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斑砂凉茶功效与作用》,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斑砂凉茶功效与作用 轻斑茶的功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斑砂凉茶功效与作用,以及轻斑茶的功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癍痧凉茶有清热解毒,祛湿除癍、消暑散热、化痰止咳、开胃消滞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癍痧症的防治具有显著的功效,很有名气。
所谓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吃火锅、吃小龙虾、吃辣子鱼、吃烧烤,凡是遭遇可能让人内火上升的食物,很多人总会在同一时刻将目光投向凉茶。凉茶总的作用是清热解毒、清肺润燥解暑,凉茶对于广东人,可以说是“生命源于水,健康源于凉茶”。制作凉茶所使用的草药能有效去除人体的毒素,起到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抗御细菌、病毒的感染,平衡阴阳、柔润肌肤的作用。除了清热解毒外,凉茶还可去湿生津、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等,还可治目赤头痛、头晕耳鸣、疔疮肿毒和高血压,夏天完全可以当清凉饮料饮用。
另有一说为,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对煮好的中药的液体部分的通称。与某些针对特点疾病的中药茶,凉茶又一般指具有清热、下火功效的,一般人都可以喝的中药。
凉茶并不是茶,而是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凉茶也不一定凉,热着喝效果更好,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斑砂凉茶。
夏天偏热多湿的气候容易使人肠胃失调,再加上有的人嗜食辛辣、味重食物,难免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上火、口舌生疮、咽喉肿痛、食欲不佳等症状。凉茶本是广东人的最爱,自古以来,广东人喝凉茶就喝出了名。其实,凉茶是祛暑败火气最有效直接的方法。甚至有专家预测,凉茶有望成为国内唯一可与可口可乐相抗衡的民族饮料。
按照凉茶的不同功效,凉茶可分为四类
一、清热解表茶 主要适合内热,火气重的人。代表药材有银花、菊花、山枝子、黄岑等。适饮于春、夏和秋季。
二、解感茶 主要医治外感风热,四时感冒和流感。代表药材有去年“非典”时期卖到天价的板蓝根。饮料型的有“邓老凉茶”等。此茶四季都适饮。
三、清热润燥茶 特别提示,此类凉茶尤其适饮于秋季,对于口干,舌燥,咳嗽都有良好的药用功效。代表药材有沙参玉竹、龙梨叶、冬麦、雪耳等,饮料型的有“邓老凉茶”等。
四、清热化湿茶 其针对湿热气重,口气大,面色黄赤等人饮用。代表药材有银花、菊花、棉茵陈、土伏苓等,饮料型的有“邓老凉茶”等。适饮于夏季。
1、溪黄草茶 具有清肝排毒,利湿祛黄的功效。适用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的功效。
2、淡盐凉茶 具有能止渴解热除烦,治头晕恶心的功效。
3、生津润燥茶 具有清热利咽,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咽喉肿痛,咽干口燥热症的功效。
4、下火王茶 具有泻火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适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目赤,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5、广东凉茶 具有清热解暑,去湿生津的功效。用于四时感冒,发热喉痛,湿热积滞,口干尿黄的功效。
6、苦丁凉茶(冲剂)茶 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适用于咽干口燥,烦渴目赤,咽喉肿痛,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的功效。
7、无糖夏桑菊 具有治疗风热感冒,目赤头痛,高血压,头晕耳鸣,咽喉肿痛者的功效。
8、降火凉茶 具有清热解毒,止渴生津,利尿通淋的功效。适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目赤,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9、果汁红茶 具有既可去火,又很爽口的功效。
10、五花去湿茶 具有清热祛湿,解暑除烦,生津止渴,健胃消滞的功效。
11、桑菊清热茶 具有清肝明目,疏风散热,解疮毒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咽喉肿痛,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12、玉叶银花茶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排毒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目赤,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13、鲜车前草茶 具有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的功效。适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的功效。
14、平肝清热茶 具有清肝排毒,凉散风热的功效。适用于肝气郁结,肝脾湿热的功效。
15、苦夏凉茶 具有芳香化湿,清热祛暑的功效。适用于咽干口燥,咽喉肿痛,暑热病症的功效。
16、蛇胆下火王茶 具有泻火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适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目赤,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17、湿热清凉茶 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清肝火的功效。清内热凉茶 具有凉血泻火,清热生津,滋阴润肺的功效。
18、胃热清茶 具、有清热生津,燥湿化痰,下气除满,适用于胃部灼热、不思饮食、口渴唇燥,胃热口臭的功效。
19、鱼腥草茶 具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功效,其药理作用为抗菌、抗病毒、降压,为消炎解热药,治疗呼吸道、尿道、肠道多种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功效。
20、金银花茶 具有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作用的功效。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症,亦用于风热感冒,支气管炎病症的功效。
21、感冒茶 具有清热解毒,祛毒利湿,伤风感冒的功效。
22、菊花雪梨茶 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疏风散热的功效。
23、清热解毒凉茶 具有疏风清热,排毒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咽喉肿痛,风热感冒,烦渴目赤风热病症的功效。
24、四季凉茶 具有清热解毒,止渴生津,利尿通淋的功效。适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目赤,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25、鸡骨草凉茶 具有舒肝清热,祛黄利湿的功效。适用于急慢性肝炎的功效。
26、二十四味凉茶---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生津止渴,祛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四季感冒,咽干口燥,咽喉肿痛,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27、苦丁凉茶(袋泡)茶 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适用于咽干口燥,烦渴目赤,咽喉肿痛,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的功效。
28、鲜茅根凉茶 具有清热生津,解暑除烦,利咽润喉的功效。
29、鲜芦根凉茶 具有清热祛暑,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暑热咽干,烦渴目赤,咽喉肿痛的功效。
30、罗汉果五花茶 具有:祛湿化痰,清热润肺的功效。
31、山楂开胃茶 具有健食开胃,消湿化积的功效。
32、西瓜皮凉茶 具有有祛暑利尿解毒之功的功效。
33、薄荷凉茶 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
34、香兰凉茶 具有解热祛风,清暑化湿,开胃止呕的功效。
35、陈皮茶 具有常饮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的功效。
36、鲜藕凉茶 具有常饮能去火化淤的功效。
37、橘子茶 具有如果将经过消毒处理的新鲜橘子皮与白糖一同冲喝,还能起到理气消胀、生津润喉、清热止咳的作用的功效。
38、桑菊茶 具有可散热清肺润喉,清肝明目,对风热感冒也有一定疗效的功效。
39、荷叶凉茶 具有可防暑降温的功效。
40、儿童夏桑菊 具有清肝明目,疏风散热,解疮毒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咽喉肿痛,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41、小儿果味清热茶 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小儿风热烦躁,口干喑哑,咳嗽痰多热症的功效。
42、小儿果味夜尿茶 具有滋肝肾,补气血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气血不足,夜尿频繁者的功效。
43、小儿果味偏食茶 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适用于小儿厌食偏食的功效。
44、小儿果味便结茶 具有适用于小儿大便干燥硬结,大便成羊屎状颗粒,可使大便软化,减少大便困难的功效。
45、小儿果味疳积茶 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的功效。适用于小儿食积、消瘦、不思饮食的功效。
46、小儿果味开胃茶 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的功效。适用于小儿食积、不思饮食的功效。
47、小儿果味虚汗茶 具有滋补肝肾,益气健脾的功效。适用于小儿肢倦乏办,食欲不振,虚汗淋漓的功效[2]。
[编辑本段]凉茶DIY
1.西瓜皮凉茶
制作方法:可将外皮绿色的那一层利用起来,洗净后切碎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搅拌均匀
功效:有祛暑利尿解毒之功。
2.薄荷凉茶
制作方法:取薄荷叶、甘草各6克,加水1000克左右,煮沸5分钟后,放入白糖搅匀。
功效:提神醒脑。
3.香兰凉茶
制作方法:藿香9克、佩兰9克洗净,和茶叶6克一起放茶壶中,用500毫升开水冲溶,上盖闷5分钟,加入冰块冷却待饮。
功效:解热祛风,清暑化湿,开胃止呕。
4.陈皮茶
制作方法:将干橘子皮10克洗净,撕成小块,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入,盖上杯盖闷10分钟左右,然后去渣,放入少量白糖。稍凉后,放入冰箱中冰镇一下更好。功效:常饮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
5.鲜藕凉茶
制作方法:将鲜藕75克洗净,切成片,放入锅内,倒入750克水,用文火煮。待锅内水煮至水量的三分之二即可,放入适量的白糖;
功效:常饮能去火化淤。
6.橘子茶
制作方法:将橘子肉和茶叶用开水冲泡,可制成橘子茶,它可防癌、抗癌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功效:如果将经过消毒处理的新鲜橘子皮与白糖一同冲喝,还能起到理气消胀、生津润喉、清热止咳的作用。
7.桑菊茶
制作方法:将桑叶、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锅中稍煮,然后去渣叶,加入少量白糖即成
功效:可散热清肺润喉,清肝明目,对风热感冒也有一定疗效。
8.荷叶凉茶
制作方法:将半张荷叶撕成碎块,与中药滑石、白术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搅匀,冷却后饮用
功效:可防暑降温。
9.淡盐凉茶
制作方法:开水500毫升冲泡绿茶5克,食盐2克,晾凉待饮
功效:能止渴解热除烦,治头晕恶心。
10.果汁红茶
制作方法:锅中加水750毫升,加热至沸倒入红茶40克,微沸5分钟,离火去茶叶,晾凉后放入冰箱。饮用时在杯中倒入红茶40毫升,放少许柠檬汁、橘汁、白砂糖,再加冰水150毫升,滴入少许白兰地酒,放橘子一瓣,碎冰少许
功效:既可去火,又很爽口。
11.凉茶
原料:金银花、夏枯草、菊花、槐花、蒲公英、桑叶、甘草、荷叶等。
功效:清热解毒。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1.不要喝隔夜凉茶
过去,很多百姓会在晚睡前把凉茶料放进陶制带拎把的大茶壶里,一夜浸泡后格外清凉,第二天一家人能喝上一天。其实这样做是不健康的。任何茶都不要喝隔夜的,哪怕你用的是紫砂茶壶。
2.凉茶可煮可泡
最初古人饮茶,是把茶叶放到釜中煎煮,与现在的煎药法大致相同。到了宋代,随着品茶现象的普及,煎茶法才过渡为今天的直接投入茶碗、冲入沸水的泡茶法。凉茶亦可直接冲泡,但因为凉茶的配料较之通常意义上的“茶料”要特殊,大多带有功效性质,煮的话,更易发挥其效用。
最适合的容器;玻璃壶、瓷碗、茶杯都可以,但要从茶料药性的最好发挥角度来说,还是那种古老的带盖泥陶壶最为适宜。一则不伤料,二则它装茶不馊,三则比其他容器更具备降温的作用,倒出来的茶水冰凉沁口。
3.心急喝不上凉茶
虽然凉茶只需煮5~10分钟时间,但要等它凉了再喝却要花半天工夫。有节约时间的办法,可以往煮好的凉茶里冲凉白开,这并不影响凉茶的功效。
4.凉茶也是药
凉茶毕竟是药,要注意因人制宜,不能滥服,更不能作为保健药长期服用[3]。若体质素来虚弱者和婴幼儿,不分青红皂白地长期用药性苦寒的凉茶,则易损伤人体阳气和脾胃,导致出现神疲体倦、面色白光、多汗易感冒、纳差便溶。舌淡苔薄或剥、脉弱无力等脾肺气虚等症候;尤其是婴幼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血少气弱,若长期服用凉茶,攻伐不止,会损伤小儿正气,反而影响小儿健康成长。小儿虽易生病,但其脏气清灵,充满生机,有病亦易于康复。有的儿童易感冒咳喘,一个月甚至发病3~4次,其中不少病例是由于婴幼儿期间过量服用药性苦寒之凉茶损伤脾肺之气所致。为此告诫人们,凉茶服用也有忌。脾胃虚寒、老人、小孩、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要慎服。即使是健康人,过度引用凉茶轻者脾胃不适,重者会诱发胃肠道疾病。
凉茶是岭南人民根据本地的气候、水土特性,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基础,研制总结出的一类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的饮料总称。分析凉茶“高热”的原因,有关专家指出,首先,凉茶无毒有效的特点十分符合现代人的消费特点。饮用凉茶是两广人民长期同大自然作斗争总结而来的一种护身法宝。据有关医药专家介绍,凉茶凉而不寒,清热而不伤脾胃,没有肝肾毒性,四季皆宜,无病时可防病,有病时能治病,“秋冬防秋燥、春夏祛暑湿”。
凉茶具有中药的四气五味
暑热耗气伤津,因此凉茶中所用的药材多具有清热益气、滋阴潜阳的功效。这些中药材有的是可以药食两用的,有的是只能入药来用的。即使是可以当作食品来用的药材,也同样具有中药的四气五味。比如经常被大家使用的金银花、玫瑰花、苦丁茶、菊花、佩兰、木蝴蝶、麦冬、竹叶等药材,性味大多是辛甘寒凉,经过浸泡后,有效成分会有一半以上溶解到水里,药力虽然不像煎过的汤药那么强,但是如果大量的喝,在清解暑热、滋阴潜阳的同时,也会使人体脏腑的阳气发散、受损,脾胃等器官会由于阴液的滞腻而功能失调。所以说,凉茶也是药,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用来解解暑,但喝的时候应该节制有度。
部分人不适宜喝凉茶
一些人认为,夏季气温太高,喝喝凉茶可以对人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一些家长怕孩子中暑还把凉茶给孩子当作饮料来喝。其实即使在炎热的夏季里,仍有一大部分人是不适宜喝凉茶的。
1.阳虚体质的人:现代人阳虚体质居多,现在许多人终日坐在办公室里,面对电脑,体力劳动强度减小和户外活动减少,阳气的推动功能得不到锻炼;此外,空调的使用使夏季对人体的季节性影响不如过去那么明显,造成了体内阳气随季节的升发乏力。因此,许多人的体质在向阳虚过度,已经不能再承受寒凉物质的大量刺激。经常有一些办公室白领出现怕冷、四肢发凉、面色苍白、大便稀、小便清长的现象,就要检查一下是不是凉茶喝得过多了。
2.苦夏的人:苦夏的人脾胃阳气的推动运化功能较弱,食物摄入的少,因而抵抗力也相对较低。夏季里汗液分泌较多,而中医认为,汗为人体的“阳液”,出汗过多,阳气会随着汗液外泄,如果此时再服用苦寒的凉茶,就会伤到脾胃,使本来就虚弱的脾胃更加虚弱,正气受损,不但加重苦夏的症状,也会因为免疫力降低导致许多其他疾病。
3.月经期和产褥期女性:经脉的温煦是保持脉道畅通、防止淤血阻滞的关键。女性月经期和产后身体极为虚弱,尤其对冷热的刺激极为敏感。如果由于天气热而不加节制地饮凉茶,虽然可以感到胃内一时的凉爽,但这些药物吸收入血液后,寒凉的刺激就会使血流滞涩缓慢,甚至形成淤血,引起痛经、月经不调、经量减少,严重的还有可能引起大出血、闭经。
4.儿童和老年人:儿童是纯阳之体,所以特别容易上火。但喝凉茶并不是预防孩子上火的好办法。因为儿童的脾胃调节功能尚处在建立和完善的阶段,对外来药物的寒凉刺激不能及时调整和适应,反而会因为药物直接作用于脾胃影响消化吸收,出现腹痛、腹泻。老年人由于阳气渐弱,器官功能衰退,同样会因为凉茶刺激而出现消化系统病变,以及阳气大损的一系列症状[1]。
凉茶不能当饮料喝,饮料不能当开水喝
在华南,几百年来出现了几百种不同的“凉茶”。对于非华南地区的人来说,“原生态”的凉茶“既不凉,也不象茶”,很难被广泛接受。风行全国的凉茶是甜的,因为商品标注上没有各种成分的含量,我们不知道里面加了多少糖。但是根据这些成分的排列顺序,白砂糖的含量应该是除水之外最多的。也就是说,所谓的凉茶,就是加了大量白糖的中草药提取液。即便不论那些中草药成分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这其中的大量白砂糖,可能是更不健康的因素。当我们对于含糖软饮料口诛笔伐,指责它们带来肥胖的时候,千万别忘了:这些凉茶中的含糖量,可能并不比它们少!
癍痧凉茶是草药大师黄振龙所创,因其效果显著被民间认为有刮痧排毒之功效,故在民间称之为“癍痧”。“癍痧凉茶”具有清热解毒、祛湿除癍、消暑散热、化痰止咳、开胃消滞的显著疗效,同时可起到较好的保健预防作用。癍痧凉茶降火效果好,但是癍痧凉茶较苦,不过黄志强凉茶开发的女性癍痧,也叫甜癍痧,味道甜,功效不减。
天气这么热,喝点凉茶下下火,在广东,凉茶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想知道斑砂凉茶功效与作用,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斑砂凉茶功效与作用,希望大家喜欢!
斑砂凉茶功效与作用
首先是治感冒,所以一般患感冒的人可能会选择喝癍痧凉茶,而且效果明显。它还对于以下症状有很好疗效:咽喉肿痛,湿热肚痛,头刺身热,烟酒过多引发的不适,消暑散热,痰多燥咳,青春暗疮,火毒牙痛,风热眼痛等,还具有祛湿除痧、癍痧热毒、开胃消滞等功效。上面主要讲它对人的正面作用,实际上作为凉茶,而且含有中药成分,性寒,对人的负作用也有,不一定适合所有人饮用,比如胃寒、空腹及体弱者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凉茶的配方
五花茶
取适量金银花、菊花、槐花、鸡蛋花、木棉花,放到杯中加入开水浸泡即可,能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去湿、健胃。
金银花茶
取适量金银花、山芝麻、菊花,放入杯中加入开水浸泡即可,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暑、降火利咽、生津止渴、痛肿疔疮、温病发热等作用。
薄荷凉茶
薄荷叶、甘草,各取6克,加水约1000克,煮沸5分钟后,放入白糖搅匀即可。具有提神醒脑、清热消暑等功效。
桑菊茶
取桑叶、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锅中稍煮,然后去渣叶,加入少量白糖搅匀即可。有助于散热清肺润喉,清肝明目,对风热感冒也有一定疗效。
陈皮凉茶
取干橘皮10克,洗净,撕成小块,放入茶杯中,冲入开水,盖上杯盖大约闷10分钟即可,不仅能消暑还能止咳、化痰、健胃。
清肝明目凉茶
取夏枯草、野菊花、山栀子、绵茵陈、溪黄草各15克,桑叶、车前子、黄芩各10克,放入锅中煮沸大约5分钟即可。适用于肝胆湿热、头胀痛、睡眠差、小便黄、大便硬等人群。
王老吉凉茶
取适量岗梅、淡竹叶、五指柑,山芝麻、布楂叶、金沙藤、金樱根、木蝴蝶、金钱草、火炭母,放入锅中煮沸大约5分钟即可。利湿、降火、疏肝和胃。可以有效地去除人体的毒素,提高免疫力。
凉茶的种类及其功效
1、溪黄草茶
具有清肝排毒,利湿祛黄的功效。适用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的功效。
2、淡盐凉茶
具有能止渴解热除烦,治头晕恶心的功效。
3、生津润燥茶
具有清热利咽,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咽喉肿痛,咽干口燥热症的功效。
4、下火王茶
具有泻火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适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目赤,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5、广东凉茶
具有清热解暑,去湿生津的功效。用于四时感冒,发热喉痛,湿热积滞,口干尿黄的功效。
6、苦丁凉茶(冲剂)茶
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适用于咽干口燥,烦渴目赤,咽喉肿痛,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的功效。
7、无糖夏桑菊
具有治疗风热感冒,目赤头痛,高血压,头晕耳鸣,咽喉肿痛者的功效。
8、降火凉茶
具有清热解毒,止渴生津,利尿通淋的功效。适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目赤,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9、果汁红茶
具有既可去火,又很爽口的功效。
10、五花去湿茶
具有清热祛湿,解暑除烦,生津止渴,健胃消滞的功效。
11、桑菊清热茶
具有清肝明目,疏风散热,解疮毒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咽喉肿痛,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12、玉叶银花茶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排毒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目赤,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13、鲜车前草茶
具有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的功效。适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的功效。
14、平肝清热茶具有清肝排毒,凉散风热的功效。适用于肝气郁结,肝脾湿热的功效。
15、苦夏凉茶
具有芳香化湿,清热祛暑的功效。适用于咽干口燥,咽喉肿痛,暑热病症的功效。
关于斑砂凉茶功效与作用和轻斑茶的功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延伸阅读:中药材的保质期一般多久?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中药材有不一样的保质期。普通的中药材保质期一般是半年到一年这样,最多也只能放置两年,大多数超过两年就会失去药效。
如果是木本植物的中药材,长放在空旷通风处,基本可以保存两年之久,最多不超过四年。矿物药材的话保质期就会长一些,基本只要不放在阴暗容易受潮的地方,大多数可以保存三年到五年,最长可以保存十年之久。
虽然这些中药材的保质期都不是很短,但是也要尽快地使用完,堆积的时间越长,药效可能就会减弱,容易影响治疗效果,具体事项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