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_专业的育儿网站

首页 > 生活 > 营养  >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乌药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乌药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05-30 中药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乌药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乌药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乌药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乌药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乌药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药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乌药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以及乌药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1、各种中药的功效与作用
  • 2、黑锡丹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 3、草药大全功效和作用
  • 4、乌蔹莓的功效与作用

    各种中药的功效与作用

    各种中药的功效与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看病的时候看中医,中药能够给人体带来很多的药用价值,以下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各种中药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各种中药的功效与作用1

    1、白刺苋

    痢疾、暑泻,肠炎,咽喉痛,便秘,痔疮出血,胆囊炎,干冷白带,小儿胎毒,皮肤湿毒作痒,下消,狭心症,胃十二指肠溃疡。

    2、六角英

    又叫狗肝菜,感冒发热,急性肝炎、目赤肿痛,斑疹发热,带状泡疹,霍乱吐泻,跌打年伤。

    3、鸡蛋花

    中暑、痢疾、腹痛、咳嗽。

    4、鸡屎藤

    气郁胸闷,胃痛,中暑,小儿疳积,阑尾炎,关节风湿痛,掉落眠,久咳,农药中毒;

    5、尖叶苦菜

    清热,凉血,解毒。治痢疾,黄疸,血淋,痔瘘,疔肿,蛇咬。

    6、牛筋草

    高热,抽筋神昏,脱力黄,劳力伤,医治干冷黄疸,小儿热结,腰部挫闪疾苦哀痛,疝气,预防乙型脑炎。

    展开剩余90%

    7、千里光

    各类急性炎症性疾病,明目。小儿胎毒,肾囊风,湿疹。

    8、乳蓟

    大年夜大年夜蓟(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疗痈肿),小蓟(治急性肾炎、泌尿系传染、尿疼浮肿、传染性肝炎),乳蓟没有太大年夜大年夜的副传染,包含怀孕的.妇女皆可安心应用,乳蓟乃至能帮助哺乳期间的妇女增加乳汁。

    各种中药的功效与作用2

    1、人参——被称之为百草之王,也是药中之王;具有非常好的补益作用,也有大补元气、回阳救逆、生津等非常好的作用。

    2、三七——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草药,有一定的止血、补血、活血作用。

    3、土木香——对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机能紊乱等病症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还可以制成精油,起到镇静、杀菌的效果。

    4、大黄——具有泻下通大便,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络,利湿退黄等。大黄可以清肠胃,是治疗大便干结,胃肠积9滞的主药,善于治疗热结便秘。

    5、山豆根——可以促进人们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防止病毒入侵,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6、川木香——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可以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单用一味木香即可;煎汤内服用量在2g-6g之间。

    7、天麻——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动风、惊痫抽搐、角弓反张等症。

    8、补骨脂——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的阳痿早泄、腰膝冷痛等。

    9、灵芝——用于失眠,健忘,头晕,神经衰弱等。

    10、瓜萎皮——用于胸腹胀满,脘腹胀满等症,常与木香,乌药,橘皮,枳壳等同用。

    11、川乌——川乌与附子作用类似,但其强度却大大强于附子;具有去寒湿、通经络而除冷痹、消腿膝肿痛、除心腹痞痛等。

    12、天麻——具有解除痉挛、祛风、通脉络缓、解肝脏的作用,可用来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厥、抽搐、破伤风等疾病。

    13、牛膝——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对于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和跌打伤痛均有比较好的治疗作用。

    14、甘草——具有补益脾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煎汤内服用量在3g-9g之间。

    黑锡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沉香(镑)、附子(炮.去皮.脐)、葫芦巴(酒浸.炒)、阳起石(研细水飞)、茴香(舶上者.炒)、破故纸(酒浸.炒)、肉豆蔻(面裹.煨)、金铃子(蒸.去皮.核)木香,各一两;肉桂(去皮)只须半两,黑锡(去滓称)、硫黄(透明者结砂子),各二两。

    【来源】丹阳慈济大师受神仙桑君方。

    【炮制】上用黑盏,或新铁铫内,如常法结黑锡、硫黄砂子,地上出火毒,研令极细,余药并杵罗为细末,都一处和匀入研,自朝至暮,以黑光色为度,酒糊圆如梧桐子大。阴乾,入布袋内,擦令光莹。

    【功能主治】治脾元久冷,上实下虚,胸中痰饮,或上攻头目彻痛,目瞪昏眩,及奔豚气上冲,胸腹连两胁,膨胀刺痛不可忍,气欲绝者;及阴阳气上下不升降,饮食不进,面黄羸瘦,肢体浮肿,五种水气,脚气上攻;及牙龈肿痛,满口生疮,齿欲落者,兼治脾寒心痛,冷汗不止;或卒暴中风,痰潮上膈,言语艰涩,神昏气乱,喉中痰响,状似瘫痪,曾用风药吊吐不出者,宜用此药百粒,煎姜、枣汤灌之,压下风涎,即时苏省,风涎自利。或触冒寒邪,霍乱吐泻,手足逆冷,唇口青黑;及男子阳事痿法,脚膝酸软,行步乏力,脐腹虚鸣,大便久滑及妇人血海久冷,白带自下,岁久无子,血气攻注头面四肢,并宜服之。兼疗膈胃烦壅,痰饮虚喘,百药不愈者。常服克化饮食,养精神,生阳逐阴,消磨冷滞,除湿破癖,不动真气,使五脏安宁,六腑调畅,百病不侵。

    【用法用量】每服三、四十粒,空心姜盐汤或枣汤下,妇人艾醋汤下。

    【备注】歌曰:阴损阳衰实可伤,纵调荣卫亦难将。气羸血运痰生者,试听桑君为发扬。又歌:夫妻合会功成四,铃子沉香一两赊。木附葫芦阳起破,桂茴肉豆等无差。梧桐酒糊精修炼,返者还童事可嘉。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黑锡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引桑君方

    【别名】医门黑锡丹(《中药成方配本》)。

    【处方】沉香(镑)、附子(炮,去皮、脐)、葫芦巴(酒浸,炒)、阳起石(研细,水飞)、茴香(舶上者,炒)、破故纸(酒浸,炒)、肉豆蔻(面裹,煨)、金铃子(蒸,去皮、核)、木香各30克, 肉桂(去皮)15克,黑锡(去滓)、硫黄(透明者,结砂子)各60克。

    【制法】上药于黑盏或新铁铫内,如常法结黑锡、硫黄砂子,地上出火毒,研令极细。余药并杵,罗为细末,都一处和匀入研,自朝至暮,以黑光色为度。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阴干入布袋内,擦令光莹。

    【功能主治】温壮下元,镇纳浮阳。治真阳不足,肾不纳气,浊阴上泛,上盛下虚,痰壅胸中,上气喘促,四肢厥逆,冷汗不止,舌淡苔白,脉沉微;奔豚,气从小腹上冲胸,胸胁脘腹胀痛,或寒疝腹痛,肠鸣滑泄,或男子阳痿精冷,女子血海虚寒,月经不调,带下清稀,不孕。

    【用法用量】每服30~40粒,空腹时用姜、盐汤或枣汤送下,妇人用艾、醋汤送下。

    【备注】方中黑锡镇摄浮阳,降逆平喘,硫黄温补命门,暖肾消寒,均为君药;附子、肉桂温肾助阳,引火归原,使虚阳复归肾中,阳起石、破故纸、葫芦巴温命门,除冷气,能接纳下归之虚阳,并为臣药;茴香、沉香、肉豆蔻,温中调气,降逆除痰,兼能暖肾,为佐药;然而,又恐诸药温燥太过,故用一味苦寒之川楝子,既能监制诸药,又有疏利肝气之用。配合成方,共奏温壮元阳,镇纳浮阳之功。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引桑君方

    黑锡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处方】硫黄60克(捶如皂荚子大,候铅成汁,入硫黄在内,勿令焰起,候硫黄化,倾出于九重纸上,纳入一地坑内,以碗盖去火),川楝子、 黑铅(不夹锡者,先熔成汁)各60克,阳起石(锻)、木香、沉香、青皮(炒)各15克,肉豆蔻30克,茴香(炒)、官桂(去皮,不见火)、附子(炮,去皮、脐)、葫芦巴(炒)、破故纸(炒)各30克,乌药(去木,锉)7.5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阴阳不升降,上热下冷,头目眩晕,病至危笃;或服暖药,僭上愈甚者。

    【用法用量】每服30~100丸,空腹时,浓煎人参、茯苓、姜、枣汤吞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黑锡丹--《古今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五四

    【别名】黑铅丹(《成方切用》卷六)、二味黑锡丹(《饲鹤亭集方》)。

    【处方】黑铅、硫黄各60克。

    【制法】上药将铅熔化,渐人硫黄,候结成片,倾地上出火毒,研至无声为度。

    【功能主治】镇纳浮阳,降逆平喘。治虚阳上越,头晕头痛,目眩耳鸣,或阴火逆冲,真阳暴脱,气喘痰升,虚火上炎,口舌生疮。

    【摘录】《古今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五四

    黑锡丹--《杨氏家藏方》卷九

    【别名】黑锡丸、乌金丸

    【处方】黑锡(4两,新铫中以火熔开,用香匙撇去锡滓,入硫黄半两同炒过,取出研为细末)2两,硫黄末2两(上2味加入铫中炼成汁,取下铫,候冷再见火,如此3次,候冷,研为细末),舶上茴香(略炒)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木香(略炒)1两,川楝子肉(炒)1两,破故纸(炒)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

    【制法】上为细末,却将黑锡末一处和匀,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实下虚,真元衰败,阳气耗损,阴气独盛,上喘气促,泄泻呕逆,自汗心忡,小便频数,一切虚寒。

    【用法用量】黑锡丸(《普济方》卷一二○)、乌金丸(《普济方》卷一二○)。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九

    黑锡丹--《镐京直指》

    【处方】熟地6钱,青盐4分,附子1钱5分,萸肉3钱,磁石4钱(锻),桂心8分(冲),沉香8分(冲),硫黄1钱(制),怀牛膝3钱,小茴香1钱,胡桃肉4枚(盐水炒),黑铅1两。

    【功能主治】摄纳肾气。主治痰迷神倦,喘促脉弱,肾阳不纳,防见头汗,乃孤阳上脱之虞。

    【摘录】《镐京直指》

    黑锡丹--《朱氏集验方》卷八

    【处方】黑锡(洗,熔了去渣)2两,硫黄(透明者,结沙子)2两,附子2两,破故纸(酒浸,炒)1两半,肉豆蔻(面裹煨)1两半,茴香(炒)1两半,金铃子(蒸熟,去皮核)1两半,木香1两,沉香1两。

    【制法】上用新铁铫内,如常法结黑锡、硫黄沙子,地上出火毒,自朝至暮,研令极细,余药并柠罗为细末,一处和停入研,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阴乾,入布袋内擦令光莹。

    【功能主治】调治荣卫,升降阴阳,补损益虚,回阳返阴。主治丈夫元脏虚冷,真阳不固,三焦不和,上热下冷,耳内虚鸣,腰背疼痛,心气虚乏,饮食无味,膀胱久冷,夜多小便;妇人月事愆期,血海久冷,恶露不止,赤白带下;及阴毒伤寒,四肢厥冷,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姜盐汤或枣汤送下;妇人艾醋汤下;如一切冷疾,盐酒、盐汤空心下30-40丸;急用,枣汤吞100-200粒,即便回阳。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八

    黑锡丹--《医部全录》卷一五四

    【别名】二味黑锡丹、黑铅丹

    【处方】黑铅2两,硫黄2两。

    【制法】上将铅熔化,渐入硫黄,候结成片,倾地上出火毒,研至无声为度。

    【功能主治】口疮。阴阳不升降,上盛下虚,头目眩晕。

    【用法用量】二味黑锡丹(《饲鹤亭集方》)、黑铅丹(《成方切用》)。

    【摘录】《医部全录》卷一五四

    黑锡丹--《辨证录》卷下

    【处方】黑锡(1两,舶硫黄末1两和入熔化,结成沙,研细)5钱,熟附子5钱,肉桂3钱,沉香3钱,小茴香3钱,檀香3钱,肉果(煨)3钱,阳起石(煨)5钱,葫芦巴3钱,广木香(煨)3钱,干姜1钱,白蔻3钱,川楝肉5钱,紫丁香2钱。

    【制法】上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阴乾,用青布袋盛,擦光如银亮收住。

    【功能主治】中风痉症,痰鸣气喘。

    【用法用量】每服49丸或32丸,淡姜汤送下。

    【摘录】《辨证录》卷下

    黑锡丹--《普济方》卷三七七

    【处方】黑锡2两(同水银半两,慢火结沙子),粉霜(细研)半两,铁粉(细研)半两,麝香1分(细研),天南星1两(炮,取末)。

    【制法】上同研匀,滴水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癫痫及诸痫,胞络涎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煎竹叶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七

    黑锡丹--《局方》卷五(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引桑君方

    【别名】医门黑锡丹

    【处方】沉香(镑)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葫芦巴(酒浸,炒)1两,阳起石(研细,水飞)1两,茴香(舶上者,炒)1两,破故纸(酒浸,炒)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金铃子(蒸,去皮核)1两,木香1两,肉桂(去皮)半两,黑锡(去滓称)2两,硫黄(透明者,结沙子)2两。

    【制法】上用黑盏,或新铁铫内,如常法结黑锡、硫黄沙子,地上出火毒,研令极细,余药并传杵罗为细末,都一处和匀入研,自朝至暮,以黑光色为度,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阴乾,入布袋内,擦令光莹。

    【功能主治】克化饮食,养精神,生阳逐阴,消磨冷滞,除湿破痛,安宁五脏,调畅六腑。升降阴阳,补虚益元,坠痰。主脾元久冷,上实下虚,胸中痰饮,或上攻头目彻痛,目瞪昏眩;及奔豚气上冲,胸腹连两胁,膨胀刺痛不可忍,气欲绝者;及阴阳气上下不升降

    中药的学问博大精深,中药的种类也有很多,而不同的中药其功效也不一样。那么大家对中药功效了解吗?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草药大全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草药大全功效和作用

    1.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细辛.白芷.香薷.羌活.独活.藁本.辛夷.生姜.葱白.石胡荽.苍耳子.芸香草.柽柳。

    2.辛凉解表药:薄荷.蝉蜕.葛根.柴胡.升麻.牛蒡子.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 。

    3.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母.栀子.芦根.竹叶.天花粉.夏枯草.淡竹叶.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压趾草

    4.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秦皮.白鲜皮.椿白皮.。(泻火解毒药):黄芩.黄连.黄柏.犀角.芒硝.龙胆草.水牛角.。

    5.清热解毒药:连翘.拳参.贯众.玄参.牛黄.白薇.大黄.射干.绿豆.甘草.秦皮.红藤.酸浆.白蔹.马勃.青黛.漏芦.升麻.菊花.大蓟.小蓟.地榆.朱砂.紫珠.蔊菜.硼砂.金银花.忍冬藤.连翘心.大青叶.板蓝根.水牛角..蒲公英.鱼腥草.白头翁.败酱草.穿心莲.蚤休(七叶一枝花).半枝莲.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垂盆草.四季青.金果榄.凤尾草.天葵子.千里光.金荞麦.山慈菇.地锦草.鸦胆子.鸭跖草.雷公藤.豨莶草.金钱草.地耳草.青木香.鸡矢藤.仙鹤草.苎麻根.黄药子.羚羊角.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

    6.清热凉血药:犀角.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白薇.水牛角.生地黄.。

    7.清退虚热药:青蒿.白薇.鳖甲.知母.黄柏.龟板.秦艽.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8.泻 下 药:大黄.芒硝.芦荟.羊蹄.玄明粉.番泻叶.。

    9.润 下 药:(润肠通便)杏仁.桃仁.当归.百部.蜂蜜.桑葚.锁阳.火麻仁.郁李仁.何首乌.紫苏子.瓜蒌仁.柏子仁.松子仁.黑芝麻.决明子.车前仁.胡桃仁.冬葵子.肉苁蓉.。

    10.峻 下药:甘遂.巴豆.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

    11.祛风湿散寒药:羌活.独活.川乌.草乌.辛夷.苍术.木瓜.蚕沙.松节.蕲蛇.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雷公藤.伸筋草.寻骨风.海风藤.老鹳草.路路通.苍耳子.。

    12.祛风湿清热药:秦艽.防己.桑枝.萆薢.稀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穿山龙.丝瓜络.。

    13.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药:狗脊.仙茅.杜仲.牛膝.续断.桑寄生.五加皮.巴戟天.淫羊藿.骨碎补.鹿衔草.千年健。(益精补髓药):熟地.锁阳.蛤蚧.狗肾.海狗肾.肉苁蓉.紫河车.何首乌。

    14.化 湿 药: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草果.扁豆.白豆蔻.草豆蔻.。

    15.利水消肿药:茯苓.猪苓.泽泻.葫芦.泽膝.蝼蛄.荠菜.麻黄.香薷.防己.黄芪.海藻.昆布.槟榔.泽兰.茯苓皮.生姜皮.大腹皮.冬瓜皮.玉米须.薏苡仁.香加皮..海桐皮.桑白皮.葶苈子.郁李仁.寒水石.半边莲.番泻叶.路路通.益母草.。(温肺化饮药):细辛.干姜.。(逐水消肿药):巴豆..。

    16.利水通淋药:白薇.滑石.木通.通草.瞿麦.扁蓄.牛膝.石韦.萆薢.琥珀.车前子.车前草.金钱草.地肤子.海金沙.鸡内金.冬葵子.灯芯草.鱼腥草.白茅根.王不留行.白花蛇舌草。(利尿药):竹叶.知母.生地.苦参.黄柏.酸浆.葱白.桑叶.浮萍.蒲黄.石膏..苦参.绿豆.地龙.白术.通草.淡竹叶.鸭跖草.凤尾草.五加皮.决明子.血余炭.蒲公英.鱼腥草.罗布麻.白花蛇舌草.。

    17.利水退黄药:(清利湿热):虎杖.郁金.大黄.黄柏.蔊菜.茵陈蒿.金钱草.地耳草.垂盆草.山栀子.地锦草.凤尾草..玉米须.。

    18.温 里 药:附子.干姜.肉桂.胡椒.川乌.草乌.花椒.荜茇.小茴香.高良姜.公丁香.荜澄茄。(温经散寒药):片姜黄。

    19.理 气 药:陈皮.青皮.桔核.枳实.枳壳.木香.沉香.檀香.香附.乌药.厚朴.川芎.姜黄.佛手.香橼.薤白.柿蒂.刀豆.甘松.香附子.荔枝核.化桔红.玫瑰花.绿萼梅.青木香.大腹皮.八月札.娑罗子.九香虫.栝楼皮.延胡索.。

    20.消 食 药:山楂.神曲.木香.谷芽.麦芽.鸡矢藤.莱菔子.鸡内金.使君子。(消食化滞药):青皮.枳实.槟榔.厚朴。

    21.驱 虫 药:槟榔.雷丸.鹤虱.榧子.芜荑.羊蹄.使君子.苦楝皮.南瓜子.鹤草芽。

    22.凉血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槐花.槐角.大黄.羊蹄.石韦.木贼.马勃.贯众.犀角.山栀子.墨旱莲.黄芩炭.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马齿笕.四季青.凤尾草.水牛角.地骨皮.黄药子.代赭石。(凉血药):郁金.

    23.化瘀止血药:三七.茜草.蒲黄.降香.花蕊石.血余炭.刘寄奴.。

    24.收敛止血药: 白及.紫珠.藕节.仙鹤草.棕榈炭.血余炭.刺猬皮.海螵蛸.椿白皮.五倍子.禹余粮。

    25.温经止血药: 炮姜.艾叶.灶心土.荆芥炭。(补血止血药):阿胶。(固精止血药):龟甲。

    26.活血止痛药:川芎.郁金.姜黄.乳香.没药.延胡索.五灵脂。

    27.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泽兰.当归.牛膝.大黄.瞿麦.益母草.鸡血藤.月季花.凌霄花.王不留行.。

    28.活血疗伤药:(续筋接骨):苏木.血竭.儿茶.土鳖虫.自然铜.骨碎补.马钱子.刘寄奴。

    29.破血消症药:莪术.三棱.水蛭.芒虫.斑蝥.穿山甲.土鳖虫。

    30.温化寒痰药:白前.皂荚.天南星.旋复花.白芥子.白附子.皂角刺.莱菔子。(燥湿化痰):陈皮.佛手.半夏.天南星.化橘红。

    乌蔹莓曾用于慢性尿路感染和感染后尿路综合征有效。

    乌蔹莓汤:乌蔹莓、扁蓄草、金樱子、覆盆子、泽泻、猪苓、木香、乌药、甘草。该方具有清热利尿,收涩理气功效。其机理为:①既收涩小便,又通利小便,以改善尿频尿急的症状;②调节输尿管、膀胱、尿道的平滑肌,以加快排尿;③有弱的抗菌作用;④经观察治疗一段时期后,尿液的pH值渐渐上升,由酸性向中性、碱性转化。这使尿路内环境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关于治疗急性尿路感染。

    急性尿路感染中医有较好的疗效。其方剂的构成君臣佐使四部分中药应为:①要使用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以白头翁汤的效果最好。白头翁30g、秦皮30g、黄连9g、黄柏9g,还可加用马齿苋30g;②要使用改善尿频尿急症状的中药,如金樱子、覆盆子等,所含多量鞣质,既能抗菌,又能涩尿;③要使用加速利尿的中药,如泽泻、猪苓等,以加速排出细菌及其毒素;④保护胃肠功能和矫味的中药。

    如中药与抗生素同用,可用经验方乌蔹莓汤。

    急性感染控制后,再予以调理,改善腰酸、乏力、体质和全身症状,可加用有关中药。

    乌蔹莓附方

    治一切肿毒,发背、乳痈、便毒、恶疮初起者:五叶藤或根一握,生姜一块。捣烂,入好酒一盏,绞汁热服,取汗,以渣敷之。用大蒜代姜亦可。(《寿域神方》)

    治项下热肿,俗名虾蟆瘟:五叶藤捣敷之。(《丹溪纂要》)

    治发背、臀痈、便毒:乌蔹莓全草水煎二次过滤,将两次煎汁合并一处,再隔水煎浓缩成膏,涂纱布上,贴敷患处,每日换一次。(《江西民间草药》)

    治无名肿毒:乌蔹莓叶捣烂,炒热,用醋泼过,罨患处。(《浙扛民间草药》)

    治臁疮:鲜乌蔹莓叶,捣烂敷患处,宽布条扎护,每日换一次。或晒研末,每药末一两,同生猪脂三两,捣成膏,将膏摊纸上,贴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治喉痹:马兰菊、五爪龙草、车前草各一握。上三物,杵汁,徐徐饮之。(《医学正传》)

    治九子滥痒:母猪藤、九子连环草、何首乌。炖肉服。(《四川中药志》)

    治肺劳咳血:乌蔹莓根三至四钱,煎服。或加侧柏、地榆、青石蛋各三钱,同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治风湿关节疼痛:乌蔹莓根一两,泡酒服。(《贵州草药》)

    治小便尿血:五叶藤阴干为末,每服二钱,白汤下。(《卫生易简方》)

    治白浊,利小便:乌蔹莓根捣汁饮。(《浙江民间草药》)

    治毒蛇咬伤,眼前发黑,视物不清:鲜乌蔹莓全草捣烂绞取汁二两,米酒冲服。外用鲜全草捣烂敷伤处。(《江西民间草药》)

    治蜂螫伤:五爪龙鲜叶,煎水洗。(江西《草药手册》)

    治跌打损伤:五爪龙捣汁,和童尿热酒服之,取汗。(《简便单方》)

    治跌打接骨:血五甲根晒干,研细,用开水调红糖包患处。(《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小便尿血:用乌蔹莓阴干,研为末。每服二钱,开水送下。

    项下热肿(俗名蛤蟆瘟):用乌蔹莓捣烂敷涂。

    乳痈、恶疮初起:用乌蔹莓的藤或根一把、生姜一块。一起捣烂,加好酒一碗,绞取汁,热服令发汗,同时以药渣敷患处。方中的生姜,用大蒜代亦可。

    跌打损伤:用乌蔹莓捣汁,加童便,以热酒送服。

    乌蔹莓的副作用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临床观察

    乌蔹莓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上一页 全文完(共 12059 字) 展开全部内容

    关于乌药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和乌药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延伸阅读:如何正确鉴别中草药?

    眼观

    看表面。不同种类的药材由于用药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征会有所差异。如:根类药材多为圆柱形或纺锥形,皮类药材则多为卷筒装。

    看颜色。我们可以通过对药材外表颜色的观察,分辨出药材的品种、产地和质量的好坏。比如,黄连色要黄,丹参色要红,玄参色偏黑等。

    看断面。很多药材的断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比如黄芪的折断面纹理呈“菊花心”样,杜仲在折断时更有胶状的细丝相连等。

    手摸。

    手摸法。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例如:盐附子质软,而黑附子则质地坚硬。

    手捏法。用手感受药材的干湿、黏附。例如:天仙子手捏有粘性。

    手掂法。用手感受药材的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如荆三棱坚实体重,而泡三棱则体轻。

    鼻闻。

    直接鼻嗅法。将草药靠近鼻子闻它的气味。例如:薄荷的香、阿魏的臭等。

    蒸汽鼻嗅法。将草药放入热水中浸泡,犀角有清香而不腥,水牛角略有腥气。

    揉搓鼻嗅法。因有些草药的气味微弱,我们可以将它揉搓后再闻味。例如:鱼腥草的腥味,细辛的清香味等。

    口尝。

    鉴别药材不仅可通过味道还包括“味感”,味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甘草的甜等。

    水试和火试

    有些药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烧一下会产生特殊现象。如熊胆的粉末放在水中,会先在水面上旋转,然后成黄线下沉而不会扩散。麝香被烧灼时,会产生浓郁的香气,燃尽后留下白色的灰末。

    •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