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_专业的育儿网站

首页 > 生活 > 营养  >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雀舌草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雀舌草功效与作用

03-04 中药材名称大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雀舌草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雀舌草功效与作用

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雀舌草功效与作用》,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雀舌草功效与作用 雀舌草原变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雀舌草图片功效与作用,以及雀舌草原变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1、地耳草在药典中叫什么?
  • 2、田基黄跟什么煲汤好
  • 3、这是什么野花
  • 4、请问一下各位医生高人,下的草药是什么名称?这种草药有什么作用?
  • 5、中草药小红娘和抓地锦是同一种植物吗?
  • 6、中草药“田基黄”有何功效?

    【别名】田基黄,田基王,水榴子,香草,斑鸠窝,雀舌草,蛇喳口,蛇细草,合掌草,跌水草,七寸金,一条香,金锁匙,红孩儿,寸金草,田边菊,刘寄奴,痧子草,光明草,田基苋,荞壳草,小王不留行,细叶黄,观音莲,雷公箭,降龙草,七层塔,土防风,枫草儿,小元宝草,黄花仔,禾霞气,耳挖草,小田基黄,黄花草,对叶草。

    【商品名】地耳草,田基黄。以植株完整、肥壮、干燥无泥土者为佳。

    【处方名】田基黄,地耳草。

    【性味归经】甘、微苦,凉。归肝、肺经。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散瘀止痛。主治肝炎,早期肝硬化,阑尾炎,眼结膜炎,扁桃体炎,痈肿疮疖,带状疱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泻痢,小儿惊风,疳积。

    田基黄,这是我家乡人对它的称呼,其实它的学名叫“地耳草”,也有叫它合掌草、七寸金、蛇查口、一条香、黄花草、雀舌草、禾霞气、小元宝草等等,各个地方叫法不同。田基黄在我国广泛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浙江、江苏、湖北、河南等地都有大量生长,属于藤黄科植物,春季和夏季开花时采全草,是我国各地农村地区一种比较常见的野草,多生长于农田、菜田、山坡、沟边灌丛中或草丛中。

    田基黄是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根茎横走,直立,高30-70cm,圆柱形,有黑色腺点,基部紫红色,通常不分枝,嫩梢和花序轴具褐色腺体。开的是的小花,叶子十分的特别,叶子上的纹路左右对称,并且顶部的叶子在每天午时时候还会合起来,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元宝,故而在民间还把田基黄称作“午时合”、“对叶草”、“元宝草”。

    每年8月之后,是田基黄的花果期,每当花期到来时,田基(田埂的俗称)上一片金黄,因此它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田基黄”。由于田基黄比较喜欢生长农田旁,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所以对于农民来说,田基黄草又算是一种杂草、害草了,往往农民们在干活的时候,见到它也都会拔掉,那实在可惜了。

    孰不知他们扔掉的却是一种中草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草药手册》中就有记载,田基黄全草及根均可做草药入药,其全草具有祛风、消肿、行气的作用,其根具有行气活血、消肿解毒的功效。

    1、消肿止痛

    消肿止痛也是田基黄的重要作用之一,它对人类的口疮和目赤肿痛都有明显治疗作用,另外基黄还能直接外用,当人们被毒蛇咬伤或者出现跌打损伤时,都能用田基黄进行治疗,可以把新鲜的田基黄研碎以后直接外敷。

    2、清热利湿

    清热利湿是中国田基黄的重要作用,这种中药材能清除人体内的湿毒,预防黄疸,平时它也可以用于人类湿热黄疸以扩腹泻和痢疾等多种常见病的治疗,治疗功效十分明显。

    田基黄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外,人们经常还会用它来烹制成一些药膳享用,如煮粥、煮茶或煲汤喝都行。据村里的老农民朋友说,用田基黄的根来煮鸡蛋还是一绝,吃了煮出来的鸡蛋,清热解毒,消肿散瘀,对于偏头痛有着很好的作用,所以在民间还是有不少老一辈农民朋友很喜欢它的。

    正是田基黄由于具有高药用价值,对多种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因此市场需求巨大,其价格也非常的贵。再加上现如今随着农村里农药、除草剂的东西的使用,在田边、路边已经很难见到这种田基黄草了,想要找到它只能去山里才行。物以稀为贵,自然田基黄的价格就水涨船高,据了解,现在市场上的田基黄干价格要比很多草药都高出不少,野生的干品可以买到50元一斤。

    田基黄鸡蛋汤,田基黄鸡蛋汤是一道以田基黄(地耳草)、鸡蛋为主要食材制作的美食。

    雀舌草

    雀舌草(学名:Stellaria uliginosa),别称

    天蓬草,葶苈子,蛇查口,地耳草,田基黄。

    是双子叶植物纲、石竹科,繁缕属草本植物。分布在北温带、喜马拉雅山、台湾岛、印度、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湖南、内蒙古、福建、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广东、云南、广西、四川、甘肃、河南、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30米至4,000米的地区,多生于田间、溪岸以及潮湿地,该种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在闽西一带,常在菜园、收割后的稻田里生长,常与繁缕草、看麦娘等植物一同作为禽畜的饲料。

    形态特征

    二年生草本,高15-25 (35) 厘米,全株无毛。须根细。茎丛生,稍铺散,上升,多分枝。叶无柄,叶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5-20毫米,宽2-4毫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半抱茎,边缘软骨质,呈微波状,基部具疏缘毛,两面微显粉绿色。

    聚伞花序通常具3-5花,顶生或花单生叶腋;花梗细,长5-20毫米,无毛,果时稍下弯,基部有时具2披针形苞片;萼片5,披针形,长2-4毫米,宽1毫米,顶端渐尖,边缘膜质,中脉明显,无毛;花瓣5,白色,短于萼片或近等长,2深裂几达基部,裂片条形,钝头;雄蕊5 (-10),有时6-7,微短于花瓣;子房卵形,花柱3(有时为2),短线形。

    蒴果卵圆形,与宿存萼等长或稍长,6齿裂,含多数种子;种子肾脏形,微扁,褐色,具皱纹状凸起。花期5-6月,果期7-8月。

    主要价值

    全株药用,可强筋骨,治刀伤。

    变种分化

    高山雀舌草(变种) (云南种子植物名录)

    茎细长,柔弱。叶片较小,长约2毫米,宽约1毫米,有时为披针形。花单生顶端或叶腋。蒴果长于宿存萼。

    产云南(维西、德钦)、四川(木里)。生于海拔3 000-4 000米的高山。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这个是地耳草。地耳草,又名田基黄,喜欢生于田埂之上。地耳草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用于黄疸热淋,恶疮,肿毒,毒蛇咬伤。地耳草别名众多、斑鸠窝、雀舌草、蛇查口、合掌草、跌水草、七寸金、一条香、金锁匙、红孩儿、寸金草、田边菊、痧子草、光明草、莽壳草、小王不留行、细叶黄、观音莲、降龙草、七层塔、土防风、小元宝草、黄花仔、禾霞气、耳挖草、小田基黄、小还魂、小蚁药、小对叶草、八金刚草、蛇细草、对叶草,几乎都是从它本身的花色,作用得来。拉丁名:Hypericum japonicum

    藤黄科 Guttiferae · 金丝桃属 Hypericum

    别名:田基黄、雀舌草

    不是。

    小红娘,别名雀舌草、雪里花、吴檀、寒草、金线吊葫芦、瓜子草、指甲草、雪里开花、滨繁缕、小红娘、漫水草、文集草、鹅儿肠、兰衣参、麻丝菜、黄瓜草、天蓬草、

    出处《植物名实考》 出自《植物名实考》

    来源《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15-30cm,污绿色。叶对生,完整叶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20mm,宽2-3mm,先端渐尖,全缘或浅波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片5,披针形,先端尖,光滑;花瓣5,白色,2深裂;雄蕊5;花柱2-3。蒴果,较宿等长,熟时6瓣裂。气微,味淡。

    炮制

    性平、温、

    味辛、甘、微苦、

    归经肺、脾、

    功效止血、解毒、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祛风除湿、活血消肿、

    应用举例①治伤风感冒:雀舌草二两,红糖半两。水煎,日服两次,服药后盖被令出微汗。(《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冷痢:雀舌草二两,水煎,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痔漏:雪里花为末,湿者干掺,干者麻油调搽一二度,其痔即消缩。(《纲目拾遗》)

    ④治疔疮:鲜雀舌草适量,加食盐少许捣烂敷贴。

    ⑤治跌打损伤:雀舌草一两,黄酒二至四两,加水适量煎服。

    ⑥治毒蛇咬伤:雀舌草一至二两,水煎服。另取一握,洗净捣烂后,敷贴伤口。(④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功效):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湿热黄疸,肺疖,肠痈,湿疹,跌打损伤。 功效):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湿热黄疸,肺疖,肠痈,湿疹,跌打损伤。 功效):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湿热黄疸,肺疖,肠痈,湿疹,跌打损伤。 田基黄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治疗湿热黄疸,肺疖,肠痈,湿疹,跌打损伤。

    雀舌草图片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雀舌草原变种、雀舌草图片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延伸阅读:如何正确鉴别中草药?

    眼观

    看表面。不同种类的药材由于用药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征会有所差异。如:根类药材多为圆柱形或纺锥形,皮类药材则多为卷筒装。

    看颜色。我们可以通过对药材外表颜色的观察,分辨出药材的品种、产地和质量的好坏。比如,黄连色要黄,丹参色要红,玄参色偏黑等。

    看断面。很多药材的断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比如黄芪的折断面纹理呈“菊花心”样,杜仲在折断时更有胶状的细丝相连等。

    手摸。

    手摸法。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例如:盐附子质软,而黑附子则质地坚硬。

    手捏法。用手感受药材的干湿、黏附。例如:天仙子手捏有粘性。

    手掂法。用手感受药材的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如荆三棱坚实体重,而泡三棱则体轻。

    鼻闻。

    直接鼻嗅法。将草药靠近鼻子闻它的气味。例如:薄荷的香、阿魏的臭等。

    蒸汽鼻嗅法。将草药放入热水中浸泡,犀角有清香而不腥,水牛角略有腥气。

    揉搓鼻嗅法。因有些草药的气味微弱,我们可以将它揉搓后再闻味。例如:鱼腥草的腥味,细辛的清香味等。

    口尝。

    鉴别药材不仅可通过味道还包括“味感”,味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甘草的甜等。

    水试和火试

    有些药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烧一下会产生特殊现象。如熊胆的粉末放在水中,会先在水面上旋转,然后成黄线下沉而不会扩散。麝香被烧灼时,会产生浓郁的香气,燃尽后留下白色的灰末。

    •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