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黄芪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黄芪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建中汤标准配方
今天给各位分享黄芪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黄芪建中汤标准配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方以黄芪、大枣、甘草补脾益气,桂枝、生姜温阳散寒,白芍缓急止痛,饴糖补脾缓急。重在温养脾胃,是治疗虚寒性胃痛的主方。用于气虚里寒,腹中拘急疼痛,喜温慰,自汗,脉虚。
加减:若泛酸者,可去饴糖,加吴茱萸暖肝温胃以制酸,另可再加瓦楞子。泛吐清水较多者,可加干姜、陈皮、半夏、茯苓等以温胃化饮。如阳虚寒甚而痛甚,可用大建中汤建立中气,或理中丸以温中散寒,中阳得运,则寒邪自散,诸症悉除。如寒象不明显,以脾胃虚弱为主者,可用香砂六君子汤以益气健脾,行气和胃。
又有胃痛治不及时或治不如法,形成寒热错杂者,常见胃脘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舌苔黄白相兼,脉弦数,可与《伤寒论》之甘草泻心汤以辛开苦降,和胃消痞。对于胃热肠寒或胃寒肠热所导致的消化不良,吸收障碍者皆可适用。但必须详辨其寒热之偏胜,而调整姜、连用量之轻重,恰到好处,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
大家都知道黄芪是一味具有排毒、消肿、利尿功效的中药,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把黄芪在药里面使用了。黄芪药性温和,味微甜,泡水喝具有很好的调养身体的作用,那么大家是否清楚黄芪具体的功效与禁忌呢?
黄芪泡水的功效
1、增强免疫力,治疗脾气虚证黄芪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等,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增进脾脏和代谢能力。
2、治疗肺气虚证:其主要表现为气短神疲、咳喘日久、痰雍于肺无力咳出等。
3、对付糖尿病/高血压浮肿:很多糖尿病患者或者高血压老年患者,常会出现浮肿、面色蜡黄的情况,喝黄芪水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4、增强骨质: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患者下肢酸麻的情况。
5、改善皮肤:黄芪可以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调理气血,养颜美容。
如何用黄芪泡水喝: 黄芪在各大中药店中都能够买到,并且价格也很便宜。常用黄芪泡水喝,或在日常饮食中添加一些黄芪,具有非常不错的滋养功效。
△方法:取黄芪5~10克,开水泡10~20分钟后代茶饮即可,可反复冲泡。除了直接将黄芪泡水之外,也可以搭配其他的中药材或花草茶,如红枣、五味子、甘草、桂枝、红花、枸杞、玫瑰花等一同饮用。如果想最大程度地发挥黄芪药效,可取黄芪30克,水煎后服用。此外,我们还可以用黄芪熬粥,取黄芪50克左右,用煎过的汤液熬粥对身体也很有益;或者在炖肉时,也可加入少量黄芪,增加滋补功效。
特别提醒:
黄芪是一种温补的中药材,想要获得最好的效果最好能够选择在早上服用。不过,如果身体出现了不舒服的情况,不建议服用。
黄芪水不要服用过量,每天15克即可,过量反而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心烦气躁、脸颊泛红等症状。
黄芪养胃良方
黄芪建中汤:源自《金匮要略》的黄芪建中汤,虽然不及中医十大名方那么有名气,但它在临床运用中,却也展现了它不可忽视的魅力。是温养脾胃的不二良方。
【配方】黄芪15g、大枣10个、白芍15g、桂枝、生姜、甘草各10g,饴糖50g。
【制法】黄芪等六种煎水取汁,入饴糖待溶化后饮用。
【功效】本方以黄芪、大枣、甘草补脾益气,桂枝、生姜温阳散寒,白芍缓急止痛,饴糖补脾缓急。重在温养脾胃,是防治虚寒性胃痛的主方。
功用主治:
1、久病消瘦;
2、胃纳不佳,时寒时热,喘促短气,容易汗出;
3、脉虚无力;
4、有操劳过度史;
黄芪与其它药材搭配
1.黄芪与金银花
黄芪补气升阳,益气托毒解毒。金银花清热解毒凉血,能透达,为治疗疮疡肿毒要药。二药补清合伍,补不助热,清不伤正,托毒清解之功显著。疮疡肿毒,疮口久不愈合收口;糖尿病易生疮疖,时发时愈,用治颇宜。慢性肾病,久病气虚,热毒蕴结,肾功能损害,蛋白尿不得消除,二药合用益气扶正,托毒解毒,不伤正不助湿热。慢性肝炎,久病气虚,余热未净,肝功能损害,也宜选用,有益气解毒护肝之效。
2.黄芪与山药
黄芪补益脾气。山药益脾气养脾阴固精。二药合用,补不滞气,养不腻滞,共奏益脾气养脾阴之效。此为施金墨治疗糖尿病的有效配伍,可降低血糖。治疗溃疡病,辨证选用二药,有补气止血作用,有利于溃疡的愈合。
3.黄芪与丹参
黄芪补益肺脾元气。丹参活血化瘀,养血。二药合用,益气与活血并用,气旺血行,血行气也旺,共奏益气活血之功。中风后遗症、胸痹心悸、肢体麻木等属气虚血瘀者用为要药。肝硬化腹水、肝脾肿大、肾炎肾病水肿,症瘕积聚属气虚血瘀者均宜选用。再生障碍性贫血、消渴属气虚血瘀者也用为要药。
4.黄芪与当归
黄芪补益脾肺元气,鼓舞气化。当归养血,和血活血。气旺血生。二药合用,补气以生血,气血双调。气血调和,使阴火可敛可降。
仰望岐黄
在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里面的第一个方子,就是 桂枝汤 ,这个方子非常简单,由 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组成。张仲景既用它治外感病,也用它治内伤杂病。
张仲景把这个方子放在《伤寒论》第一个方子的位置,我想是有这样的想法的:正气是关键,有了正气才能祛除邪气。
如果把桂枝汤的芍药量翻倍,加上饴糖,则变成了一个彻底的补脾胃方子,叫小建中汤。
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再加上黄芪,就变成了黄芪建中汤。其组成如下:
黄芪6克、饴糖30克、桂枝9克、白芍18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个(掰开)。一般都是用前面六个药,煮了之后兑入饴糖。
《金匮要略》:“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就是说 黄芪建中汤可以补益身体诸多不足,不足就是虚,像气虚、气短、乏力、虚汗多 ;劳心劳力过度导致身体发虚;五脏气血枯竭;小儿挑食厌食偏食爱吃零食,过敏性疾病;大病慢后期等的消瘦疲劳。
药方的功效
这张方子里头,有大量的饴糖。 饴糖就是麦芽糖 ,有不少饭馆做早点,有那种糖油饼,糖油饼上面那层甜甜的,黄黄的东西,那就是用饴糖做的。
五脏皆虚从中治,黄芪建中汤就是因为有饴糖才能称之为“建中”。
饴糖有补气养血 的作用,这味药非常好消化,不会加重脾胃负担, 不能够随便用其他东西代,用蔗糖代是不行的,用蜂蜜代也是不行的。
在小肠区块的桂枝“心火”药性又大大帮助了人的消化能力。中医叫做“火生土”。心火衰微了,那么胃腐熟食物就没有力量。这样的人,往往早上吃了饭,到晚上都不知道饿。
缺乏太阳照射的南北极,阴冷草木难生。这时暖心阳。 心阳一振作,胃就有劲了。直接用点桂枝,补补心火,使心火能生胃土,就有效果了 。黄芪建中汤中用桂枝就是这个道理。
而丹田一暖,命门火也大大得助,同时补消化又补肾阳。
而加倍的芍药,搭上了桂枝,桂枝外散的力道被缩小,作用点又拉低了,就会变成从脾胃斜上去“平肝”, 治肝虚乘脾,再加上芍药原本就有养肝血的功效,合起来就变成补肝了 。
再加点黄芪,加强补肺的功能 ,补充身体内的“虚弱亏空”的脏腑,而黄芪在这方面尤为擅长。
所以黄芪建中汤几乎是五脏皆补,且补而非常温和,饴糖、生姜、红枣、甘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材,这里面除了芍药是酸酸的,桂枝有甜味,甘草有甜味,大枣有甜味,麦芽糖绝对有甜味,这个生姜有点辣辣的,基本上以甜为主,可以说男女老少都适合。
黄耆建中汤--《金匮要略》卷上
【别名】黄耆汤(《外台秘要》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处方】黄耆4.5克,桂枝9克(去皮),甘草6克(炙),大枣12枚,芍药18克,生姜9克,胶饴30克。
【功能主治】温中补气,和里缓急。治虚劳里急,诸不足,小腹急痛,脐下虚满,面色萎黄,唇口干燥,胸中烦悸,少力身重,骨肉酸痛,行动喘乏,食欲不振,病后虚弱,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4升,煮取600毫升,入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每次温服200毫升,日三服。气短胸满,加生姜,腹满,去枣,加茯苓4.5克。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黄耆建中汤--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千金》卷十七
【别名】黄耆汤
【处方】小建中汤加黄耆2两,人参2两。
【功能主治】男女因积劳虚损,或大病后不复常,若四肢沉滞,骨肉疼酸,吸吸少气,行动喘惙,或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干唇燥,面体少色,或饮食无味,阴阳废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久者积年;轻者才百日,渐至瘦削,五脏气竭,则难可振复。
【用法用量】黄耆汤(《圣济总录》卷一七九)。若患痰满及溏泄,可除饴。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千金》卷十七
黄耆建中汤--《金匮》卷上
【别名】黄耆汤
【处方】小建中汤加黄耆1两半。
【药理作用】1抗溃疡作用《药学学报》(1965;7:440):以黄耆建中汤煎剂给大白鼠皮下注射10g/kg时,可防止结扎幽门所致胃溃疡发生,并抑制胃液分泌,减少游离酸及总酸度,使胃液PH值上升。另以本方减去甘草的煎剂皮下注射,同样也有抗溃疡作用,但作用较弱。说明黄耆建中汤除甘草外,尚有其他抗溃疡的成分。2中枢镇静作用《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60;3:208):加味黄耆建中汤(本方加当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可使小白鼠自由活动减少。但没有催眠和中枢的镇痛作用,对平滑肌的正常运动有抑制作用,尤其在异常兴奋状态下更为显著,有较弱对抗由组织胺引起的胃酸增高现象。认为本方的主要作用是对中枢神经的镇静及对胃肠平滑肌的解痉作用,抗酸作用可能不是主要的。
【功能主治】温养中气。主治虚劳病,阴阳气血俱虚,里急腹痛,喜温喜按,形体羸瘦,面色无华,心悸短气,自汗盗汗。现用于胃、心、肺等慢性消耗性疾患。
【用法用量】黄耆汤(《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本方改为丸剂,名「黄耆建中丸」(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昌方)。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
【各家论述】1《金匮要略论注》:小建中汤本取化脾中之气,而肌肉乃脾之所生也,黄耆能走肌肉而实胃气,故加之以补不足,则桂、芍所以补一身之阴阳,而黄耆、饴糖又所以补脾中之阴阳也。2《金匮要略心典》:里急者,里虚脉急,腹中当引痛也。诸不足者,阴阳诸脉并俱不足,而眩、悸、喘、喝、失精、亡血等证相因而至也。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充虚塞空,则黄耆尤有专长也。3《金匮要略方义》:此方乃小建中汤加黄耆而成。黄耆为补气扶弱之品,得饴糖则甘温以益气,得桂枝则温阳以化气,得白芍又有益气和营之效。综合全方,其补虚益气之功优于小建中汤。
【临床应用】1虚劳《临证指南医案》:汪,三九。此劳力伤阳之劳,非酒色伤阳之劳也。胃口消惫,生气日夺,岂治嗽药可以奏功?黄耆建中汤去姜。《种福堂方》:何,三一。脐流秽水,咳嗽,腹痛欲泻。询知劳动太过,阳气受伤。三年久恙,大忌清寒治嗽,法当甘温以治之。黄耆建中汤去姜。2咳嗽《南雅堂医案》:诊得脉左细右虚,咳嗽日久,吸短如喘,肌表微热,形容渐致憔淬,虑成内损怯症,奈胃纳渐见减少,便亦带溏,若投以寒凉滋润之品,恐嗽疾未必能治,而脾胃先受损伤,岂云妥全,昔贤谓上损过脾,下损及关胃,均称难治,自述近来背寒忽热,似虑先理营卫为主,宗仲师元气受损,甘药调之之例,用建中加减法。桂枝1钱,白芍药3钱,炙甘草8分,炙黄耆1钱,饴糖2钱,加大枣3枚,同煎服。3吐血《临证指南医案》:许,四八。劳倦伤阳,形寒,失血,咳逆,中年不比少壮火亢之嗽血。黄耆建中汤。4伤寒《印机草》:病经一月,两脉虚浮,自汗恶气,此卫虚阳弱。人身之表,卫气主之。凡所以温分肉,肥腠理,司开阖者,皆此卫气之用,故《经》曰:阳者卫外而为固也。今卫气一虚,则分肉不温,腠理不密,周身毛窍,有开无合,由是风之外入,汗之内出,其孰从而拒之,用黄耆建中汤以建立中气,而温卫实表也。桂枝、生姜、芍药、甘草、大枣、饴糖、黄耆。5泄泻不食《得心集医案》:胡晓鹤孝廉尊堂,素体虚弱,频年咳嗽,众称老痨不治。今春咳嗽大作,时发潮热,泄泻不食,诸医进参、术之剂,则潮热愈增,用地黄、鹿、胶之药,而泄泻胸紧尤甚。延医数手,无非脾肾两补,迨至弗效,便引劳损咳泻不治辞之。时值六月,始邀予诊,欲卜逝期,非求治也。诊之脉俱迟软,时多歇止,如徐行而怠,偶羁一步之象,知为结代之脉,独左关肝部弦大不歇,有土败木贼之势。因思诸虚不足者,当补之以味,又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但补脾肾之法,前辙可鉴,然舍补一著,又无他法可施,因悟各脏俱虚之脉,独肝脏自盛,忽记洁古云,假令五脏胜,则各刑已胜,法当补其不胜,而泻其胜,重实其不胜,微泻其胜。此病肝木自盛,脾土不胜,法当补土制肝,直取黄耆建中汤与之。盖方中桂、芍,微泻肝木之胜;甘、糖味厚,重实脾土之不胜;久病营卫行涩,正宜姜、枣通调,而姜以制木,枣能扶土也;用黄耆补肺者,盖恐脾胃一虚,肺气先绝。连进数剂,果获起死回生,但掌心微热不除,且口苦不寐,咳泻虽止,肝木犹强,原方加入丹皮重泻肝木之胜再胜而安。6溃疡病《广西中医药》(1981;4:45):用黄耆建中汤略作加减,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3例,治愈22例,好转17例,无效4例。用药最长者为55天,最短者为25天,平均30.3天。《湖北中医杂志》(1982;3:21):用黄耆建中汤或黄耆建中片(黄耆、炙甘草、白芍、云苓各9g,肉桂1g,锻瓦楞3g,制成浸膏片)治疗72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治愈55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8%。平均溃疡愈合天数为28.9天。7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早搏《江苏中医杂志》(198O;6:15):顾某某,男,41岁。1967年运动时突发心速,数分钟自行缓解,后每年有多次类似发病。EKG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每发心率均>200次/分,发病前先有频繁早搏。1978年4月初诊,予益气建中,养心益阴之黄耆建中汤合生脉散主之,治疗一月余,诸症缓解,一般良好,患者要求配成丸药,乃将前方15帖剂量,饴糖炼丸,日服2次,每次6丸,以作较长时间调治巩固,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8自汗盗汗《江苏中医》(1965;4:31):范某某,男,18岁。患者身体素弱,形体苍瘦,面(白光)欠华,近来眠则遍身汗出,衣衫皆湿,脉濡细,此卫阳失固之候,治拟扶正实表。予生黄耆4钱,川桂枝1钱,大白芍4钱,炙甘草1钱,老生姜1钱,大红枣4钱,糯稻根须3钱。上方连服5剂。汗泄得止。9小儿慢性支气管炎《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1:22):张某某,女,6岁。1977年12月10初诊。咳嗽、喉鸣时轻时重反复发作4年余。两月前感寒而发,发烧、咳嗽、喘鸣,某医院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给予青、链霉素及麻杏石甘汤等,药后烧退,咳喘不愈,来院求诊。拟黄耆建中汤加半夏、白术,服6剂后诸症缓解,嘱以原方加紫河车粉,3日1剂,计进28剂停药观察,追访3年未见复发。
【摘录】《金匮》卷上
黄耆建中汤--《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处方】黄耆2钱,白芍2钱,肉桂7分,人参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阳明病汗多或反无汗,如虫行皮中状者。痘疮遍身起发,惟四肢不起者;痘疮发热腹痛,大便自利者。
【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7分,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8分,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黄耆建中汤--《伤寒全生集》卷二
【处方】黄耆、芍药、桂枝、胶饴、甘草、陈皮、白术。
【功能主治】汗多亡阳,尺脉虚弱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元气虚甚,加人参;热,加柴胡。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二
黄耆建中汤--《百一》卷四引陆彦安方
【处方】黄耆3分(去芦),白术3分,枳壳3分(汤浸,去瓤),前胡3分,杏仁2分(去皮尖),柴胡2分(银州者),人参2分,白茯苓2分,甘草2分,当归2分,川芎2分,半夏2分(汤洗7次),黄芩2分,白芍药2分,羚羊角2分,生地黄2分,麦门冬(去心)2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有热,胸中烦,手足热,心怔忡,口苦咽干,咳嗽潮热等。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十七味大建中汤」。
【摘录】《百一》卷四引陆彦安方
黄耆建中汤--《医方考》卷一
【处方】黄耆1钱半,桂1钱半,白芍药3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伤寒汗后身痛,脉迟弱者。
【各家论述】黄耆、甘草之甘,补中气也,然桂中有辛,同用之足以益卫气而实表;芍药之酸,收阴气也,桂中有热,同用之足以利荣血而补虚。此方以建中名者,建立中气,使其生育荣卫,通行津液,则表不虚而身痛自愈矣。
【摘录】《医方考
黄芪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黄芪建中汤标准配方、黄芪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延伸阅读:如何正确鉴别中草药?
眼观
看表面。不同种类的药材由于用药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征会有所差异。如:根类药材多为圆柱形或纺锥形,皮类药材则多为卷筒装。
看颜色。我们可以通过对药材外表颜色的观察,分辨出药材的品种、产地和质量的好坏。比如,黄连色要黄,丹参色要红,玄参色偏黑等。
看断面。很多药材的断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比如黄芪的折断面纹理呈“菊花心”样,杜仲在折断时更有胶状的细丝相连等。
手摸。
手摸法。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例如:盐附子质软,而黑附子则质地坚硬。
手捏法。用手感受药材的干湿、黏附。例如:天仙子手捏有粘性。
手掂法。用手感受药材的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如荆三棱坚实体重,而泡三棱则体轻。
鼻闻。
直接鼻嗅法。将草药靠近鼻子闻它的气味。例如:薄荷的香、阿魏的臭等。
蒸汽鼻嗅法。将草药放入热水中浸泡,犀角有清香而不腥,水牛角略有腥气。
揉搓鼻嗅法。因有些草药的气味微弱,我们可以将它揉搓后再闻味。例如:鱼腥草的腥味,细辛的清香味等。
口尝。
鉴别药材不仅可通过味道还包括“味感”,味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甘草的甜等。
水试和火试
有些药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烧一下会产生特殊现象。如熊胆的粉末放在水中,会先在水面上旋转,然后成黄线下沉而不会扩散。麝香被烧灼时,会产生浓郁的香气,燃尽后留下白色的灰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