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_专业的育儿网站

首页 > 生活 > 营养  >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马连安的作用与功效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马连安的作用与功效

11-28 中药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马连安的作用与功效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马连安的作用与功效

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马连安的作用与功效》,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马连安的作用与功效 马莲安的药用价值

今天给各位分享马连安的作用与功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马莲安的药用价值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 1、地榆有什么功效与应用
  • 2、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 3、地榆煮水喝功效
  • 4、中草药:野升麻的功效与作用
  • 5、地榆有什么功效?

    地榆功效与作用

    地榆的功效:

    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长叶地榆的根。别名:黄瓜香、山地瓜、猪人参、

    血箭草,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的功效,止血宜炒炭用,泻火解毒宜

    生用;心肺热盛,吐血不止者,可柏叶、黄芩、小蓟等配伍;肠痈未成脓者,可

    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各种痈疮初起者,可用该品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功效分类:止血药;凉血止血药。

    别名:酸赭、豚榆系、白地榆、鼠尾地榆、西地榆、地芽、野升麻、马连鞍、

    花椒地榆、水橄榄根、线形地榆、水槟榔、山枣参、蕨苗参、红地榆、岩地芨、

    血箭草、黄瓜香。

    性味:苦酸;寒;无毒。

    归经:肝经;肺经;肾经;大肠经。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

    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6-15g

    ;鲜品

    30-120g

    ;或入丸、散,亦可绞汁内服。

    外用:适量,煎水或捣汁外涂;也可研末掺或捣烂外敷。

    地榆的作用:

    地榆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胃、大肠经;入血敛降;具有凉血止血,泻

    火解毒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肠风血痢,痔漏,赤白带下,

    痈疮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虫蛇咬伤。配苍术燥湿泻火,凉血止血,主治

    脾经湿热,痢疾下血。配槐角,凉血止血。配茜草,凉血止血,治便血等下焦湿

    热所致的出血。配乌梅,凉血涩肠。配黄柏,凉血燥湿。配金银花凉血止血效更

    强。

    1、

    地榆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生地榆、

    太子参各一两,或加怀牛膝一

    两,水煎服,连服二月。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2、治便血:地榆四两,炙甘草三两。每末五钱,水二盏,入砂仁末一钱,煎

    盏半,分二服。

    (《沈氏尊生书》地榆甘草汤)——汉高机械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1.止血

    地榆中含有的多元酚对于纤维蛋白有抑制的作用,能缩短血液凝固的时间,所以它具有止血的功效。

    2.抗炎抗菌

    研究显示,地榆对于炎症所致的肿胀症状有改善作用,同时对于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3.清热解毒

    地榆性寒,具有清火解毒作用,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还能解动物毒,捣汁涂虎、犬、蛇、虫伤。

    4.益气养血

    地榆能起到益气养血的功效,用于放化疗患者或病毒性肝炎等原因导致的白细胞减少,也可以用于免疫功能下降和血小板减少的治疗。

    5.消肿敛疮

    伤口外用炒地榆粉有显著疗效,可使渗出减少、组织水肿减轻,感染与死亡率降低,并使恢复加速。

    6.促进伤口愈合

    外用地榆粉可以促进伤口愈合,能大大使渗出减少、水肿的减轻以及降低感染率,并且能让伤口恢复速度变快。实验验证,给大鼠背部伤口涂抹,伤口恢复的更快。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地榆分地榆炭,酒地榆,盐地榆,地榆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敛疮,地榆的作用是治吐血,咯血,便血,血痢,赤白带下,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地榆用药禁忌是虚寒者忌服地榆。

    基本概述

    地榆

    药名:地榆

    别名:酸赭、豚榆系、白地榆、鼠尾地榆、西地榆、地芽、山枣参、蕨苗参、红地榆、岩地芨、血箭草、黄瓜香、野升麻、马连鞍、花椒地榆、水橄榄根、线形地榆、水槟榔。

    功效分类:止血药;凉血止血药。

    性味:苦酸;寒;无毒。

    归经:肝经;肺经;肾经;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30-120g;或入丸、散,亦可绞汁内服。外用:适量,煎水或捣汁外涂;也可研末掺或捣烂外敷。

    药材基源: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长叶地榆的根。

    炮制方法

    1、地榆:拣去杂质,用水洗净,稍浸泡,润透,切成厚片,晒干。

    2、地榆炭:取地榆片,置锅内炒至外表变为黑色,内部老,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3、醋地榆:取地榆片,加麸醋拌匀,吸尽后放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取出晾干,筛去灰屑。每地榆炭100kg,用麸醋10kg。醋地榆长于收敛止血,常用于崩漏下血。

    4、酒地榆:取地榆片,加白酒拌匀,吸尽后放入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取出晾干,筛去灰屑。每地榆片100kg,用白酒5kg。

    5、盐地榆:取地榆片,用武火炒至外黑内老,喷洒盐水炒匀,取出晾干。每地榆片100kb,用食盐3kg。

    功效作用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1、《活法机要》记载:地榆治久病肠风,痛痒不止;地榆五钱,苍术一两。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日一服。

    2、《补缺肘后方》记载:地榆治蛇毒:地榆根,捣绞取汁饮,兼以渍疮。

    3、《日华子本草》记载:地榆排脓,止吐血,鼻洪,月经不止,血崩,产前后诸血疾,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

    4、《沈氏尊生书》地榆甘草汤 记载:地榆治便血:地榆四两,炙甘草三两。每末五钱,水二盏,入砂仁末一钱,煎盏半,分二服。

    5、《唐本草》记载:地榆主带下十二病。

    6、《滇南本草》记载:地榆治红白痢,禁口痢:白地榆二钱,炒乌梅五枚,山楂一钱。水煎服。红痢红糖为引,白痢白糖为引。

    7、《本草正》记载:地榆清火明目。治带浊痔漏,产后阴气散失。亦敛盗汗,疗热痞。

    8、《补缺肘后方》记载:地榆治猘犬咬人:地榆根末,服方寸匕,日一、二,亦末敷疮上,生根捣敷佳。

    9、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记载:地榆治无名肿毒,疖肿,痈肿,深部脓肿:地榆500克,田基黄200克,研末,田七粉5~15克。调入700克凡士林中成膏,外敷患处。

    10、《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记载:地榆治烧烫伤:地榆根炒炭存性,磨粉,用麻油调成50%软膏,涂于创面,每日数次。

    11、地榆治湿疹:地榆面、煅石膏面各二十两,枯矾一两。研匀,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两,调膏外敷。

    12、《圣济总录》地榆汤 记载:地榆治血痢不止:地榆二两,甘草(炙、锉)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渣,温服,日二夜一。

    13、《纲目》记载:地榆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证。止血,取上截切片炒用,其梢则能行血,不可不知。杨士瀛云:诸疮痛者加地榆,痒者加黄芩。汁酿酒:治风痹,补脑。捣汁涂虎、犬、蛇、虫伤。

    14、《本草正义》记载:地榆苦寒,为凉血之专剂。妇人乳痛带下,多由于肝经郁火不疏,苦寒以清泄之,则肝气疏达,斯痛可已而带可止;然气滞痰凝之乳痛,及气虚不摄之带下,非其治也。止痛除恶肉,皆以外疡言之,血热火盛,则痛而多恶肉,地榆清热凉血,故止疡患作痛,而能除恶肉。

    15、《圣惠方》记载:地榆治妇人漏下赤色不止,令人黄瘦虚渴:地榆二两(细锉),以醋一升,煮十余沸,去渣,食前稍热服一合。亦治呕血。

    16、《开宝本草》记载:地榆止冷热痢及疳痢热。

    17、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记载:地榆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生地榆、太子参各一两,或加怀牛膝一两,水煎服,连服二月。

    18、《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记载:地榆治胃痛,胃肠出血。

    19、《别录》记载:地榆止脓血,诸痿,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主内漏不止,血不足。

    20、《全展选编·皮肤科》记载:地榆治湿疹:地榆面十五两,密陀僧三十两。研匀,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两,调膏外敷。

    21、《本草求真》记载:地榆诸书皆言因其苦寒,则能入于下焦血分除热,俾热悉从下解。又言性沉而涩,凡人症患吐衄崩中肠风血痢等症,得此则能涩血不解。按此不无两歧,讵知其热不除,则血不止,其热既清,则血自安,且其性主收敛,既能清降,又能收涩,则清不虑其过泄,涩亦不虑其或滞,实力解热止血药也。

    22、《药物考》记载:地榆调敷汤火伤,疳疮溃烂。

    23、《纲目》记载:地榆汁酿酒:治风痹,补脑。捣汁涂虎、犬、蛇、虫伤。

    24、《药品化义》记载:地榆解诸热毒痈。

    25、《滇南本草》记载:地榆治酒寒,面寒疼,肚腹疼。

    26、《药性论》记载:地榆止血痢蚀脓。

    27、《小儿卫生总微方论》记载:地榆治面疮赤肿焮痛:地榆八两(细锉),水一斗,煮至五升,去渣,适寒温洗之。

    28、《本经》记载:地榆主妇人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

    29、地榆治湿疹:地榆一两,加水两碗,煎成半碗,用纱布沾药液湿敷。

    30、《全展选编·传染病》记载:地榆治急性菌痢:水橄榄根研粉,成人每服三至六分,每天三次,儿童减半。

    31、《本草选旨》记载:地榆以之止血,取上截炒用。以之行血、取下截生用。以之敛血,则同归、芍。以之清热,则同归、连。以之治湿,则同归、芩。以之治血中之痛,则同归、萸。以之温经而益血,则同归、姜。大抵酸敛寒收之剂,得补则守,得寒则凝,得温暖而益血归经,在善用者自得之而已。

    食用方法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30-120g;或入丸、散,亦可绞汁内服。外用:适量,煎水或捣汁外涂;也可研末掺或捣烂外敷。

    用药禁忌

    1、虚寒者忌服地榆。

    2、《本草经集注》记载:地榆得发良。地榆恶麦门冬。

    3、《本草衍义》记载:虚寒人及水泻、白痢,即未可轻使地榆。

    4、《本草经疏》记载:胎产虚寒泄泻,血崩脾虚泄泻,法并禁用地榆。

    5、《本草汇言》记载:痈疮久病无火,并阳衰血证,并禁用地榆。

    6、《医学入门》记载:虚寒冷痢禁用地榆。热痢初起亦不可用,恐涩早也。

    7、《本经逢原》记载:气虚下陷而崩带及久痢脓血瘀晦不鲜者,又为切禁。性能伤胃,误服多致口噤不食。

    野升麻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单穗升麻的根茎。

    【植物形态】单穗升麻,又名:野菜升麻,大叶毛狼。

    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以上。根茎横走,粗壮。茎直立,具棱线和纵沟,2至3回3出羽状复叶互生,下部叶较大。具长柄,柄基成短鞘而抱茎,茎上部叶柄较短;小叶片椭圆状卵形或狭卵形、披针形,长3.5~9厘米,宽1.5~5.5厘米,先端锐尖,边缘2~3深裂,裂片有缺刻和不整齐的锐锯齿;厚纸质,上面无毛,下面沿叶脉有白色短柔毛。花序顶生和腋生,长达18~30厘米,通常单穗,有时基部有2~3短分枝,成复总状花序;花杂性,白色,密生,花梗及花序轴密生棕色鳞片状毛茸;花被片卵状椭圆形,早落;雄蕊多数:心皮2,蓇葖果长6~8毫米,呈不整斜方形,疏生白毛,顶端具宿存花柱;种子2~5粒。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生于高山林下阴湿草丛中或林缘溪沟旁。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浙江、四川等地。

    【采集】9~10月采挖根茎,去净茎叶、须根,晒干。

    【药材】干燥根茎呈不规则块状,稍弯曲,长约20厘米,直径5~9厘米。表面棕黑色至黑色,有横向纹理,上方残留多个大形的茎基残痕,下方及两侧有多数点状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横断面可见形成层,呈棕黑色,皮部有浅黑色纵走条纹,有的木部朽蚀咸空洞,皮部有菱形纹理。气微,味辛微苦。

    产浙江、四川、黑龙江、吉林等地。

    本品在四川,黑龙讧、吉林等地区作升麻使用。参见"升麻"条。

    【化学成分】根茎含升麻甙、甲基升麻甙、乙酰基升麻环氧烯醇甙、升麻环氧醇甙、25-o-甲升麻环氧醇甙、25-o-乙酰升麻环氧醇甙等皂甙,升麻醇及其酯,凯诺醇,安米醇,咖啡酸二甲醚,升麻精。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Cimicifugaracemosa根的提取物有降低血压作用。在动物身上尚有某些雌激素作用。

    【性味】《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味甘辛微苦,性微寒。"

    【功用主治】《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散风,解毒,升阳,透疹。治时气疫疠,阳明头痛,喉痛,斑疹,风热疮疡,久泄脱肛,女子崩带,小儿麻疹。用量八分至二钱。"

    提醒您:野升麻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地榆为蔷薇科地榆属的植物,分布在亚洲北温带、广布于欧洲以及中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地榆生长于海拔30米至3000米的地区,常生于灌丛中、山坡草地、草原、草甸及疏林下,已由人工引种栽培。中草药名称地榆(拼音名Diyu),来源为植物地榆的干燥根。5-6cm,宽0.5-3cm,先端钝,有小突尖,基部截形或浅心形,边缘有圆而锐的锯齿,小叶柄基部具小托叶。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地榆生于草地、山坡、林缘灌丛及田边。主产江苏、浙江等地。茎有时带紫色,羽状复叶,基生叶有长柄,茎生叶互生。中药地榆味苦沉降,酸涩收敛,微寒清热,有凉血泄热,收敛止血之功。用于多种出血证,尤适宜于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及崩漏等。用于便血、痔血,多与槐花、枳壳等同用;用于血热崩漏,常与生地黄、牡丹皮、白芍等同用;用于血痢,常与黄连、木香等同用。

    别名:酸赭、豚榆系、白地榆、鼠尾地榆、西地榆、地芽、野升麻、马连鞍、花椒地榆、水橄榄根、线形地榆、水槟榔、山枣参、蕨苗参、红地榆、岩地芨、血箭草、黄瓜香。

    性味:苦酸;寒;无毒。

    归经:肝经;肺经;肾经;大肠经。

    功能: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30-120g;或入丸、散,亦可绞汁内服。外用:适量,煎水或捣汁外涂;也可研末掺或捣烂外敷。

    地榆用于烧伤创面用药,以地榆配漆大姑、黄柏等,制成糊剂或乳剂外用,敷药后可见局部分泌物减少。此外,也有用于治溃疡病出血、咯血、崩漏、鼻衄等,有一定效果。局部外敷,可治皮炎。

    地榆也可用于抗菌作用,主要对肠内致病菌(如伤寒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但对脑膜炎双球菌、金葡萄菌、大型结核杆菌也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地榆外用调搽,可使渗出液减少,疼痛减轻。用于湿疹,可用生地榆浓煎液,纱布浸湿外敷,亦可用地榆粉,加煅石膏粉、枯矾、研匀,撒于患处,或加麻油调敷。

    地榆是一种含丰富营养物质的植物,其所含的维生素及无机盐量比一般蔬菜高几倍或十几倍,地榆是补充人体矿物质、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好食品。民间的食疗偏方中,有用地榆煎汤服,治大便出血、痔疮出血。丰富的钾质,有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

    鲜地榆适量捣拦敷患处,可治烧伤。地榆的根具有收敛止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降压等作用。洗净泥土,除去茎叶及须根,晒干切片。

    虚寒性出血症禁服地榆,血虚有瘀者慎服。恶麦门冬;痈疮久病无火,并阳衰血证,并禁用之。气虚下陷而崩带及久痢脓血瘀晦不鲜者,又为切禁。性能伤胃,误服多致口噤不食。

    地榆虽可用于身体各部分急慢性出血,但以治慢性便血为主,效果较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治烧伤生用,止血炒用。地榆含有大量鞣质,有较强的收敛性和收缩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同时还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能对抗绿脓杆菌感染。

    以上便是我为大家总结的地榆的功效,地榆的作用的全部内容,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也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

    马连安的作用与功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马莲安的药用价值、马连安的作用与功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延伸阅读:中药材的保质期一般多久?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中药材有不一样的保质期。普通的中药材保质期一般是半年到一年这样,最多也只能放置两年,大多数超过两年就会失去药效。

    如果是木本植物的中药材,长放在空旷通风处,基本可以保存两年之久,最多不超过四年。矿物药材的话保质期就会长一些,基本只要不放在阴暗容易受潮的地方,大多数可以保存三年到五年,最长可以保存十年之久。

    虽然这些中药材的保质期都不是很短,但是也要尽快地使用完,堆积的时间越长,药效可能就会减弱,容易影响治疗效果,具体事项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

    •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