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血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血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血茯苓百科
今天给各位分享血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血茯苓百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1)健脾养气作用
可健脾,对那些久病瘦弱、食欲不振或兼有体倦乏力、腹泻的气虚脾弱病人有扶脾益气的作用,而且药性平和,主治脾胃气虚、运化不利,以疗效稳健著称,后世的许多补气益脾的方剂都依此方而来。
(2)抗肿瘤作用
茯苓中的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含量很高,可抗肿瘤活性。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
(3)抗菌作用
茯苓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能钩端螺旋体等细菌。
除此之外,茯苓对消化系统、血液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茯苓的食用方法
下面介绍茯苓的几种吃法:
(1)茯苓鸭胗汤。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
(2)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
(3)茯苓薏米饼。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4)茯苓陈皮姜汁茶。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
黄芪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黄芪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这种药材可以作为食疗的原料,它对于人体有很多功效和作用,身体寒凉的人要尽量少吃,黄芪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养生必备。
黄芪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1
1、提高免疫功能
血茯苓对人类免疫系统有十分明显的影响,人们服用它以后能增加身体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能促进身体内免疫细胞再生,它能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功能,也能加快人体内抗体合成,平时适量服用能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也能增强身体抗病能力。
2、预防癌症
血茯苓能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而且能增强人体自身的抗癌能力,它含有的多糖和微量元素硒与磷等物质都是重要的抗癌物质,它们被人体吸收后能防止人体细胞癌变,能提高人体自身的抗癌能力,平时把它当保健食材食用时能预防胃癌和肝癌以及肺癌出现。
3、抗菌消炎
血茯苓还有多种重要的药用成分能抑制人体内多种敏感性的活性,而且人们把它煎煮后,服用时能消灭身体内的金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能防止这些细菌对人体细胞产生破坏,并能防止人体内炎症滋生,除此以外它还能消灭人体内的幽门螺旋杆菌能降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
血茯苓的禁忌
血茯苓的保健功效与药用功效都极为出色,但在服用它的时候禁止服用米醋,不然会影响它药用功效的.发挥,另外那些患有多尿和身体虚寒以及气虚脾虚的人都禁止服用血茯苓,他们服用这种中药以后会出现不良反应容易危害身体健康。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血茯苓的功效作用与禁忌,能让大家对他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可在今后生活中放心服用它,服用时只要注意它的禁忌,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也让它的药用功效得到有效发挥。
黄芪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2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1、止咳祛湿
很多长期咳嗽不愈的人们,身体内都有着很大的湿气,如果长期咳嗽不愈的话,茯苓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治效果的。用半夏、陈皮再混合一些茯苓,也可以将茯苓搭配桂枝、白术一起,煎煮水服下,效果非常显著。
2、健脾和胃
茯苓作为一种中药,其保健效果是极好的,对于脾胃虚寒的人们来说,也就是消化不良,经常会拉肚的人们来说,可使用茯苓搭配白术、山药等食用,起到一种健脾和胃的功效。
3、抗菌消炎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茯苓的煎剂对于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有着十分明显的抑制作用,所以在身体发生了感染,出现炎症的时候,也是可以服用一些茯苓来缓解的。
4、缓解水肿
要是出现小便不利、身体浮肿的现象,也是可以食用茯苓来进行缓解的,可以与猪苓、泽泻等搭配在一起煎服,其效果更加显著。
5、促进代谢
在茯苓中含有多聚糖类及胆碱、脂肪三萜类、卵磷脂和钾镁等多种元素,对于人体有着很好的健脾宁心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代谢循环,提高人们身体的免疫能力。
6、辅助失眠
如今很多人都会出现失眠的症状,心情焦虑不安所以睡不着觉,而茯苓正好可以起到一种安心养身的作用,我们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茯苓,可以起到防治失眠的作用。
1.利水消肿
茯苓有利水、消肿、固精、安神、健脾胃等多种功能。
2.提高人体免疫力
茯苓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有防癌抗癌之功效。
3.降血压
茯苓可使平滑肌收缩振幅减少,张力下降。茯苓可影响体内代谢,对电解质的平衡有调解作用,并能降低血糖,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
茯苓能够使得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能使离体健康人红细胞上升约25%,并能有效地延缓温育过程中血细胞的耗竭。实验表明,茯苓可使小鼠血浆皮质酮明显升高。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茯苓煎剂有镇静作用。茯苓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茯苓煎剂(10g/kg)未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的时间;用40g/kg的剂量则使时间较对照组更显着延长,随着剂量的加大,镇静指数也随之增加。这种协同作用,可能是由于它们的中枢抑制作用所致,也可能是妨碍了戊巴比妥的分解与排泄而致时间延长。
抗癌
茯苓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
补气健脾
中医认为,茯苓可用于脾虚泄泻。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又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治痰
茯苓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二)茯苓的食用注意
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不宜用。
老年肾虚,小便过多,尿频遗精者慎用。
茯苓的衍生物
(一)茯苓饼
茯苓饼,又名茯苓夹饼,是北京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制作系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薄饼,中间夹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拦匀的蜜饯松果碎仁,其形如满月,薄如纸,白如雪,珍美甘香,风味独特。关于茯苓饼的制食法,早在800年前的南宋《儒门事亲》中就有记载:“茯苓四两,白面二两,水调作饼,以黄蜡煎熟。”不过这种蜡煎的饼并不好吃。到了清初,有人提出“糕贵乎松,饼利于薄”的主张,于是,后来的饼就越来越薄。因为滋补性强加上慈禧爱吃,所以身价百倍。
主料:糯米粉200克,茯苓200克 辅料:白砂糖100克
制作:将茯苓磨成细粉,加米粉、白糖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薄饼即可。
用法:可经常吃或佐食。
效用: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肿、大便溏软等。
(二)茯苓粉
茯苓粉的功效
茯苓粉是中药茯苓的粉末,常见有呈白色、浅灰色,冲泡后呈深灰色。性平、味甘、淡,含有三萜类、多聚糖类及胆碱、脂肪、卵磷脂、钾、镁等多种元素。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茯苓不仅可显著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而且可使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更多的氧,以供给组织细胞。同时,还可使细胞组织(包括皮肤、黏膜、毛发等)活性增强,活力增大,处于健康状态,从而使我们的皮肤、毛发显得更加滋润,达到美容的效果。
茯苓粉怎么吃
(1)冲服
最好先用冷开水搅成糊状,泡水、热牛奶冲服。
(2)煮粥,或是做成面食
茯苓粉、大米各30克,红枣7枚。先煮米,沸后放入红枣,至粥将成时放入茯苓粉,用筷子搅匀即成。常食有健脾、益气、安神功效,可用于头晕、乏力、心悸、失眠等症。
(3)茯苓奶茶
茯苓粉十克,牛奶二百毫升,先将茯苓粉用凉开水适量化匀,再加入煮沸的牛奶既可。
用法;每日早晨空 腹服用,延缓衰老,健脾强身。
(4)苡仁茯苓粥
苡仁200g,茯苓粉10g,粳米200g,鸡胸脯肉50g,干香菇4个。先将香菇泡发,切成丁;鸡脯肉去皮、去油脂,入锅内煮30-40分钟后捞出,切为肉丁;茯苓研粉;然后将苡仁用水反复搓洗,再用热水浸泡1夜,沥干后加7倍清水煮沸,熬烂;将粳米加5倍清水煮1个小时,两粥合并,加入香菇、鸡肉丁、茯苓粉,再煮至稠为度。服食时可加调料。
(5)山药薏仁茯苓粳米粥
茯苓(研末)30克,薏仁30克,山药50克,粳米100克。先将粳米、薏仁、山药加水适量,煮至半熟,放入茯苓粉,和匀后煮熟,空腹服用。
(6)白茯苓粥
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胡椒粉、盐、味精少许。①粳米淘洗干净。②粳米、茯苓粉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再加味精、盐、胡椒粉、搅匀即成。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健脾胃,利水肿,可用于老年性浮肿。
(三)白茯苓
白茯苓,中药名。为药材茯苓块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通常为中药饮片。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但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四)茯苓糕
茯苓糕的传说
茯苓糕,又名“复明糕”,是闽南民间传统手工食品。它来源有这样一段传说。清兵入关建立清王朝后,对广大人民实行“留发不留头”的民族压迫。顺治五年(1648)农历八月廿六日,清兵攻陷同安,屠城3天,三万多无辜百姓惨遭杀害。同安一带百姓,在郑成功“抗清复明”的旗帜下,奋起反抗,和清兵开展长期的“拉锯战”。为了便于大规模开展有组织的反清活动,城内有位姓李的商人,就蒸了一种糕叫“复明糕”,意在恢复明朝,每片糕里藏有一片纸条,上面写着联合行动的时间、地点和讯号。这样,属于“抗清复明”组织的基本群众买到“复明糕”后,便自觉地参加到搞清行列。当时还有一条规定,即小孩不准吃“复明糕”,主要是怕小孩不懂事,吃“复明糕”容易泄漏字条的机密。所以,至今同安还有放牛娃和捡猪粪的小孩别想吃“复明糕”的俗语流传。因为“复明”与“茯苓”的方言语音相近。所以,代代相传就把“复明糕”叫成“茯苓糕”。
茯苓糕的做法
配方:茯苓50克 面粉450克
制作:
(1)把茯苓烘干,打成粉,与面粉混匀。
(2)把茯苓、面粉混匀,加入发酵粉,用清水揉合成面团发酵,发好后制成5厘米见方一块的糕状。
(3)把茯苓糕上笼用武火大气蒸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早餐食用。
功效:健脾渗湿,宁心安神。高血压气虚湿阻型患者食用。
茯苓的食用方法
(一)茯苓的常用食法
开胃汤
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茯苓豆腐
原材料:茯苓粉20g、豆腐500g、胡萝卜、香菇适量(3人份量)
烹调方法:将茯苓粉与豆腐伴和均匀,用盐、料酒调味,再将胡萝卜和发好的冬菇放入锅内炒至半熟,然后将豆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小火慢慢焖煮,最好调味起锅食用。
健脾化湿、消食减肥,由于此药膳中主要食材是豆腐,因此患有肾功能不全、痛风的人群不宜多吃。
荷叶茯苓粥
食材: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
1.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去了荷叶渣的汤中;
2.同煮成粥,出锅前加白砂糖调味即食。
此粥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二)茯苓的附方
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伤寒论》五苓散)
治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稀米饮调服之。(《儒门事亲》)
治水肿:白水(净)二钱,茯苓三钱,郁李仁(杵)一钱五分。加生姜汁煎。(《不知医必要》茯苓汤)
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三两,黄耆三两,桂枝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二两。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
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
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一法四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治飧泄洞利不止:白茯苓-两,南木香半两(纸裹炮)。上二味,为细末,煎紫苏木瓜汤调下二钱匕。(《百一选方》)
治湿泻:白术一两,茯苓(去皮)七钱半。上细切,水煎一两,食前服。(《原病式》获苓汤)
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金匮要略》茯苓泽泻汤)
治丈夫元阳虚惫,精气不固,余沥常流,小便白浊,梦寐频泄,及妇人血海久冷,白带、白漏、白淫,下部常湿,小便如米泔,或无子息(不育):黄蜡四两,白茯苓四两(去皮、作块,用猪苓一分,同于瓷器内煮二十余沸,出,日干,不用猪苓)。上以茯苓为末,熔黄蜡为丸,如弹子大。空心细嚼,满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为度。(《局方》威喜丸)
治心虚梦泄,或白浊:白茯苓末二钱。米汤调下,日二服。(《仁斋直指方》)
治心汗,别处无汗,独心孔一片有汗,思虑多则汗亦多,病在用心,宜养心血:以艾汤调茯苓末服之。(《证治要诀》)
治下虚消渴,上盛下虚,心火炎烁,肾水枯涸,不能交济而成渴证:白茯苓一斤,黄连一斤。为末,熬天花粉作糊,丸梧桐子大。每温汤下五十丸。(《德生堂经验方》)
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伤:茯苓粉同曲米酿酒饮。(《纲目》茯苓酒)
治皯:白蜜和茯苓涂上,满七日。(《补缺肘后方》)
上一页 全文完(共 19503 字) 展开全部内容
血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血茯苓百科、血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延伸阅读:如何正确鉴别中草药?
眼观
看表面。不同种类的药材由于用药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征会有所差异。如:根类药材多为圆柱形或纺锥形,皮类药材则多为卷筒装。
看颜色。我们可以通过对药材外表颜色的观察,分辨出药材的品种、产地和质量的好坏。比如,黄连色要黄,丹参色要红,玄参色偏黑等。
看断面。很多药材的断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比如黄芪的折断面纹理呈“菊花心”样,杜仲在折断时更有胶状的细丝相连等。
手摸。
手摸法。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例如:盐附子质软,而黑附子则质地坚硬。
手捏法。用手感受药材的干湿、黏附。例如:天仙子手捏有粘性。
手掂法。用手感受药材的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如荆三棱坚实体重,而泡三棱则体轻。
鼻闻。
直接鼻嗅法。将草药靠近鼻子闻它的气味。例如:薄荷的香、阿魏的臭等。
蒸汽鼻嗅法。将草药放入热水中浸泡,犀角有清香而不腥,水牛角略有腥气。
揉搓鼻嗅法。因有些草药的气味微弱,我们可以将它揉搓后再闻味。例如:鱼腥草的腥味,细辛的清香味等。
口尝。
鉴别药材不仅可通过味道还包括“味感”,味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甘草的甜等。
水试和火试
有些药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烧一下会产生特殊现象。如熊胆的粉末放在水中,会先在水面上旋转,然后成黄线下沉而不会扩散。麝香被烧灼时,会产生浓郁的香气,燃尽后留下白色的灰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