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_专业的育儿网站

首页 > 生活 > 营养  >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苦楝皮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苦楝皮功效与作用

01-27 中药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苦楝皮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苦楝皮功效与作用

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苦楝皮功效与作用》,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苦楝皮功效与作用 苦楝皮的药用价值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苦楝皮功效与作用,以及苦楝皮的药用价值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1、苦麻皮的功效 盘点苦麻皮的功效
  • 2、苦楝皮怎么读
  • 3、野生苦楝树的作用与功效
  • 4、中草药:苦楝皮的功效与作用
  • 5、苦楝皮的用法与功效?

    1、苦麻皮就是苦楝皮;杀虫,苦楝皮主要含苦楝素、中性树脂、楝树碱、鞣质及香豆素的衍生物。苦楝素能麻痹蛔虫、蛲虫头部神经环,使其不能附着于肠壁,并能使肠肌的张力和收缩力增加,故有驱虫作用,并对皮肤真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2、疗癣,苦楝皮可燥湿止痒,可治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症,故对于疥疮、头癣、体癣、湿疮等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清热,苦楝皮甘寒,善于清解肝、脾二经的实火热毒,同时又能够入血分凉血消斑,因此可常用来治疗温热病肝火热毒盛等症。

    4、燥湿,苦楝皮辛散苦燥,长于祛湿,因此用来治疗痹症湿胜尤为适宜。对于湿热痹痛,湿热下注所导致的脚气肿痛、痿软无力等症,以及湿热带下、湿疮、湿疹等症,一般都会配伍苦楝皮进行治疗,效果明显。

    [kǔ liàn pí]

    苦楝皮,中药名。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Zucc.或楝Melia azedarach?L.的干燥树皮和根皮。春、秋二季剥取,晒干,或除去粗皮,晒干。是常见中药的一种。

    生理特性 本品呈不规则板片状、槽状或半卷筒状,长宽不一,厚2~6mm。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交织的纵皱纹和点状灰棕色皮孔,除去粗皮者淡;内表面类白色或淡。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呈层片状,易剥离。气微,味苦。药用。

    产地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树皮和根皮。炮制方法除去杂质、粗皮,洗净,润透,切丝,干燥。性味苦,寒。归经归肝、脾、胃经。功效杀虫,疗癣。主治用于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外治疥癣瘙痒。

    相关配伍治蛔虫病,可单用水煎、煎膏或制成片剂、糖浆服用;亦可与使君子、槟榔、大黄等同用,如化虫丸。(《全国中成药处方集》)

    野生苦楝树的作用与功效

    野生苦楝树的作用与功效,苦楝是一种中药材,它的利用价值很高,其花、果、叶、树皮和木材都有用的,可以说全身上下都是属于宝的。下面看看野生苦楝树的作用与功效。

    野生苦楝树的作用与功效1

    一、苦楝树的功效

    苦楝树是楝科的落叶乔木,多生于路旁、坡脚或栽培于屋边、篱边。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苦楝树的花(楝花)、叶(楝叶)根皮和树皮(苦楝皮)作为中使用。苦楝皮用于清热、杀虫。常用于治疗蛔虫、蛲虫、风疹、疥癣。楝叶用于止痛、杀虫。常用于治疗蛔虫、疝气、跌打肿痛、皮肤湿疹。楝花用于杀虫虱。

    1、用于蛔虫、蛲虫、钩虫等证。本品有杀虫之效,对蛔虫、蛲虫、钩虫均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可单用本品水煎、熬膏或制成片剂服用;亦可与使君子、槟榔等配伍,以增强杀虫作用,

    如化虫丸。若以本品配伍百部、乌梅,煎取浓液,每晚保留灌肠,连用2~4天,用治蛲虫证,则疗效更佳。单用苦楝皮制成25%水煎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或用鲜苦楝根煎成水煎剂内服,治疗胆道蛔虫症,临床均有显效。

    2、用于疥癣湿疮。本品苦寒、有毒,能除湿热、杀虫止痒,故治疗疥疮、头癣、湿疮、湿疹痛痒等证均效。常单用本品研末,醋或猪脂调涂患处即可。

    二、苦楝树的作用

    1、的用途:用 部位:苦楝皮、苦楝叶、苦楝子、苦楝花。苦楝皮:以植物的树皮及根皮入味苦;性寒;有毒杀虫;疗癣。苦楝叶:以植物的叶入味苦;性寒;有毒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行气止痛。苦楝子:以植物的果实入味苦;性寒;有小毒行气止痛;杀虫。苦楝花:以植物的花入味苦;性寒清热祛湿;杀虫;止痒。

    2、园林观赏。树形优美,叶形秀丽,开淡紫色花朵,颇美丽,且有淡香,宜作庭荫树及行道树;加之耐烟尘、抗二氧化硫,是良好的城市及工矿区绿化树种,宜在草坪孤植、丛植,或配植于池边、路旁、坡地。该树既能抗吸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又是杀虫能手,可防治12种严重的农业害虫,被称为无污染的植物杀虫剂。适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较优越的亚热带季风区。

    3、其它用途。边材黄白色,心材至红褐色,纹理粗而美,质轻软,有光泽,施工易,是家具、建筑、农具、舟车、乐器等良好用材;用鲜叶可灭钉螺和作农,果核仁油可供制油漆、润滑油和肥皂。

    苦楝树,除了上述的作用,苦楝树还有很多其他的作用。苦楝树是苦难的象征,苦楝树苦难之后必有无尽的收获,它以它独特的默默的奉献着!

    野生苦楝树的作用与功效2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苦楝树属于一种寒凉性质的中药材,摄入体内之后,可以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理气润肠、活血止痛,对于寄生虫性疾病导致的表皮瘙痒和肠道疾病有改善作用,还可以改善便秘,对于淤血导致的四肢疼痛有很好的调节功效。而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这种苦楝树中的挥发油和植物纤维极其丰富,可以降低血压、降低血脂、改善便秘。

    一、苦楝树的作用

    苦楝树是楝科的落叶乔木,多生在道旁、坡脚或种植于屋边、篱边。中国各省均有种植。苦楝树的花(楝花)、叶(楝叶)树根皮和树根(苦楝皮)做为中药材应用。苦楝皮用以清热解毒、除虫。常见于医治寄生虫、蛲虫、风疹、疥癣。楝叶用以止疼、除虫。常见于医治寄生虫、疝气、跌打损伤肿疼、皮肤湿疹。楝花用以除虫虱。

    1、用以寄生虫、蛲虫、钩虫等证。本产品有除虫之效,对寄生虫、蛲虫、钩虫均有极强的功效。可单单使用本产品水煎、熬膏或做成片状服食;也可以与使君子、槟郎等搭配,以提高除虫功效,如化虫丸。

    若以本产品搭配百部、乌梅干,煎取浓液,每天晚上保留灌肠,并用2~4天,用治蛲虫证,则功效更优。单用苦楝皮做成25%水煎剂保留灌肠,医治小孩寄生虫性肠梗阻,或用鲜苦楝根煎出水煎剂口服,医治胆道蛔虫症,临床医学均有效果显著。

    2、用以疥癣湿疮。本产品微寒、有害,能除湿热、除虫消痒,故医治疥疮、头癣、湿疮、湿疹痒痛等证均效。常单用本产品研粉,醋或猪脂调涂伤处就可以。

    二、苦楝树的功效

    1、药的主要用途:服药位置:苦楝皮、苦楝叶、苦楝子、苦楝花。苦楝皮:以绿色植物的树根及树根皮当药味道微苦;寒性;有害除虫;疗癣。苦楝叶:以绿色植物的叶当药味道微苦;寒性;有害清热解毒化湿;除虫消痒;理气止疼。苦楝子:以绿色植物的果子当药味道微苦;寒性;有毒性理气止疼;除虫。苦楝花:以绿色植物的`花当药味道微苦;寒性清热祛湿;除虫;消痒。

    2、园林景观欣赏。树型幽美,叶型秀美,冬末春初开浅紫色花瓣,颇漂亮,且有淡香,宜作庭荫树及绿化树;加上耐粉尘、抗二氧化硫,是优良的大城市及规划区园林绿化绿化植物,

    宜在草地孤植、丛植,或配植于池塘边、道旁、山地。该树既可抗吸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害有害物质,也是除虫能人,可预防12种比较严重的农牧业虫害,被称作零污染的绿色植物灭虫剂。适合生长发育在水热标准较为优异的亚热带气候季风区。

    3、其他主要用途。边材黄白色,根料淡至淡褐色,纹路粗而美,质软柔,有光泽度,工程施工易,是家俱、工程建筑、农机具、舟车、传统乐器等优良用料;用茶青可灭钉螺和作化肥,果核仁油可供制漆料、润滑脂和香皂。

    野生苦楝树的作用与功效3

    苦楝树是一种可以用于入药的,入药主要是治疗体内的蛔虫以及风疹等,还可以治疗皮肤湿疹以及疝气等,主要是苦楝树具备有杀虫的药用价值。

    苦楝树(MeliaazedarachL)是楝科落叶乔木,多生于路旁、坡脚或栽培于屋边、篱边。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苦楝树的花(楝花)、叶(楝叶)根皮和树皮(苦楝皮)作中药使用。苦楝皮用于清热、杀虫。常用治疗蛔虫、蛲虫、风疹、疥癣。楝叶用于止痛、杀虫。常用于治疗蛔虫、疝气、跌肿痛、皮肤湿疹。楝花用于杀虫虱。

    苦楝树的药用主要是苦楝皮,苦楝皮【性昧归经】苦,寒。有毒。归肝、脾、胃经。【功效】杀虫,疗癣。

    【应用】

    1、用于蛔虫、蛲虫、钩虫证。本品有杀虫之效,蛔虫、蛲虫、钩虫均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可单用本品水煎、熬膏或制成片剂服用;亦可与使君子、槟榔等配伍,以增强杀虫用,如化虫丸。若以本品配伍百部、梅,煎取浓液,每晚保留灌肠,连用2~4天,用治蛲虫证,则疗效更佳。

    单用苦楝皮制成25%水煎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或用鲜苦楝根煎成100%水煎剂内服,治疗胆道蛔虫症,临床均有显效。2、用于疥癣湿疮。本品苦寒、有毒,能除湿热、杀虫止痒,故治疗疥疮、头癣、湿疮、湿疹痛痒等证均效。常单用本品研末,醋或猪脂调涂患处即可。

    苦楝皮

    (《证类本草》)

    【异名】楝皮(《斗门方》),楝根木皮(《纲目》),双白皮(《南京民间药草》)。

    【来源】为楝科植物苦楝或川楝的根皮或干皮。

    【植物形态】①苦楝(《证类本草》),义名:翠树、紫花树、森树、楝枣树、火棯树、花心树、苦辣树、洋花森。

    落叶乔木,高15~20米。树皮暗褐色,幼枝有星状毛,旋即脱落,老枝紫色,有细点状皮孔。2回羽状复叶,互生,长20~80厘米;小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7厘米,宽2~3厘米,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先端长尖,边缘有齿缺,上面深绿,下面浅绿,幼时有星状毛,稍后除叶脉上有白毛外,余均无毛。圆锥花序腋生;花淡紫色,长约1厘米;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两面均有毛;花瓣5,平展或反曲,倒披针形;雄蕊管通常暗紫色,长约7毫米。核果圆卵形或近球形,长约3厘米,淡,4~5室,每室具种子1枚。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多生于路旁、坡脚,或栽于屋旁、篱边。北至河北,南至云南、广西,西至四川,都有分布。

    ②川楝,详"川楝子"条。

    以上两种植物的叶(楝叶)、花(楝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四时可采,但以春末夏初为宜。砍下树干或挖出树根,剥取根皮或干皮,洗净晒干。

    【药材】①根皮

    呈不规则条块、片状或槽状,长短宽窄不一,厚约3~6毫米。外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皮孔大而明显,有不规则的纵裂深沟纹,木栓层常作鳞片状,衰老的栓皮常剥落。露出砖红色的内皮;内表面淡,有细纵纹。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成层,可层层剥离,剥下的薄片,有极细的网纹。气微弱,味极苦。以干燥、皮厚、条大、无槽朽、去栓皮者为佳。

    ②干皮

    呈槽形的片状或长卷筒状。长短不一,长约30~100厘米,宽3~10厘米,厚3~7毫米,外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较平坦,有多数纵向裂纹及横向延长的皮孔。内表面白色或淡。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层片状。气味与根皮同。以外表皮光滑、不易剥落,可见多皮孔的幼嫩树皮为佳。

    主产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南、贵州等地。此外,陕西、山东、云南、甘肃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苦楝含有多种苦味的三萜类成分。

    在根皮、干皮中的主要苦味成分为苦楝素,即川楝素和另一尚未完全确定的微量成分。还含有其他苦味成分:印楝波灵A、印楝波灵B、梣皮酮、葛杜宁、苦里酮、苦内酯、苦洛内酯,以及苦楝子三醇等。

    在干皮中还有正卅烷、β-谷甾醇、葡萄糖和其他微量成分。

    从日本产苦楝的韧皮部中,曾得到一个具有与山道年类似杀虫作用的化合物,还分离出香荚兰酸和dl-儿茶精,前者能驱除蛔虫与短膜壳绦虫。又从苦楝变种的叶子,分离出二种黄酮体:芸香甙和山柰酚-3-L-鼠李糖-D-葡萄糖甙。

    果实中的苦味成分有苦楝子酮、苦楝子醇。还有4,4,8-三甲基-3β,7α,23-三羟基-胆甾-14,24-二烯-21-羧酸-21,23-内酯。

    从日本苦楝的果实和果皮中,除得到苦楝子酮外,还有楝酮乙酸酯和去乙酰杜楝质等。

    种子油含多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酸约占35%,主成分为亚油酸(45~50%)、油酸(32~40%)。果实油含肉豆蔻酸、亚油酸、油酸、棕榈酸、棕榈油酸。

    【药理作用】川楝、苦楝的根皮或干皮(剥去外层棕色粗皮的内白皮)中所含的苦楝素,有驱蛔作用。早年即证明,苦楝皮的酒精提取物在体外对猪蛔,特别对其头部具有麻痹作用,自提得其有效成分苦楝素后,作用远较酒精提取物为强,与山道年相比,则缓慢而持久。对其作用原理有二种说法:用较高浓度(1:1000以上)的苦楝素对猪蛔作用的观察,认为它能麻痹猪蛔,特别是其头部的神经节;用较低浓度(1:5000~9000)的苦楝素,则观察到对猪蛔及其节段(头部及中部)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表现为自发活动增强,间歇地出现异常的剧烈收缩,破坏其运动的规律性(活动增强与减弱相交替),并能持续较长时期(10~24小时)。此种兴奋作用乃是苦楝素透过虫体表皮,直接作用于蛔虫肌肉,扰乱其能量代谢,导致收缩性疲劳而痉挛,最后使虫体不能附着肠壁而被驱除体外。所谓麻痹作用,可能是虫体长期受药物作用后而呈间歇性痉挛收缩的貌似静止状态。临床上服苦楝素排虫时间较迟(24~48小时),排出的虫体多数尚能活动,由此可得到解释。

    高浓度的苦楝药液(25~50%)在体外对鼠蛲虫也有麻痹作用。苦楝子的酒精浸液,对若干常见的致病性真菌在体外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热水提取物也有抗真菌作用;但水浸剂特别是煎剂,效力较醇浸剂弱。因此,苦楝子治疗头癣等真菌感染时,用酒精制剂可望提高疗效。苦楝素能兴奋兔在位及离体肠肌,使张力和收缩力增加,故用以驱虫时,不需另加泻药,对血象、血压,呼吸、子宫等均无明显影响。

    【炮制】洗净,稍浸泡,润透,切丝,晒干。

    【性味】苦,寒,有毒。

    ①《别录》:"微寒。"

    ②《日华子本草》:"苦,微毒。"

    ⑧《医林籍要》:"大苦,大寒。"

    【功用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治蛔虫,蛲虫,风疹,疥癣。

    ①《别录》:"疗蛔虫,利大肠。"

    ②陶弘景:"根:以苦酒摩涂疥;煮汁作糜,食之去蛔虫。"

    ③《日华子本草》:"治游风热毒,风疹恶疮疥癞,小儿壮热,并煎汤浸洗。"

    ④《滇南本草》:"根皮杀小儿寸白虫。"

    ⑤《医林纂要》:"杀疳、治疽。"

    ⑥《现代实用中药》:"根皮对绦虫、蛔虫、蛲虫都有效。"

    ⑦《湖南药物志》:"治冻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鲜者1~2两):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宜忌】体弱及脾胃虚寒者忌服。

    【选方】①治小儿蛔虫:一樟木,削上苍皮,以水煎取汁饮之,量大小多少。此为有小毒。(《千金方》)二樟根白皮,去粗,二斤,切。水一斗,煮取三升,砂锅(熬)成膏,五更初温酒服一匙,以虫下为度。(《简便单方》)

    ②治小儿虫痛不可忍者:苦楝根白皮二两,白芜荑半两。为末,每服一钱,水-小盏,煎取半盏,放冷,待发时服,量大小加减,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抵圣散)

    ③杀蛲虫:楝根皮二钱,苦参二钱,蛇床子一钱,皂角五分。共为末,以蜜炼成丸,如枣大,纳入 *** 或 *** 内。(《药物考》楝皮杀虫丸)

    ④治钩虫病:苦楝皮(去粗皮)十斤,加水五十斤,熬成十斤;另用石榴皮八两,加水五斤,熬成二斤,两种药水混合搅匀,成人每次服一两。(《湖南药物志》)

    ⑤治瘾疹:楝皮浓煎浴。(《斗门方》)

    ⑥治疥疮风虫:楝根皮、皂角(去皮子)等分。为末,猪脂调涂。(《奇效良方》)

    ⑦治顽固性湿癣:楝根皮,洗净晒干烧灰,调茶抽涂抹患处,隔日洗去再涂,如此三、四次。(《福建中医药》(2):43,1959)

    ⑧治瘘疮:楝树白皮、鼠肉、当归各二两,薤白三两,生地黄五两,腊月猪脂三升。煎膏成,敷之孔上,令生肉。(《刘涓子鬼遗方》坐肉膏)

    ⑨治小儿秃疮及诸恶疮,蠷螋疮:楝树枝皮烧灰,和猪膏敷之。(《千金方》)

    ⑩治虫牙痛:苦楝树皮煎汤漱口。(《湖南药物志》)

    ⑾治蛇咬伤:苦楝树二层皮、韭菜各四两,加米酒半斤、醋四两,炖热放凉后用。伤口先行扩创,用药酒自上而下外擦,药渣外敷,内服少许药酒。(广东《中草药处方选编》)

    【临床应用】苦楝皮驱蛔虫,民间使用已久,疗效确实。解放后,各地临床报道,病例数以万计。但在实践过程中,对药用部分的选择、制备、剂量、服法等均不一致,其驱虫效果及毒性反应差距也很大。现根据部分临床报道,综述于下:

    ①药用部分及采集季节

    苦楝树的干皮、根皮都可驱蛔。从唐《千金方》等历代有关23种方书查考,其中有16种主要采用根皮。明代以后的记载更多采用根皮。根据近年临床应用结果证明,根皮比树皮疗效高1倍;近根的树皮(约在地面之上5寸处)较上层树皮为优,其疗效与根皮近似。在时间上以冬季或春季抽芽前采集的根皮,疗效最高。此外,楝属植物的各地品种不同,一般均认为以四川产的川楝为佳。

    ②制备方法、剂量与服法

    一般采用煎剂,亦可制成片剂。苦楝皮有效成分难溶于水,需用文火久煎,才有确实疗效。有人作对比试验,分别以2、4、6两用文火煎11小时,其疗效比以8两用武火煎4小时者为高。剂量:根据1963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和有关记载,苦楝皮的成人剂量为1.5~3.0钱(干皮),但实际用量颇不-致,高的竟有用至9~11克/公斤体重者。有人建议成人用4~6两(鲜皮),小儿按3~6克/公斤体重计算。川楝片每片含川楝素结晶0.025克,成人剂量为6~8片,2~4岁2片,4~8岁3~4片。苦楝素片每片含苦楝素25~50毫克,用于儿童以5毫克/公斤体重疗效最好。或每2岁服用1片(4岁用2片……14岁用7片),16岁以上用10片。服法:睡前或晨间空腹顿服,或在睡前和次晨分服。煎剂服时可加糖矫味,不必另服泻药。有主张在服药前先吃些油类食物,以减少药物对胃粘膜的 *** ,防止胃肠道反应的发生。

    ③驱虫效果

    根据采用苦楝皮(或粗制苦楝片)治疗的20000余例,及川(苦)楝素片治疗约5000例肠蛔虫病的临床分析来看,一般在服药后数小时或2~3天内排出蛔虫,以24~48小时排出者居多。排虫率20.2~100%不等,大便阴转率5.5~92.8%不等。曾有介绍,以苦楝皮煎剂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50例,获得显效。方法以25%煎剂200毫升作保留 *** ,半小时后再用300~500毫升作第2次 *** ,1小时后再用600毫升行第3次 *** ,此为一疗程。若经24小时未见排出,可再进行第二疗程。对严重失水者可先补液矫正脱水。也有用川楝片内服治疗蛔虫性肠梗阻,剂量:1岁2片,2~4岁2~3片,5~8岁4片,9~12岁5片,均日服2次,并可根据情况给予50%硫酸镁25毫升。此外,用鲜苦楝根4~6两(不去皮)煎成100%煎剂治疗胆道蛔虫病,亦取得一定疗效;12岁以下每日1剂,分3次服,12岁以上每日1剂分2次服,2~3剂为一疗程。一般服药后2~3小时痛即减轻,从第1次大便开始,即有蛔虫排出。一个疗程后,尚有轻度症状者,可隔1~2日后再续服一个疗程。又苦楝根皮对驱除蛲虫、绦虫、鞭虫,亦有一定效果。

    ④毒性反应

    苦楝皮的副作用,一般在服药后1~6小时尚未排虫之前发生,通常为头晕、头痛、思睡、恶心、腹痛等,其发生率高者可达100%,低者不到1%,持续时间大多在数分钟或1~3小时,最长16小时,可自行消失。严重反应或严重中毒时,可出现呼吸中枢麻痹、类似莨菪类植物中毒症状及内脏出血、中毒性肝炎、精神失常、视力障碍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川楝素240"系从川楝皮中提出的白色晶体,具有蓄积作用,对胃肠有 *** 性,对肝脏亦有损害;为了避免中毒,不宜连续服用。苦楝根外层紫褐色皮,古人曾指出有毒,但经近人试用,并未见副作用增加。引起上述各种严重反应或中毒现象,多因药物过量,或因患者机体的特殊敏感性所致,临床应用时务须注意。

    提醒您:苦楝皮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别称】楝皮、楝根木皮、双白皮、苦楝、苦楝子、紫花树。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以上。树皮深棕色,有纵裂,全体有苦臭味。叶互生,2~3回奇数羽状复叶,叶柄大而圆,基部膨大,小叶卵形或披针形,边缘有圆齿。花、叶同时开放,淡紫色或白色(内服以白花楝树的根皮为佳,紫花楝树毒性大);腋生圆锥花序。核果圆卵形,果核五~七棱,根皮入药,随用随采,鲜用。

    【生长环境】我国中部、西南、东南均有分布。生于旷野路旁,多栽培。

    【性味功效】味苦,性寒,有毒。杀虫、疗癣。

    【验方精选】第一方:新鲜苦楝皮60克。

    用法:水煎2~3小时,得药液20~30毫升,1次服完,连服3次。

    主治:钩虫病。第二方:苦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脘腹痛,肝郁胁痛。第三方:苦楝子10克,香附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月经不调。第四方:苦楝根皮适量。

    用法:取上药,烧灰,研为细粉。茶油调涂,隔日洗去再涂。

    主治:顽固性湿癣。第五方:鲜苦楝叶适量。

    用法:浓煎洗患处。

    主治:脓疱疮。第六方:苦楝皮75克,百部150克,乌梅10克。

    用法:加水2大碗,煎成1大碗,每晚用50毫升药液灌肠1次,连续2~4次。

    主治:蛲虫病。第七方:苦楝皮适量。

    用法:烘干,研细末,醋适量,调涂患处。

    主治:癣。第八方:新鲜苦楝根皮150克。

    用法:取上药,加鲜葱白100克,共捣烂,加醋适量调匀,用细面粉少量制成药饼。处敷脐周,待药干燥后换药,直到腹痛缓解,肛门排气并排出蛔虫为止。

    主治:蛔虫性肠梗阻。

    苦楝皮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苦楝皮的药用价值、苦楝皮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延伸阅读:中药材的保质期一般多久?

    中药材的保质期因药材种类、储存条件等因素而异,一般情况下,干燥的中药材可以保存较久时间,新鲜的中药材则需要及时食用或储存,并在保持其新鲜程度的同时注意防潮和防虫。以下是一些中药材的保质期建议:

    干燥中药材:通常可以保存1-3年时间;新鲜中药材:一般情况下保存1-3天,可加入少量水分后保存3-7天;低温储存:在防潮、防虫的情况下,将中药材放在干燥、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控制在10℃以下,保质期可延长数倍。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中药材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药材,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煎煮、调制等处理。同时,如发现中药材有变质、腐败等情况应及时淘汰。

    •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