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_专业的育儿网站

首页 > 生活 > 营养  >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石苇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石苇散的功效与作用

06-25 中药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石苇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石苇散的功效与作用

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石苇散的功效与作用》,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石苇散的功效与作用 石苇功效与主治

今天给各位分享石苇散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石苇功效与主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 1、中医助理医师考点:清热药
  • 2、2020执业药师模拟试题:《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六章课后
  • 3、中医内科学对证的方剂每一个病症所有的证型都要记住吗
  • 4、这是什么植物?
  • 5、鸡内金如何炒制
  • 6、山坡上长的一种植物俗称枸椒的长什么样?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清热药

    一、概述

    1.分类、功效与主治病症清热药根据其性能,主要分为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虚热五类。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及清虚热的作用。其中清热泻火药主治气分实热证及脏腑火热证,清热燥湿药主治湿热证,清热凉血药主治血热证,清热解毒药主治热毒证,清虚热药主治虚热证。

    2.配伍方法使用清热药,首先要辨别热证的虚实。若里热有表证者,当先解表或表里同治;气血两燔者,宜气血两清;里热兼阴虚者,应兼以滋阴;里热积滞者,当配以泻下;兼脾胃虚弱者,应辅以补脾。

    3.使用注意本类药物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胃气虚,食少便 溏 慎用;苦寒药物宜化燥伤阴,热证伤阴或阴虚患者慎用;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禁用清热药;使用本类药物,中病即止,以免克伐太过损伤正气。

    二、清热泻火药

    1.石膏

    【性味归经】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应用】

    (1)温热病气分实热证。本品甘寒,清热泻火力强,并能除烦止渴,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治温病气分实热证,常与知母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2)肺热喘咳证。本品善清肺热,常与麻黄等同用,如麻杏甘石汤。

    (3)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本品善清胃火,与升麻、黄连等同用,如清胃散。治胃火头痛,可与川芎同用。

    (4)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等。煅石膏外用,可收湿敛疮。

    【用法】生石膏煎服,15~60g。宜先煎。煅石膏适宜外用,研末撒敷患处。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2.知母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应用】

    (1)热病烦渴。善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常与石膏同用,如白虎汤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2)肺热燥咳。本品能清肺火,润肺燥,能治肺热或肺燥咳嗽。

    (3)骨蒸潮热。本品滋阴降火,常与黄柏相须为用,如知柏地黄丸。

    (4)内热消渴。治阴虚内热消渴,常配天花粉、葛根,如玉液汤。

    (5)肠燥便秘。常配伍生地、玄参,如增液汤。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 溏 者不宜使用。

    【比较】石膏与知母二药,均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常用于温病气分实热证及肺热咳嗽等。但石膏清解力强,重在清泻火热,并偏重于清泻肺胃实火,常用于肺热喘咳、胃火牙痛等,煅石膏外用还能收敛生肌;知母则滋阴润燥力强,重在滋润肺、胃、肾阴,常用于阴虚火旺证。

    3.芦根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主治病证】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咳嗽,肺 痈 吐脓;热淋涩痛。

    4.天花粉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主治病证】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此外用于中期引产。

    5.淡竹叶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主治病证】热病烦渴;口疮尿赤,热淋涩痛。

    6.栀子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应用】

    (1)热病心烦。本品清泻三焦火邪而除烦,每与淡豆豉合用,如栀子豉汤。

    (2)湿热黄疸。常与茵陈、大黄合用,如茵陈蒿汤。

    (3)血淋涩痛。常配车前子、滑石同用,如八正散。

    (4)血热吐衄:配黄芩、黄连、黄柏同用,治疗三焦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如黄连解毒汤。

    (5)目赤肿痛。治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常配大黄,如栀子汤。

    (6)火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蒲公英配伍。

    【用法】煎服。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伤胃,脾虚便 溏 者不宜用。

    7.夏枯草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肝、胆经。

    【功效】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应用】

    (1)目赤肿痛,头痛 眩 晕,目珠夜痛。可单用,也可配伍应用。

    (2) 瘰 疬 , 瘿 瘤。可单用煎服或人复方用。

    (3)乳 痈 肿痛。常与蒲公英同用。

    8.决明子

    【功效】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头痛 眩 晕;肠燥便秘。

    三、清热燥湿药

    1.黄芩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应用】

    (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 痢 等。善清肺胃胆及大肠之湿热,尤善清中上焦湿热。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本品善清肺火及上焦实热,可单用或入复方。

    (3)血热吐衄。用治火热炽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等,配大黄,如大黄汤。

    (4) 痈 肿疮毒。常与黄连、栀子同用,如黄连解毒汤。

    (5)胎动不安。有清热安胎之功。

    【用法】煎服。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多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2.黄连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应用】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本品大苦大寒,尤长于清中焦邪热,并能解毒。治肝火犯胃,常与吴茱萸同用,即左金丸。

    (2)湿热泻 痢 。为治疗泻 痢 的要药,与木香同用以调气行滞,如香连丸;或配葛根、黄芩、甘草同用,即葛根芩连汤。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本品泻火解毒力强,可用治多种热毒病证。善清心经实火,可治心火亢盛证。

    (4) 痈 肿疖疮,目赤牙痛。治胃火炽盛牙痛,可与升麻、生地等配伍,如清胃散。

    (5)消渴。治胃火盛之消渴证,常与麦冬等同用。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3.黄柏

    【性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应用】

    (1)湿热带下,热淋涩痛。本品尤长于清泻下焦湿热。常用治湿热带下、热淋。

    (2)湿热泻 痢 ,黄疸。善除大肠湿热以治 痢 ,配白头翁、黄连等,如白头翁汤。

    (3)湿热脚气,痿证。治湿热下注,足膝肿痛等证,常配苍术、牛膝,如三妙丸。

    (4)骨蒸劳热,盗汗,遗精。本品长于清相火,退虚热,常与知母相须为用。

    (3)疮疡肿毒,湿疹瘙痒。内服外用均可。

    【比较】黄芩、黄连、黄柏三药,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用于多种湿热与热毒病证。但黄芩善清上焦热邪,并善清肺热,用于肺热咳嗽证,兼能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可用于血热出血与胎热不安等证;黄连清热燥湿与泻火解毒力尤强,并善清中焦热邪,并善泻心火、清胃火,为治心、胃火热证常用之品;黄柏善清下焦热邪,多用于下焦湿热证,并能退虚热,可用于阴虚发热证。

    4.龙胆草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主治病证】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5.秦皮

    【功效】清热燥湿,收涩止 痢 ,止带,明目。

    6.苦参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主治病证】湿热泻 痢 、便血、黄疸;湿热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湿热小便不利。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反 藜 芦。

    7.白鲜皮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四、清热解毒药

    1.金银花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应用】

    (1) 痈 肿 疔 疮。为治一切内 痈 外 痈 的要药。还可用治肠 痈 、肺 痈 。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本品善散肺经热邪,透热达表,常与连翘相须为用,如银翘散。也善清心、胃热毒,有透营转气之功,如清营汤。

    (3)热毒血 痢 。本品有清热解毒,凉血,止 痢 之效。单用浓煎有效,或配黄芩、黄连、白头翁等同用。

    此外,尚可用治咽喉肿痛,小儿热疮及痱子。

    2.连翘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应用】

    (1) 痈 肿疮毒, 瘰 疬 痰核。本品有“疮家圣药”之称。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本品长于清心火,散上焦风热,常与银花等相须为用,如银翘散。

    (3)热淋涩痛。兼有清心利尿之功。

    【比较】金银花与连翘二药,均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常相须为用,治疗 痈 肿疮毒、外感风热与温病初起。但金银花疏散风热之力较强,并能凉血止 痢 ,还可用于热毒血 痢 证;连翘清心解毒之力强,能消 痈 散结,为“疮家圣药”,并可治 瘰 疬 痰核。

    3.穿心莲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用法用量】6~9g。煎服,煎剂易致呕吐,故多作丸、散、片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不宜多服久服;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4.大青叶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应用】

    (1)热入营血,温毒发斑。本品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

    (2)喉痹口疮, 痄 腮丹毒。本品能清火解毒,利咽消肿。

    5.板蓝根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主治病证】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温毒发斑, 痄 腮,丹毒, 痈 肿疮毒。

    6.青黛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主治病证】温毒发斑,血热吐衄;咽痛口疮,火毒疮疡;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暑热惊痫,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1.5~3g。本品难溶于水,一般作散剂冲服,或入丸剂服用。外用适量。

    7.贯众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主治病证】风热感冒,温毒发斑;血热出血,虫疾。

    8.蒲公英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应用】

    (1) 痈 肿 疔 毒,乳 痈 内 痈 。为清热解毒、消 痈 散结之佳品,为治疗乳 痈 要药。可治 痈 肿 疔 毒、肠 痈 、肺 痈 和咽喉肿痛。

    (2)热淋涩痛,湿热黄疸。治黄疸可配茵陈、栀子等,治热淋可配金钱草、白茅根等。

    9.紫花地丁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10.土茯苓

    【功效】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主治病证】杨梅毒疮,肢体拘挛;淋浊带下,湿疹瘙痒; 痈 肿疮毒。

    11.鱼腥草

    【性味归经】辛,微寒。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 痈 排脓,利尿通淋。

    【应用】

    (1)肺 痈 吐脓,肺热咳嗽。本品以清肺热见长,又具消 痈 排脓之功,故为治疗肺 痈 之要药。还可用治肺热咳嗽。

    (2)热毒疮 痈 。常与蒲公英、金银花同用。

    (3)湿热淋证。可与金钱草、海金沙、石韦等同用。

    12.射干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应用】

    (1)咽喉肿痛。本品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为治咽喉肿痛常用之品。可与黄芩、马勃等配伍应用。

    (2)痰盛咳喘。常与桑白皮、桔梗配伍应用。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脾虚便 溏 者不宜使用。孕妇忌用或慎用。

    13.山豆根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主治病证】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过量服用易引起呕吐、腹泻、胸闷、心悸等,故用量不宜过大。脾胃虚寒者慎用。

    14.马勃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15.白头翁

    【性味归经】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 痢 。

    【应用】

    (1)热毒血 痢 。本品为治热毒血 痢 良药,如白头翁汤。

    (2)疮 痈 肿毒。

    16.马齿苋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 痢 。

    17.鸦胆子

    【功效】清热解毒,止 痢 ,截疟,腐蚀赘疣。

    【用法用量】内服,O.5~2g,以干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包裹吞服,亦可压去油制成丸剂、片剂服,不宜人煎剂。治疟疾,每次lO~15粒;治 痢 ,每次10~30粒。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不宜多用、久服。外用注意保护好周围的正常皮肤,以防止对正常皮肤的刺激。孕妇及小儿慎用。

    18.白花蛇舌草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主治病证】 痈 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热淋涩痛。

    19.熊胆

    【功效】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用法用量】内服,0.25~0.5g。入丸、散。由于本品有腥苦味,口服易弓l起呕吐,故宜用胶囊剂。外用适量。调涂患处。

    五、清热凉血药

    1.生地黄: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应用】

    (1)热人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本品为清热、凉血、止血要药。常用治温病热入营血证,如清营汤;也可用治血热出血证。

    【使用注意】脾虚湿滞,腹满便 溏 者不宜使用。

    2.玄参

    【性味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应用】

    (1)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治温病热入营分,如清营汤;治温病邪陷心包,神昏 谵 语,如清宫汤。

    (2)热病伤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治津伤便秘,常配生地黄、麦冬,如增液汤。

    (3)目赤咽痛, 瘰 疬 ,白喉, 痈 肿疮毒。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食少便 溏 者不宜服用。反 藜 芦。

    【比较】生地与玄参二药,均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适用于热入营血、热病伤阴、阴虚内热等证。但玄参泻火解毒力强,可用于 痈 肿疮毒,咽喉肿痛证;生地清热凉血作用较强,故血热出血、内热消渴多用。

    3.牡丹皮

    【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治血热出血,可与生地黄、赤芍等配伍。

    (2)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常配鳖甲、青蒿等药同用,如青蒿鳖甲汤。

    (3)血滞经闭,痛经,跌打伤痛。

    (4) 痈 肿疮毒。

    【使用注意】血虚有寒、月经过多及孕妇不宜使用。

    4.赤芍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经。

    【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本品凉血、止血、散瘀消斑。善清肝火

    (2)目赤肿痛, 痈 肿疮毒。

    (3)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瘢 瘕 腹痛,跌打损伤。多配入复方使用。

    【使用注意】血寒经闭不宜使用。反 藜 芦。

    【比较】牡丹皮与赤芍,均味苦性微寒,均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具有止血不留瘀,活血不动血的特点,血热、血瘀所致的病证常相须为用。同可用于治疗热人营血,斑疹吐衄;血滞经闭,痛经 癜 瘕 ,跌打瘀肿, 痈 肿疮毒等证。不同的是,牡丹皮兼辛味,清热凉血并能清透阴分伏热,可用于温热病后期,邪伏阴分,夜热早凉及肠 痈 腹痛等证。而赤芍苦泄,散瘀止痛力强,血滞诸证尤为多用,并能泻肝火,用于肝热目赤肿痛。

    5.紫草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主治病证】温病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用法】煎服。外用适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搽。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而滑利,脾虚便 溏 者忌服。

    6.水牛角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定惊。

    【主治病证】温病高热,神昏 谵 语,惊风,癫狂;血热妄行斑疹,吐衄; 痈 肿疮疡,咽喉肿痛。

    【用法】镑片或粗粉煎服,15~30g,宜先煎3小时以上。水牛角浓缩粉冲服,每次1.5~3g,每日2次。

    六、清虚热药

    1.青蒿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肝、胆经。

    【功效】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应用】

    (1)温邪伤阴,夜热早凉。本品长于清透阴分伏热,可治温病后期,余热未清,夜热早凉,热退无汗之证,或热病后低热不退之证,常与鳖甲、知母等同用,如青蒿鳖甲汤。

    (2)阴虚发热,劳热骨蒸。本品退虚热,除骨蒸,常配秦 艽 、鳖甲、知母等。

    (3)暑热外感,发热口渴。

    (4)疟疾寒热。本品有截疟与解除疟疾寒热之功,可单用较大剂量鲜品捣汁服。

    【用法】煎服,不宜久煎;或鲜用绞汁服。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肠滑泄泻者忌服。

    2.白薇

    【功效】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3.地骨皮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肾经。

    【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

    【应用】

    (1)阴虚发热、盗汗骨蒸。本品善清虚热,除有汗之骨蒸。

    (2)肺热咳嗽。本品清泄肺热,常与桑白皮、甘草同用,如泻白散。

    (3)血热出血证。本品清血热而止血,常与白茅根、侧柏叶等同用。

    (4)内热消渴。本品泻热而止烦渴,须与生地、天花粉等养阴生津药同用。

    【比较】丹皮与地骨皮二药,均能清热凉血,退虚热,均可治血热吐衄、阴虚发热证。前人虽有“丹皮治无汗骨蒸,地骨皮治有汗骨蒸”之说,但对阴虚发热证,无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并常相须为用。丹皮长于清热凉血,常用治热人营血证,又能活血化瘀,用:于:多种瘀血证以及肠 痈 、 痈 疡肿毒等证;地骨皮则长于清退虚热,多用于虚热证,并能清泻肺热,可用于肺热咳嗽,以及内热消渴证。

    4.银柴胡

    【功效】退虚热,清 疳 热。

    5.胡黄连

    【功效】退虚热,除 疳 热,清湿热。

    【比较】黄连与胡黄连二药,均能清湿热,善除胃肠湿热,可用于湿热泻 痢 。但黄连为毛 茛 科植物的根茎,清热燥湿与泻火解毒力强,并长于清心、胃之火,常用于多种热毒病症,以及心、胃火热证等;胡黄连为玄参科植物的根茎,长于退虚热,除 疳 热,可用于阴虚发热与小儿 疳 积证等。

    ;

    有些考生反映在复习过程中找不到合适的练习题。环球青藤执业药师频道为大家整理2020执业药师模拟试题:《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六章课后练习,如果你需要这部分知识的练习题帮助大家巩固知识、检测学习,正好可以帮到大家!

    相关推荐:2020执业药师模拟试题:《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课后练习各章汇总

    2020执业药师模拟试题:《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点击其他科目、章节2020年执业药师模拟试题)

    注意:由于截至发稿日,官方尚未发布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及考试教材,下面是小编参考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与考试教材为大家整理的模拟试题。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教材会有变化。但是时间不等人,虽然新版考试大纲及教材尚未发布,但是大家可以提前开始复习。大家可以使用环球青藤提供的“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届时将以短信形式提醒大家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教材何时出版。

    最佳选择题

    1、能渗湿止泻,可用于小便不利,暑湿水泻的药是

    A、车前子

    B、金钱草

    C、泽泻

    D、木通

    E、海金沙

    2、用治肺痈,肠痈,宜选

    A、地肤子

    B、泽泻

    C、猪苓

    D、茯苓

    E、薏苡仁

    3、具利水通淋、通乳作用的药物是

    A、萆薢

    B、木通

    C、石韦

    D、地肤子

    E、木香

    4、具利水通淋、解暑作用的药物是

    A、木通

    B、滑石

    C、通草

    D、茵陈

    E、猪苓

    5、具有抗钩端螺旋体作用的中药是

    A、茵陈

    B、茯苓

    C、车前子

    D、金钱草

    E、地肤子

    6、利水渗湿药使用中应注意的是

    A、热伤血络者忌用

    B、阴虚津伤者慎用

    C、脾虚者忌用

    D、脾肾阳虚者不宜用

    E、阳虚者不宜用

    7、凡能通利水道、渗利水湿,以治疗水湿内停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

    A、理气药

    B、活血祛瘀药

    C、泻下药

    D、祛风湿药

    E、利水渗湿药

    8、灯心草入煎汤,内服的用量是

    A、10~30g

    B、3~6g

    C、3~10g

    D、1~3g

    E、1~1.5g

    9、具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的药物是

    A、通草

    B、地肤子

    C、灯心草

    D、冬葵子

    E、瞿麦

    10、萆薢的功效是

    A、凉血热,祛风湿

    B、强筋骨,祛风湿

    C、清肺热,祛风湿

    D、消痰水,祛风湿

    E、利湿浊,祛风湿

    11、为治石淋之要药的是

    A、茵陈

    B、扁蓄

    C、瞿麦

    D、灯心草

    E、金钱草

    12、茵陈的功效是

    A、清热利湿,止痛

    B、清热利湿,杀虫

    C、清热利湿,化痰

    D、清热利湿,退黄

    E、清热利湿,解暑

    13、金钱草不具有的功效是

    A、利尿通淋

    B、通经下乳

    C、除湿退黄

    D、解毒消肿

    E、排除结石

    14、哪项不是车前子的功效

    A、清肝明目

    B、清肺化痰

    C、利水通淋

    D、渗湿止泻

    E、健脾安神

    15、薏苡仁可应用于

    A、暑热烦渴

    B、脾虚泄泻

    C、肺热咳嗽、目赤

    D、热疮肿毒、毒蛇咬伤

    E、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16、治水肿伴心悸失眠,宜选的药是

    A、泽泻

    B、薏苡仁

    C、茯苓

    D、朱砂

    E、磁石

    最佳选择题答案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车前子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滑利,入肾、肝、肺经。既利水清热而通淋,治下焦湿热及水肿兼热;又利小便、分清浊而止泻,治暑湿水泻;还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治肝热目赤及痰热咳嗽。

    【功效】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

    【主治病证】

    (1)湿热淋证,小便不利,水肿兼热。

    (2)暑湿水泻。

    (3)肝热目赤肿痛,肝肾亏虚之目暗不明(配补肝肾药)。

    (4)肺热咳嗽痰多。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薏苡仁

    【性能特点】本品甘淡微寒,渗利清补,入脾、胃、肺经。具有利水而不伤正、健脾而不滋腻,主以健脾,兼以渗湿止泻,脾虚湿盛者宜用。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主治病证】

    (1)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肿痛。

    (2)脾虚泄泻。

    (3)湿温病邪在气分。

    (4)湿痹筋脉拘挛。

    (5)肺痈,肠痈。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木通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泄降,通行经脉,主入心与小肠经,兼入膀胱经。上清心火,下利小便,导热下行。善利水通淋、泄热,能通经下乳。既为治湿热淋痛与水肿之要药,又为治心火上炎、下移小肠之良药,还为治乳汁不下及湿热痹痛之佳品。

    【功效】利水通淋,泄热,通经下乳。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滑石的功效。五药均为利水渗湿药,但猪苓主要功效只有利水渗湿,茵陈蒿则侧重于清热利湿退黄。木通、通草除利水通淋外,兼能通经下乳。兼能解暑的只有滑石,故选B。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茵陈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病证】

    (1)黄疸。

    (2)湿疮,湿疹瘙痒。

    【药理】本品有利尿、利胆、保肝、降血脂、抗菌、抗病毒、抗钩端螺旋体、杀蛔虫、解热、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凡以通利水道、渗湿利水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本类药味多甘淡或苦,性多寒凉或平,多入膀胱、脾及小肠经,功能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浊、黄疸、水泻、带下、湿疮、痰饮等水湿内盛之病证。

    临床应用时,水肿骤起有表证者,配宣肺发汗药;水肿日久属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湿热交蒸者,配清热药;热伤血络而尿血者,配凉血止血药。

    本类药易耗伤津液,阴虚津伤者宜慎用。

    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凡以通利水道、渗湿利水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本类药味多甘淡或苦,性多寒凉或平,多入膀胱、脾及小肠经,功能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灯心草

    【功效】利尿通淋,清心除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调敷,或用于灯火灸。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灯心草

    【性能特点】本品甘淡渗利,微寒清热,既入心肺经,又入小肠经。虽利尿清心,但药力和缓,可治热淋、口疮及心烦失眠。

    【功效】利尿通淋,清心除烦。

    1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萆薢【功效】利湿浊,祛风湿。

    1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金钱草【性能特点】本品甘淡渗利,微寒能清。入肾与膀胱经,善利水通淋、排除结石,为治石淋之要药;入肝、胆经,善除湿退黄,为治湿热黄疸、肝胆结石之佳品。还能清热解毒而消肿,为治疮肿、蛇伤所常用。

    1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茵陈【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1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金钱草

    【性能特点】本品甘淡渗利,微寒能清。入肾与膀胱经,善利水通淋、排除结石,为治石淋之要药;入肝、胆经,善除湿退黄,为治湿热黄疸、肝胆结石之佳品。还能清热解毒而消肿,为治疮肿、蛇伤所常用。

    【功效】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

    1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车前子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滑利,入肾、肝、肺经。既利水清热而通淋,治下焦湿热及水肿兼热;又利小便、分清浊而止泻,治暑湿水泻;还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治肝热目赤及痰热咳嗽。

    【功效】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

    1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薏苡仁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主治病证】

    (1)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肿痛。

    (2)脾虚泄泻。

    (3)湿温病邪在气分。

    (4)湿痹筋脉拘挛。

    (5)肺痈,肠痈。

    1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茯苓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主治病证】

    (1)小便不利,水肿,痰饮。

    (2)脾虚证,兼便溏或泄泻者尤佳。

    (3)心悸,失眠。

    5、具有抗钩端螺旋体作用的中药是

    A、茵陈

    B、茯苓

    C、车前子

    D、金钱草

    E、地肤子

    6、利水渗湿药使用中应注意的是

    A、热伤血络者忌用

    B、阴虚津伤者慎用

    C、脾虚者忌用

    D、脾肾阳虚者不宜用

    E、阳虚者不宜用

    7、凡能通利水道、渗利水湿,以治疗水湿内停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

    A、理气药

    B、活血祛瘀药

    C、泻下药

    D、祛风湿药

    E、利水渗湿药

    8、灯心草入煎汤,内服的用量是

    A、10~30g

    B、3~6g

    C、3~10g

    D、1~3g

    E、1~1.5g

    9、具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的药物是

    A、通草

    B、地肤子

    C、灯心草

    D、冬葵子

    E、瞿麦

    10、萆薢的功效是

    A、凉血热,祛风湿

    B、强筋骨,祛风湿

    C、清肺热,祛风湿

    D、消痰水,祛风湿

    E、利湿浊,祛风湿

    11、为治石淋之要药的是

    A、茵陈

    B、扁蓄

    C、瞿麦

    D、灯心草

    E、金钱草

    12、茵陈的功效是

    A、清热利湿,止痛

    B、清热利湿,杀虫

    C、清热利湿,化痰

    D、清热利湿,退黄

    E、清热利湿,解暑

    13、金钱草不具有的功效是

    A、利尿通淋

    B、通经下乳

    C、除湿退黄

    D、解毒消肿

    E、排除结石

    14、哪项不是车前子的功效

    A、清肝明目

    B、清肺化痰

    C、利水通淋

    D、渗湿止泻

    E、健脾安神

    15、薏苡仁可应用于

    A、暑热烦渴

    B、脾虚泄泻

    C、肺热咳嗽、目赤

    D、热疮肿毒、毒蛇咬伤

    E、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16、治水肿伴心悸失眠,宜选的药是

    A、泽泻

    B、薏苡仁

    C、茯苓

    D、朱砂

    E、磁石

    最佳选择题答案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车前子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滑利,入肾、肝、肺经。既利水清热而通淋,治下焦湿热及水肿兼热;又利小便、分清浊而止泻,治暑湿水泻;还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治肝热目赤及痰热咳嗽。

    【功效】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

    【主治病证】

    (1)湿热淋证,小便不利,水肿兼热。

    (2)暑湿水泻。

    (3)肝热目赤肿痛,肝肾亏虚之目暗不明(配补肝肾药)。

    (4)肺热咳嗽痰多。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薏苡仁

    【性能特点】本品甘淡微寒,渗利清补,入脾、胃、肺经。具有利水而不伤正、健脾而不滋腻,主以健脾,兼以渗湿止泻,脾虚湿盛者宜用。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主治病证】

    (1)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肿痛。

    (2)脾虚泄泻。

    (3)湿温病邪在气分。

    (4)湿痹筋脉拘挛。

    (5)肺痈,肠痈。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木通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泄降,通行经脉,主入心与小肠经,兼入膀胱经。上清心火,下利小便,导热下行。善利水通淋、泄热,能通经下乳。既为治湿热淋痛与水肿之要药,又为治心火上炎、下移小肠之良药,还为治乳汁不下及湿热痹痛之佳品。

    【功效】利水通淋,泄热,通经下乳。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滑石的功效。五药均为利水渗湿药,但猪苓主要功效只有利水渗湿,茵陈蒿则侧重于清热利湿退黄。木通、通草除利水通淋外,兼能通经下乳。兼能解暑的只有滑石,故选B。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茵陈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病证】

    (1)黄疸。

    (2)湿疮,湿疹瘙痒。

    【药理】本品有利尿、利胆、保肝、降血脂、抗菌、抗病毒、抗钩端螺旋体、杀蛔虫、解热、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凡以通利水道、渗湿利水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本类药味多甘淡或苦,性多寒凉或平,多入膀胱、脾及小肠经,功能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浊、黄疸、水泻、带下、湿疮、痰饮等水湿内盛之病证。

    临床应用时,水肿骤起有表证者,配宣肺发汗药;水肿日久属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湿热交蒸者,配清热药;热伤血络而尿血者,配凉血止血药。

    本类药易耗伤津液,阴虚津伤者宜慎用。

    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凡以通利水道、渗湿利水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本类药味多甘淡或苦,性多寒凉或平,多入膀胱、脾及小肠经,功能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灯心草

    【功效】利尿通淋,清心除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调敷,或用于灯火灸。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灯心草

    【性能特点】本品甘淡渗利,微寒清热,既入心肺经,又入小肠经。虽利尿清心,但药力和缓,可治热淋、口疮及心烦失眠。

    【功效】利尿通淋,清心除烦。

    1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萆薢【功效】利湿浊,祛风湿。

    1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金钱草【性能特点】本品甘淡渗利,微寒能清。入肾与膀胱经,善利水通淋、排除结石,为治石淋之要药;入肝、胆经,善除湿退黄,为治湿热黄疸、肝胆结石之佳品。还能清热解毒而消肿,为治疮肿、蛇伤所常用。

    1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茵陈【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1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金钱草

    【性能特点】本品甘淡渗利,微寒能清。入肾与膀胱经,善利水通淋、排除结石,为治石淋之要药;入肝、胆经,善除湿退黄,为治湿热黄疸、肝胆结石之佳品。还能清热解毒而消肿,为治疮肿、蛇伤所常用。

    【功效】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

    1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车前子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滑利,入肾、肝、肺经。既利水清热而通淋,治下焦湿热及水肿兼热;又利小便、分清浊而止泻,治暑湿水泻;还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治肝热目赤及痰热咳嗽。

    【功效】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

    1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薏苡仁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主治病证】

    (1)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肿痛。

    (2)脾虚泄泻。

    (3)湿温病邪在气分。

    (4)湿痹筋脉拘挛。

    (5)肺痈,肠痈。

    1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茯苓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主治病证】

    (1)小便不利,水肿,痰饮。

    (2)脾虚证,兼便溏或泄泻者尤佳。

    (3)心悸,失眠。

    是的

    中医内科笔记(中医很多选择是对证型方药的考试,所以有基础的一背这个歌很多主方药就能记下来,对考试有很重要的意义大部分病证一个歌就能把它的证型方药记下来。)

    一、感冒:

    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

    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6.“寒包火”(表寒里热):解表清里-双解汤

    二、咳嗽:

    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1.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咳嗽: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风燥咳嗽: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7.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

    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

    1.初期:清肺解表散邪-银翘散

    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益气养阴清热-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

    四、哮证:

    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

    1.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五、喘证:

    喘寒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闭五,

    肺虚生脉肾虚匮,气阴两竭生脉散。

    1.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肺-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

    2)肾虚:补肾纳气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六、肺胀气平浊苏越,水泛真苓蒙涤痰。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浊壅肺:涤痰泻肺平喘-葶苈大枣泻肺汤

    4)痰热郁肺:宣肺泄热、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

    5)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七、肺痨阴月火合保真造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

    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八、痰饮:

    脾苓肠夏胸柴枳,胁枣络香阴沙参,

    溢支寒饮小青龙,饮退正虚肾气丸

    1.痰饮

    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

    2.悬饮

    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逐水祛饮-十枣汤控涎丹

    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气汤、泻白散

    3.溢饮 解表化饮-小青龙汤

    4.支饮 温肺化饮、下气平喘-小青龙汤

    5.饮退正虚:温补脾肾、兼化水饮-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

    九、自汗、盗汗:

    肺屏营枝阴虚六,心血归脾邪热龙。

    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

    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桂枝汤

    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

    4)邪热郁蒸: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

    十、血证:

    鼻(玉龙归山),齿(清水),咳(百泻桑),吐(泻龙归),便(黄弟归),尿(小白要归),紫斑(十茜归)

    1.鼻出血

    1)邪热犯肺:清热泄肺、凉血止血-桑菊饮

    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

    3)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4)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

    2.咳血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

    3.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归脾汤

    4.便血

    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

    2)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

    3)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

    5.尿血

    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

    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十一、心悸:

    悸怯定志虚归脾,

    阴天阳桂凌苓桂,

    淤桃痰火黄连温。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甘龙牡汤

    4)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苓桂术甘汤

    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

    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

    十二、胸痹:

    胸痹淤血浊括夏,寒枳滞柴气生脉,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

    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

    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

    十三、不寐:

    不寐郁龙痰热温,食保虚火黄阿汤,

    心肾不交六交泰,心胆安神心脾归。

    1.实证

    1)肝郁化火:清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

    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

    2.虚证

    1)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六味地黄丸

    2)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归脾汤

    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十四、厥证

    厥实气五虚四物,

    血实通淤虚人参,

    痰厥导痰食保神。

    1.气厥

    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

    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

    2.血厥

    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

    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

    3.食厥 和中消导-神术散合保和丸

    4.痰厥: 行气豁痰-导痰汤

    十五、郁证:

    郁肝柴火丹逍遥,气滞痰郁半夏厚,

    心神失养甘麦汤,心脾归阴火地黄

    1.实证

    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清肝泻火、疏肝解郁和胃-丹栀逍遥散

    3)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

    2.虚证

    1)心神惑乱: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大枣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阴清热、补益肝肾-滋水清肝饮

    十六、癫狂,

    癫狂结痰脾养心,火铁阴二淤梦狂

    1.癫证

    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顺气导痰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养心汤

    2.狂证

    1)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

    2)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

    十七、痫证:

    风定痰涤淤通窍,心脾六归肾左天。

    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

    2)痰火内盛:清汗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3)心肾亏虚:补益心肾、健脾化痰-大补元煎、六君子汤

    十八、胃痛:

    胃寒良食保滞柴,

    瘀失虚寒黄建中,

    湿热清中阴虚贯。

    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

    2)饮食停滞: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

    3)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

    4)肝胃郁热:疏肝理气、泄热和胃-丹栀逍遥散

    5)胃阴亏虚:滋养胃阴、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6)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和胃理气-失笑散合丹参饮

    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十九、噎膈

    痰启津沙淤通优,气虚阳微补运脾。

    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启膈散

    2)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沙参麦冬汤

    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

    4)气虚阳微:温补脾肾、益气回阳-补气运脾汤或右归丸

    二十、呕吐

    呕邪藿香食保和,

    痰夏肝气四七煎,

    脾香阳理胃阴麦。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

    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

    6)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

    二十一、呃逆

    呃寒丁火竹气五,阳理阴亏益胃汤。

    1)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丁香散

    2)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呃-竹叶石膏汤

    3)气机郁滞:顺气解郁、降逆止呃-五磨饮子

    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理中汤

    5)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呃-益胃汤

    二十二、泄泻:

    泄寒湿藿湿热葛,食保郁痛脾参四。

    1)感受寒湿: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

    2)湿热内盛: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

    3)食滞胃肠:消食导滞-保和丸

    4)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5)脾胃虚弱:益气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

    6)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二十三、痢疾:

    痢湿芍药疫毒白,寒湿正气噤口开,息连阴驻虚寒真。

    1)湿热痢:清热解毒、清肠化湿、调气行血-芍药汤

    2)疫毒痢:清热凉血解毒-白头翁汤

    3)寒湿痢:温中化湿、调和气血-胃苓汤

    4)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或合真人养脏汤

    5)阴虚痢:凉血滋阴清肠-驻车丸

    6)休息痢: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连理汤

    二十四、腹痛.

    腹痛寒良湿热承,

    脏寒小建食导滞,

    滞柴血瘀少腹逐。

    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大承气汤

    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

    4)饮食积滞:消食导滞-枳实导滞丸

    5)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

    二十五、便秘.

    热秘调承气六磨,

    气黄血润冷温脾,

    阴虚增液阳虚济。

    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

    2)气秘:顺气导滞通便-六磨汤

    3)虚秘:

    气虚:益气润肠-黄芪汤

    血虚:养血润燥-润肠丸

    4)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大黄附子汤

    二十六、胁痛:

    胁痛郁柴淤复元,湿龙肝阴亏一贯。

    1)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肝阴不足:养阴柔肝-一贯煎

    4)瘀血停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二十七、黄疸:

    黄疸湿表麻甘露,热菌湿五胆柴胡,

    寒湿术附脾建中,热盛黄解陷犀角。

    湿四脾柴淤逍遥。

    1)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通腑-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或甘露消毒丹

    3)阴黄:健脾和胄、温化寒湿-茵陈术附汤

    4)急黄:清热解毒、凉营开窍-犀角散加减

    二十八、积聚

    积聚肝遥食六磨,气柴虚珍淤血膈。

    1)肝气郁滞:疏肝解郁、行气消聚-逍遥散

    2)食滞痰阻:导滞通便、理气化痰-六磨汤

    3)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金铃子散合失笑散

    4)瘀血内结:祛瘀软坚、兼调脾胃-膈下逐瘀汤

    5)正虚瘀结:补益气血、化瘀消积-八珍汤、化积丸

    二十九、鼓胀

    气柴湿实热中消,脾苓阴贯淤结调。

    1)气滞湿阻:疏理肝气、除湿散满-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2)寒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

    3)湿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4)肝脾血瘀: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

    5)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化气行水-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

    6)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凉血化瘀-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

    三十、头痛:

    头痛寒川热芎芷,湿羌肝天肾补元,

    痰浊半夏瘀通窍,气虚补气血虚四。

    1)风寒头痛:疏风散寒-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芎芷石膏汤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

    4)肝阳头痛: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

    5)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大补元煎

    6)气血虚头痛:气血双补-八珍汤

    7)痰浊头痛:健脾化痰、降逆止痛-半夏白术天麻汤

    8)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活血汤

    三十一、眩晕:

    眩亢麻亏归浊夏,肾精左右淤通窍。

    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天麻钩藤饮

    2)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归脾汤

    3)肾精不足:

    阴虚:补肾滋阴-左归丸

    阳虚:补肾助阳-右归丸

    4)痰浊中阻: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半夏天麻白术汤

    三十二、中风:

    中风络虚白丸子,风痰天麻肝阴镇,

    痰热桃仁痰火林,痰浊涤痰脱参附。

    风痰解语气虚补,肝肾左归地黄饮。

    中经络:风痰入络:真方白丸子

    风阳上扰;天麻钩藤汤

    阴虚动风:镇肝熄风汤

    中脏腑:闭证:痰热腑实:桃仁承气汤

    痰热瘀闭:羚羊钩藤汤合安宫牛黄丸

    痰浊瘀闭: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脱证:参附汤合生脉散

    恢复期:风痰瘀阻:解语丹

    气虚络瘀:补阳还五汤

    三十三、痉证

    痉羌邪热甚羚羊,

    阴四火营阳虚痰,

    刚葛柔括蒌桂枝。

    1)邪壅经络:祛风散寒、和营燥湿-羌活胜湿汤

    2)热甚发痉:泄热存津、养阴增液-增液承气汤

    3)阴血亏虚:滋阴养血、缓急止痉-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4)刚痉:解肌发汗、益阴养津-葛根汤

    5)柔痉:疏风解表、和营养津-瓜蒌桂枝汤

    三十四、疟疾

    正柴温虎劳何人,寒姜冷金热清瘴。

    1)正疟:祛邪截疟、和解表里-柴胡截疟饮

    2)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汤

    3)寒疟:和解表里,温阳达邪-柴胡桂枝干姜汤

    4)劳疟: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何人饮

    三十五、水肿:

    水肿风水越婢术,

    水浸胃皮湿滞疏,

    毒麻脾实肾真桃

    1)风水泛滥: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分利湿热-疏凿饮子

    5)脾阳虚衰:温运脾阳、以利水湿-实脾饮

    6)肾气衰微: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三十六、淋证.

    淋热八石苇劳比,沉?蓟柏膏清淋。

    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

    2)血淋:

    实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虚证:滋阴清热、补虚止血-知柏地黄丸

    3)石淋: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石韦散

    4)气淋:

    实证:利气宣导-沉香散

    虚证:补中益气-补中益气汤

    5)劳淋: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

    6)膏淋:

    实证: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解分清饮

    虚证:补虚固涩-膏淋汤

    三十七、癃闭:

    癃湿正肺热清肺,滞沉阻挡脾中肾。

    1)膀胱湿热: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正散

    2)肺热壅盛:清肺热、利水道-清肺饮

    3)肝郁气滞:疏调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

    4)尿路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挡丸

    5)中气不足:升清降浊、化气利尿-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

    6)肾阳衰惫:温补肾阳、化气利尿-济生肾气丸

    三十八、腰痛:

    寒姜湿热四,淤身肾虚左右归

    1)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

    2)湿热腰痛:清热利湿、舒筋活络-加味二妙散

    3)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身痛逐瘀汤

    4)肾虚腰痛:

    偏阳虚:温补肾阳-右归丸

    偏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

    三十九、消渴:

    上消渴中玉术,下消六味肾气丸

    1)上消(肺热津伤):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2)中消(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3)下消:

    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

    阴阳两虚:温阳滋肾固摄-金匮肾气丸

    四十、痹证:

    行防寒乌着苡汤,

    热虎痰合虚荣筋,

    阳虚真武阴虚六

    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

    2)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乌头汤

    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

    4)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桂枝汤

    四十一、痿证

    痿肺清燥湿二妙,脾参肾虎淤圣俞

    1)肺热津伤:清热润燥、养肺生津-清燥救肺汤

    2)湿热浸淫:清热利湿、通利筋脉-加味二妙散

    3)脾胃亏虚:补脾益气、健运升清-参苓白术散

    4)肝肾亏损: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

    四十二、内伤发热:

    气郁丹栀淤血府,

    血归阴清气补中,

    阳虚金匮痰连中

    1)肝郁发热:疏肝解郁、清肝泻热-丹桅逍遥散

    2)瘀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

    3)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

    4)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

    5)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

    四十三、虚劳

    气,肺福四元,血,心血,阴虚,

    沙天胃肝归,阳,保父归。

    1.气虚

    1)肺气虚-补肺汤

    2)脾气虚-加味四君子汤

    3)肾气虚-大补元煎

    2.血虚

    1)心血虚-养心汤

    2)肝血虚-四物汤

    3.阴虚

    1)肺阴虚-沙参麦门冬汤

    2)心阴虚-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益胃汤

    4)肝阴虚-补肝汤

    5)肾阴虚-左归丸

    4.阳虚

    1)心阳虚-拯阳理劳汤

    2)脾阳虚-附子理中丸

    3)肾阳虚-右归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药食两用食物性味归经与功效

    中医内科笔记

    中医辩证治疗简解

    中医内科学-本科教材简单整理

    不扯了,贴贴一个老中医收集并自己编的中医歌决,有用的自己看. - 新奇军

    中医内科核心笔记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生活服务

    搜索

    中医内科分证论治歌诀中医病名及证型表汇总中医证型及诊断要点中医病名证型速记中医内科看病用药口诀中医疾病辨证口诀中医内科学病证歌诀黄帝内经180个内科病症中医辨证治疗处方口诀中医内科证型背诵口诀

    首页万象文化人生生活健康

    教育职场理财娱乐艺术上网

    留言交流回顶部

    联系我们

    触屏版| APP

    京ICP证090625号??????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22]3822-110号??????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377号

    关注公众号

    保存36

    生成长

    分享

    石苇

    编辑

    石苇,又称石樜、石皮、金星草等,为水龙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高高13~30厘米。生于山野的岩石上,或树上。分布于我国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备利水通淋,清肺泄热等功效。可用于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等。

    目录

    1植物属性

    2中药属性

    药物名称

    药基来源

    采集时间

    药材性状

    炮制加工

    性味归经

    功用主治

    用法用量

    用药宜忌

    3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4传统选方

    1植物属性

    植物形态

    ①石韦,又名:飞刀剑(《植物名实考》),肺心草、蜈蚣七、铺地娱蚣七、七星剑、大号七星剑、一枝箭、山柴刀、木上蜈蚣、肺筋草、蛇舌风,石头僵.

    石苇(7张)

    多年生草本,高13~30厘米。

    根茎细长,横走,密被深褐色披针形的鳞片;根须状,深褐色,密生鳞毛。

    叶疏生;叶柄长6~15厘米,略呈四棱形,基部有关节,被星状毛;叶片披针形、线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2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略下延,全缘,革质,上面绿色,有细点,疏被星状毛或无毛,下面密被淡褐色星芒状毛,主脉明显,侧脉略可见,细脉不明显。

    孢子囊群椭圆形,散生在叶下面的全部或上部,在侧脉之间排成效行,每孢子囊群间隔有星状毛,孢子囊群隐没在星状毛中,淡褐色,无囊群盖;孢子囊有长柄;孢子两面形。

    生于山野的岩石上,或树上。

    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②庐山石韦,又名:肺金草、大连天草、箭戟蕨。

    高25~60厘米。

    根茎肥厚而短,密被细小长披针形的鳞片,边缘具纤毛叶近于簇生;叶柄长10~80厘米,粗壮,幼时被褐色或淡褐色的星状毛;叶片广披针形,长10~30屋米,宽3~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稍宽,呈荫侧不等的耳形、圆形、心形、圆楔形或斜截形,有时上侧有尖耳,全缘,上面绿色,有黑色斑点,初时疏被星状毛,后渐光滑,下面密生淡褐色星芒状毛,星芒状毛的芒为短披针形,排列在同一平面上,中脉及侧脉均明显,细脉不甚明显。

    抱子囊群散生在叶的下面,淡褐色或深褐色,无囊群盖;孢子两面形。

    生于山野岩石上。

    分布安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③毡毛石韦与庐山石韦极相似,主要不同点:本种的叶下面被较厚而松的深褐色的星芒状毛,其芒细长针状或线状凿形,且不在同一平面上;叶柄通常较叶片为长。

    生于山野岩石上。

    分布湖北、四川、陕西、云南、西藏等地。

    ④有柄石韦,又名:长柄石韦、石茶。

    高仅6~17厘米。

    根茎细长,密被披针形鳞片,边缘具稍卷曲的纤毛。

    叶柄长3.5~11厘米,被星状毛;叶片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广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2.5~9.5厘米,宽9~28毫米,先端钝,基部下延至叶柄,全缘,上面绿色,有黑色斑点,疏被星状毛,下面密被灰色的星芒状毛,其芒短,叶脉不甚明显;孢子叶较营养叶为长,通常内卷使叶片呈圆筒状。

    孢子囊群融合,满布于叶的下面,深褐色,无囊群盖。

    生于山野岩石上。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

    ⑤北京石韦高10~25厘米。

    根茎细瘦,被黑褐色鳞片。

    叶柄长2.5~9厘米,被星状毛;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6~15厘米,宽6~15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上面绿色,有细点,疏被白色星状毛或无毛,下面密被灰色或淡褐色星芒状毛;叶稍内卷,但不呈筒状。

    孢子囊群多散生于叶下面的较上部分,深褐色,无囊群盖。

    生于山野岩石上。

    分布河北、山东、湖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⑥西南石韦与北京石韦极为相似,主要不同点:本种叶的下面被较厚而松的深褐色星芒状毛,其芒较长呈针状,略有光泽。

    生于山野岩石上。

    分布云南、四川、湖北等地。

    以上几种植物的根茎(石韦根)、叶上的毛茸(石韦毛)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2中药属性

    药物名称

    石苇-中药材

    石樜(《本经》),石皮(《别录》),石韦(《滇南本草》),金星草、石兰(《纲目》),生扯拢(《分类草药性》),虹霓剑草、石剑、潭剑(《福建民间草药》),金汤匙、石背柳(《中药材手册》)。

    药基来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庐山石韦、毡毛石韦、有柄石韦、北京石韦或西南石韦的叶。

    采集时间

    春、夏、秋均可采收,除去根茎及须根,晒干。

    药材性状

    ①大叶石韦一石韦:叶柄近圆柱形,棕色或棕黑色,长6~15厘米,有纵沟,无毛或疏被星状毛;叶片扭曲皱卷,平展后呈披针形,长7~2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叶基楔形至圆形,全缘,叶面棕色或灰棕色,无毛或疏具星状毛,布有黑色圆形小凹点,背面密被中心具红色圆点的粉棕色星状毛,毛的分枝较粗短,有的叶表面几乎全部布有孢子囊群。

    叶片革质,稍脆易折。

    气无,味淡。

    二庐山石韦:与石韦相似,惟叶柄较长,无毛;叶片皱缩,较大,长圆状披针形,叶基阔楔形、圆形、近心形或稍呈耳形,显著不对称,背面星状毛的分枝较粗,有的叶片具棕色圆形孢子囊群,与中脉约成60°角斜出平行排列,分布近乎整个叶面,其内常见红色光泽的孢子囊环带。

    厚革质,坚硬而脆。

    气无,味微苦。

    三毡毛石韦:叶柄有数条纵槽,有毛;叶片扭曲卷皱,披针形,基部楔形至阔楔形,对称,背面密布灰棕色星状毛,毛的分枝细长,有的叶上半部布有孢子囊群。

    革质,稍硬。

    气无,味淡。

    ②小叶石韦一有柄石韦:叶柄被棕色星状毛,有1纵浅槽,内密生毛;叶片卷曲成筒状,广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9厘米,先端钝,叶基楔形,全缘,叶面灰棕色,无毛或疏被星状毛,散布黑色圆形小凹点,背面密生粉棕色的中心有红点的星状毛,毛的分枝较短粗,中脉明显,侧细脉均不显。

    薄革质。

    气无,味微苦。

    二北京石韦:叶柄扁平,细长扭曲,有毛;叶片扭曲卷皱,线状披针形或近线形,叶基窄楔形下延成叶柄边缘;叶面浅黄绿色,无毛,背面密被较薄的灰棕色星状毛,毛的分枝细长,叶片背面几乎全部或大部生有孢子囊群。

    薄革质。

    气无,味微苦。

    三西南石韦:与北京石韦相似,惟叶的背面被较厚而松的星状毛,毛的分枝较长,呈长针状,深褐色,略有光泽。

    上述两类药材,大叶石韦以叶大、质厚、背面有毛为佳;小叶石韦以叶厚、整齐、洁净为佳。

    主产浙江、湖北、河南、河北、江苏等地。

    此外,山东、辽宁、广西、江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山西、安徽等地亦产。

    其中以浙江、湖北、江苏所产的大叶石韦质量为佳。

    炮制加工

    拣净杂质,洗去泥沙,刷净茸毛,切段晒干。

    ①《别录》:用之须去黄毛。

    ②《日华子本草》:入药去梗,须微炙用。

    一法以羊脂炒干用。

    性味归经

    苦甘,凉。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甘,无毒。

    ③《药性论》:微寒。

    ④《贵州草药》:味辛,性平。

    入肺、膀胱经。

    ①《滇南本草》:入小肠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膀胱二经。

    功用主治

    利水通淋,清肺泄热。

    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

    ①《本经》: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

    ②《别录》:止烦下气,通膀胱满,补五劳,安五藏,去恶风,益精气。

    ③《日华子本草》:治淋沥遗溺。

    ④《本草经》:炒末,冷酒调服,疗发背。

    ⑤《滇南本草》:止玉茎痛。

    ⑥《纲目》:主崩漏,金疮,清肺气。

    ⑦《植物名实考》:治痰火,同瘦肉蒸服。

    ⑧《闽东本草》:治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

    用药宜忌

    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滑石、杏仁为之使。

    得昌蒲良。

    ②《本草从新》:无湿热者勿与。

    ③《得配本草》:真阴虚者禁用。

    3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石苇、有柄石苇、庐山石苇的全草均含黄酮类.石苇全草尚含皂甙、蒽醌类、鞣质等;石苇叶分离得结晶成分β-谷甾醇、山奈酚、槲皮素、异槲皮甙、三叶豆甙、绿原酸和蔗糖.有柄石苇全草尚含酚性物质、树脂、皂甙.庐山石苇全草尚含果糖、葡萄糖、蔗糖、有机酸和酚性化合物.此外,尚分离出结晶成分延胡索酸、咖啡酸和异芒果甙等.

    化学成分

    含绵马三萜(diploptene)、皂甙、蒽醌、黄酮、β-谷甾醇。

    药理作用

    ⒈ 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庐山石苇的多种提取物口服,对二氧化硫引咳法引咳的小鼠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但不及可待因;口服或腹腔注射均有明显的祛痰作用(酚红法);但各种提取物均无明显平喘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庐山石苇对大鼠慢性气管炎有治疗作用.

    有柄石苇浓缩提取物给小鼠口服,亦有明显的镇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

    ⒉ 其他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石苇对痢疾杆菌、尤其是福氏杆菌以及肠伤寒杆菌、副伤寒甲、乙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金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石苇煎剂尚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临床应用

    ①治疗支气管哮喘 4~9岁每日用石韦全草5钱,10~15岁1两,16岁以上1.5两。

    每两加水1000毫升,煎成300毫升,趁热加入冰糖1两,分3次服,3天为一疗程。

    观察11例,服药后喘息消失者7例,减轻者2例,无改变者2例。

    多数在服药的当天哮喘症状即开始平息,其他症状于次日或第3天消失,但停药后往往仍有复发,复发时间最短者为2周。

    复发时再用同法治疗,仍然有效。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曾采用庐山石韦单味煎剂、冲剂、提纯石韦410糖浆及复方庐山石韦冲剂进行临床观察,均取得不同程度疗效,其中以石韦410糖浆的效果较为满意。

    一煎剂:鲜庐山石韦全草每天1.6两(第一疗程用全草,第二疗程去毛、叶柄及主脉),头煎加水300毫升,沸后再煎20分钟;二煎加水150毫升,沸后煎20分钟。

    混合2次煎液,以8层纱布过滤,分2次服。

    疗效:第1疗程服药人数计21例,有效率为47.6%,其中显效1例。

    服药2个疗程的16例,有效率为87.5%,其中显效1例。

    副作用主要有心馆,胸骨后不适,饥饿感,尿量增多及头晕,停药后症状即消失。

    二冲剂:日服3次,每次1包,相当于生药1两。

    治疗117例,服药一个疗程的有效率为47%,其中显效12例,好转43例,无效62例;两个疗程的有效率为57.6%,其中近期控制者3例,显效22例,好转39例,无效47例。

    继续服用到3、4个疗程时,有效率可增至87.5%与82%,显效率增为46.2~51%。

    说明延长疗程,可提高疗效。

    三提纯石韦410糖浆:每天2次,每次15毫升(相当生药1.5两),10天为一疗程,共服二个疗程。

    治疗40例,第一疗程有效者31例(78.2%),其中显效16例(40%);继续服用第二疗程的36人,有效率为88.9%,显效率为55.6%。

    个别患者每天服3次,疗效更为显著。

    四复方石韦冲剂:用庐山石韦15两,江剪刀草1两,煎成浓汁,焙干,制成粉末,加适量糖粉,每天分3次,开水冲服。

    10天为一疗程。

    共治疗278例,有效者200例(72%);其中近期控制13例,显效51例(23%)。

    大多数患者在服药2~3天后见效。

    在使用石韦各种剂型,特别是提纯石韦410糖浆过程中看出,石韦具有良好的消痰作用,一般治疗1~2天后,痰量减少,粘稠度减低,咯痰转爽。

    这对改善通气功能,防止继发感染,从而减少对组织细胞的损害,促进病变的愈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复方石韦(与江剪刀草合用)镇咳作用较单味石韦为佳,平喘作用两者均较差,消炎效果也不佳。

    用有柄石韦全草,压榨去毛及孢子,水煎制成糖浆。

    第1~4日,按每天含生药1两分3次服。

    第5~10日,每天剂量加倍。

    第11~15日照第1~4日剂量服。

    治疗50岁以上的重症患者12例,其中喘息型8例,有效5例,基本治愈2例,显效1例,进步2例;单纯型4例,仅有1例显效。

    说明石韦糖浆对喘息型患者疗效较好。

    ③治疗急、慢性肾炎及肾盂肾炎一煎剂:取有柄石韦叶20片左右(相当于2~3克),加水500~1000毫升,每日1剂,煎分2次服。

    亦可用开水浸泡,当茶饮。

    二片剂:每片含生药0.5克,每次2~3片,日服3次。

    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39例,36例有效;肾盂肾炎20例,17例有效。

    据观察,服药2~3天后,尿量即增多,浮肿逐渐消退。

    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一般以3个月左右为一疗程,急性肾小球肾炎疗程为10天左右。

    4传统选方

    ①治血淋:石韦、当归、蒲黄、芍药各等分。

    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千金方》石韦散) ②治淋浊尿血:石韦、猪鬃草、连钱草各五钱,煨水服。

    (《贵州草药》) ③治石淋:石韦(去毛)、滑石各三分。

    上二味,捣筛为散,用米汁若蜜服一刀圭,日二服。

    (《古今录验》石韦散) ④治尿路结石:石韦、车前草各一两,生栀子五钱,甘草三钱。

    水煎二次,早、晚各服一次。

    (《南昌医药》⑴:14,1972) ⑤治心经蕴热,传于小肠,始觉小便微涩赤黄,渐渐不通,小腹膨脝:石韦(去毛,锉)、车前子(车前叶亦可)等分。

    上浓煮汁饮之。

    (《全生指迷方》石韦汤) ③治痢疾:石韦全草一荫,水煎,调冰糖五钱,饭前服。

    (《闽东本草》) ⑦治崩中漏下:石韦为末,每服三钱,温酒服。

    (《纲目》) ⑧治咳嗽:石韦(去毛)、槟榔(锉)等分。

    上二味,罗为细散,生姜汤调下二钱匕,(《圣济总录》石韦散) ⑨治慢性气管炎:石韦、蒲公英、佛耳草、一枝黄花各-两。

    水煎浓缩,分二次服。

    (中医研究院《攻克慢性气管炎资料选编》30,1971) ⑩小便淋痛。

    用石韦、滑石,等分为末,每取一小撮,水送服。

    ⑾便前有血。

    用石韦研为末,以茄子枝煎汤送服二钱。

    ⑿气热咳嗽。

    用石韦、槟榔,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姜汤送下。

    ⒀崩中漏下。

    用石韦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

    在药店里,我们一般能看到三种鸡内金:一种是生鸡内金,是经过清洗、烘干制成的;二、炒鸡内金,去鸡内金,炒至鼓起,本品表面黑棕至焦;三、醋鸡内金,鸡内金洗净,炒至浮肿,喷醋,取出,晾干。

    《中西医实录》中说“有瓷石,铜铁可消化,善祛瘀。”石韦散加鸡内金、海金沙能增强排石、消硬的功能。“若与白术等量配伍,则为消食化瘀之要药,为健脾胃之奇品。脾胃强健,有利于运化药物,消食化滞。既能消除脾胃积滞,又能消除鸡胗积滞,无论脏腑在何处。男女长期服用可治愈。”

    炒鸡内金,消食健脾并举《本草纲目》说能治“小儿疟疾,治成人淋漓恶心,消除酒精积聚”。用于消化不良、腹胀者,通常与山楂、麦芽、青皮同用。治脾虚小儿疳积,常与白术、山药、石君子同用。

    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

    停滞,脾胃。治疗消化不良、饱胀、呕吐、恶心、腹泻、营养不良、口渴、溺水、咽喉阻塞、蛀虫、牙痛和口疮。

    1.《经书》:“泄利。”

    2.《别录》:“主要是小方便,留后,除热,止烦。”

    3、《日华子本草》:“止射精,和尿血,虚脱,带下,肠风,泄泻。”

    4、《滇南本草》:“宽脾,消食,磨胃。治小儿乳食停滞,肚子大,肌肉青,消化不良。”

    5.《纲要》:“治小儿疟,治大人(小便)淋漓,恶心,消酒积,主喉闭,乳蛾,一切口疮,牙疮。”

    鸡内金的副作用

    1.本草纲目:无毒。

    石兰 拉丁:Folium Pyrrosiae 英文名:Pyrrosla lingua(Thunb) 科属:Farw.(水龙骨科) 别名:石韦、石皮、石苇、金星草、石剑、石背柳 形态:多年生草本,附生于石头上或村干上。根状茎横生,木质,粗不过5毫米,密生铁锈色鳞片;根须状,从根茎上分散生出。叶革质,疏生,叶之间距离在2厘米以上;叶片长披针形,长8~20厘米,背面有灰褐色星状毛;叶柄细长,长5~10厘米。 药用部位:叶片 产地:浙江、湖北、河北 采收:全年均可采收。 加工:除去根茎及根,晒干或阴干。 药性:微寒 药味:苦、甘 归经:归肺、膀胱经 功能:利尿通淋,清热止血。 主治: 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吐血,衄血,血,崩漏,肺热喘咳。 还用于治疗癌症放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症状 1、小便淋痛。用石韦、滑石,等分为末,每取一小撮,水送服。 2、便前有血。用石韦研为末,以茄子枝煎汤送服二钱。 3、气热咳嗽。用石韦、槟榔,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姜汤送下。 4、崩中漏下。用石韦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 验方: 1.小便不利:石韦、车前各30克,水煎服。 2.血淋:石韦30克,当归15克,蒲黄,赤芍各10克,水煎服。 3.肺气肿、喘息不得卧:石韦120克,水煎服。 4.肺痈吐脓、肺热咯血:鲜石韦60克,水煎服。 5.急性膀肌炎、尿路感染:石韦30克,车前草20克,滑石18克,甘草3克,J柏10克,水煎服。 毒性: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涂敷。 禁忌:阴虚及无湿热者禁用。 植物石兰古文考证 石兰:一种香草的名字,见屈原《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意思为:披上飘香的石兰系上芬芳的杜衡)与《湘夫人》“疏石兰兮为芳”(意思为疏散开石兰芳香四溢)等句。 希望喜欢,O(∩_∩)O~

    关于石苇散的功效与作用和石苇功效与主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延伸阅读:中药材的保质期一般多久?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中药材有不一样的保质期。普通的中药材保质期一般是半年到一年这样,最多也只能放置两年,大多数超过两年就会失去药效。

    如果是木本植物的中药材,长放在空旷通风处,基本可以保存两年之久,最多不超过四年。矿物药材的话保质期就会长一些,基本只要不放在阴暗容易受潮的地方,大多数可以保存三年到五年,最长可以保存十年之久。

    虽然这些中药材的保质期都不是很短,但是也要尽快地使用完,堆积的时间越长,药效可能就会减弱,容易影响治疗效果,具体事项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

    •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