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_专业的育儿网站

首页 > 生活 > 营养  >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中药鱼骨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中药鱼骨的功效与作用

11-14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中药鱼骨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中药鱼骨的功效与作用

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中药鱼骨的功效与作用》,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中药鱼骨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鱼骨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药鱼骨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药鱼骨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 1、中药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 2、悬赏10分 问一味中药
  • 3、中草药: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
  • 4、黑龙江哪里有中药材批发?
  • 5、黄辣丁旁边的叫什么鱼?
  • 6、请问:中医专家:乌贼骨粉及白芨粉功效是什么?

    海螵蛸常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湿疹湿疮,溃疡不敛。那么你知道海螵蛸的功效都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准备的中药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海螵蛸的形态特征

    1.无针乌贼,软体中等大,背腹扁,胴部卵圆形,一般长约157mm,约为宽的2倍。头部长约29mm,眼大,眼后有椭圆形的嗅觉陷,头部中央有口,口吸周围有腕4对和触腕1对。各腕长度相近,顺序为4132,内侧有吸盘4行,吸盘大小相似,吸盘腔壁上的角质环外缘具尖锥形小齿;惟雄性左侧第4腕茎化为生殖腕,特点是基部约占全腕1/3处的吸盘特小,中部和顶部吸盘正常。触腕长度一般超过胴长,触腕穗狭小,长约40 ,其上有吸盘20行,大小相近,其角质环外缘具方圆形小齿。头部的腹面有一漏斗器,漏斗管下方体内的墨囊相通,可由漏斗排出黑液御敌。生活时,胴背有明显的白花斑,雄者斑大,雌者斑小。胴部两侧有肉鳍,全缘,前端较狭,向后渐宽,左、右两鳍在末端分离。胴后腹面末端有一腺孔,捕获后常有红褐色液体流出。外套腔背面的内壳长椭圆形,长约为宽的3倍,角质缘发达,末端形成角质板,横纹面呈水波形,末端无骨针。

    2.金乌贼,体中等大,胴部卵圆形,一般长约200mm,约为宽的1.5倍,头部长约30mm,腕序为4132,吸盘4行,其角质环外缘具不规则的钝形小齿,雄性左侧第4腕茎化为生殖腕,特点是基部7列、8列吸盘正常,至9-15列吸盘突然变小,向上的吸盘又正常。触腔略超过胴长,触腕穗呈半月形,约为全腕长度的1/5。吸盘小而密,约10行,大小相近。生活时体表黄褐色,胴背具棕紫色和乳白色相间的细斑,雄性胴背具金的波状横纹,但在生殖季节常显出若干不规则的蓝绿色横纹,腹部由乳白色变成 金绿色,非常鲜艳。内壳长椭圆形,长约为宽的2.5 倍,背面凸,有坚硬的石灰质粒状突起,腹面石灰质松软,中央有一条纵沟,横纹面具环形生长的横纹。末端骨针粗壮。

    3.针乌贼,体较小胴部狭瘦,后端尖细,一般长约90mm,约为宽的2倍,鳍窄,头部长约12mm。雌雄异形显着,雄性胴部瘦长呈圆锥形,腕序为2413,其中第2对腕约为其他各腕长度的2倍以上,且极粗壮,顶端圆,外侧有紫色环纹,腕下面2/3处吸盘为4行,余为2行;雌性胴部胱肥短,腕序为2143,第2对和第3对腕相似,下面3/5处吸盘为4行,余为2行。两性的第1对和第3对腕吸盘为4行,顶端吸盘为2行;两性的第4对腕吸盘均为4行,两性的吸盘角质环外缘,基本无齿,惟尖端小吸盘略具方形小齿。雄性左侧第4腕茎化,顶端吸盘极小。触腕细长 ,超过胴长,触腕穗短小,约占全腕长度的1/10,吸盘7-8行,大小悬殊,中央4行最大。生活时背部有极细的斑点。雄性内壳长为宽的6倍;雌性内壳长为宽的4倍,角质缘很窄,背面突起极细小,中央有一条纵肋,末端骨针尖锐。

    4.白斑乌贼,体型较大,胴部卵圆形,一般长约300mm,约为宽度的1.8倍,肉鳍最大宽度小于胴宽的1/4,位于两侧,全缘,末端分离,腕序为4321,吸盘4行,基部的部分吸盘角质环外缘具密休愈合的钝头小齿;顶部的部分吸盘具分离小齿。生活时胴背黄褐色,具细白斑。内壳厚大,长椭圆形,长约为宽的2.5倍,背面颗粒粗大,腹面前凸后凹,横纹面中央有一条浅沟,末端骨针粗壮。

    5.虎斑乌贼,体型较大,与白斑乌贼相似,主要差别是本种腕基部吸盘角质环外缘光滑无齿,但具很多细纹;顶部吸盘则具有密集的钝形小齿。生活时,体黄褐色,胴背有褐色波状斑纹,状如虎斑。内鳍与胴背交界处环绕着一圈天蓝色的镶边。

    6.拟目乌贼,体型较大,与白斑乌贼相似,并要差别是腕序为4132。生活时,胴背黄褐色 ,并有明显的眼状白斑。触腕长,超过头长和胴长之和。内壳的横纹面较短。

    海螵蛸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研末,1.5-3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吹耳、鼻。

    海螵蛸的注意事项

    阴虚多热者不宜多服;久服易致便秘,可适当配润肠药同用。

    ①《本草经集注》:恶白敛、白及。

    ②《蜀本草》:恶附子。

    ③《本草经巯》:血病乡热者勿用。

    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主吐血;呕血;崩漏;便血;衄血;创伤出血;肾虚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嘈杂;嗳气泛酸;湿疹溃疡。用于胃痛吞酸,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溃疡病。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

    ①《本经》: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

    ②《别录》: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一作丈夫阴中肿痛》),又止疮多脓汁不燥。

    ③《药性论》:止妇人漏血,主耳聋。

    ④《唐本草》:疗人目中翳。

    ⑤《食疗本草》:主小儿大人下痢,炙今黄,去皮细研成粉,粥中调服之。

    ⑥《本草拾遗》:主妇人血瘕,杀小虫。

    ⑦《日华子本草》:疗血崩。

    ⑧《纲目》:主女子血枯病,伤肝,唾血下血,治疟消瘿。研末敷小儿疳疮,痘疮臭烂,丈夫阴疮,汤火伤,跌伤出血。烧存性,同鸡子黄涂小儿重舌、鹅口,同蒲黄末敷舌肿血出如泉,同银朱吹鼻治喉痹,同麝香吹耳治聤耳有脓及耳聋。

    ⑨《要药分剂》:通经络,去寒湿。

    ⑩《现代实用中药》:为制酸药,对胃酸过多、胃溃疡有效。

    海螵蛸的附方

    ①治胃痛,吐酸:一海螵蛸五钱,贝母、甘草各二钱,瓦楞子三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二钱。二海螵蛸一两(研末),阿胶三钱。共炒,再研末。每次服一钱,每日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②治胃出血:海螵蛸五钱,白芨六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一钱五分,日服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③治吐血及鼻衄不止:乌贼骨,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④治鼻血不止:乌贼鱼骨、槐花等分。举生半炒,为末吹鼻。(《世医得效方》)

    ⑤治积年肠风下血,面色萎黄,下部肿疼,或如鼠你,或如鸡冠,常似虫咬,痛痒不息:绿矾二两(烧令赤),乌贼鱼骨一两(炙令微黄),釜底墨一两。捣罗为末,用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赤糙米汤下三十丸。(《圣惠方》)

    ⑥治小便血淋:海螵蛸末一钱。生地黄汁调服。(《经验方》)

    ⑦治妇人漏下不止:乌贼骨、当归各二两,鹿茸、阿胶各三两,蒲黄一两。上五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夜再服。(《千金方》)

    ⑧治妇人久办白带下:乌贼骨一两(烧灰),白矾三两(烧汁尽),釜底墨二两。捣罗为末,用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圣惠方》)

    ⑨治跌破出血:乌贼鱼骨末敷之。(《仁斋直指方》)

    ⑩治各种外伤出血:骨粉、海螵蛸、蒲黄炭各等分。研细末,过150目筛,混合即得。撒于创面,稍加压即可凝固止血。(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⑾治外伤出血:海螵蛸、煅猪皮、人中白各一两,石灰一两半。共研细粉。消毒,撒于创面处,包扎即可。(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⑿治血枯:四乌鲗骨、一蔖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素问》)

    ⒀治哮喘:海螵蛸,焙干研成细末。每日三次。每次一钱五分,温开水送服。(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⒁治诸疳疮:海螵蛸三分,白及三分,轻粉一分。为末。先用浆水洗,拭干贴。(《小儿药证直诀》白粉散)

    ⒂治疬疡:三年醋磨乌贼骨,先布摩肉赤,敷之。(《千金方》)

    ⒃治小儿脐疮出脓及血:海螵蛸、胭脂,为末,油调搽之。(《圣惠方》)

    ⒄治头上生疮:海螵蛸、白胶香各二钱,轻粉五分。为末。先以油润净乃搽末。(《卫生易简方》)

    ⒅治耳底出脓:海螵蛸半钱,麝香一字。为末。以绵杖缴净,吹入耳中。(《澹寮方》)

    ⒆治阴囊湿痒:乌贼骨、蒲黄、扑之。(《医宗三法》)

    ⒇治目中一切浮翳:乌贼鱼骨,细研和蜜点之。(《食疗本草》)

    (21)治疳眼:乌贼鱼骨、牡蛎等分。为末,糊丸如皂子大。每服用猪子肝一具,药一丸,清米泔内煮,肝熟为度,和肝食,用煮肝泔水下三两服。(《经验方》)

    灵仙----威灵仙

    【英文名】 RADIX CLEMATIDIS

    【别名】铁脚威灵仙、百条根、老虎须、铁扫帚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 、棉团铁线莲(山蓼) Clematis hexapetala Pall.或东北铁线莲(黑薇)Clematis manshurica Rupr.的干燥根及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采集时间】秋季采挖。

    【制法】拣净杂质,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段,晒干。

    【性状】

    威灵仙:根茎呈柱状,长1。5~10cm,直径0。3~1。5cm;表面淡棕;顶端残留茎基;质较坚韧,断面纤维性;下侧着生多数细根。根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长7~15cm,直径0。1~0。3cm;表面黑褐色,有细纵纹,有的皮部脱落,露出黄白色木部;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皮部较广,木部淡,略呈方形,皮部与木部间常有裂隙。气微,味淡。

    棉团铁线莲:根茎呈短柱状,长1~4cm,直径0。5~1cm。根长4~20cm,直径 0。1~0。2cm ;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断面木部圆形。味咸。

    东北铁线莲:根茎呈柱状,长1~11cm ,直径0。5~2。5cm。根较密集,长5~23cm,直径0。1~0。4cm;表面棕黑色;断面木部近圆形。味辛辣。

    【鉴别】

    本品根的横切面:威灵仙 表皮细胞外壁增厚,棕黑色。皮层宽,均为薄壁细胞,外皮层切向延长;内皮层明显。韧皮部外侧常有纤维束及石细胞,纤维直径18~43μm 。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全部木化。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棉团铁线莲 外皮层细胞多径向延长,紧接外皮层的1~2列细胞壁稍增厚。韧皮部外侧无纤维束及石细胞。

    东北铁线莲 外皮层细胞径向延长,老根略切向延长。韧皮部外侧偶有纤维及石细胞。

    【性味归经】辛、咸,温。归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用法用量】 6~9g 。

    【贮藏】置干燥处。

    【采集】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晒干。

    【药材】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黄褐色,上端残留木质茎基,下侧丛生多数细根。

    根细长圆柱形,长约8~16厘米,直径约1~4毫米,略弯曲,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有细纵纹。

    质坚脆易折断,皮部与木部易脱离,断面平坦,类圆形,皮部灰,木部黄白色。

    根茎质较坚韧,断面不平坦,纤维性。

    气微弱。

    味微苦。

    以条匀,皮黑、肉白、坚实者为佳。

    主产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山东、四川、广东、福建等地亦产。

    四川所用的威灵仙是地上部分,为干燥的茎叶,茎之表面黑色,有纵沟与节,中空,质脆,易断。

    气微、味淡。

    同属植物作威灵仙使用的尚有:①山蓼又名:绵团铁线莲、黑薇。

    根茎呈短柱状,黄褐色,上端残留茎基,下侧丛生细根。

    根长4~10厘米,径0.8~1.5毫米,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有细纵纹,少数皮部脱落露出黄白色细条状木部;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色,木部与皮部间常有裂隙,木部类白色,略呈方形。

    根茎及茎基部质坚韧;折断面不平坦,纤维性。

    气微,味微苦。

    使用于东北、华北、山东、江苏。

    ②小木通,使用于云南、湖南、广西、浙江,参见川木通条。

    ③柱果铁线莲,又名:老虎师藤,使用于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福建、浙江、江西。

    ④毛柱铁线莲,使用于广西、福建、湖南。

    ⑤单叶铁线莲,使用于广西、江西、安徽、浙江,参见雪里开条。

    ⑥山木通,使用于广西、江西、浙江、安徽,参见山木通条。

    ⑦东北铁线莲,使用于东北。

    ⑧黄药子,使用于江苏、浙江,参见铁脚威灵仙叶条。

    此外,尚有以百合科植物短梗菝葜(使用于陕西,参见金刚刺条)、鞘柄菝葜(使用于甘肃,参见鞘菝葜条)及华东菝葜(使用于山东,参见粘鱼须条)的根茎及根作威灵仙使用。

    《开宝本草》、《本草经》、《救荒本草》等所载的威灵仙,为玄参科植物轮叶婆婆纳,此种威灵仙目前未见使用。

    《滇南本草》所载的威灵仙,系菊科植物显脉旋复花,参见草威灵条。

    【备注】

    (1)用于风湿所致的肢体疼痛及脚气疼痛等症,常与羌活、独活、牛膝、秦艽等配伍同用。用于诸骨鲠喉,可单用威灵仙15g,水煎,或加米醋煎汁,分数次含口中,缓缓吞咽。

    植物形态 藤本。新鲜茎光滑无毛,有明显的纵行纤维条纹。茎叶干后变黑色。羽状复叶对生,粉绿色,光滑;小叶3 ~5,狭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3~7cm,宽1.5~3.6cm,先端钝 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上面沿脉有毛;叶柄长4.5~6.5cm。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被片一,白色,外面边缘密生白 色短柔毛。瘦果狭卵形而扁,疏生柔毛。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山谷或灌丛中。主产安徽、江苏、浙江,广泛分布两广地区。

    采制 秋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 根茎呈不规则状,长1.5~10cm,直径0.3~1.5cm,表面淡棕,顶端残留茎基,两侧及下方有多数细长根。根圆柱形,略弯曲,长7 ~25cm,直径0.1~0.3cm,表面棕黑色,有时皮部脱落露出黄白色木部。质硬脆,断面木部类方形。味微苦。

    化学成分 含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 头翁素(anemonin)、毛茛甙(ran-unculin)、铁线莲皂甙(clematoside),尚含多种甙元为齐墩果酸的皂甙。

    性味 性温,味辛、咸。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寒痹痛、四肢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哽咽喉。

    气味:(根)苦、温、无毒。

    编辑本段主治

    1、腰脚诸痛。用威灵仙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温酒送下。又方:用威灵仙一斤,洗干净,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泡药的酒送下。

    2、手足麻痹。用威灵仙(炒)五两,生川乌头、五灵脂各四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盐汤送下。忌茶。

    3、喘咳呕逆,不能进食。用威灵仙(焙)、半夏(姜汁浸,焙),共研为末,加皂有水熬膏,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七至十丸,姜汤送下。一日服三次。一月后见效。忌茶、面。

    4、腹中痞积。用威灵仙、楮桃儿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此方名“化铁丸”。

    5、肠风泻血。用威灵仙、鸡冠花各二两,在米醋二升中煮干,炒为末,以鸡蛋白调作小饼,炙干后再研为末。每服二钱,陈米汤送下。一天服两次。

    6、痔疮肿痛。用威灵仙三两,水一斗煎汤先熏后洗。

    编辑本段威灵仙新用妙方

    传统认为威灵仙有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三大功效,常用量5~15g。因其性走窜,药理学证实其还有解除食管、支气管、输尿管、胃及胆道等处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并有较强的消炎止痛作用,因此,临床实践中又摸索出其许多新用妙方。

    急性腰扭伤 威灵仙20g,当归尾10g,牛膝15g,牛蒡子l0g。水煎服,日1剂。一般3~5剂收功。

    慢性咽炎、梅核气 威灵仙、全栝楼各20g,青蒿、茯苓、陈皮各15g,黄芩、枳壳各12g,浙贝母、竹茹、桃仁各10g,生甘草5g。水煎服,日1剂。或威灵仙30g,水煎去渣,加醋、蜂蜜各10g,煮沸,分2次服,日1剂。

    急性龟头炎、阴囊湿疹 威灵仙60g,浓煎250ml,温洗患处,日2~3次。局部红疹、水疱、瘙痒、疼痛等症状一般可很快消失。

    呃逆 威灵仙30g,黑芝麻20g,蜂蜜30g,加水750ml,水煎30分钟,日1剂。

    跟骨骨刺、足跟痛 威灵仙50~100g,放入2000~2500ml的清水中,煮沸30分钟,待药液温度适宜,加入陈醋50ml,浸泡患足l小时。每日1次,连用7~10天。也可取本品200g,煎汁300ml,熏洗患处,每次半小时,日1~2次,连用15天。

    胆结石 威灵仙60g,每日2次煎水内服;或威灵仙45g,海金砂(包)、郁金、金钱草各30g,柴胡、延胡索各15g,黄芩、枳壳、厚朴各10g。水煎服,日l剂。

    外伤性食道炎 威灵仙30g,绵白糖100g,开水浸泡或煎煮。晾微温时代茶频饮。日1剂。

    面神经麻痹 威灵仙、防风各30g,水煎服,日1剂。

    外伤性神经损伤 威灵仙20~50g,当归、红花各15g,地龙l0g,鸡血藤30g为基本方。上肢加姜黄、桑枝;肩胛胸脊部加葛根、桔梗、狗脊;腰部及下肢加续断、桑寄生、川牛膝;气虚加生黄芪;血瘀加乳香、没药;肢体屈伸不利、运动障碍明显加伸筋草。水煎服,日1剂。

    痔疮出血 威灵仙60g,芒硝30g,煎水熏洗、坐浴患处。日1~2次。

    虚寒胃痛 威灵仙30g,水煎去渣留汁,加入生鸡蛋2个,红糖适量,煮成蛋汤温服。日1剂。此外,本品还可治疗肝硬化、黄疸性肝炎、腮腺炎、输尿管结石、支气管炎等。

    编辑本段种植

    1.选地与整地:选背阳、日照时间较短、土壤较深厚的地块,全垦,深耕耙细,起畦。

    2.播种方法

    (1)育苗移栽:春天用撒播法育苗,覆土不超过1厘米,然后用稻草盖畦面,在适温、适湿下,约半个月出苗。出苗后50—60天移栽定植。

    (2)根芽移栽:春天根芽未萌动前用刀切取根芽,然后直接移栽至大田。两种方法定植于大田的株行距为30厘米X40厘米,挖穴种植。种前穴内放足基肥。

    1.中耕除草:育苗期间,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去所盖之稻草,当苗高3—5厘米时中耕除草1次,以后视杂草生长情况再中耕除草l一2次。定植于大田后每年中耕除草2—3次。

    2.追肥:苗期结合中耕除草施淡而少的人粪尿或其他氮肥,定植后施2次含磷的肥料或复合肥。

    3.修枝:为促进根系发展,适当剪去过密的藤条。

    编辑本段【采收加工】

    威灵仙以根入药。栽后2年于秋冬两季挖取根部,除去茎叶,洗净泥土,切段后晒干。

    编辑本段化学成分

    ①威灵仙的根含白头翁素、白头翁内酯、甾醇、糖类、皂甙、内酯、酚类、氨基酸。

    叶含内酯、酚类、三萜、氨基酸、有机酸。

    ②山蓼的叶含香豆精类0.82%、山柰酚等黄酮类0.23%及生物碱、挥发油、树脂等,不含有皂甙、鞣质或强心甙类 ③东北铁线莲的根含三萜皂甙:铁线莲甙A、铁线莲甙A'、铁线莲甙B、铁线莲甙C。

    ④黄药子及其变种的根含皂甙、常春藤皂甙元。

    编辑本段【药理作用】

    ①对循环系统的作用狭叶铁线莲(即山蓼)50%浸剂(1毫升/公斤)可使犬的血压下降,肾容积缩小,其煎剂药效仅及浸剂之半。

    对离体蟾蜍心脏有先抑制后兴奋的作用,其浸剂的药效似比煎剂约大3~5倍。

    其降压作用可能与对心脏的抑制有关。

    ②对平滑肌的影响狭叶铁线莲煎剂对小鼠离体肠管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能是对平滑肌的直接作用,对大鼠及家兔的离体肠管亦有相似作用;对小鼠离体子宫作用不明显。

    ③抗利尿作用狭叶铁线莲制剂对小鼠、大鼠、豚鼠有显著的抗利尿作用。

    这种作用,浸剂与煎剂大致相等;50%煎剂0.2毫升约相当于脑垂体后叶素0.1单位的抗利尿效果,且其作用时间似比脑垂体后叶素为长,此种作用也可能与血压下降、肾血管收缩有关。

    ④降血糖作用威灵仙浸剂对正常大鼠有显著增强葡萄糖同化的作用(即给予大鼠以大量葡萄糖后,尿糖试验仍为阴性),故可能有降血糖作用。

    ⑤其他作用威灵仙(品种未鉴定)煎剂0.025克/10克(1/8的最小致死量)腹腔注射能轻度提高小鼠痛阀(热板法),故可能有镇痛效能。

    1:3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皮肤真菌有些抑制作用。

    华中威灵仙(白花藤,品种未鉴定)中提得的白花素(白头翁脑)有抑菌作用。

    另一种威灵仙的水提取物中也有原白头翁素,可能是抗菌成分。

    编辑本段【炮制】

    威灵仙:拣净杂质,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段,晒干。

    酒灵仙:取威灵仙段,用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干,取出放凉。

    (每威灵仙100斤,用黄酒12~15斤)

    编辑本段【性味】

    辛咸,温,有毒。

    ①《开宝本草》:味苦,温,无毒。

    ②《珍珠囊》:甘。

    ③《纲目》:味微辛咸。

    ④《本经逢原》:苦辛,温,小毒。

    编辑本段【归经】

    入膀胱经。

    ①《本草经疏》:入足太阳经。

    ②《本草求真》:专入膀胱,兼入肠、胃等经。

    ③《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功用主治-威灵仙的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涎,散癖积。

    治痛风、顽痹、腰膝冷痛,脚气,疟疾,症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

    (1)祛风湿止痛:用于风湿痛。

    其性善行,能通行十二经络,故对全身游走性风湿痛尤为适宜。

    (2)消鱼骨:用本品30克(加醋)煎汤缓咽,治鱼骨哽喉。

    用于诸骨鲠咽。

    可用本品煎汤,缓缓咽下,一般可使骨鲠消失。

    亦可和入米醋、砂糖服。

    此外本品能消痰水,可用于噎膈、痞积。

    编辑本段【中药剂量】:

    5~10克;治骨鲠可用30克。

    本品性走窜,久服易伤正气,体弱者宜慎用。

    ①《唐本草》:腰、肾、脚膝、积聚、肠内诸冷病,积年不瘥,服之效。

    ②《开宝本草》:主诸风,宣通五藏,去腹内冷滞,心隔痰水久积,症瘕痃癣气块,膀胱宿脓恶水,腰膝冷疼及疗折伤。

    ③《本草衍义》:治肠风。

    ④《本草衍义补遗》:痛在上者('上者'一作'上下者')服之。

    ⑤《本经逢原》:痘疹毒壅于上不能下达,腰下胫膝起灌迟者,用为下引。

    ⑥《南京民间药草》:鲜根泡酒服治胃痛;和白糖打烂敷脑门处一昼夜,见皮肤生泡即除去,治牙龈肿胀。

    ⑦《安徽药材》:捣敷眉心治白喉。

    ⑧《广西中草药》: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利尿,止痛。

    治风湿骨痛,黄疸,浮肿,小便不利,偏头痛,跌打内伤。

    编辑本段【宜忌】

    气虚血弱,无风寒湿邪者忌服。

    ①《海上集验方》:恶茶及面汤。

    ②《本草衍义》:性快,多服疏人五脏真气。

    ③《本草经疏》:凡病非风湿及阳盛火升,血虚有热,表虚有汗,痃疟口渴身热者,并忌用之。

    ④《本草汇言》:凡病血虚生风,或气虚生痰,脾虚不运,气留生湿、生痰、生饮者,咸宜禁之。

    编辑本段【选方】

    ①治手足麻痹,时发疼痛;或打扑伤损,痛不可忍,或瘫痪等症:威灵仙(炒)五两,生川乌头,五灵脂各四两。

    为末,醋糊丸,梧子大。

    每服七丸,用盐汤下。

    忌茶。

    (《普济方》) ②治中风手足不遂,口眼歪斜,筋骨关节诸风,腰膝疼痛,伤寒头痛,鼻流清涕,皮肤风痒,瘰疬,痔疮,大小肠秘,妇人经闭:威灵仙洗焙为末,以好酒和令微湿,入竹筒内,牢塞口,九蒸九曝,如干,添酒重洒之,以白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至三十丸,酒汤下。

    (《海上集验方》) ③治肾脏风壅,腰膝沉重:威灵仙末。

    蜜丸,梧子大。

    温酒服八十丸。

    平明微利恶物如青脓胶,即是风毒积滞,如未利,再服一百丸,取下,后食粥补之一月,仍常服温补药。

    (孙兆·放杖丸) ④治腰脚疼痛久不瘥:威灵仙五两。

    捣细罗为散。

    每于食前以温洒调下一钱,逐日以微利为度。

    (《圣惠方》威灵仙散)又方:用威灵仙一斤,洗干净,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用泡药的酒送下。

    ⑤治脚气入腹,胀闷喘急:威灵仙末,每服二钱,酒下。

    痛减一分则药亦减一分。

    (《简便单方》) ⑥治疟疾:威灵仙,以酒一钟,水一钟,煎至一钟,临发温服。

    (《本草原始》) ⑦治噎塞膈气:威灵仙一把,醋、蜜各半碗,煎五分服,吐出宿痰。

    (《唐瑶经验方》) ⑧治停痰宿饮,喘咳呕逆,全不入食:威灵仙(焙)、半夏(姜汁浸焙)。

    为末,用皂角水熬膏,丸绿豆大。

    每服七丸至十丸,姜汤下,一日三服,一月为验。

    忌茶、面。

    (《纲目》) ⑨治痞积:威灵仙、楮桃儿各一两。

    上为细末。

    每服三钱重,用温洒调下。

    (《普济方》化铁散) ⑩治癖积:威灵仙为末。

    炼蜜丸,如弹子大,红绢袋盛一丸,同精猪肉四两煮烂。

    去药吃肉,以知为度。

    (《幼科指掌》威灵仙丸) ⑾治大肠冷积:威灵仙末。

    蜜丸,梧子大。

    一更时,生姜汤下十丸至二十丸。

    (《经验良方》) ⑿治男妇气痛,不拘久近:威灵仙五两,生韭根二钱半,乌药五分,好酒一盏,鸡子一个。

    灰火煨一宿,五更视鸡子壳软为度。

    去渣温服,以干物压之,侧睡,向块边;渣再煎,次日服,觉刺痛,是其验也。

    (《摘元方》) ⒀治肠风病甚不瘥:咸灵仙(去土)、鸡冠花各二两。

    上二味,锉劈,以米醋二升煮干,更炒过,捣为末,以生鸡子清和作小饼子,炙干,再为细末。

    每服二钱匕,空心,陈米饮调下,午复更一服。

    (《圣济总录》灵仙散) ⒁治痔疮肿痛:威灵仙三两。

    水一斗,煎汤,先熏后洗,冷再温之。

    (《外科精义》) ⒂治便毒:威灵仙、贝母、知母各-两。

    为末。

    每服三钱,空心酒调下,如不散再服。

    (《痈疽神秘验方》威灵仙散) ⒃治破伤风病:威灵仙半两,独头蒜一个,香油一钱。

    同捣烂,热酒冲服,汗出。

    (《卫生易简方》) ⒄治鸡鹅骨鲠:赤茎威灵仙五钱。

    井华水煎服。

    (《圣济总录》) ⒅治渚骨鲠咽。

    威灵仙一两二钱,砂仁一两,沙糖-盏。

    水二钟,煎一钟,温服。

    (《纲目》) ⒆治牙痛:威灵仙、毛茛各等量。

    制法:鲜药洗净,捣烂取汁,1000毫升药汁加75%酒精10毫升,用以防腐。

    用法:用棉签沾药水擦痛牙处。

    注意不可多擦,以免起泡。

    (《全展选编·五官科》)

    编辑本段【临床应用】

    ①治疗腮腺炎取鲜威灵仙根洗净、切细、捣烂,每用1斤加米醋半斤,浸于玻璃瓶内,盖紧勿令泄气。

    3日后取出醋浸液,用棉签蘸涂患处,每2~3小时涂抹1次。

    治疗32例,除4例效果不明外,均于1~3天内症状消失。

    ②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将威灵仙根烘干研成细粉,每次取3钱与鸡蛋1个搅匀,用菜油或麻油煎后服用。

    每天3次,连服3天。

    忌牛肉,猪肉及酸辣。

    曾治疗15例,14例治愈。

    ③治疗丝虫病鲜威灵仙根1斤切碎,加水煎煮半小时后取汁,再和入红糖1斤,白酒2两煎熬片刻。

    总药量在5天内分10次服完,每日早晚各1次,小儿用量酌减。

    33例普查阳人,治疗后经1~2次复查,微丝蚴阴转者27例。

    据观察,疗效与药量,疗程有关。

    用药量不足1斤者,疗效较差;用二个疗程的有效率高于一个疗程。

    服药后未见严重反应,仅少数患者胃部有烧灼感,恶心,体温轻度升高等。

    ④治疗关节炎取威灵仙1斤切碎,和入白酒3斤,放入锅内隔水炖半小时取出,过滤后备用。

    每次10~20毫升,日服3~4次。

    治疗15例,对改善症状有一定效果。

    ⑤治疗麦粒肿、结膜炎等先取2.5x2.5厘米的胶布一块,中央剪一小孔(如黄豆大),贴于患眼对侧内关穴上(双眼患病则敷双侧),然后取威灵仙鲜叶捣烂,搓成小团,如黄豆大,置于小孔内,再覆盖一层胶布固定,并以拇指在敷药穴位上轻按半分钟,以加强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

    一般约40分钟左右,局部有轻度辣感,即可将胶布和药去掉;经1天左右局部起一小水泡,须加以保护,以防感染。

    治疗麦粒肿12例,结膜炎6例,外伤性角膜溃疡1例,平均3天见效。

    ⑥治疗扁桃体炎取鲜威灵仙全草(或单用茎、叶)2两(干品减半),洗净煎汤服或当茶饮,每日1剂。

    观察247例,有效率达90%。

    或用鲜威灵仙叶捣烂绞汁,以棉条浸透塞鼻,对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会厌炎及诸骨鲠喉,均有效果。

    用法:将消毒棉花捻成4~5厘米的长条,一端浸药汁塞入鼻孔(左痛塞左,右痛塞右),达上鼻道。

    约4~6分钟,患者即流泪、打喷嚏,至30分钟左右,症状即可显著减轻。

    如未愈,须隔4~6小时再重复治疗。

    ⑦治疗骨鲠取威灵仙1两,加水2碗,煎成1碗,慢慢咽下,在半至1小时内服完,一日内可咽服1~2剂。

    如骨鲠于食道者,酌情补液及抗感染。

    治疗诸骨鲠104例,服药后90例顺利消失,14例无效后改在喉镜或食道镜下取出骨鲠,有效率为85%左右。

    其中喉咽部骨鲠32例(均为鱼骨),服药1~3剂即顺利消失者27例;食道骨鲠72例(35例合并不同程度感染),均加用抗菌素,同时补液并禁食等,服药1~8剂后除8例无效外,其余经X线透视复查钡餐通过顺利,无1例产生并发症。

    据观察,治疗效果与异物大小、梗阻部位和异物插入软组织的深浅有关。

    从动物实验与临床结果看,威灵仙对骨鲠的作用,可能是:一直接作用于平滑肌,使兴奋性增强,由节律收缩变成蠕动。

    二骨鲠后局部挛缩,应用威灵仙后,通过其抗组织胺作用,使局部松弛,蠕动改变,从而使骨易于松脱。

    食道上端为横纹肌,中下端为平滑肌,骨鲠于中下端者收效较好,可能与此有关。

    三威灵仙直接对骨无软化作用,但喉咽食道之分泌液带酸性,有助于其发挥疗效。

    但须指出,如服药四剂无效,应结合异物种类、梗阻部位,考虑采用手术取出,以免贻误病情。

    此外,有用威灵仙五钱,和入米醋适量,煎取药液缓缓咽服,治疗诸骨鲠亦有效果。

    【中文名】威灵仙(侯宁极《药谱》)

    【类别】根类

    【异名】能消(《开宝本草》),葳灵仙(《苏沈良方》),葳苓仙(《珍珠囊》),铁脚威灵仙(《纲目》),灵仙(《药品化义》),黑脚威灵仙(《生草药性备要》),九草阶、风车(《现代实用中药》),鲜须苗(《南京民间药草》),黑骨头、黑木通(《贵州民间方药集》),铁杆威灵仙(《药材资料汇编》),铁搧帚(《浙江中药手册》),七寸风(《广西中兽医药植》),铁脚灵仙、牛闲草、牛杆草(《江苏植药志》),老虎须、辣椒藤(《陆川本草》),铁灵仙(《河北药材》),灵仙藤、黑灵仙(《四川中药志》),黑须公、芝查藤根(《广东中药》)。

    【来源】为毛莨科植物威灵仙的根。

    【植物形态】威灵仙

    攀援性灌木,高4~10米。根多数丛生,细长,外皮黑褐。茎干后黑色,具明显条纹,幼时被白色细柔毛,老时脱落。叶对生,羽状复叶,小叶通常5片,罕为3片,小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1.5~3.6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或广楔形,罕有浅心形者,全缘,上面沿叶脉有细毛,下面光滑,主脉3条。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长12~18厘米;苞片叶状;萼片4,有时5片,花瓣状,长圆状倒卵形,白色,顶端常有小尖头突出,外侧被白色柔毛,内侧光滑无毛;雄蕊多数,不等长,花丝扁平;雌蕊4~6,心皮分离,子房及花柱上密生白色毛。瘦果扁平状卵形,略生细短毛,花柱宿存,延长呈白色羽毛状。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于山野、田埂及路旁。分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集】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晒干。

    【药材】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黄褐色,上端残留木质茎基,下侧丛生多数细根。根细长圆柱形,长约8~16厘米,直径约1~4毫米,略弯曲,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有细纵纹。质坚脆易折断,皮部与木部易脱离,断面平坦,类圆形,皮部灰,木部黄白色。根茎质较坚韧,断面不平坦,纤维性。气微弱。味微苦。以条匀,皮黑、肉白、坚实者为佳。

    主产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山东、四川、广东、福建等地亦产。

    四川所用的威灵仙是地上部分,为干燥的茎叶,茎之表面黑色,有纵沟与节,中空,质脆,易断。气微、味淡。

    同属植物作威灵仙使用的尚有:①山蓼又名:绵团铁线莲、黑薇。根茎呈短柱状,黄褐色,上端残留茎基,下侧丛生细根。根长4~10厘米,径0.8~1.5毫米,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有细纵纹,少数皮部脱落露出黄白色细条状木部;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色,木部与皮部间常有裂隙,木部类白色,略呈方形。根茎及茎基部质坚韧;折断面不平坦,纤维性。气微,味微苦。使用于东北、华北、山东、江苏。②小木通,使用于云南、湖南、广西、浙江,参见"川木通"条。③柱果铁线莲,又名:老虎师藤,使用于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福建、浙江、江西。④毛柱铁线莲,使用于广西、福建、湖南。⑤单叶铁线莲,使用于广西、江西、安徽、浙江,参见"雪里开"条。⑥山木通,使用于广西、江西、浙江、安徽,参见"山木通"条。⑦东北铁线莲,使用于东北。⑧黄药子,使用于江苏、浙江,参见"铁脚威灵仙叶"条。

    此外,尚有以百合科植物短梗菝葜(使用于陕西,参见"金刚刺"条)、鞘柄菝葜(使用于甘肃,参见"鞘菝葜"条)及华东菝葜(使用于山东,参见"粘鱼须"条)的根茎及根作威灵仙使用。《开宝本草》、《本草经》、《救荒本草》等所载的威灵仙,为玄参科植物轮叶婆婆纳,此种威灵仙目前未见使用。《滇南本草》所载的威灵仙,系菊科植物显脉旋复花,参见"草威灵"条。

    【化学成分】①威灵仙的根含白头翁素、白头翁内酯、甾醇、糖类、皂甙、内酯、酚类、氨基酸。叶含内酯、酚类、三萜、氨基酸、有机酸。

    ②山蓼的叶含香豆精类0.82%、山柰酚等黄酮类0.23%及生物碱、挥发油、树脂等,不含有皂甙、鞣质或强心甙类

    ③东北铁线莲的根含三萜皂甙:铁线莲甙A、铁线莲甙A"、铁线莲甙B、铁线莲甙C。

    ④黄药子及其变种的根含皂甙、常春藤皂甙元。

    【药理作用】①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狭叶铁线莲(即山蓼)50%浸剂(1毫升/公斤)可使犬的血压下降,肾容积缩小,其煎剂药效仅及浸剂之半。对离体蟾蜍心脏有先抑制后兴奋的作用,其浸剂的药效似比煎剂约大3~5倍。其降压作用可能与对心脏的抑制有关。

    ②对平滑肌的影响

    狭叶铁线莲煎剂对小鼠离体肠管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能是对平滑肌的直接作用,对大鼠及家兔的离体肠管亦有相似作用;对小鼠离体子宫作用不明显。

    ③抗利尿作用

    狭叶铁线莲制剂对小鼠、大鼠、豚鼠有显著的抗利尿作用。这种作用,浸剂与煎剂大致相等;50%煎剂0.2毫升约相当于脑垂体后叶素0.1单位的抗利尿效果,且其作用时间似比脑垂体后叶素为长,此种作用也可能与血压下降、肾血管收缩有关。

    ④降血糖作用

    威灵仙浸剂对正常大鼠有显著增强葡萄糖同化的作用(即给予大鼠以大量葡萄糖后,尿糖试验仍为阴性),故可能有降血糖作用。

    ⑤其他作用

    威灵仙(品种未鉴定)煎剂0.025克/10克(1/8的最小致死量)腹腔注射能轻度提高小鼠痛阀(热板法),故可能有镇痛效能。1:3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皮肤真菌有些抑制作用。华中威灵仙(白花藤,品种未鉴定)中提得的白花素(白头翁脑)有抑菌作用。另一种威灵仙的水提取物中也有原白头翁素,可能是抗菌成分。

    【炮制】威灵仙:拣净杂质,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段,晒干。酒灵仙:取威灵仙段,用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干,取出放凉。(每威灵仙100斤,用黄酒12~15斤)

    【性味】辛咸,温,有毒。

    ①《开宝本草》:"味苦,温,无毒。"

    ②《珍珠囊》:"甘。"

    ③《纲目》:"味微辛咸。"

    ④《本经逢原》:"苦辛,温,小毒。"

    【归经】入膀胱经。

    ①《本草经疏》:"入足太阳经。"

    ②《本草求真》:"专入膀胱,兼入肠、胃等经。"

    ③《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功用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涎,散癖积。治痛风、顽痹、腰膝冷痛,脚气,疟疾,症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

    (1)祛风湿止痛:用于风湿痛。其性善行,能通行十二经络,故对全身游走性风湿痛尤为适宜。

    (2)消鱼骨:用本品30克(加醋)煎汤缓咽,治鱼骨哽喉。用于诸骨鲠咽。可用本品煎汤,缓缓咽下,一般可使骨鲠消失。亦可和入米醋、砂糖服。此外本品能消痰水,可用于噎膈、痞积。

    【中药剂量】:5~10克;治骨鲠可用30克。本品性走窜,久服易伤正气,体弱者宜慎用。

    ①《唐本草》:"腰、肾、脚膝、积聚、肠内诸冷病,积年不瘥,服之效。"

    ②《开宝本草》:"主诸风,宣通五藏,去腹内冷滞,心隔痰水久积,症瘕痃癣气块,膀胱宿脓恶水,腰膝冷疼及疗折伤。"

    ③《本草衍义》:"治肠风。"

    ④《本草衍义补遗》:"痛在上者("上者"一作"上下者")服之。"

    ⑤《本经逢原》:"痘疹毒壅于上不能下达,腰下胫膝起灌迟者,用为下引。"

    ⑥《南京民间药草》:"鲜根泡酒服治胃痛;和白糖打烂敷脑门处一昼夜,见皮肤生泡即除去,治牙龈肿胀。"

    ⑦《安徽药材》:"捣敷眉心治白喉。"

    ⑧《广西中草药》:"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利尿,止痛。治风湿骨痛,黄疸,浮肿,小便不利,偏头痛,跌打内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宜忌】气虚血弱,无风寒湿邪者忌服。

    ①《海上集偏方》:"恶茶及面汤。"

    ②《本草衍义》:"性快,多服疏人五脏真气。"

    ③《本草经疏》:"凡病非风湿及阳盛火升,血虚有热,表虚有汗,痃疟口渴身热者,并忌用之。"

    ④《本草汇言》:"凡病血虚生风,或气虚生痰,脾虚不运,气留生湿、生痰、生饮者,咸宜禁之。"

    【选方】①治手足麻痹,时发疼痛;或打扑伤损,痛不可忍,或瘫痪等症:威灵仙(炒)五两,生川乌头,五灵脂各四两。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七丸,用盐汤下。忌茶。(《普济方》)

    ②治中风手足不遂,口眼歪斜,筋骨关节诸风,腰膝疼痛,伤寒头痛,鼻流清涕,皮肤风痒,瘰疬,痔疮,大小肠秘,妇人经闭:威灵仙洗焙为末,以好酒和令微湿,入竹筒内,牢塞口,九蒸九曝,如干,添酒重洒之,以白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酒汤下。(《海上集偏方》)

    ③治肾脏风壅,腰膝沉重:威灵仙末。蜜丸,梧子大。温酒服八十丸。平明微利恶物如青脓胶,即是风毒积滞,如未利,再服一百丸,取下,后食粥补之一月,仍常服温补药。(孙兆·放杖丸)

    ④治腰脚疼痛久不瘥:威灵仙五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洒调下一钱,逐日以微利为度。(《圣惠方》威灵仙散)又方:用威灵仙一斤,洗干净,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泡药的酒送下。

    ⑤治脚气入腹,胀闷喘急:威灵仙末,每服二钱,酒下。痛减一分则药亦减一分。(《简便单方》)

    ⑥治疟疾:威灵仙,以酒一钟,水一钟,煎至一钟,临发温服。(《本草原始》)

    ⑦治噎塞膈气:威灵仙一把,醋、蜜各半碗,煎五分服,吐出宿痰。(《唐瑶经偏方》)

    ⑧治停痰宿饮,喘咳呕逆,全不入食:威灵仙(焙)、半夏(姜汁浸焙)。为末,用皂角水熬膏,丸绿豆大。每服七丸至十丸,姜汤下,一日三服,一月为验。忌茶、面。(《纲目》)

    ⑨治痞积:威灵仙、楮桃儿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重,用温洒调下。(《普济方》化铁散)

    ⑩治癖积:威灵仙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红绢袋盛一丸,同精猪肉四两煮烂。去药吃肉,以知为度。(《幼科指掌》威灵仙丸)

    ⑾治大肠冷积:威灵仙末。蜜丸,梧子大。一更时,生姜汤下十丸至二十丸。(《经验良方》)

    ⑿治男妇气痛,不拘久近:威灵仙五两,生韭根二钱半,乌药五分,好酒一盏,鸡子一个。灰火煨一宿,五更视鸡子壳软为度。去渣温服,以干物压之,侧睡,向块边;渣再煎,次日服,觉刺痛,是其验也。(《摘元方》)

    ⒀治肠风病甚不瘥:咸灵仙(去土)、鸡冠花各二两。上二味,锉劈,以米醋二升煮干,更炒过,捣为末,以生鸡子清和作小饼子,炙干,再为细末。每服二钱匕,空心,陈米饮调下,午复更一服。(《圣济总录》灵仙散)

    ⒁治痔疮肿痛:威灵仙三两。水一斗,煎汤,先熏后洗,冷再温之。(《外科精义》)

    ⒂治便毒:威灵仙、贝母、知母各-两。为末。每服三钱,空心酒调下,如不散再服。(《痈疽神秘偏方》威灵仙散)

    ⒃治破伤风病:威灵仙半两,独头蒜一个,香油一钱。同捣烂,热酒冲服,汗出。(《卫生易简方》)

    ⒄治鸡鹅骨鲠:赤茎威灵仙五钱。井华水煎服。(《圣济总录》)

    ⒅治渚骨鲠咽。威灵仙一两二钱,砂仁一两,沙糖-盏。水二钟,煎一钟,温服。(《纲目》)

    ⒆治牙痛:威灵仙、毛茛各等量。制法:鲜药洗净,捣烂取汁,1000毫升药汁加75%酒精10毫升,用以防腐。用法:用棉签沾药水擦痛牙处。注意不可多擦,以免起泡。(《全展选编·五官科》)

    【临床应用】①治疗腮腺炎

    取鲜威灵仙根洗净、切细、捣烂,每用1斤加米醋半斤,浸于玻璃瓶内,盖紧勿令泄气。3日后取出醋浸液,用棉签蘸涂患处,每2~3小时涂抹1次。治疗32例,除4例效果不明外,均于1~3天内症状消失。

    ②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将威灵仙根烘干研成细粉,每次取3钱与鸡蛋1个搅匀,用菜油或麻油煎后服用。每天3次,连服3天。忌牛肉,猪肉及酸辣。曾治疗15例,14例治愈。

    ③治疗丝虫病

    鲜威灵仙根1斤切碎,加水煎煮半小时后取汁,再和入红糖1斤,白酒2两煎熬片刻。总药量在5天内分10次服完,每日早晚各1次,小儿用量酌减。33例普查阳人,治疗后经1~2次复查,微丝蚴阴转者27例。据观察,疗效与药量,疗程有关。用药量不足1斤者,疗效较差;用二个疗程的有效率高于一个疗程。服药后未见严重反应,仅少数患者胃部有烧灼感,恶心,体温轻度升高等。

    ④治疗关节炎

    取威灵仙1斤切碎,和入白酒3斤,放入锅内隔水炖半小时取出,过滤后备用。每次10~20毫升,日服3~4次。治疗15例,对改善症状有一定效果。

    ⑤治疗麦粒肿、结膜炎等

    先取2.5x2.5厘米的胶布一块,中央剪一小孔(如黄豆大),贴于患眼对侧内关穴上(双眼患病则敷双侧),然后取威灵仙鲜叶捣烂,搓成小团,如黄豆大,置于小孔内,再覆盖一层胶布固定,并以拇指在敷药穴位上轻按半分钟,以加强药物对穴位的 *** 作用。一般约40分钟左右,局部有轻度辣感,即可将胶布和药去掉;经1天左右局部起一小水泡,须加以保护,以防感染。治疗麦粒肿12例,结膜炎6例,外伤性角膜溃疡1例,平均3天见效。

    ⑥治疗扁桃体炎

    取鲜威灵仙全草(或单用茎、叶)2两(干品减半),洗净煎汤服或当茶饮,每日1剂。观察247例,有效率达90%。或用鲜威灵仙叶捣烂绞汁,以棉条浸透塞鼻,对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会厌炎及诸骨鲠喉,均有效果。用法:将消毒棉花捻成4~5厘米的长条,一端浸药汁塞入鼻孔(左痛塞左,右痛塞右),达上鼻道。约4~6分钟,患者即流泪、打喷嚏,至30分钟左右,症状即可显著减轻。如未愈,须隔4~6小时再重复治疗。

    ⑦治疗骨鲠

    取威灵仙1两,加水2碗,煎成1碗,慢慢咽下,在半至1小时内服完,一日内可咽服1~2剂。如骨鲠于食道者,酌情补液及抗感染。治疗诸骨鲠104例,服药后90例顺利消失,14例无效后改在喉镜或食道镜下取出骨鲠,有效率为85%左右。其中喉咽部骨鲠32例(均为鱼骨),服药1~3剂即顺利消失者27例;食道骨鲠72例(35例合并不同程度感染),均加用抗菌素,同时补液并禁食等,服药1~8剂后除8例无效外,其余经X线透视复查钡餐通过顺利,无1例产生并发症。据观察,治疗效果与异物大小、梗阻部位和异物插入软组织的深浅有关。从动物实验与临床结果看,威灵仙对骨鲠的作用,可能是:一直接作用于平滑肌,使兴奋性增强,由节律收缩变成蠕动。二骨鲠后局部挛缩,应用威灵仙后,通过其抗组织胺作用,使局部松弛,蠕动改变,从而使骨易于松脱。食道上端为横纹肌,中下端为平滑肌,骨鲠于中下端者收效较好,可能与此有关。三威灵仙直接对骨无软化作用,但喉咽食道之分泌液带酸性,有助于其发挥疗效。但须指出,如服药四剂无效,应结合异物种类、梗阻部位,考虑采用手术取出,以免贻误病情。此外,有用威灵仙五钱,和入米醋适量,煎取药液缓缓咽服,治疗诸骨鲠亦有效果。

    【名家论述】①《海上集偏方》:"威灵仙,去众风,通十二经脉,疏宣五脏冷脓宿水变病,微利不渴。人服此,四肢轻健,手足温暖,并得清凉。"

    ②《纲目》:"威灵仙,气温,味微辛咸。辛泄气,咸泄水,故风湿痰饮之病,气壮者服之有捷效,其性大抵疏利,久服恐损真气,气弱者亦不可服之。"

    ③《本草经疏》:"威灵仙,主诸风,而为风药之宜导善走者也。腹内冷滞,多由于寒湿,心膈痰水,乃饮停于上、中二焦也,风能胜湿。湿病喜燥,故主之也。膀胱宿脓恶水,靡不由湿所成,腰膝冷疼,亦缘湿流下部侵筋致之,祛风除湿,病随去矣。其曰久积症瘕、痃癖、气块及折伤。则病于血分者多,气分者少,而又未必皆由于湿,施之恐亦无当,取节焉可也。"

    ④《药品化义》:"灵仙,性猛急,盖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风胜者,患在上,湿胜者,患在下,二者郁遏之久,化为血热,血热为本,而痰则为标矣,以此疏通经络,则血滞痰阻,无不立豁。若中风手足不遂,以此佐他药宣行气道。酒拌,治两臀痛。因其力猛,亦能软骨,以此同芎、归、龟甲、血余,治临产交骨不开,验如影响。"

    ⑤《本草正义》:"威灵仙,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味有微辛,故亦谓祛风,然惟风寒湿三气之留凝隧络,关节不利诸病,尚为合宜,而性颇锐利,命名之义,可想而知,乃唐人著《威灵仙传》竟谓治中风不语,手足不遂,口眼歪斜云云,则人有误会矣。"

    提醒您:威灵仙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黑龙江中药材批发,可到哈尔滨三棵树药材专业市场,位于哈尔滨市太平区南直路。是东北最大的中药材批发市场。

    黑龙江中药材中,庆安人参、铁力平贝、通河五味子、依兰赤芍、林口黄芪、大同板蓝根、依安防风、林甸柴胡、海林刺五加、海伦月见草最有名。

    黄芪食谱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春、秋季采挖,除去泥土、须根及根头,晒至六七成干,理直扎捆后晒干。功能主治为:补气固表、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等。

    黄芪川芎粥

    川芎6克,黄芪15克,糯米50至100克。川芎、黄芪水煎取汁,与糯米煮成粥,早晚食用的话,可以有补气的作用。

    北芪鲤鱼

    北芪30克,鲤鱼500克。将鱼去鳞、鳃和内脏,与北芪同置沙锅内,加清水共煎,调味,鱼熟烂后饮汤食鱼。可补益脾胃,这样的食谱对于脾胃虚弱的情况有改善的作用,还能缓解消瘦乏力,对于缓解营养不良导致的水肿有利尿的功效。

    黄芪茶

    黄芪30至6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长期服用,黄芪可以泡茶,对于缓解鼻炎来说有好处,还能经常饮用。

    黄芪煮鸡

    生黄芪30克,鸡1只,重约1000至1500克,加酒共煮。用于体虚、体弱或者是食欲不振,还能调理体质。

    黄芪红枣汤

    生黄芪、红枣各30克共煮。每日1剂,食枣喝汤,黄芪和红枣一起搭配,可以有补气的作用,还能缓解体弱多病。

    黄芪芝麻煲大肠

    猪大肠1副,黑芝麻10克,黄芪30克。将大肠洗净,与后2味共炖汤,佐餐服。这样,对于出现的大便干燥上火的情况有改善的作用,还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力,这样的食谱可以经常吃。

    黄芪水煮鱼 老杨的厨房

    黄芪水煮鱼

    食材明细

    主料

    鱼段适量

    辅料

    豆芽适量

    生菜适量

    姜适量

    大葱适量

    干辣椒适量

    花椒适量

    黄芪适量

    枸杞适量

    配料

    盐适量

    胡椒粉适量

    鸡精适量

    蛋清适量

    步骤

    鱼段去骨和鱼腩,取肉备用。

    鱼从尾部开始片成鱼片,淘洗干净,用盐一茶匙,胡椒粉一茶匙,蛋清一个,食用油半汤匙,鸡精半茶匙腌渍十分钟。

    黄芪和枸杞用开水泡五分钟备用。

    鱼片拌上半汤匙淀粉备用。

    锅里放油炒香葱姜,把鱼骨和鱼腩放进去炒一下。

    兑入黄芪和枸杞泡的水烧开。

    调入盐和胡椒粉,下入豆芽煮熟。

    碗里铺上生菜,豆芽备用。

    鱼片分份下入汤里,不要一下子都放进去。大火烧,鱼片定型即可捞出。

    鱼片捞出在碗里,锅里的汤用滤网过滤倒入碗里。

    锅里放油,冷油下辣椒和花椒。

    辣椒和花椒变微红就捞出来放在碗上面。

    锅里的油继续熬,冒青烟后,关火,默数三秒,倒在鱼片上。

    黄芪肉骨猪蹄

    食材明细

    主料

    猪蹄2个

    肉骨6块

    辅料

    黄芪适量

    当归少许

    枸杞适量

    小葱适量

    姜适量

    配料

    白酒适量

    盐适量

    鸡精少许

    胡椒粉少许

    步骤

    当归不能多,否则味道就变坏了。

    猪蹄和肉骨一起焯水,放两小勺白酒。多煮一会,把油和浮沫都煮出来。然后捞出用凉水冲洗干净。

    把洗净的猪蹄和肉骨放入高压锅,黄芪、当归、枸杞、姜片、小葱一并放入。加入适量的盐、鸡精、少许胡椒粉和少许白酒。

    最后按比例加入最大限度的水,上气之后中小火压制15到20分钟就可以啦。

    您好,这是:重唇鱼。重唇鱼属于鲤科,分布在长江流域的岷江、嘉陵江、汉水等支流以及黑龙江及其各支流中,重唇鱼喜欢栖息在水流湍急的河段,靠捕食各种水生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为生,水生昆虫、小型虾类、小型螺类喝贝类都是其主要食物。重唇鱼也是一味中药材,具有消肿利水、祛风除湿的功效,与白茅根合用能治疗水肿、小便不利,与杜仲合用能治疗腰膝酸痛、颈椎腰椎疼痛。

    1、乌贼骨治诸疳疮:海螺蛸三分,白及三分,轻粉一分。为末。先用浆水洗,拭干贴。(《小儿药证直诀》白粉散)

    2、乌贼骨治小便血淋:海螵蛸末一钱。生地黄汁调服。 (《经验方》)

    3、乌贼骨治各种外伤出血:骨粉、海螵蛸、蒲黄炭各等分。研细末,过150目筛,混合即得。撒于创面,稍加压即可凝固止血。(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4、乌贼骨治阴囊湿痒:乌贼骨、蒲黄、扑之。(《医宗三法》)

    5、乌贼骨治妇人久赤白带下:乌贼骨--两(烧灰),白矾三两(烧汁尽),釜底墨二两。捣罗为末,用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 (《圣惠方》)

    6、乌贼骨治积年肠风下血,面色萎黄,下部肿疼,或如鼠?,或如鸡冠,常似虫咬,痛痒不息:绿矾二两(烧令赤),乌贼鱼骨一两(炙令微黄),釜底墨一两。捣罗为末,用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赤糙米汤下三十丸。(《圣惠方》)

    7、乌贼骨治目中一切浮器:乌贼鱼骨,细研和蜜点之。(《食疗本莫》)

    8、乌贼骨治血枯:四乌铡骨、一蔗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 (《素问》)

    9、乌贼骨治耳底出脓:海螺蛸半钱,麝香一字。为末。以绵杖缴净,吹入再中。(《谵察方》)

    10、乌贼骨治头上生疮:海螺蛸、白胶香各二钱,轻粉五分。为末。先以油润净乃搽末。(《卫生易简方》)

    11、乌贼骨治疬疡:三年醋磨乌贼骨,先布摩肉赤,敷之。(《千金方》)

    12、乌贼骨主小儿大人下痢,炙令黄,去皮细研成粉,粥中调服之。《食疗本草》

    13、乌贼骨治胃病,吐酸:海螵蛸一两(研末),阿胶三钱。共炒,再研末。每次服一钱,每日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14、乌贼骨疗人目中翳。《唐本草》

    15、乌贼骨治跌破出血:乌贼鱼骨末敷之。(《仁斋直指方》)

    16、乌贼骨治疳眼:乌贼鱼骨、牡蛎等分。为末,糊丸如皂子大。每服用猪子肝一具,药一丸,清米浴内煮,肝熟为度,和好食,用煮肝浴水下三两服。(《经验方》)

    17、乌贼骨治哮喘:海膘销,焙干研成细末。每日三次,每次一钱五分,温开水送服。 (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18、乌贼骨治小儿脐疮出脓及血:海膘蛸、胭脂,为末,油调搽之。(《圣惠方》)

    19、乌贼骨治吐血及鼻衄不止:乌贼骨,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二钱。 (《圣惠方》)

    20、乌贼骨通经络,去寒湿。《要药分剂》

    23、乌贼骨治下肢溃疡:海螺蛸六两,制甘石一两,赤石脂二两,熟石膏三两。研细末,瓶贮备用,如疮口局部肌肉乌紫看,取上药百分之八十,加入肉桂粉百分之二十。将药末撒于疮口以不见肉为度,每早、晚各换药一次,外贴适当软膏。第二次换药时,创口不宜用水洗涤,用消毒棉球揩去陈药,或用油料将陈药涂湿后擦去。 (《浙江中医》(ll):5,1965)

    21、乌贼骨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本经》

    22、乌贼骨治胃出血:海螵蛸五钱,白芨六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一钱五分,日服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23、乌贼骨主妇人血瘕,杀小虫。《本草拾遗》

    24、乌贼骨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一作丈夫阴中肿痛》),又止疮多脓汁不燥。《别录》

    12、乌贼骨治外伤出血:海膘蜗、般猪皮、人中白各一两,石灰一两半。共研细粉。消毒,撒于创面处,包扎即可。(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25、乌贼骨治胃病,吐酸:海螵蛸五钱,贝母、甘草各二钱,瓦楞子三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二钱。 (《山东中草药手册》)

    26、乌贼骨治鼻血不止:乌贼鱼骨、槐花等分。半生半炒,为末吹鼻。 (《世医得效方》)

    27、乌贼骨治妇人漏下不止:乌贼骨、当归各二两,鹿茸、阿胶各三两,蒲黄一两。上五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夜再服。 (《千金方》)

    28、乌贼骨止妇人漏血,主耳聋。《药性论》

    29、乌贼骨疗血崩。《日华子本草》

    30、乌贼骨主女子血枯病,伤肝,唾血下血,治疟消瘿。《纲目》

    31、乌贼骨为制酸药,对胃酸过多、胃溃疡有效。《现代实用中药》

    白芨粉,主要是针对于止血止痛,很常见的皮肤疾病有着很好的功效,男女均可使用,不过现在女性患上的黄褐斑会比较多,而且大多数会有肾气不足,血液循环不畅的问题,可用白芨粉进行治疗。

    中药鱼骨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药鱼骨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中药鱼骨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延伸阅读:中药鉴定的方法有哪些

    中药鉴定的方法常见的有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

    1、来源鉴定是应用动物、植物、矿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研究,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应用品种的准确,包括观察植物形态,核对文献,核对中药标本等方式。

    2、性状鉴定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包括观察中药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等。

    3、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技术对中药进行显微分析,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的一种鉴定方式,包括组织鉴定和粉末鉴定两种方式。

    4、理化鉴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的一种鉴定方法。包括一般常数的测定、一般理化鉴别、色谱法、光谱法等。

    •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