材砍小鱼鳞口,每筒砍两面,每面砍3-4个口;②按固定+活动菌床菌材排式摆放底层段材、枝条和菌种;③向坑窖内填充培养土,稍微盖过段材、枝条,然后浇洒清洁水,将段材、枝条、土壤打湿;④再按活动菌床方法,在其上摆入(上层)段材、枝条,点放菌种、浇水、盖土、遮物(盖土15-20厘米)。此法培材时间较长,发菌充分,但部分菌材、菌枝腐烂,菌索老化,并且伴栽天麻时,部分菌索因菌材翻动而损坏。
2、两步培材法:即3-5月(或6-7月),先采用-步培材法,用 菌种培材,到7-9月将已培养好的菌材(菌枝)作母枝,再加进-半新鲜段材、枝条,进行扩大培材。此时采用固定菌床法(只是不再点入菌种),将菌床建成播种天麻的固定播床。此法的优点:①先按前面要求的尺寸规格,将材料断筒、剁枝,并放入天麻蜜环菌生长素溶液中浸泡4小时以上,让其充分吸收水分和补充营养后,捞起沥干水滴,砍鱼鳞口,并往鱼鳞口内点放菌种。②然后按固定+活动菌床菌材排式摆放底层段材、枝条,点放菌种,填充栽培土(以盖过段材、枝条为度),度浇洒适量清洁水。③再与底层段材对齐,摆放上层段材、枝条,并按3菌种穴处点放菌种块和天麻尾部紧靠菌种块,以使枝条、麻种及早接菌。④在其上填充6-10厘米厚的栽培土,铺盖-层农用地膜,以便保温和防冬季雨雪水入坑烂麻。⑤最后,在地膜上面覆10-15厘米厚盖土(成龟背形)。⑥如冬季持续高温(10厘米以下土温超过10℃),则应扒去盖土,揭开地膜,让其透气、降温,下雨前,再重新覆盖。如菌材、土壤严重干枯,则需浇洒适量水,使其保持轻微湿度。
管理
保湿不管采用哪种培材方法,都必须浇足定植水、发菌水、 催索水。所谓定植水,就是摆放段材、枝条前向坑窖内灌水,以窖内水分不能再渗为度。摆放段材、枝条时,每摆-层材料、掩- 薄层土后,浇适量的清洁水,把材料和掩土浇湿,保证菌种块尽快定植成活。管理期间,务必适时浇足 发菌水和催索水。①菌材入窖培养-段时间(冬春1个月左右,夏秋10-15天),菌种已经定植,开始发菌,此时需要扒去表层盖土,检查段材、枝条的水分情况。如果只是土壤有-定湿度,而段材、枝条表皮及两头干燥,或菌种变黑、松散,甚至干枯,菌丝萌发稀少,说明缺水严重,需要将整个窖面表土扒去微见材料,向窖内材料重浇水,再重新覆好。②过一段时间,一般点菌种处已部分长出菌索,此时需和前-样操作,重浇一次水。特别是夏季高温期,后“二道水”切切不可少,否则会出现“烧菌”或严重感染(主要是白癍病),直接影响菌材培养效果。
防害主要防白蚁危害。菌材培养后需经常查窖,如培材时间不长,白蚁刚刚进入窖内,危害较轻,可用50克敌敌畏,兑水25-50千克,配成药液,结合浇“ 发菌水”进行灌杀。培材时间较长,材料上已大部分布满菌丝,长出菌索,此时可将菌材(菌枝)翻出来,直接用敌敌畏喷杀,或入水池中闷杀后,移地再培。
纯化
在平面培养基上初分离出的菌种,经选择后再进行纯化培养以得到质量优趋的纯菌种,称作纯化(也叫提纯)。由于受分离方法、培养基质及菌株自身生活力、生长势、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同菌株的生态特性、品质优劣上有-些变异,因而需要再次纯化培养。
菌种的纯化工作同样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当平面培养基上接种点处刚产生菌索分枝时,立即用接种铲选择其中生长势旺盛而幼嫩的菌索部分,截取3-4毫米小段,尽量少带培养基,尤其是培养基变红色时,应挑取升出培养基表面的菌索段,移入PDA斜面培养基试管中央,置于25℃条件下恒温培养,经几次提纯转接,菌种无杂,生长正常,即为纯化的蜜环菌母种。
天麻蜜环菌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天麻蜜环菌的功效与作用副作用、天麻蜜环菌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延伸阅读:中药材的保质期一般多久?
中药材的保质期因药材种类、储存条件等因素而异,一般情况下,干燥的中药材可以保存较久时间,新鲜的中药材则需要及时食用或储存,并在保持其新鲜程度的同时注意防潮和防虫。以下是一些中药材的保质期建议:
干燥中药材:通常可以保存1-3年时间;新鲜中药材:一般情况下保存1-3天,可加入少量水分后保存3-7天;低温储存:在防潮、防虫的情况下,将中药材放在干燥、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控制在10℃以下,保质期可延长数倍。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中药材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药材,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煎煮、调制等处理。同时,如发现中药材有变质、腐败等情况应及时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