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_专业的育儿网站

首页 > 生活 > 营养  >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实脾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实脾汤的功效与作用

01-16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实脾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实脾汤的功效与作用

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实脾汤的功效与作用》,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实脾汤的功效与作用 实脾饮的功效和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实脾汤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实脾饮的功效和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 1、实脾饮用大腹皮还是大腹子
  • 2、请问:真武汤、实脾散如何区别使用?
  • 3、脾虚怎样调理?
  • 4、治疗健脾祛湿中药方剂有什么

    实脾饮用的是大腹皮。实脾饮有干姜、福子、白术、茯苓、炙甘草、大腹皮、木香、木瓜当部分组成,可以煎汤去渣温热服用,从而达到温阳健脾和行气利水的作用。

    阳虚水肿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而引起的水肿证,又称阴水。实脾饮和真武汤均能治疗阳虚水肿,但两方在治疗上各有侧重,故临床使用要加以区别。实脾饮由干姜、附子、白术、茯苓、木瓜、厚朴、木香、槟榔、草果仁、甘草组成。主治脾肾虚寒,气不化水,水湿内停所致的阴水。

    症见肢体浮肿,腰以下肿甚,胸腹胀满、身重食少,手足不温,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腻,脉沉迟或沉细等。 方中白术、炙甘草、大枣、生姜实脾补虚,使土能制水;干姜、附子、草果温中祛寒;木瓜酸温,能于土中泻木健脾,兼以祛湿利水;厚朴宽肠降逆,木香调脾胃滞气,大腹皮行气利水消种,茯苓利水健脾。

    诸药合用,能温阳健陴,行气利水。其中尤以补脾土之功效显著,体现治病求本的法则,实脾则治水。 真武汤由附子、白术、茯苓、生姜、芍药组成。主治脾肾虚寒,气不化水,水湿内停所致的阴水。症状表现全身浮肿,小便不利,四肢沉重,恶寒肢冷,腹痛不利,舌质淡胖,舌苔白滑,脉沉细。

    方中以大辛大热的附子温补肾阳,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渗湿,为臣药;生姜辛温宣肺,发散水气,白芍酸甘柔肝,缓急止痛,并可监制附子、生姜辛热伤明之弊,共为佐药。 诸药相合则温补肾阳,化气行水。尤以偏重温肾利水为主。

    收藏分享评论(0)献花(0)

    生活当中,你也许经常发现:有人偶尔会出现水肿,有人平时痰很多,有人老是爱腹泻,有人舌苔很厚腻;这些情况看似毫无关联,但是中医认为它们和“脾虚”,体内湿气偏重大有关系!

    中医学认为,脾具有运化水湿的作用。所谓运化水湿,是指脾在调节人体内部水液代谢、维持水液代谢平衡方面,有重要作用。脾可以将全身各组织利用后多余的水液,及时地输送到相应的(如肺、肾、膀胱、皮肤等),变成汗和尿液被排出体外。因此,在水液代谢的全部过程中,脾都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促进着水液的环流和排泄。人的消化,也要依靠脾气的作用,若脾气健运,则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运输布散等功能才能旺盛,水液输布、排泄才能正常,体内的水液才能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反之,若脾失健运、脾气虚弱,不但会出现腹胀,便溏,倦怠等消化失常症状,而且还会引起水液代谢失常,进而产生多种水湿停滞的病变,如浮肿,多痰,腹泻等。

    中医认为脾虚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以脾气虚、脾阳虚更为常见,多有腹胀、痞满、消瘦、肢乏、泄泻(或大便先硬后溏,亦有表现为脾虚便秘者)、食减、水肿等症。下面介绍几种常见脾虚病症的治疗方法:

    1.脾虚泄泻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则:健脾渗湿止泻。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2.脾虚多涎

    证候:神疲,面色萎黄,涎多清稀。《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多涎,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治则:补益脾气摄津。主方:五味异功散加减。

    3.脾虚如球

    证候: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虚起如球,无赤痛,喜按。因脾虚挟湿或气血不足,虚火壅于气分所致。治则:补脾益气为主,辅以祛邪之药。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4.脾虚水肿

    证候: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则:温脾利水消肿。主方:实脾饮加减。

    5.脾虚呕吐

    证候: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则:健脾和胃止呕。主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6.脾虚带下

    证候:带下绵绵,量多色淡黄或色白如涕唾,无臭,并且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酸腹坠,或下肢浮肿、便溏等。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无能,聚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致。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主方:完带汤,水煎服

    7.脾虚经闭

    证候:经闭,常兼见饮食不振,痞满,大便不实等症。多因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复为饮食所伤,饮食日见减少,导致生化之源不足,无血下达冲任胞宫而致经闭。治则:补脾胃、养气血。主方:八珍汤加减。

    8.脾虚生热

    证候: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舌淡苔黄腻,脉细数无力,烦渴不能多饮,皮屑增多,言语无力,小便短赤,耳鸣遗精。因脾虚所至内湿停滞,久而生热,无养气血,水湿不化,阴虚阳盛。治则:健脾益气、养气血为主,辅以清虚热,滋肾阴。主方:人参健脾丸和知柏地黄丸加减。

    9.脾虚出血

    证候: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治则:健脾益气摄血。主方:生脉饮合参附汤加减。

    10.脾虚生风

    证候:以手足微搐,肢冷,昏睡露睛,口鼻气微主证。脾虚引动内风,多由吐泻或药、食损脾所致。《张氏医通·诸风门》:“若体倦神昏不语,脉迟缓,四肢欠温者,脾虚生风也。”治则:补脾熄风。主方:六君子汤加蝎尾、炮姜、肉桂。

    脾虚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

    1.宜食食物

    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籼米、锅巴(焦锅)、薏米、熟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牛肉、鸡肉、兔肉、牛肚、猪肚、桂鱼、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

    2.忌食食物

    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苋菜、茭白、莴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莜麦等;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如鸭肉、猪肉、甲鱼肉、牡蛎肉、牛奶、芝麻等;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如荞麦、山楂、萝卜、香菜等。

    中医 认为体内湿气会影响脾胃运化,用 方剂 来调理效果很好。那么健脾祛湿方剂有哪些?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健脾祛湿的 中药 吧,仅供大家参考。

    健脾祛湿的中药方

    1、三仁汤

    组成:杏仁15g,滑石18g,通草6g,白蔻6g,竹叶6g,厚朴6g,苡仁18g,半夏10g。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 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

    2、胃苓汤

    组成:五苓散3g、平胃散3g。

    功用:祛湿和胃。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

    3、防己黄芪汤

    组成:防己12g、黄芪15g、甘草6g、白术9g。

    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卫表不固, 风水 或 风湿 。

    4、苓桂术甘汤

    组成:茯苓12g、桂枝9g、白术6g、甘草6g。

    功用:温化痰饮,健脾利湿。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病。

    5、实脾汤

    组成: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腹皮、附子、茯苓、干姜各6g,甘草3g。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主治阳虚水肿。

    6、连朴饮

    组成:厚朴6g,黄连3g,菖蒲3g,半夏3g,香豉9g,枝子9g,芦根60g。

    功用: 清热 化湿,理气和中。主治湿热温伏。

    7、五苓散

    组成:猪苓9g,泽泻15g,白术9g,茯苓9g,桂枝6g。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

    健脾祛湿的 食疗 调理

    去湿的食物1:薏米红豆粥

    薏米红豆粥是治湿邪最好的药。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 养胃 ,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为“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也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

    主料:薏米100克

    辅料:枣(干)25克,赤小豆50克,仙鹤草10克

    调料:白砂糖30克[1]编辑本段制作方法

    1. 将薏米、红豆以温水浸泡半日;

    2. 用纱布将仙鹤草包好;

    3.大枣去核浸泡;

    4. 将薏米、红豆、仙鹤草、大枣一同放入锅中;

    5. 加水煮成稀粥,最后撒上糖调味即可。

    去湿的食物2:素烧冬瓜

    主料:冬瓜、香菜。

    配料:葱段、酱油、高汤(或清水)、盐、糖。

    做法:

    1、冬瓜洗净去皮、切小块;冬瓜不要切的过大,两张 麻将 牌的大小就可以,否则不容易煮熟,俗称“费火”;

    2、锅热后,倒比平时 炒菜 多一点的油,放入葱段;把冬瓜先过下油会更好吃,考虑到 健康 因素的话,那就稍微多放一点油,把冬瓜表面都裹上油;

    3、把冬瓜放入,翻炒至表面都裹上油,翻炒两分钟;

    4、加入高汤,没有高汤就加入没过材料的清水,同时加块浓汤宝,放两至三勺酱油,半小勺糖,煮至冬瓜绵软,大约需要15分钟;根据冬瓜块大小。

    5、冬瓜变得透明时,放点盐调味,撒上点香菜,关火出锅,既能做汤,也能做菜!

    去湿的食物3:扁豆肉片

    众所周知,扁豆如同薏米一样,具有非常好的去湿气功效的食物。常吃扁豆对去除体内湿气是有帮助的,这款扁豆肉菜,是非常常见的家常菜,配上一点点白芝麻,味道就更香了!

    材料:扁豆,猪里脊,白芝麻。

    调料:盐,葱姜蒜末,料酒。

    做法:

    1、扁豆洗净掰成小段,或者斜刀切成菱形段;葱姜蒜分别切末备用;里脊肉洗净切片,放入盐,料酒,淀粉腌制一会备用。

    2、炒锅倒入适量油烧热,下入肉片翻炒,变色后取出。

    3、留底油,下入扁豆小火慢炒,焖熟,快熟的时候放入葱姜末,翻炒均匀,待扁豆完全成熟后,放入肉片,加盐调味,不断翻炒,出锅前放入芝麻炒均即可出锅。

    去湿的食物4:丝瓜咸蛋麦片粥

    丝瓜咸蛋麦片粥具有 滋阴 清肺、益肝健脾、生津止渴的作用。体内湿气重的朋友,在选择去湿气的食物时,不妨考虑丝瓜咸蛋麦片粥,味道不错,去湿气的效果也不错!

    原料:丝瓜100克,咸蛋1个,麦片50克,粳米100克,麻油适量,葱末、酒、盐、味精少许。

    制法:

    (1)丝瓜洗净刨皮切丁:咸蛋1煮热,剥壳切成小粒;粳米漂洗浸泡待用。

    (2)在开水锅中放人粳米,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烧至米开花,放人麦片、丝瓜丁和咸蛋粒,熬制成粥后,加盐、酒、味精,撒人葱末,滴淋麻油。

    健脾祛湿吃什么食物好

    1、地瓜

    地瓜所含的纤维质松软易 消化 ,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助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连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2、燕麦

    燕麦能滑肠通便,促使粪便体积变大、水分增加,配合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发挥通便 排毒 的作用。将蒸熟的燕麦打成汁当作饮料来喝是不错的选择,搅打时也可加入其它 食材 ,如苹果、葡萄乾, 营养 又能促进排便!

    3、薏仁

    薏仁可促进体内 血液 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肿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错的排毒方法,直接将薏仁用开水煮烂后,适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的糖,是肌肤 美白 的天然保养品。

    4、小米

    小米不含麸质,不会刺激肠道壁,是属于比较温和的纤维质,容易被消化,因此适合搭配排毒餐食用。小米粥很适合排毒,有清热利尿的功效,营养丰富,也有助于美白。

    5、红豆

    红豆可增加肠胃蠕动,减少 便秘 ,促进排尿。可在睡前将红豆用电锅炖煮浸泡一段时间,隔天将无糖的红豆汤水当开水喝,能有效促进排毒。

    猜你喜欢:

    1. 排毒除湿吃什么药

    2. 调理脾胃除湿的中药方

    3. 除湿健脾的中药方剂有什么

    4. 除湿泡脚最好的中药方有什么

    5. 补肾除湿的中药方都有什么呢

    实脾汤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实脾饮的功效和作用、实脾汤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延伸阅读:中药材的保质期一般多久?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中药材有不一样的保质期。普通的中药材保质期一般是半年到一年这样,最多也只能放置两年,大多数超过两年就会失去药效。

    如果是木本植物的中药材,长放在空旷通风处,基本可以保存两年之久,最多不超过四年。矿物药材的话保质期就会长一些,基本只要不放在阴暗容易受潮的地方,大多数可以保存三年到五年,最长可以保存十年之久。

    虽然这些中药材的保质期都不是很短,但是也要尽快地使用完,堆积的时间越长,药效可能就会减弱,容易影响治疗效果,具体事项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

    •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