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_专业的育儿网站

首页 > 生活 > 营养  >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栀子颗粒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栀子颗粒功效与作用

07-02 中药材名称大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栀子颗粒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栀子颗粒功效与作用

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栀子颗粒功效与作用》,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栀子颗粒功效与作用 中成药栀子颗粒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栀子颗粒功效与作用,以及中成药栀子颗粒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1、茵栀黄颗粒有什么作用呢 功效作用好不好
  • 2、栀子保肝又有毒
  • 3、栀子花开花后掉下来的黑色的米米(圆的,有点像老鼠屎- -!)是什么?
  • 4、栀子对肝脏的危害
  • 5、栀子有什么样的保健作用?

    功效作用好不好? 茵栀黄为中成药,成分为茵陈、栀子、黄芩甙、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方中茵陈为君药,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作用。栀子味苦、性寒,为臣药,具有清热利湿、泻火除烦的作用。黄芩苦寒为臣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上述三药相配伍,加强了其清利湿热的作用,方中佐以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金银花,共同起到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茵陈、栀子、黄芩中多种成分具有保肝、利胆的作用;临床发现无任何副作用,通用于新生儿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除外胆道梗阻),疗效满意。加快了胆红素的消退速度,减少了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茵栀黄颗粒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保肝、利胆的作用,用于急性、慢毒性肝炎所至黄疸及转氨酶升高,属于温热邪毒内蕴证者。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茵栀黄颗粒主要成分为茵陈、山栀子、大黄、黄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可增加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从而改善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而且无毒副作用,茵栀黄颗粒辅助光疗不仅可显著减轻黄疸的程度,缩短黄疸的持续时间,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 谨遵医嘱,合理使用,方能让茵栀黄颗粒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正品保证,更有保障!

    栀子保肝又有毒

    栀子保肝又有毒,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它的果汁是一宗比较传统的中药,栀子可用于治疗心神烦闷,外感热病和体内火毒炽盛,它为一种寒性药物,那么栀子保肝又有毒?

    栀子保肝又有毒1

    栀子对肝没有什么危害。栀子是一种中草药,能够倾泻人体全身上下之火邪,虽然性寒,但是如果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对症治疗是不会对肾脏产生伤害的,而且还能起到清热利湿的作用。中药栀子对于肝胆湿热所引起的湿热黄疸的治疗效果非常好,能够起到清热凉血、清肝明目、利尿,通淋的作用,而且还可以用来治疗血淋、热淋涩痛等小便不适症状。栀子一般对肝脏没有任何危害。栀子对肝脏的影响表明:大鼠灌胃藏红花素50mg/kg 8天对肝脏功能无影响,但可引起急性肝脏变色。如服用高剂量100mg/kg 2周则可引起肝损害和黑变,但低剂量10mg/kg 40天并不产生上述情况,上述的肝损害和黑变是完全可逆的。

    栀子有保肝护肝、利胆消肿、镇静降压、凉血止血的效果,除非服用的栀子量严重高于正常量,才会有损害肝脏的可能。一般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按规定剂量服用,是绝对不会损害肝脏功能的。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黄疸症肝炎、扭挫伤、糖尿病、高血压、肝火旺盛、目赤肿痛、热淋涩痛等病症。栀子性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作用。

    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对于我们常见的多种不适问题来说,我们都是可以通过栀子来改善和缓解的,这样对我们健康也是会有好处的,同时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 、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的时候,我们都可以通过栀子来解决。栀子所含环烯醚萜甙等成分均有利胆作用,其醇提取物和藏红花甙、藏红花酸可使胆汁分泌量增加,能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有保肝利胆的作用。

    不过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够使用这样的药物,为什么呢?因为栀子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不宜用。而且使用的时候其实方法非常的简单,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碾碎就可以了,这样服用栀子会比较好。而且目前栀子并没有显著的不良反应以及副作用,但因为它是寒性物质的重要,所以不宜过多的使用,特别是内寒体虚的患者,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则要事先询问医生,按照医嘱进行服用,这样会更健康。同时由于栀子性寒,所以脾胃虚弱容易受凉的群众不易食用这种寒性物品,除此之外,存在腹泻便溏的患者也要避免食用,内有体寒或者在女性生理期时,也要尽量避免这些寒性物品的服用,是服用栀子的时候要注意的。栀子对我们健康很有好处,在平时我们都会对栀子有所了解,这是非常健康的一种中药材,可以帮助我们治疗多种疾病的产生,但是服用栀子的时候也会存在一定的注意事项,所以我们是应该学会服用栀子方法,合理服用栀子才会比较健康。

    栀子保肝又有毒2

    药理及作用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栀子具有保肝、利胆作用;栀子醇提取物能兴奋大鼠和兔的小肠运动;栀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栀子煎剂和醇提物对或不猫、兔、大鼠,不论口服或静脉给药均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栀子煎剂有减慢心率、扩张血管的作用,栀子提取物能降低心肌收缩力;栀子有抗炎作用,对软组织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栀子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栀子煎剂对金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水浸剂对各种皮肤真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栀子具有凝血作用,其炒焦品和烘品水煎液可以明显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此外,栀子还具有致泻作用。临床中栀子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扭挫伤,还可用于止血,作为局部止血剂。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栀子苷和栀子水提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很低,栀子苷口服、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给药的半数致死量为3g/kg;栀子的水提取物腹腔注射给药的半数致死量为5g/kg。栀子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骨髓微核试验和Ames试验表明,栀子无致突变,致畸效应。服用栀子中毒的.情况未见报道,临床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

    1、过敏反应:栀子水煎服未见有过敏报道。但栀子与茵陈、大黄、黄芩苷等制成的茵栀黄注射液静脉或肌肉注射治疗肝炎,可引起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头晕头胀、胸闷气促、恶心呕吐、哮喘、或口吐泡沫痰、流泪、喷嚏、颜面皮肤潮红、烦躁不安、乏力、荨麻疹、皮肤、丘疹等,部分病例检查可见双眼结膜充血水肿,肺部闻及哮鸣音。严重者可见心慌,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四肢冰冷,呼吸急促、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心律不齐、脉搏细数、血压下降、抽搐、昏迷,甚者可导致死亡。

    2、毒性反应:服用大量栀子后可现头昏心悸,腹痛,恶心,呕吐,小便量多,全身乏力,冷汗,头目眩晕不能起立,继则昏迷。

    防范措施与禁忌:

    1、严格掌握适应证,脾虚便溏者慎用栀子。《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2、严格掌握剂量,依据病情及个体剂量化,禁止超剂量应用。栀子的用量应依病情变化、个体差异而定,但最大量不可超过10克。

    3、询问有无过敏史,在使用栀子联合注射剂时,可做过敏试验。一旦发生过敏反应者,应进行抗过敏治疗,严重者应立即进行抢救。

    4、需长期使用栀子及其制剂时,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栀子保肝又有毒3

    栀子的不适宜人群包括阳火旺盛者、肾虚大便脏的人。

    栀子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除烦,凉血止血等作用,但是下列人群不适宜服用,1、阳火旺盛者,栀子属于凉性的食物,阳火旺盛者服用会造成身体的损耗。2、肾虚大便脏的人,这类人群不适合吃栀子,尤其是肾阳虚严重的人,吃了容易损伤身体健康,可以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

    栀子花性寒味苦,服用后对于心经、三焦经以及肺经都有很不错的治疗以及保健效果。但是这种性寒的中药材并不适合长期以及大量的使用,否则身体会出现腹泻甚至是痢疾的情况。

    配伍药方:①治血淋涩痛:生栀子末、滑石等分、葱汤下。(《经验良方》)

    ②治小便不通:栀子仁二七枚,盐花少许,独头大蒜一枚。上捣烂,摊纸花上贴脐,或涂阴囊上,良久即通。(《普济方》)

    ③治热水肿:栀子15克,木香4.5克,白术7.5克。细切,水煎服。(《丹溪心法》)

    ④治胃脘火痛: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盏,煎七分,入生姜汁饮之。(《丹溪纂要》)

    栀子的食用方法

    方法一:将栀子先祛除杂质和灰尘,再将其碾碎用筛子过筛,食用粉末。

    方法二:将栀子对切,去除栀子的外衣,食用其中的果仁。

    方法三:将碾碎的栀子放入锅中小伙慢炒,炒到栀子色泽呈现金即可起锅,将超过的栀子放凉后便可以食用。

    方法四:取出大颗粒碾碎的栀子,倒入锅中,大火翻炒,将栀子炒成黑色取出。

    以上几种食用方法只是例举一二,栀子本身是一种用途较为广泛的中药材,不同的病症,有着不同的使用方式,如果要将栀子与其它中药材共同服用,还需经过医师或药师的指导。

    栀子花开花后掉下来的黑色的米米,是雄花。

    栀子,是茜草科栀子属植物。

    栀子为灌木,高0.3至3米;嫩枝常被短毛,枝圆柱形,灰色。叶对生,或为3枚轮生,革质,稀为纸质,叶形多样,通常为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至25厘米,宽1.5至8厘米,顶端渐尖、骤然长渐尖或短尖而钝,基部楔形或短尖,两面常无毛,上面亮绿,下面色较暗;侧脉8至15对,在下面凸起,在上面平;叶柄长0.2至1厘米;托叶膜质。

    花芳香,通常单朵生于枝顶,花梗长3至5毫米;萼管倒圆锥形或卵形,长8至25毫米,有纵棱,萼檐管形,膨大,顶部5至8裂,通常6裂,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至30毫米,宽1至4毫米,结果时增长,宿存;花冠白色或乳,高脚碟状,喉部有疏柔毛,冠管狭圆筒形,长3至5厘米,宽4至6毫米,顶部5至8裂,通常6裂,裂片广展,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5至4厘米,宽0.6至2.8厘米;花丝极短,花药线形,长1.5至2.2厘米,伸出;花柱粗厚,长约4.5厘米,柱头纺锤形,伸出,长1至1.5厘米,宽3至7毫米,子房直径约3毫米,,平滑。

    果卵形、近球形、椭圆形或长圆形,或橙红色,长1.5至7厘米,直径1.2至2厘米,有翅状纵棱5至9条,顶部的宿存萼片长达4厘米,宽达6毫米;种子多数,扁,近圆形而稍有棱角,长约3.5毫米,宽约3毫米。花期3至7月,果期5月至翌年2月。

    栀子花产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和云南,河北、陕西和甘肃有栽培,其中河南省唐河县为全国最大的栀子生产基地。生于海拔10至1500米处的旷野、丘陵、山谷、山坡、溪边的灌丛或林中。

    栀子花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好阳光但又不能经受强烈阳光照射,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轻粘性酸性土壤中,抗有害气体能力强,萌芽力强。是典型的酸性花卉。

    栀子功效清热泻火。

    栀子对肝脏的危害

    栀子对肝脏的危害,我们通常认为栀子属于一种中草药,能够对肝脏治疗起到作用,但是很少有人清楚栀子其实对肝脏并无太多好处,用量过多反而会给肝脏造成巨大损伤,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栀子对肝脏的危害吧。

    栀子对肝脏的危害1

    栀子对于肝脏的危害主要是在于间接性损伤。栀子当中含有京尼平苷,可能会诱发肝性机制产生。但这种间接性的损伤的产生源自于栀子的大量运用,因为京尼平苷可能会促使细胞凋亡。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火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的作用,日常生活当中常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等等,对症运用适当用药,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不能过量使用。

    栀子的果实是一种中药,能起到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 、高血压、糖尿病等症。如果能在遵从医嘱对症的服用栀子,并不会给肝脏造成危害,而是能起到保护肝脏、治疗肝脏疾病的作用。但是提醒注意,如果病患的盲目用药,还是会给肝脏造成伤害的,因为大剂量栀子及其有效成分对于肝脏来说是有一定毒性的。

    栀子对肝脏的危害2

    1、含栀子的药物长期用药可造成蓄积性肝肾损伤,临床不宜长期用药

    栀子在中成药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实热、火毒壅盛、湿热黄疸等,用于这些目的时通常用药时间较短。然而,由于栀子有清热除烦功效,目前栀子在临床上也被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抑郁症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临床发现,病人如果服用含有栀子的中成药时间稍长(3 个月左右),可见皮肤深染发绿现象。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栀子苷、AEFG 和含栀子的复方 GSPD 长期用药后,均可见药物成分在肝、肾组织中蓄积,肉眼可见肝肾颜色变深,呈现绿色或墨绿色 ;显微镜下可见肝脏细胞、肾小管细胞胞质中有弥漫性药物颗粒沉积,同时造成一定的'肝、肾细胞损伤,其中药物沉积量多的细胞病变更为明显。而血液生化分析显示肝肾功能相关的指标除了 γ-GT 和 BUN 升幅有限的增高外,其他指标并无显著异常。结果提示,常规的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可能无法准确预测栀子及其复方的肝肾损伤。本实验中 AEFG、GSPD 和栀子苷组均设计为相同的栀子苷剂量,三个给药组具有剂量可比性,以便于客观比较三者的毒性反应。栀子在临床上的日用量为 6~10 g,《中国药典》2015 年版规定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不得小于 1.8%,而市面上栀子中栀子苷的最高含量可达 6%。以栀子苷含量中位水平 4% 计算,大鼠服用栀子苷 50 mg/kg 相当于人(60 kg 体重)服用栀子剂量为 11 g 生药,接近临床剂量。本研究提示,即使是采用栀子的临床剂量, 如果长期用药也可能造成药物蓄积,并造成肝肾毒性。因此,临床上使用含栀子的药物时应注意用药时间不宜过长。

    2、栀子的肝肾毒性与栀子苷有关

    本实验室以往的研究已经报道过栀子苷过高剂量或者长期用药均可造成肝肾毒性,其毒性表现与本研究类似。本研究采用栀子苷、AEFG、GSPD 平行设计,三组的剂量按照栀子苷计均相同(50 mg/kg),三组给药 6 个月后肝脏和肾脏均发生了明显的药物蓄积,同时部分肝肾组织有毒性表现。其中栀子苷组和AEFG 组在肝肾细胞内药物蓄积以及组织损伤上虽有微弱差异,但是基本类似和相近,说明栀子产生的药物蓄积主要是栀子苷引起的,其肝肾毒性可能与栀子苷有关,这个与以往的报道相类似 。GSPD 组的肝肾损伤作用与另外两组相比程度明显较低,提示栀子复方中的配伍应用可能有助于减轻栀子苷的肝肾毒性作用,这与前期研究结论相类似 。

    栀子为我国传统中药材,是生产“安宫牛黄丸”,“龙胆泽泻丸”,“清热解毒颗粒”等十几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还是提取食用色素添加剂“栀子素”的天然优质材料,其色泽鲜艳,无毒副作用,且营养物质含量高。

    从栀子黄提取的栀子素的主要成分为藏红花素和藏红花酸,是一种罕见的类胡萝卜素,极易被人体吸收,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可以补充人体维生素的不足。在中药中,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功效。主治:热病虚寒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血病,利尿,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栀子是我国卫生部颁发的首批食药两用资源,是传统中药,性苦寒,无毒。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已有详细记载:栀子如心肝、肺、胃经,能清热泻火,凉血,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中医临床上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伤肿痛、高血压、糖尿病、热病虚烦不眠、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等症。现在医学发现栀子素对金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病双球菌、卡他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对软组织损伤有消炎止痛效果;是我国重要临床治疗黄疸型肝炎的首选药,具有利胆作用。临床*毒性肝炎及黄疸型肝炎有效率达80%以上。

    栀子果实得主要活性成分是藏红花素和栀子苷,迄今为止,从栀子属植物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有数十种,其中该属植物的特征化合物有40种,包括环烯醚萜类11种,三萜类6个、黄酮类17个,有机酸酯类6个、二萜类等。

    栀子在国内市场主要用于中药配方和中成药,是用于清热泻火的常用药,原料药市场极大,年需求(干品)在20吨以上。利用黄栀子提取的栀子苷、京尼平苷及天然素可用作肝脏保护、抗肿瘤、抗氧化、抗辐射的药物或功能食品,是重要的药物合成原料和中间体,还是名贵的天然食用色素。随着新用途、新功能的发现,相信国际市场的需求量将会逐渐扩大。

    栀子颗粒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成药栀子颗粒、栀子颗粒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延伸阅读:中药鉴定的方法有哪些

    中药鉴定的方法常见的有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

    1、来源鉴定是应用动物、植物、矿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研究,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应用品种的准确,包括观察植物形态,核对文献,核对中药标本等方式。

    2、性状鉴定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包括观察中药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等。

    3、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技术对中药进行显微分析,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的一种鉴定方式,包括组织鉴定和粉末鉴定两种方式。

    4、理化鉴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的一种鉴定方法。包括一般常数的测定、一般理化鉴别、色谱法、光谱法等。

    •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