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茵陈五苓散功效和作用》,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茵陈五苓散功效和作用 茵陈五苓散功效和作用禁忌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茵陈五苓散功效和作用,以及茵陈五苓散功效和作用禁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中药治湿疹的方子有很多,没有所谓的特效一说,治湿疹的方子有茵陈五苓散、除湿胃苓汤、当归饮子等。
1.茵陈五苓散:
出自《金匮要略》,具有温阳化气,利湿行水之功能。用于湿热内蕴型引起的急性湿疹,表现为皮损较红、发病急、有糜烂渗出,患者舌质较红,舌苔较黄腻,脉弦滑有力等。服药期间禁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腥膻食物。对本方中药物过敏者禁用。
2.除湿胃苓汤:
来源于《医宗金鉴》,具有清热除湿,健脾利水之功效。用于脾虚湿蕴型引起的亚急性湿疹,皮损不红,糜烂渗出不严重,患者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治疗可用健脾除湿药如除湿胃苓汤。一般无副作用,但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3.当归饮子:
出自《重订严氏济生方》,用于血虚风燥型引起的慢性湿疹,表现为皮损肥厚、苔藓化改变,患者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治疗可用当归饮子。用药期间禁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腥膻食物。
中药治湿疹的方子有很多,没有所谓的特效一说,应在中医辨证指导下对症治疗,方可有效。
五苓散具有淡渗利水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疗水湿内停,小便不通等症状,有效缓解身体不适,??系统的吸收,提高身体机能的转变,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
五苓散含有猪苓、茯苓、泽泻、肉桂、白术共五味中药组成,具有化气利水、健脾祛湿的功效。适合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的发热头痛,烦渴饮水,小便不利等现象,还有水肿,身重,小便不畅及心悸、吐涎沫而头眩等症状。
五苓散能除去身体里多余的水分,间接能起到紧肤作用。还有行气利水,祛湿和胃的作用,主要用于水湿内盛的泄泻,对身体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五苓散的注意事项:
1、在熬制汤剂时,不能煮太久,否则会失去药材成分,喝了也没有用处。
2、湿热人群禁止服用,还有不能长期服用五苓散,会产生不良反应。
3、平时要戒烟戒酒,少吃辛辣食物,生活中要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
五苓散对身体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能经常服用,所以,服用期间要多注意,不要盲目服用。平时要多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茵陈五苓散【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组成】茵陈蒿末十分
4克
五苓散五分
2克
【用法用量】
【功用】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湿重于热,小便不利者。
【药物组成】茵陈
4g
,白术
9g
,赤茯苓
9g
,猪苓
9g
,桂枝
6g
,泽泻
15g
。
【处方来源】《方剂学》七版教材304页。
【用法用量】上二味,先食,饮方寸匕(6克),空腹时用米饮送服,一日三次。
五苓散为医圣仲景所创,见于《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由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五味药组成。是公认的利水基础方,为“逐内外水饮之首剂”。多年来,众医家非常喜用五苓散,一般多谨遵原方不变,但也有以它药代原药,或加减变通者。如宋《三因方》卷5用赤茯苓代茯苓,亦名五苓散,治疗伤暑烦渴,引饮无度,兼治寒热表里未解,烦渴饮水,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及汗出表解,烦渴不止。又治霍乱吐利,黄疸湿疫。清·《温病条辨》卷2用赤术代白术,亦名五苓散,治足太阴寒湿腹胀,小便不利,大便溏而不爽,若欲滞下者。此外,也有在原方基础上加减,衍生出五苓散类方者。现初步探讨如下。
1 加清热药
五苓散原治太阳经表邪不解,内传太阳膀胱之腑,水蓄下焦而致太阳经腑同病,或水湿内停之水肿、泄泻、小便不利等。若湿邪久居而化热,或湿与热结者,则以其加茵陈、木通、黄芩等清热药,使湿去热清。如《金匮要略》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治湿热黄疸,湿重于热,见小便不利者。元《卫生宝鉴》卷19加琥珀、滑石、炙甘草,名茯苓琥珀汤,治湿热内蕴,小便频数,脐腹胀痛,腰脚沉重。元《医方大成》卷6加茵陈、去桂枝(赤茯苓代茯苓),名加减五苓散治饮酒伏暑,郁发黄疸,烦渴引饮,小便不利。此方比《金匮要略》茵陈五苓散少桂枝,并用赤茯苓代茯苓,故其病势较前重。元代《伤寒金镜录》卷1加木通、滑石、甘草,亦名五苓散,治伤寒小便涩。明·《古今医统》卷18加茵陈、栀子、黄连,去桂枝,名加味五苓散,治湿热郁滞为疸,烦渴引饮,小便不利。此方与《医方大成》加减五苓散功用相似,但多栀子、黄连、甘草,其清热作用较强。明· 《仁术便览》卷4加车前子,去桂枝(赤茯苓代茯茯),亦名五苓散,治疮痘已五苓散 - 顺从自然 - 顺从自然未五苓散 - 顺从自然 - 顺从自然之间,大热经日不除等。
2 加祛暑药
暑多挟湿,湿邪内停兼有暑热者,用五苓散加滑石等以祛除暑热之邪。如金《宣明论方》卷6加滑石、石膏、寒水石、炙甘草(肉桂代桂枝),名桂苓甘露饮(又名桂苓甘露散,桂苓白术散),治中暑受湿,头痛发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宋《济生方》卷5加车前子(赤茯苓代茯苓,肉桂代桂枝),名加味五苓散,治伏暑热气,胃湿泄泻注下。明·《普济方》卷367加木通、茵陈、花粉、瞿麦(赤茯苓代茯苓,官桂代桂枝),亦名五苓散,治冒暑伏热,吐泻烦渴,阴阳不分,表里未解,伤风受湿等。
3 加温里药
五苓散乃水湿内停之方。若湿邪寒化或与寒相合者,用本方加附子、干姜等温热药以驱除寒邪。如宋《朱氏集验医方》卷4加附子,名附子五苓散,治寒湿中阻,胃气上逆之翻胃吐食。清·《医方集解·利湿之剂》加苍术,名苍桂五苓散,治寒湿证。清·《医略六书》卷20加干姜、厚朴、茵陈(肉桂代桂枝),名加减五苓散,治寒湿发黄。清·《医宗金鉴》卷38加附子、苍术,名苍附五苓散,治水停内寒。清·《医宗金鉴》卷54加小茴香,亦名五苓散,治寒淋。清·《幼幼集成》卷2加木瓜、砂仁、藿香梗,名加味五苓散,治寒冷湿邪伤脏,吐泻腹痛等。
4 加解表药
五苓散原治太阳经腑同病之表邪较轻,或单纯水湿内停而无表邪者。若表邪较重,常在方中加羌活、防风、升麻、葛根等解表药以增强解表作用。如明·《景岳全书》卷54加羌活,名加味五苓散,治表里俱湿,湿盛身痛,小便不利,体痛发渴。清·《嵩崖尊生》卷11加防风、升麻、陈皮(苍术代白术,肉桂代桂枝),亦名五苓散,治伤湿小便赤,大便泻。清·《瘟疫明辨》卷末加柴胡、葛根,名柴葛五苓散,治时疫兼痢而见少阳、阳明证者。清·《杂病源流犀烛》卷15以之合小柴胡汤,名柴苓汤,治阳明疟等。
5 加理气药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而粘滞,最易阻滞气机。若湿阻气滞者,以五苓散加厚朴、槟榔、青陈皮、川楝子等理气药以畅气机,治气滞。同时,气行则湿行,加理气药还有助于湿邪的祛除。如明·《普济方》卷386加木香、砂仁、沉香、槟榔,去桂枝,名加味五苓散,治肿满,因积而得,即取积而肿再作,小便不利。清·《医宗金鉴》卷42加小茴香、川楝子,名茴楝五苓散,治膀胱疝,小便不利等。
6 加活血化瘀药
湿邪内停兼血瘀不行,常在五苓散中加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使血活瘀化。如明·《万氏女科》卷3加桃仁、红花,名加味五苓散,治妇人产后恶露不下,败血停滞,闭塞水道,小便不通。现代《杂病证治新义》加桃仁、黑白丑,名加味五苓散,治膨胀,腹大如鼓,腹筋起,二便不利等。
7 加攻下药
水湿之邪与时气相结而致结胸,或子死腹中,胞衣不出等,常用五苓散加朴硝等降泻药,以软坚散结,攻下实邪。如宋《圣惠方》卷15加厚朴、芒硝,去白术(赤茯苓代茯苓)名猪苓散,治时气结胸,心下满实,烦闷。清·《罗氏会约医镜》卷15加朴硝(肉桂代桂枝),名加味五苓散,治子死腹中,胞衣不下。
8 加补虚药
对于素体虚弱而湿邪内停,或湿邪久居耗伤正气者,常用五苓散加人参、阿胶、麦冬等补虚药,使邪去正不伤。如明·《证治要诀要方》卷1加人参,名春泽汤,治伤暑泄泻,气津受损,泻定仍渴。明·《奇效良方》卷5加人参、麦冬、柴胡,亦名春泽汤,治伏暑发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明·《济阴纲目》卷9加阿胶、车前子、茅根、去桂枝,名加减五苓散,治妊娠尿血。清·《宋氏女科》加阿胶(赤茯苓代茯苓,肉桂代桂枝),治妊娠转胞。清·《医宗金鉴》卷46加阿胶,治转胞。清·《履霜集》卷2加阿胶,去桂枝,治妊娠转胞,小便频数出少不疼。此四方虽均为五苓散加阿胶,均有养血作用。但同中有异。
9 加安神药
湿聚则为痰,痰火搏结,上蒙心窍而神志失常者,以五苓散加辰砂等安神药以安定神志。如宋《和剂局方》卷2加辰砂(赤茯苓代茯苓,肉桂代桂枝),名辰砂五苓散,治疗疹伤寒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心胸郁闷,神志昏沉,狂言谵语,如见神鬼。明·《仁术便览》卷1加辰砂,去猪苓(官桂代桂枝),亦名五苓散,治中暑烦渴,身热头痛,心神恍惚不宁。此二方组成相似,只是前方用赤茯苓代茯苓,肉桂代桂枝,后方用猪苓。故前方祛湿化气行水之功较强。清·《种痘新书》卷11加辰砂、黄芩、黄连(肉桂代桂枝),名辰砂五苓散,治麻退之后,余热未尽,热乘于心,日夜烦躁,狂言妄语,人事不清。清·《种痘新书》卷12加辰砂、滑石、木通,名辰砂五苓散,治热泻烦谵。上述三首辰砂五苓散,虽方名相同,但组成有异。《和剂局方》用赤茯苓代茯苓,肉桂代桂枝,《种痘新书》卷11有黄芩、黄连,《种痘新书》卷12有滑石、木通。故前者温阳化气力强,中者清热泻火功大,后者清利湿热效好。
10 重加祛湿药
五苓散本有很好祛湿之功。若湿邪更盛,或兼湿阻中焦者,可重加祛湿药车前子、苍术、木通等以增强祛湿之力。如元《丹溪心法》卷4以之合平胃散,名胃苓汤,治伤湿停食,脘腹胀闷,小便短少。清· 《罗氏会约医镜》卷4加车前子(肉桂代桂枝),亦名五苓散,治伤寒饮水过多,停滞胸膈,心下痞满,气喘,小便不利。清·《罗氏会约医镜》卷4加半夏(肉桂代桂枝),亦名五苓散,治脾湿生痰,肢节疼痛,背心作疼,心下有悸等。
是方一出,众医广为加减运用,又衍生出许多五苓散类方,恕不赘述。
作者:徐长化 单位:湖北中医学院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是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五味药物组成。它是利水渗湿剂,有湿阳化气之功。传统用于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等证。经当代临床又扩大了新的用途。 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热,纳少,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疼痛,尿短色黄,皮肤及巩膜黄染,舌苔黄厚腻,舌边尖红,脉细滑。肝功能试验异常,B超检查多为蜜集微波。用五苓散(汤)去桂枝,加菌陈30~50克,黄芩、佛手、焦兰仙各10克,反蓝根、丹参各15克。 消渴:自觉烦渴,虽大量饮水,而渴难消解,饮后即尿,小便微急,小便清白如水,汗出溱溱,心悸,心下痞,头昏且肢软无力,失眠多梦,饮食尚佳,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而粗糙,脉濡数。三大常规血糖,尿糖、甲状腺功能测定、头颅摄片均无异常。用五苓散(汤)加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12枚、水煎服。如果渴甚加沙参、海蛤粉;心烦懊恼加牡丹皮、栀子;腹胀加厚朴。 痰饮;寒热咳喘,痰多稀白,胸胁胀满,面目下肢浮肿,目眩,心悸,舌苔白滑,脉弦滑,重按无力。用五苓散(汤)加半夏6克,陈皮、甘草各5克,大枣5枚,水煎服。咳喘大减,咯痰不爽者,加杏仁10克。 慢性充血性心衰: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弦滑。用五苓散(汤)去桂枝,加葶苈子6克,党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车前子各6克,水煎服。心血瘀阻型,症见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可用五苓散(汤)加鸡血藤、郁金、红花、赤芍、丹参、附子、生姜、木通、车前草。 冠心病;体型肥胖,胸闷气短烦躁,体重超过正常值,舌苔白腻,脉滑。胆固醇、β脂蛋白、三酸甘油酯升高,心电示冠心病征象。猪苓、茯苓、泽泻各30克,白术60克,桂枝18克,研为散剂,每次服3~6克,早晚各服1次,温开水送下。戒除烟酒,少吃厚味,并配合锻炼身体。 菌群失调所致慢性腹泻:腹泻发复发作,时泻时止,每天次数不等,黄绿色或蛋花汤状水样便。水谷混下,小便少而黄,不思食,面色萎黄,倦怠神疲,舌质淡,苔薄黄。大便检查,白细胞少许,涂片革兰氏阳性球菌明显增多,革兰氏阴性杆菌减少,长期服抗生素无效。用五苓散(汤)去猪苓加薏苡仁、陈皮、甘草水煎服。 尿潴留:膀胱区胀痛,触痛明显,表情痛苦,小腹胀满,小便涓滴不出,舌红,苔薄润,脉沉紧。用五苓散(汤)加乌药、酒制大黄、地龙各10克,水煎服。重用泽泻、猪苓、茯苓各20克。 水肿:浮肿,小便不利,腹胀,纳呆,便溏,舌淡,苔白滑,脉濡缓。尿常规有肾炎改变。用五苓散(汤)加苍术10克、厚朴5克、生姜2片、大枣5枚。水煎服。 眩晕:头晕眼花,视物旋转,有天旋地转之感,头重如裹,耳鸣如蝉,呕吐涎沫,时而大吐,苔白腻,脉弦。用五苓散(汤)加半夏、赭石各15克,陈皮、甘草各10克,水煎服,病愈后,断以补中益气汤调理。
五苓散,中医方剂名。为祛湿剂,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肿、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停者。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五苓散 功用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 :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 分类 :祛湿剂-利水渗湿 出处 :《伤寒论》 歌诀,组成,用量,用法,功用,主治,方义,配伍特点,运用,加减化裁,附注,附方1,组成,用法,功用,主治,出处,附方 2,组成,用法,功用,主治,出处,附方3,组成,用法,功用,主治,出处,化裁方之间的鉴别,重要文献摘要, 歌诀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除。 组成 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 用量 猪苓(去皮)、茯苓、白术各9g,泽泻15g,桂枝(去皮)6g。 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l0g;汤剂,水煎服,多饮热水,取微汗,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 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 方义 本方主治病症虽多,但其病机均为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所致。在《伤寒论》中原治蓄水证,乃由太阳表邪不解,循经传腑,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经腑同病。太阳表邪未解,故头痛微热;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水蓄不化,郁遏阳气,气不化津,津液不得上承于口,故渴欲饮水;其人本有水蓄下焦,饮入之水不得输布而上逆,致水入即吐,故此又称“水逆证";水湿内盛,泛溢肌肤,则为水肿;水湿之邪,下注大肠,则为泄泻;水湿稽留肠胃,升降失常,清浊相干,则为霍乱吐泻;水饮停于下焦,水气内动,则脐下动悸;水饮上犯,阻遏清阳,则吐涎沫而头眩;水饮凌肺,肺气不利,则短气而咳。治宜利水渗湿为主,兼以温阳化气之法。方中重用泽泻为君,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其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茯苓健脾以运化水湿。《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气化有赖于阳气的蒸腾,故方中又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伤寒论》示人服后当饮暖水,以助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 配伍特点 诸药相伍,甘淡渗利为主,佐以温阳化气,使水湿之邪从小便而去。 运用 本方为利水化气之剂。临床套用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若水肿兼有表证者,可与越婢汤合用;水湿壅盛者,可与五皮散合用;泄泻偏于热者,须去桂枝,可加车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热。 附注 附方1 四苓散 组成 白术、茯苓、猪苓各45g,泽泻75g。 用法 四味共为末,每次12g,水煎服。 功用 健脾渗湿。 主治 脾胃虚弱,水湿内停证。小便赤少,大便溏泄。 出处 《丹溪心法》 附方 2 胃苓汤 组成 五苓散、平胃散各6-10g。 用法 上二药合和,苏子、乌梅煎汤送下,未效,加木香、缩砂、白术、丁香煎服。 功用 祛湿和胃,行气利水。 主治 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如水,以及水肿、腹胀、小便不利者。 出处 《世医得效方》 附方3 茵陈五苓散 组成 茵陈蒿末4g,五苓散2g。 用法 上二物合,先食,饮方6g,日三服。 功用 利湿退黄。 主治 湿热黄疸,湿重于热,小便不利者。 出处 《金匮要略》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功专淡渗利水,主治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诸证。胃苓汤系平胃散与五苓散合方,具有祛湿和胃,行气利水之功,主要用于水湿内盛之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等。茵陈五苓散即五苓散与倍量的茵陈相合而成,具有利湿清热退黄之功,适用于黄疸湿多热少、小便不利之证。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乾,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人则吐者,名日水逆,五苓散主之。” 2.方论选录 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凡中风、伤寒,结热在里,热伤气分,必烦渴饮水,治之有二法:表证已罢,而脉洪大,是热邪在阳明之半表里,用白虎加人参清火以益气;表证未罢,而脉仍浮数,是寒邪在太阳之半表里,用五苓散,饮暖水,利水而发汗。此因表邪不解,心下之水气亦不散,既不能为溺,更不能生津,故渴;及与之水,非上焦不受,即下焦不通,所以名为水逆。水者肾所司也,泽泻味咸人肾,而培水之本;猪苓黑色人肾,以利水之用;白术味甘归脾,制水之逆流;茯苓色白入肺,清水之源委,而水气顺矣。然表里之邪,谅不因水利而顿解,故必少加桂枝,多服暖水,使水津四布,上滋心肺,外达皮毛,溱溱汗出,表里之寒热两除也。白饮和服,亦啜稀粥之微义,又复方之轻剂矣。”
关于茵陈五苓散功效和作用和茵陈五苓散功效和作用禁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延伸阅读:中药材的保质期一般多久?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中药材有不一样的保质期。普通的中药材保质期一般是半年到一年这样,最多也只能放置两年,大多数超过两年就会失去药效。
如果是木本植物的中药材,长放在空旷通风处,基本可以保存两年之久,最多不超过四年。矿物药材的话保质期就会长一些,基本只要不放在阴暗容易受潮的地方,大多数可以保存三年到五年,最长可以保存十年之久。
虽然这些中药材的保质期都不是很短,但是也要尽快地使用完,堆积的时间越长,药效可能就会减弱,容易影响治疗效果,具体事项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