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石香薷的功效与作用》,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石香薷的功效与作用 石香附的功效与作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石香薷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石香附的功效与作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香薷的地上部分或全草。主产于江西及安徽、河南等地。以果实成熟后采收地上部分或全草入药。生用。
辛,微温。归肺、脾、膀胱经。
发散风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1.用于风寒外感而兼湿阻中焦之证:本品辛温发散,以发汗解表为主要功效;其气芳香,又可入于脾胃而化湿和中。治风寒感冒,本品可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同用;湿阻中焦,可为苍术、藿香等化湿药的辅助。因其具有外散表邪、内化湿浊的特点,故多用于风寒感冒而兼脾为湿困,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脘满纳差,苔腻,或恶心呕吐,腹泻者并多与厚朴、扁豆等化湿药配伍。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所致之阴暑证(或暑湿证),故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此为本品解表、化湿之功在暑湿证的同时应用。
2.用于水肿:本品发汗以散肌表水湿,又宣肺气启上源,且通畅水道,利尿退肿,亦多用于水肿而有表证者。可单用,或配伍其他利水之药。
煎服。用于发汗解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应久煎,并多热服,以利发汗解表;治水肿,量宜稍大,且须浓煎,并多冷服、以助利水消肿。
暑热证慎用。
1.本草文献:《名医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履巉岩本草》:“截四时伤寒“《本草经疏》:“香,辛散温通、故能解寒郁之暑气。”
2.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本品含挥发油,另含甾醇、黄酮苷及多种微量元素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有抗病毒、解热、镇静、镇痛、解痉、抗感染、利尿、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作用。
3.其他:通过本草考证,香需的来源历来不止一种,历来多以海州香薷为正品。根据目前用药实际,199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将石香作为正品。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其性辛,微温。归肺、胃经。其功效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小便不利。水煎服:常用量3~9克。
【药理及作用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香薷有发汗、抗菌、抗病毒、镇痛、抗炎、抗过敏、解痉、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目前除传统的用途之外,临床常用于治疗夏季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肠炎、小儿疱疹性咽炎、中暑、湿疹、痛风、中暑等等。石香薷全草含挥发油2%,具有很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以及脑膜炎球菌均有显著的抗菌作用,主要抗菌成分为百里香酚、香荆芥酚和对聚伞花素等;在动物实验中,中药香薷精油封入犬牙根管内及家兔骨组织药物埋藏刺激试验证实,该药对感染根尖周组织有良好的消炎作用,对非感染根尖周组织及家兔骨组织无刺激性,生物相容性好,抗感染能力良好。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虚脱:李琼峰等报道有患者过服香薷而导致虚脱的个案,患者因天热难眠,夜间末盖衣被,晨起即感头昏重胀痛,恶寒,周身酸痛,发热就诊,中医辨证内蕴暑湿、外感寒邪,用香薷为君药的方剂解表散寒、清暑祛湿,服1剂后汗出热退,恶寒消失,胀痛减轻,继服2剂后,患者大汗如洗,伴倦怠、乏力、心慌、气短,刻见:患者大汗淋漓,周身如浴,面色苍白,口唇无华,手足不温,气息低微,六脉细数无力,辨证阳随津泄、大汗亡阳,急改投益气固脱、敛阴止汗的参附汤合生脉汤,汗止缓解。此例香薷用量偏大,又过服2剂,发散太甚,因而汗出不止,气阴受损,气液外泻以致患者虚脱。
【防范措施与禁忌】
1.掌握适应症:表虚者、阴虚及热证忌服,《本草从新》:无表邪者戒之,《得配本草》:火盛气虚,阴虚有热者禁用。前人说:“夏用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故在临床用于祛暑解表时必须具备怕冷及无汗的症候。暑热引起的大汗、大热、烦渴等症,非本品所适用的范围。
2.严格掌握用量:本品是发汗力度较强的药物,剂量过大易致使出汗过多,导致身体的电解质紊乱,而产生乏力、心慌、气促,肢冷等症状,当遇到此种情形,可应用益气固脱、敛阴止汗的参附汤和生脉汤救治,也可结合西医补液补充电解质,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香薷又称香戎、蜜蜂草,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的带花全草,果实成熟后割取全草,晒干,切段生用。其味辛,性微温,具有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之功效,适用于夏季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兼有腹痛吐泻,小便不利等症。
石香薷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石香附的功效与作用、石香薷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延伸阅读:中药鉴定的方法有哪些
中药鉴定的方法常见的有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
1、来源鉴定是应用动物、植物、矿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研究,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应用品种的准确,包括观察植物形态,核对文献,核对中药标本等方式。
2、性状鉴定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包括观察中药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等。
3、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技术对中药进行显微分析,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的一种鉴定方式,包括组织鉴定和粉末鉴定两种方式。
4、理化鉴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的一种鉴定方法。包括一般常数的测定、一般理化鉴别、色谱法、光谱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