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_专业的育儿网站

首页 > 生活 > 营养  >  臭药的功效和作用(草药臭草有什么功效与作用)(臭蒲根的功效与作用偏头痛)

臭药的功效和作用(草药臭草有什么功效与作用)(臭蒲根的功效与作用偏头痛)

08-31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
臭药的功效和作用(草药臭草有什么功效与作用)(臭蒲根的功效与作用偏头痛)

臭药的功效和作用(草药臭草有什么功效与作用)(臭蒲根的功效与作用偏头痛)

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臭药的功效和作用(草药臭草有什么功效与作用)(臭蒲根的功效与作用偏头痛)》,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今天给各位分享臭药的功效和作用(草药臭草有什么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臭蒲根的功效与作用偏头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臭药的功效和作用(草药臭草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2、臭蒲根的功效与作用偏头痛

3、臭蒿

臭药的功效和作用(草药臭草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1,【艾草】又名艾蒿,菊科艾属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广泛分布于国内各省份,是最古老的驱蚊草。艾草全身是宝,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每年一到端午,门口挂艾蒿是一大习俗,其原因在于驱瘴辟邪,灭菌消毒,有着驱除蚊虫的极佳效果。

2,【香樟】樟科、樟属常绿乔木,植物全体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制樟脑和提取樟油,木材坚硬美观,宜制家具、箱子,材质上乘,是制造家具的好材料。香樟树对氯气、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气等有害气体具有抗性,能驱蚊蝇,是生产樟脑的主要原料。

3,【薄荷】唇形科薄荷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广为分布,薄荷为芳香植物的代表,品种很多,每种都有清凉的香味,花色有白、粉、淡紫等,低调而不张扬,组成唇形科特有的花茎。

4,【楝树】分为苦楝和川楝,楝科楝属落叶乔木,花芳香,紫色,花期4-5月。楝树具有抗发炎,抗细菌,抗霉菌、防虫害、防寄生虫、及防蚊的效用。

5,【驱蚊草】中文学名香叶天竺葵,牻牛儿苗科、天竺葵属多年生草本或灌木,是被改变了遗传结构的芳香类天竺葵植物,能散发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柠檬香味,有驱避蚊虫、净化空气、杀菌消毒、提神醒脑、增进食欲等效果。

6,【马缨丹】又叫逐蝇梅,五色梅、臭草,马鞭草科、马缨丹属直立或蔓性灌木,花色优美,能挥发出蚊蝇敏感的气味,具有很强的驱逐蚊蝇功效,而对人体无害。

7,藿香】又叫山茴香,唇形科藿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藿香植株具有芳香味,可以驱赶蚊虫,常用来制药或者绿化带栽培。

8,【九里香】也叫七里香,芸香科九里香属常绿灌木,花色洁白,株型美丽,是盆景常见优质素材。散发浓郁芳香,可以驱赶蚊虫。

9,【夜来香】萝藦科、夜来香属柔弱藤状灌木,夜来香枝条细长,夏秋开花,黄绿色花朵傍晚开放,飘出阵阵扑鼻浓香,夏天的蚊子很讨厌这种气味,所以夜来香有较好的驱蚊效果。

10,【丁香】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因其具有独特的芳香、硕大繁茂之花序、优雅而调和的花色、丰满而秀丽的姿态,是较好的园林绿化树种。

11,【茉莉】为木樨科、素馨属常绿灌木或藤本植物的统称,叶色翠绿,花色洁白,香气浓郁,是最常见的芳香性盆栽花木。

臭草有祛风,退热,利尿,活血,解毒,消肿之功能。用于感冒发热、风湿骨痛、小儿惊风、小便不利、泄泻、疝气、跌打损伤、热毒疮疡、湿疹。解痉作用:全草中所含的总碱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抗微生物作用。孕妇忌服。

《本草纲目拾遗》,古代汉族药学著作。赵学敏编著于(公元1765年,清乾隆30年)。该书是在《本草纲目》刊行100余年之后编著的。其目的是拾《本草纲目》之遗。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有716种,绝大部分是民间药医学教|育网整|理,如冬虫夏草、鸦胆子、太子参等,还有一些外来药品,如金鸡纳(喹啉)、日精油、香草、臭草等。本书除拾《本草纲目》之遗以外,并对《纲目》所载药物备而不详的,加以补充,错误处给予订正。本书体例与《纲目》类似,除未列人部外,另加藤、花两类,并把“金石”部分为两部。

补遗及意义

本书是继李时珍《本草纲目》后,对药学的再一次总结。

《本草纲目拾遗》成书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又经过卅多年的增订工作,使之更完备医学教|育网整|理。初刊于同治三年(1864年)。《本草纲目拾遗》实际是李时珍《本草纲目》的续篇。全书十卷,按水、火、土、金、石、草、木、藤、花、果、谷、蔬、器用、禽、兽、鳞、介、虫分类,引经据典(涉及的文献多达六百余种),对《本草纲目》的药物加以补充和订正,增录了药物七百一十六种,吸收了不少民间药物(约有五百一十一种)和外来药物(部分取自传教士石振铎译著的《本草补》),内容十分丰富,为中医药学增添了大量的用药新素材。还在书首列“正误”一篇,纠正《本草纲目》中的误记和疏漏达数十条。它对研究《本草纲目》和明代以来药物学的发展,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参考书。它是清代最重要的本草著作,一直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重视。

展开全部

 鱼腥草(herba houttuyniae)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洗净,阴干用或鲜用。名见《名医别录》。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 。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拉丁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英文名】 chameleon   【类 别】 全草类   【 故 事】唐本草说江左人好生食,我闻过揉碎的鱼腥草叶子,有刺激的鱼腥味,那真是有逐臭之夫喔。会稽赋说凶年民断其根食之,会稽志也说越王曾采蕺于蕺山。可能不大好吃,平常是不当蔬菜上桌的,但是什么收成都没有的时候,就只好将就吃啰。越王不止卧薪尝胆,还亲自采集没有人要吃的菜来吃,宣示作用吧。   【别名】岑草,紫背鱼腥草,紫蕺,臭猪巢,折耳根,猪鼻拱,九节莲,重药,狗贴耳,肺形草,鱼鳞真珠草,猪姆耳,秋打尾,狗子耳,臭草,野花麦,臭菜,热草,臭质草,臭腥草,臭牡丹,臭灵丹,辣子草,奶头草,草摄,红桔朝,臭蕺   【性味归经】   辛,微寒。归肺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应用】   1.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及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前者,常与桔梗、芦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作用;后者,常与黄芩、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药同用。本品为治肺痈之要药。   2.用于热毒疮疡,常与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内服外用均可。   3.用于热林小便涩痛,常与木通、滑石、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现代多用治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气管炎,尿路感染等。   鱼腥草入药,中医认为其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单用或配伍复方,内服外用或民间多种食疗方法的使用均疗效确切。药理研究,鱼腥草主含挥发油,癸酰乙醛鱼腥草素等多种成份,对各种致病杆菌、球菌、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抗菌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调节功能。   【用法用量】   15~30g,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记忆歌诀】   明代龚廷贤著《药性歌括四百味》:蕺菜微寒,肺痈宜服,熏洗痔疮,消肿解毒。   【性状】   本品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 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   【特性】   蕺菜为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有腥臭味;茎上部直立,常呈紫红色,下部匍匐,节上轮生小根。叶互生,薄纸质,有腺点,背面尤甚,卵形或阔卵形,长4~10厘米,宽2.5~6厘米,基部心形,全缘,背面常紫红色;掌状叶脉5~7条;叶柄长1~3.5厘米,无毛;托叶膜质长1~2.5厘米,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花小,夏季开,无花被,排成与叶对生、长约2厘米的穗状花序;总苞片4片,生于总花梗之顶,白色,花瓣状,长1~2厘米;雄蕊3枚,花丝长,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由3个合生心皮所组成。蒴果近球形,直径2~3毫米,顶端开裂   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甲基正壬酮,月桂油烯,辛酸及月桂醛等,具有特殊臭气。此外尚含有刺激性的蘸菜碱。叶含槲皮甙。花穗及果穗含有异槲 皮甙。   【贮藏】置干燥处。   【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   2.利尿作用,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肾血流量及尿液分泌,所以也用于尿路感染的频尿涩痛。   3.增强免疫系统作用,提高慢性气管炎患者白血球的吞噬作用。   4.抗肿瘤作用,提高癌细胞中的CAMP而抑制艾氏腹水癌。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因本品含有挥发油,故不宜久煎。外用适量   【功用】 内服有利尿、解毒、消炎、排脓、祛痰作用。据近年研究,本品水煎剂,粉剂,注射剂,对肝脏出血有良好止血作用,此值得进一步研究。又据中医临床经验证明,对肺脓疡,痈节等化脓性炎症有效。生嚼根茎,能缓解冠心病的心绞痛。   【验方】   1.柿痈吐脓痰   鲜草洗净,炒作菜吃。或用鱼腥草36克 (鲜草),桔梗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肺热咳嗽,咯痰带血 (包括急性支气管炎、肺结核)   鱼腥草18克 (鲜草36克),甘草6克,车前草30克,水煎服。   3.小儿高热惊风,大人肺炎,热咳气急   鱼腥草、黄荆条各30克,钩藤9克,水煎服,小儿酌减。   4.遍身生疮 (包括多发性痈疗等)   鱼腥草嫩叶和米粉做成饼,油煎食之。   5.痈疖发背,疔疮肿毒   不拘已溃未溃,可用湿纸包裹鲜鱼腥草,置于灰火中煤熟,取出捣烂,涂敷患处。   6.黄疸发热 (包括胆囊炎等)   鱼腥草150~180克,水煎温服,据称疗效颇佳。   7.心脏病,心绞痛,心痛彻背   鲜鱼腥草的茎每次用1~2寸放口中生嚼,一日2~3次,不但能缓解疼痛,持续久服亦有治愈的病例。   8.妇女子宫内膜炎,宫颈炎,附件炎,赤白带下腥臭,下腹痛等   鱼腥草30~60克 (鲜草加倍),蒲公英、忍冬藤各30克,水煎服。   9.痧症腹胀,小儿疳积,食伤不化,腹痛泻痢   鲜叶或全草洗净捣汁,每次用半调匙。温开水冲服。   10.痈疽不破头、脓排不出   将此草捣烂、涂贴于患部能出脓,故此草又名"代刀草"。(枪珠、弹片、竹签、木刺进入肌肉,即以湿纸包裹本品,于火中煤熟,捣烂敷贴之,有吸出弹片、签、刺之功)。   11.项疽搭背,脓栓不出   湿纸包裹鲜草,于灰火中娘熟,捣烂敷于患部,可吸出脓液,并有止血止痛、消炎防腐之功。   【鉴别】   (1) 取本品粉末适量,置小试管中,用玻棒压紧,滴加品红亚硫酸试液少量至上层粉末湿润,放置片刻,自侧壁观察,湿粉末显粉红色或红紫色。   (2)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取滤液2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 滴,置水浴中加热,显红色。   (3) 取本品25g,切碎,置圆底烧瓶中,加水250ml,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再加醋酸乙酯1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回流4 小时,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分取醋酸乙酯层,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甲基正壬酮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斑点。   【备注】   (1)鱼腥草清热解毒的作用颇佳,常与桔梗、鲜芦根、瓜蒌皮、冬瓜子、生苡仁、桃仁、象贝等用同用,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等症;与百部、鹅儿不食草、麦冬、蜂蜜等药配伍,可用于百日咳。用于热毒痈肿,可单味煎汤内服,也可用鲜草捣烂外敷。   (2)鱼腥草原名蕺菜,因它的新鲜净叶中有一股浓烈的鱼腥气,不耐久闻,故以气味而得名。一般人在未使用它的时候,往往顾名思义,以为此药气腥味劣,难以下咽。这是未经实践的原故。其实,此药阴干后,不但没有腥气,而且微有芳香,在加水煎汁时,则挥发出一种类似肉桂的香气;它煎出的汁如淡的红茶汁,仔细口尝,也有类似红茶的味道,芳香而稍有涩味,毫无苦味,且无腥臭,对胃也无刺激性。鱼腥草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故前人用以治肺痈(肺脓疡)的要药。近年来在临床应用本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用于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及肠炎、腹泻等疾患,颇有疗效;本否又有利尿作用,故又可用于尿路感染、尿频涩痛。   【摘录】《中国药典》   鱼腥草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 ,的嫩茎叶,又名蕺儿   菜、折耳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具鱼腥气,可炒食、凉拌或作汤。   鱼腥草每百克嫩茎叶含碳水化合物6 克,蛋白质2.2 克,脂肪0.4 克,   钙74 毫克,磷53 毫克,挥发油(甲基正壬酮、丹桂油稀、羊脂酸、月桂醛)   0.49 毫克,还含有鱼腥草素、蕺菜碱和多种维生素。   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扁桃体炎、肺脓疡、尿路   感染等。虚寒症及阴性外疡者少食。   鱼腥草   鱼腥草又名蕺菜、蕺儿根、摘儿根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鱼腥草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区,西北、华北部分地区及西藏也有分布,常生长在背阴山坡、村边田埂、河畔溪边及湿地草丛中。鱼腥草植株矮小,茎下部伏地或作地下根状茎生于浅层土壤中,白色,节上生根;茎上部直立,叶心形或宽卵形,常见绿色,偶有紫色;花期5—6月,果期10—11月。鱼腥草生命力极强,直接用其根茎插于潮湿泥地,即可成活,并生根发芽,广为繁衍。   在西双版纳,鱼腥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野生蔬菜,当地居民大多喜食之,常见的吃法有几种:一是将鱼腥草地下茎除去节上的毛根,洗净后切成2至3公分的小段(也可将嫩叶加入其中),放入醋、酱油、辣椒粉、味精等佐料凉拌生吃,清脆爽口,但腥味较重;二是将地下茎连同嫩茎叶一同煮汤、煎、炒或炖,清香宜人,入口宜化,略有腥味;三是腌渍加工成咸菜食用,酸香生脆,令人开胃。   野生鱼腥草腥味较重,初食者大多不适应,地下茎纤维多,适口性不理想,因此作为商品性蔬菜发展较晚。起初以鱼腥草作为蔬菜食用的,多为知其功效的医生。近年来由于受“回归大自然”、“药食同源”之风的影响,民间采挖鱼腥草出售和作为特色山野菜食用之风渐盛,尤其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开发利用鱼腥草的规模不断扩大,野生资源供不应求,市场价格较高。目前为了缓解供需矛盾,开始出现人工大量种植,并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鱼腥草由野草变为栽培作物后,由于生境改善,生长周期短,植株生长快,地下茎粗状,淀粉含量增多,纤维含量减少,食用时鲜嫩可口,易于消化吸收,特异的鱼腥味变淡,适口性增强,更受食者欢迎。   在西双版纳,鱼腥草又是一种传统药用植物,民间医师大多认为,它性味辛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涌淋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脓溃疡、肺热咳喘、热痢热淋、水肿、脚气、尿路感染、白带过多、痈肿疮毒等症。所以,鱼腥草在中医处方中往往成为有关肺病、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药。   现代医学则对鱼腥草有更新更深的认识:其特异气味主要来源于鱼腥草挥发油中的一种有效成分——鱼腥草素(癸酰乙醛)。鱼胆草素是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成分,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此外,鱼腥草还含有槲皮甙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和利尿作用。临床实践证明:鱼腥草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慢性气管炎、慢性宫颈炎、百日咳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对急性结膜炎、尿路感染等也有一定疗效。另外,鱼腥草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白细胞吞噬能力,具有镇痛、止咳、止血,促进组织再生,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等方面的作用。   鱼腥草既可作为野生蔬菜进行产业化生产,深入开发利用,也可作为医药原材料,加工成西药针剂或中成药,因此目前具有较为理想的市场前景。   [编辑本段]鱼腥草的药性   相传当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的俘虏,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使越国强大起来。但回国的第一年就碰上了罕见的荒年,百姓无粮可吃。勾践亲自上山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终于发现了一种。于是,越国上下竟然靠着这小小的野菜渡过了难关。因为这种野菜有鱼腥味,便被勾践命名为鱼腥草。   鱼腥草别名侧耳根、猪鼻孔等,凉拌侧耳根是民间的一道传统佳肴。鱼腥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临床报道广泛用于治疗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发烧、肺癌、宫颈糜烂、肾病综合征、鼻炎、化脓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常用中成药制剂有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用于肺脓疡、痰热咳嗽、白带、尿路感染、痈疖等。   [编辑本段]文献摘录   1)《本草纲目》:辛,微温,小毒。散热毒痈肿。   2)《本草经疏》∶治痰热壅肺发为肺痈吐脓血之要药。   3)《分类草药性》∶治五淋,消水肿,去食积,补虚弱,消臌胀。   4)《本经逢原》:鱼腥草方药罕用,近世仅以煎汤熏涤痔疮,及敷恶疮白秃。又治咽喉乳蛾,捣取自然汁,灌吐顽痰殊效。《别录》主蠼螋尿疮,又云多食气喘,患脚气人勿食。《千金》言:素有脚气人食之,一生不愈。时珍云:散热毒痈肿,痔疮脱肛,断痁疾,解硇毒。合上诸治,总不出辟诸虫毒疮毒,即治痔疮,亦是湿热生虫之患,专取秽恶之气,以治秽恶之疾,同气相感之力也。   5)《本草分经》:辛,微寒。泻热解毒,治疮,断痁疾。   [编辑本段]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流行性感冒患者、经常便秘、脾胃湿热、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者;   2. 但是虚寒性体质及疔疮肿疡属阴寒,无红肿热痛者,不宜服食。   [编辑本段]食疗作用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   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水消肿、通淋的功效;   主治扁桃体炎、肺脓疡、尿路感染、肺热喘咳、疟疾、水肿、痈肿疮毒、热淋、湿疹、脱肛等病症。   [编辑本段]每100克鱼腥草的营养成分   碳水化合物0.3克   膳食纤维0.3克   维生素A575微克   胡萝卜素3450微克   维生素C70毫克   钙123毫克   磷38毫克   钾718毫克   钠2.6毫克   镁71毫克   铁9.8毫克   锌0.99毫克   铜0.55毫克   锰1.71毫克   各家论述   1.《名医别录》:主蠼螋溺疮。   2.《日华子本草》:淡竹筒内煨,敷恶疮白秃。   3.《履巉岩本草》:大治中暑伏热闷乱,不省人事。   4.《滇南本草》: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大肠热毒,疗痔疮。   5.《本草纲目》: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断店疾,解硇毒。   6.《医林纂要》:行水,攻坚,去瘴,解暑。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瘀血。   7.陈念祖:生捣治呕血。   8.《分类草药性》:治五淋,消水肿,去食积,补虚弱,消膨胀。   9.《岭南采药录》:叶:敷恶毒大疮,能消毒;煎服能去湿热,治痢疾。   10.《现代实用中药》:生叶:烘热外贴,为发泡药,可治疮癣。凡疥癣肿胀,湿疹,腰痛等可作浴汤料。生嚼其根,防止冠心病的心绞痛发作。   11.《中国药植图鉴》:可作急救服毒的催吐剂。   12.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消炎解毒,利尿消肿。治上呼吸道感染,肺脓疡,尿路炎症及其它部位化脓性炎症,毒蛇咬伤。   1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乳腺炎,蜂窝织炎,中耳炎,肠炎。   美食   凉拌鱼腥草   调料:盐、酱油、醋、白糖、鸡精、红油、干辣椒 、花椒面   做法:   1、将鱼腥草的老根、须掐去,留下嫩白根及叶片,用清水多洗几遍,洗净去泥沙,用冷水浸泡10分钟,捞出控干水分待用;也可以用开水焯一下。   2、将干辣椒切成段,放到温油中炸至酥脆,发出香味,连同油一块倒入碗中待用;   3、将鱼腥草放到盆里,放入盐、酱油、白糖、醋、鸡精、红油、花椒面、炸好的辣椒油拌匀,即可食用,口昧可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地域的不同着相应调整。   特点:麻辣酸甜,清淡爽口,是夏季餐桌上的一道佳品。   提示:食用时鱼腥草只能吃白根和叶,食用时必须用冷水泡,消除异味。

五色梅,枝叶含有特别的刺激,气味叶子揉烂,有强烈的气味,所以马樱丹也有臭草、臭金凤等别名。

五色梅的枝叶与花朵中挥发出蚊蝇敏感的气味,具有很强的驱逐蚊蝇功效,而气味对人体无任何伤害。室内温度以3-6度为宜。以后每年翻盆换土时间,最好在开花后的3月进行。在换盆时,要注意修剪去。

香苜蓿中文学名胡芦巴。别名苦豆、香草、葫芦巴、芦巴子、胡巴、季豆、小木夏、香豆子、芸香草、苦草、苦朵菜、香苜蓿是一种香料,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北部种植较多。香苜蓿草在卤水中是起增香作用。香苜蓿是主要当作调料用的起増香作用,像花椒、桂皮、草果,还可与禽、肉、鱼、蔬菜一起蒸、炒、煮食。

也是百合。百合有许多品种,其中有臭花品种。

品种分类

百合原种120有种左右,中国分布46种和18个变种,其中36种15个变种特有。用于园艺育种和栽培的有40-50种,用于商品化生产的只有20种左右,主要包括麝香百合(Lilium longiflorum),毛百合(L. dauricum),卷丹(L. lancifolium),山丹(L. concolor),天香百合(L. aurantum),药百合(L. speciosum),湖北百合(L. henyri),王百合(L. regale),白百合(L. brownii),川百合(L. davidii),青岛百合(L. tsingtauense),武岛百合(L. hansonii),日本百合(L. japonicum),玛多娜百合(L. candidum),马耳他恭百合(L.martagon

)。以下就几个主要品种作描述。

卷丹百合

卷丹百合(学名Lilium lancifolium) 又名卷丹、天盖百合、倒垂莲、虎皮百合、珍珠花、黄百合。因花色火红,花瓣反卷,故名“卷丹”,又因花瓣上有紫黑色斑纹,很象虎背之花纹,故有虎皮百合之雅称。原产中国、日本、朝鲜等地,现各地多有种植。株高70~100厘米,间有高达1.5米的,可称百合之冠。球茎肥大,色白,可供食用和药用,稍带苦味。茎秆上着生黑紫色斑点,使株秆呈暗褐色。叶互生,狭披针形,无柄,密集于茎秆的中上部。叶腋间生有可繁植的珠芽。花夏季开放,数量较多,常3~10朵不等,花色橙红色或砖黄色,花序总状,花瓣较长,约9~12厘米,向外翻卷,花瓣上有紫黑色斑点。花头下垂,雄蕊向四面张开,花药紫色。

美丽百合

美丽百合(学名Lilium speciosum) 又名鹿子百合、艳红百合。

鹿子百合原产中国江西省、浙江省、台湾,及日本九州、四国西南滨海地区,株高60~100厘米。叶对生,宽而疏,故名大叶百合。茎上部开花数朵,花瓣向外反卷,雄蕊露出花瓣之外,花白色和淡红色,花瓣上布有玫瑰色花纹和斑点,状如鹿身上的斑纹,故有鹿子百合之美名。花色白者,称白鹿子百合,花色红赤或紫者,叫赤鹿子百合。中国台湾的珍稀品种艳红鹿子百合(Lilium.speciousmThunb.var.gloriosoides

Baker.),被称为“东亚最美丽的百合花”。

山丹百合

山丹百合(学名Lilium pumilum) 又名山丹花、山丹丹、珊瑚百合、线 叶百合、细叶百合。因叶细而多,花冠似珊瑚得名。株秆高30~40厘米,茎上生叶50~80厘米,细小纤弱,狭长如松叶。花春末夏初开放,花下垂,花瓣向外反卷,色鲜红,有光泽。鳞茎卵形或圆锥形,鳞片矩圆形或长卵形。地上茎高达60~80厘米;有小乳头状突起,有的带紫色条纹。叶散生,多数集中在茎的中部,条形,长可达10厘米,中脉下面突出,边缘有乳头状突起。花朵排列成总状花序,有香味;花被鲜红色,通常无斑点,强烈反卷;蜜腺两边有乳头状突起;花丝长约2.5厘米,红色;子房长约1厘米,花柱约长于子房1倍;柱头膨大,3裂。蒴果矩圆形。花期7~8月份,果熟期9~10月份。

臭蒲根的功效与作用偏头痛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石菖蒲,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肝、脾经。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主热病神昏;痰厥;健忘;耳鸣;耳聋;脘腹胀痛;噤口痢;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疥癣。1.开窍醒神用于痰蒙清窍,神志昏迷。本品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故擅长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之神志昏乱。治中风痰迷心窍,神志昏乱、舌强不能语,常与半夏、天南星、橘红等燥湿化痰药合用,如涤痰汤(《济生方》);若治痰热蒙蔽,高热、神昏谵语者,常与郁金、半夏、竹沥等配伍,如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治痰热癫痫抽搐,可与枳实、竹茹、黄连等配伍,如清心温胆汤(《古今医鉴》);治癫狂痰热内盛者,可与远志、朱砂、生铁落同用,如生铁落饮(《医学心悟》);用治湿浊蒙蔽,头晕,嗜睡,健忘,耳鸣,耳聋等症,又常与茯苓、远志、龙骨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2.行气消胀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本品辛温芳香,善化湿浊、醒脾胃、行气滞、消胀满。用治湿浊中阻,脘闷腹胀、痞塞疼痛,常与砂仁、苍术、厚朴同用;若湿从热化、湿热蕴伏、身热吐利、胸脘痞闷、舌苔黄腻者,可与黄连、厚朴等配伍,如连朴饮(《霍乱论》)。3.化湿用于噤口痢。本品芳香化湿、燥湿,又行胃肠之气。治疗湿浊、热毒蕴结肠中所致之水谷不纳,痢疾后重等,可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如开噤散(《医学心悟》)。4.安神健忘,失眠,耳鸣,耳聋。本品入心经,开心窍、益心智、安心神、聪耳明目,故可用于上述诸症。治健忘证,常与人参、茯苓、菖蒲等配伍,如不忘散(《证治准绳》)、开心散(《千金方》);治劳心过度、心神失养引发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常与人参、白术、龙眼肉及酸枣仁、茯神、朱砂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杂病源流犀烛》);治心肾两虚、耳鸣耳聋、头昏、心悸,常与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及丹参、夜交藤等配伍,如安神补心丸(《中药制剂手册》)。

臭蒿原文地址:https://www.shigongxiao.com/zhongyao/bencaofangji/163184.html,转载请保留。
臭药的功效和作用(草药臭草有什么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臭蒲根的功效与作用偏头痛臭药的功效和作用(草药臭草有什么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延伸阅读:中药材的保质期一般多久?

中药材的保质期因药材种类、储存条件等因素而异,一般情况下,干燥的中药材可以保存较久时间,新鲜的中药材则需要及时食用或储存,并在保持其新鲜程度的同时注意防潮和防虫。以下是一些中药材的保质期建议:

干燥中药材:通常可以保存1-3年时间;新鲜中药材:一般情况下保存1-3天,可加入少量水分后保存3-7天;低温储存:在防潮、防虫的情况下,将中药材放在干燥、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控制在10℃以下,保质期可延长数倍。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中药材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药材,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煎煮、调制等处理。同时,如发现中药材有变质、腐败等情况应及时淘汰。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