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乌泡刺作用与功效》,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乌泡刺作用与功效 乌刺泡泡酒有什么功效
今天给各位分享乌泡刺作用与功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乌刺泡泡酒有什么功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大乌泡
(《贵州草药》)
【异名】倒生根、黄水泡、无刺乌泡、糖泡叶、马莓叶(《贵州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大乌泡的根。
【植物形态】大乌泡
灌木,高2~3米。茎和叶柄以及叶下面均密被绒毛和散生极短的弯皮刺。单叶互生,革质,近圆形,直径4~12厘米,掌状7~9裂,顶生裂片不明显3裂,先端圆钝戍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重锯齿,上面有短柔毛和密布小的凸起,基生5出脉,网脉显明;叶柄长3~6厘米;托叶条裂。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密被绒毛;苞片椭圆形,缺刻状条裂;萼裂片卵形,先端常多裂,外面密生绒毛。聚合果球形,径1~1.5厘米,红色。
生于路旁灌木丛中。分布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凉血,止血,接骨。治痢疾,腹泻,风湿痹痛,咳血,妇女倒经,骨折。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痢疾:鲜大乌泡根皮三两,鲜龙芽草根二两,鲜白金条根一两。煎水服,每日三至四次,每次两小酒杯。
②治咳嗽带血,四肢无力:鲜大乌泡二两,鲜苦刺头一两,葵花杆心五钱。加水煎成浓汁,每日服四次,每次一茶杯。
③治倒经:大乌泡根、倒触伞根各一两,茅草根、金银花。藤各五钱。煎水兑红糖服,一日三次。
④治骨折(未破皮者):大乌泡根、野葡萄根皮、百尾参各等量。共捣烂,加酒炒热,先用手法将骨折复位,然后包上药,再上夹板,一日一换。用量视患处面积而定。(选方出《贵州草药》)
提醒您:大乌泡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倒钩刺
(《云南中草药》)
【异名】小乌泡、小倒钩刺、刺黄连、刺茶、散血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三叶悬钩子的全株。
【植物形态】三叶悬钩子
直立小灌木,高1~2米。茎枝无毛,具倒钩锐皮刺。3出复叶互生,小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6厘米,宽8~15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具齿,两面光滑,粉绿色;叶柄长3~4厘米,有细小皮刺;托叶刚毛状。花1~2朵腋生或顶生,花梗长1~2厘米,与萼均有细柔毛及皮刺;萼片披针形,附属物叶状,线形,具刺;花瓣白色,倒卵形,外面有短柔毛,较萼短;雄蕊花丝密被柔毛。聚合果,肉质,多汁,成熟时橘。花期4~5月。
生于山沟稀疏灌丛中。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晒干。
【性味】甘微酸,平。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除湿止痢。驱蛔。
【选方】①治扁桃腺炎,火眼,痢疾,疥疮,风湿性关节炎:倒钩刺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
②治蛔虫病:倒钩刺全株五钱。水煎服。
③治腮腺炎,乳腺炎,无名肿毒:倒钩刺鲜品捣烂外敷。
提醒您:倒钩刺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出处】《分类草药性》
【拼音名】Da Wū Pao Gēn
【别名】 乌泡 (《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蕾薇科植物川莓的根或叶。 秋、冬季采根,夏季采叶。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2~5米。茎圆柱形,无刺,密被灰褐色茸毛,有时混生刚毛。单叶,近圃形或宽卵形,直径6~17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心形,边缘有不整齐锯齿,常有不明显的5~7裂,上面粗糙,下面灰绿色,网脉明显,有短绒毛;叶柄长5~7厘米;托叶较宽,近似卵圆形,基部不对称,顶端浅裂,有早落现象。圆锥花序顶生或成腋生花丛;总花梗和花梗密生绒毛;花紫色,直径1~1.5厘米;萼裂片三角状卵形,先端尾尖,内外两面有茸毛;花瓣倒卵圆形;雄蕊多数。聚合果近球形,直径6~8毫米,黑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林边、林中及灌丛中。分布四川、贵州、湖北、西藏等地。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酸咸,平。
【功能主治】 凉血,活血。治劳伤吐血,咳血,月经不调,痢疾,瘰疬,骨折。
1《四川常用中草药》:根:祛风除湿,止呕,活血。治劳伤吐血,月经不调,口有腥气,瘰疬,痘后目翳,疯狗咬伤。叶:治黄水疮。
2《贵州药植目录》:全株:清热凉血,止血,接骨。治痢疾,脱肛,倒经,咳血,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炖肉服。外用:叶,研粉撒布。
【摘录】《*辞典》
乌泡刺作用与功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乌刺泡泡酒有什么功效、乌泡刺作用与功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延伸阅读:中药材的保质期一般多久?
中药材的保质期因药材种类、储存条件等因素而异,一般情况下,干燥的中药材可以保存较久时间,新鲜的中药材则需要及时食用或储存,并在保持其新鲜程度的同时注意防潮和防虫。以下是一些中药材的保质期建议:
干燥中药材:通常可以保存1-3年时间;新鲜中药材:一般情况下保存1-3天,可加入少量水分后保存3-7天;低温储存:在防潮、防虫的情况下,将中药材放在干燥、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控制在10℃以下,保质期可延长数倍。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中药材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药材,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煎煮、调制等处理。同时,如发现中药材有变质、腐败等情况应及时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