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_专业的育儿网站

首页 > 生活 > 营养  >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炙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炙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01-22 中药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炙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炙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炙桂枝的功效与作用》,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炙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灸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炙桂枝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灸桂枝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 1、桂枝的功效有哪些
  • 2、吃桂枝有什么功效和好处
  • 3、桂枝有哪些特性?
  • 4、中药桂枝是什么植物,什么部位

    桂枝的功效有哪些

    桂枝的功效有哪些,桂枝是一味中药,有祛风驱寒的作用,和其他的中药进行配伍,能够发挥更多的作用,让我们的身体越来越好的,下面分享桂枝的功效有哪些及相关资料。

    桂枝的功效有哪些1

    【中药名】桂枝 guizhi

    【别名】桂尖、桂枝尖、嫩桂枝、柳桂。

    【英文名】Cmnamomi Mmulus

    【药用部位】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嫩枝。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高10~15米,主干较通直,树干及老枝树皮深灰褐色,幼枝略呈四棱形,被褐色茸毛。叶互生或近对生,革质叶片长圆形至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钝,全缘,表面光亮绿色,背面灰绿色,被疏生细柔毛,离基3出脉,主脉及侧脉显著;叶柄粗壮。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小,黄绿色;花被管6裂,裂片与花被管约等长;发育雄蕊9,3轮,与花冠等长,第3轮花丝有2腺体;雌蕊稍短于雄蕊,子房1室。核果紫黑色,椭圆形,内藏种子1枚,果下有宿存花被,边缘有锯齿而呈浅杯状。种子长卵形,紫色。花期4~6月,果期6~8月。

    【产地分布】多栽培于沙土及斜坡山地。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

    【采收加工】3~7月剪取嫩枝,鲜时切段,晒干。

    【药材性状】长圆柱形,多分枝,长30~75厘米,粗端直径0.3~1厘米。表面红棕色至棕色,有纵棱线、细皱纹及小疙瘩状的叶痕、枝痕、芽痕,皮孔点状。质硬而脆,易折断。切片厚2~4毫米,断面皮部红棕色,木质部黄白色至浅黄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温。归膀胱经,心经,肺经。

    【功效与作用】发表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属辛温解表药。

    【用法用量】用量3~9克。内服:煎汤或入丸、散。用治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药理研究】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对中枢系统,具有解热镇痛、镇静及抗惊厥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抗炎的作用;能使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增加,还具有抗过敏、抗凝血等作用。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是桂皮醛。另含苯甲酸苄酯、乙酸肉桂酯、β-荜澄茄烯、菖蒲烯、香豆精等成分。

    【使用禁忌】温热病及阴虚阳盛之症禁用,孕妇及血热妄行者不宜使用。

    【配伍药方】①治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桂枝(去皮)90克,甘草(炙)60克,生姜(切)90克。大枣(擘)十二枚。水七升,煮取三升。(《伤寒论》桂枝去芍药汤)

    ②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痛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桂枝(去皮)120克,附子(炮,去皮,破)三枚,生姜(切)90克,大枣(擘)十二枚,甘草(炙)60克。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伤寒论》桂枝附子汤)

    ③治妇人有孕,伤寒脉浮,头重,腹中切痛:桂枝、芍药、当归各30克。上锉细,每服30克,水煎服。(《济阴纲目》桂枝芍药当归汤)

    ④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桂枝(去皮)120克,甘草(炙)60克。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伤寒论》桂枝甘草汤)

    ⑤治冻疮:桂枝60克,加清水1000毫升,武火煎煮,煮沸10分钟取下,盆装候温(以患者能忍受,不烫伤皮肤为度,药渣保留,以便下次连同1日汤液复煎使用),即将患肢浸于药液中,边洗边对患处略加按摩。每次浸洗10~1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桂枝的功效有哪些2

    桂枝的`药用价值

    中药材桂枝是肉桂的干燥嫩枝,一般在春、夏季节采收,去除叶后直接晒干或切片晒干即可。桂枝辛温,可祛风寒,能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等。

    其性味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是主治里寒常用的温里药,具有补元阳、通血脉、暖脾胃之功效,常与补肝肾药、补气血药配伍,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与其它温里药配伍治疗脘腹冷痛、寒痹腰痛,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癌防癌的作用。现有的各种驱风油类药物如清凉油、风湿油等皆含有桂油成分。

    功能:桂枝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用法用量:3~9克。

    主治麻疯病的“苯丙矾”其主要成分即桂油,肉桂的其它副产品如桂枝、桂子、桂丁、桂盅等都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在中药中广为应用。

    桂枝茯苓丸

    成份: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

    性状:本品为包糖衣或包炭衣浓缩水丸,除去糖衣或炭衣显黑褐色;味甜、微辛辣。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症。用于妇人宿有症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丸,一日1~2次。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孕服慎用。

    桂枝医书记载

    1、《本草纲目》记载:“治一切风冷风湿,骨节挛痛,解肌开腠理,抑肝气,扶脾土,熨阴痹。”

    2、《新修本草》“桂,味甘、辛,大热,有毒。利肝肺气,心腹寒热”,此时,桂枝的性昧在辛的基础上增加了甘味,由温性变成了大热。又云“虚而多冷加桂心、吴茱萸、附子、乌头……”把桂枝归类于吴茱萸附子热的药物之类,可见当时桂枝和肉桂是同一药物,治疗应用偏重于性热温补之效。

    桂枝的功效有哪些3

    桂枝简介

    一年生枝条圆柱形,顶芽芽鳞宽卵形,绿色的叶子互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花白色,长约4.5mm;果椭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无毛;花期6~8月,果期10~12月。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等。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1、散寒解表

    治疗因受冷引起的风寒感冒,流涕咳嗽等病有很好的作用。

    2、温通经脉

    还可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肩周炎风湿类风湿等病。

    3、通阳化气

    也可治疗阳气不足引起的气滞血凝,脘腹冷痛,血寒经闭等症。

    4、风寒表证

    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痰饮,水肿,心悸,奔豚等症。

    5、护肝醒酒

    桂枝对酒精性肝硬化,减少酒精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的直接损害,也有一定作用。还能抑制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

    6、抗菌消炎

    桂枝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葡萄球菌,有效浓度为25毫克/毫升或以下;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肺炎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

    桂枝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桂枝的作用:

    桂枝性味:辛;甘;性温,归膀胱经;心经;肺经。桂枝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1、桂枝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细切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

    2、桂枝治伤寒 阳脉涩 阴脉弦 法当腹中急痛:桂枝150克(去皮)甘草100克 大枣十二枚(擘)芍药30克 生姜150克(切)胶饴一升.上六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滓 纳饴 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 日三服.(《伤寒论》小建中汤)

    3、桂枝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4、桂枝治太阳病发汗后 大汗出 脉浮 小便不利 微热消渴: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80克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25克(去皮).上五味 捣为散.以白酒和服方寸匕 日三服.(《伤寒论》五苓散)

    5、桂枝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一枚(炮)。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6、桂枝治心下有痰饮 胸胁支满:茯苓四两 桂枝150克(去皮) 白术100克 甘草100克(炙).上四味 以水六升 煮取三升 去滓.分温三服.(《伤寒论》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7、桂枝治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各三两,枳实五故。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8、桂枝治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杯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9、桂枝治伤寒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擘)。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10、桂枝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

    11、桂枝治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

    12、桂枝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黄芪桂枝五物汤) (《金匮要略》)(来源:视觉中国)

    【性味归经】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

    【功效主治】

    1.散寒解表用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常与麻黄相须为用,可增强发汗之力,方如麻黄汤。用治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有汗,常与白芍配伍,可调和营卫而有止汗之效,方如桂枝汤。

    2.温通经脉用治风寒湿痹,肩背肢节酸痛,多配附子,方如桂枝附子汤。用治血寒凝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又常与当归、川芎、丹皮、吴茱萸、芍药同用,方如温经汤。若心阳不足,心悸,气短,脉结代,可与炙甘草、人参、阿胶等配伍,方如炙甘草汤。

    3.通阳化气用治心脾阳虚,水湿停留所致的痰饮喘咳,头晕,目眩,心悸,常与茯苓、白术、甘草配伍,方如苓桂术甘汤。若膀胱蓄水,水肿,小便不利,常与茯苓、白术、泽泻同用,方如五苓散。

    4.暖中补虚用治脾胃虚寒,胃脘时痛,喜得温按,饭后痛减,常与白芍、饴糖等同用,方如小建中汤。

    【用量用法】3~10克,用治风寒湿痹可用15~30克,但须慎用。水煎服。桂枝生用发汗解肌作用强,蜜炙用助心阳、暖中补虚作用较好,桂枝兼治风寒湿痹疗效尚佳。

    【禁忌】温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按语】桂枝辛散温通,外行于表,专散肌表风寒,横走四肢,善通经络而利关节。借其温通作用,以达活血通经、散寒止痛之效。故为外感风寒、风寒湿痹、经闭、痛经等证的常用要药。因其发汗作用比较缓和,因此,风寒表证,不论有汗、无汗皆可用之,尤对体虚感冒、上肢肩臂疼痛等证更为适宜。

    【类药鉴别】桂枝与麻黄虽都能发汗,但麻黄辛开苦泄,能开腠理而透毛窍,发汗作用较强,且能宣肺平喘、利尿退肿;桂枝辛甘温煦,主要功能是温通经脉,能通达阳气而解表,发汗的作用较为缓弱,故治风寒表证,恶寒无汗,常与麻黄配伍,以增强它发汗的作用;而治风寒表证,自汗恶风,则不配麻黄,而与芍药同用,以协调营卫,发表散寒。

    桂枝,中药名。属樟目,樟科中等大乔木;一年生枝条圆柱形,顶芽芽鳞宽卵形,绿色的叶子互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花白色,长约4.5mm;果椭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无毛;花期6~8月,果期10~12月。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等。

    【性味归经】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阳。

    【功效特点】本品发汗之力缓和,能调营卫之气,多适用于表虚感冒。温经通阳较强,配黄芪温经通阳以助气化。

    【功效作用】

    1.发汗解肌:用于表虚感冒,可与白芍同用,如桂枝汤。

    2.温经通脉:用于宫寒闭经及寒凝血脉引起的肢麻身冷血痹症,可与黄芪、附子、白术、桂枝同用。

    3.温阳化气:用于慢性浮肿病人。此类病人皆痰饮水湿为患,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上中下三焦道路壅塞,营卫运行不畅,膀胱气化失司,蒸化无权,水不化气,滞而为水,停而为痰,留而为饮,皆为阴邪,得阳则化,故用桂枝辛温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调水道,助三焦之阳,为痰饮水湿必用之品。

    4.温经除痹:痹乃为风寒湿三气合而为之,即相当现在风湿性关节炎。因本品温通经络,外可辛散祛风胜湿,内可温通散寒止痛,更能领祛风湿诸药直达病所,收一举三得之效。

    5.温通胸阳:胸为上焦,内藏心肺,为阳气升发之地,肺主气,心主血脉,气血运行赖以阳气推动,胸阳不振,则气血无力推动而成心廊痹阻,即现在的冠心病之类。桂枝辛可通行,温能助阳,为温通胸阳之佳品。

    【鉴别应用】

    1.桂枝解肌散寒发表力专,炒桂枝温里去寒化湿力胜,蜜炙桂枝温中补虚润燥力强。

    2.肉桂与桂枝,同源于桂树,一为厚皮,一为嫩枝,均有温营血、助气化、散寒凝之功。然肉桂辛大热,守而不走,长于温里止痛,人下焦补肾阳,可引火归原;桂枝辛甘温,走而不守,长于发汗解表,入上焦补心阳,能止心动悸。

    【配伍应用】

    1.配芍药:桂枝辛甘温,走表则辛温发散,入里则甘温补虚;芍药苦酸微寒,苦酸清热,酸寒敛阴。桂芍相合,一辛温发越阳气,一酸寒收敛营阴,一刚一柔,一阳一阴,一散一收,相互为用。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

    2.配麻黄:麻黄偏于肺经气分,辛开苦泄,遍彻皮毛,专发汗而散寒邪;桂枝偏入心经血分,辛甘温煦,透达营卫,能解肌而去风邪。两者配伍,既入卫,又入营,解肌发表,温散风寒,用于风寒表证,发汗而解。

    3.配甘草:甘草甘平,补脾缓中,益阴生阻,调和诸药。桂枝配甘草,专行营分而走里,辛甘发散为阳,辛从甘化,阳中有阴,补营气,益心气,通心阳,善治心悸、脉结代诸症。

    4.配大黄:大黄苦寒沉降,峻下实热,荡涤肠胃,走而不守,号称将军,又有通瘀行血之功。二者相配,寒热并用各得其妙。

    5.配附子:附子大辛、大热、大毒,纯阳燥烈,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有回阳救逆、峻补元阳、散寒之功,彻内彻外,果有真寒,无所不治。二药相伍,两阳相加,温经脉、通关节、散沉寒,用于风寒湿痹,骨节烦疼,不能转侧,屈伸不利,又可温通血脉,治阳虚阴凝,月经不调,经行腹痛之证。用于阳虚水肿,可通阳化气;阳虚感寒,可助阳发表,无大汗亡阳之虞。

    【应用注意事项】本药辛燥助阳动血,故湿热病及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用法用量】内服:3~10克,入煎剂。用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可用至30克。

    炙桂枝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灸桂枝的功效与作用、炙桂枝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延伸阅读:中药材的保质期一般多久?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中药材有不一样的保质期。普通的中药材保质期一般是半年到一年这样,最多也只能放置两年,大多数超过两年就会失去药效。

    如果是木本植物的中药材,长放在空旷通风处,基本可以保存两年之久,最多不超过四年。矿物药材的话保质期就会长一些,基本只要不放在阴暗容易受潮的地方,大多数可以保存三年到五年,最长可以保存十年之久。

    虽然这些中药材的保质期都不是很短,但是也要尽快地使用完,堆积的时间越长,药效可能就会减弱,容易影响治疗效果,具体事项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

    •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