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蜜麸山药功效与作用》,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蜜麸山药功效与作用 蜜麸山药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今天给各位分享蜜麸山药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蜜麸山药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山药经过炒制就是炒山药,一般用麸炒,麦麸子去炒山药。山药甘、平,归脾经、肺经、肾经,有补养脾胃的作用。山药生津而益肺,而且有滋补肾精的作用。山药可以治疗脾虚证,比如脾虚而吃不下东西、食欲不振、腹胀,山药可以治疗。它有收缩的作用,可以治疗腹泻。山药有补肺的作用,可以治疗肺虚、咳喘。
山药有补益肾脏的作用,可以治疗肾虚出现的遗精、带下、尿频,有涩经的作用。山药可以治疗虚弱,治疗消渴之证。麸炒的山药比生山药健脾胃的作用更强,容易更好的治疗脾胃虚,效果更好。比如治疗腹胀、腹泻、大便黏腻、白带过多、食欲不振,这样的麸炒山药的效果要比生山药要好很多。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不燥不腻,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病症。山药鲜品多用于虚劳咳嗽及消渴病,炒熟食用治脾胃、肾气亏虚。
(1)健脾益胃、助消化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与胃肠饮同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2)滋肾益精
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强健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大凡肾亏遗精,妇女白带多、小便频数等症,皆可服之。
(3)益肺止咳
山药含有皂苷、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
(4)降低血糖
山药含有黏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5)延年益寿
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麸炒山药的炮制方法 4 麸炒山药的性状 5 山药的性味归经 6 山药的功效与主治 7 麸炒山药的炮制作用 8 山药的炮制研究
8.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8.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9 麸炒山药的贮存方法 1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麸炒山药
1 拼音
fū chǎo shān yào
2 概述
麸炒山药为山药的炮制品。山药的炒法宋代已有,见《校注妇人良方》。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1]。麸炒山药,表面,偶有焦斑,略具焦香气[1]。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胃、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以补脾健胃为主,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1]。
3 麸炒山药的炮制方法
南北朝刘宋时始有蒸法(《雷公炮炙论》)[1]。
唐代提出熟者和蜜(《食疗本草》)[1]。
宋代增加了姜炙(《普济本事方》)、炒黄(《校注妇人良方》)、酒浸、酒蒸(《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等炮制方法[1]。金元时代有白矾水浸焙(《儒门事亲》)、酒浸、火炮(《瑞竹堂经验方》)法[1]。
明、清时代又增加了姜汁浸炒(《普济方》)、乳汁浸(《滇南本草》)、葱盐炒黄姜汁拌蒸(《寿世保元》)、酒炒(《景岳全书》)、乳汁拌微焙(《外科正宗》)、醋煮(《先醒斋广笔记》)、乳汁蒸(《幼幼集成》)、炒焦(《吴鞠通医案》)、土炒、盐水炒(《本草害利》)等炮制方法[1]。同时对炮制目的有较多阐述,如“入药贵生干之,故古方皆用干山药,盖生则性滑,不可入药,熟则滞气,则堪啖耳”(《本草纲目》);“焙,夏日晒不生虫”(《仁术便览》);“补益药及脾胃药中熟用,外科生用”(《炮炙大法》);“入滋阴药中宜生用,入补脾药内宜炒黄用”(《本草求真》)[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土炒、麸炒等[1]。
山药片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1]。山药切片以春秋季为宜,在切制水处理过程中,防止发黏变质,切片后宜及时干燥[1]。
麸炒山药的炮制方法为:将锅烧热,撒入麦麸,待其冒烟时,投入山药片,用中火加热,不断翻动至时,取出,筛去麦麸,晾凉[1]。
每100kg山药片,用麦麸10kg[1]。
4 麸炒山药的性状
山药为类圆形厚片,表面白色或淡,周边显浅黄白色,质地坚硬,粉性[1]。无臭,味淡、微酸[1]。
麸炒山药,表面,偶有焦斑,略具焦香气[1]。
5 山药的性味归经
山药味甘,性平[1]。归脾、胃、肾经[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甘,平。归脾、肺、肾经。
《神农本草经》:"味甘,温。"
《别录》:"平,无毒。"
《药性类明》:"味甘,性凉而润。"
《药品化义》:"生者性凉,熟则化凉为温。"
《汤液本草》:"手太阴经。"
《伤寒蕴要》:"入手、足太阴二经。"
《得配本草》:"入手、足太阴经血分,兼入足少阴经气分。"
6 山药的功效与主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中药大辞典》:山药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功效。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
《中华本草》:山药具有补脾、养肺、固肾、益精的功效。主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
《全国中草药汇编》:健脾止泻,补肺益肾。脾虚久泻,慢性肠炎,肺虚喘咳,慢性肾炎,糖尿病,遗精,遗尿,白带。
《中药炮制学》:山药具有补脾益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能[1]。用于肾虚遗精、尿频,肺虚喘咳,阴虚消渴[1]。
土炒山药以补脾止泻为主,用于脾虚久泻,或大便泄泻[1]。如治脾虚久泻,身体羸瘦的扶中汤(《医学衷中参西录》)[1]。
麸炒山药以补脾健胃为主[1]。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1]。如治脾虚厌食或脾虚泄泻的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及脾虚带下的完带汤(《傅青主女科》)[1]。
麸炒山药具有补脾健胃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神农本草经》:"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别录》:"主头面游风,风头(一作’头风’)眼眩,下气,止腰痛,治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强钥。"
《药性论》:"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痛,镇心神,补心气不足,患人体虚羸,加而用之。"
《食疗本草》:"治头疼,助阴力。"
《日华子本草》:"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泄精健忘。"
朱震亨:"生捣贴肿硬毒,能消散。"
《伤寒蕴要》:"补不足,清虚热。"
《本草纲目》:"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
7 麸炒山药的炮制作用
山药生品以补肾生精,益肺阴为主[1]。用于肾虚遗精、尿频,肺虚喘咳,阴虚消渴[1]。如治肺虚喘咳的薯蓣丸(《金贵要略方论》);治阴虚消渴的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及治肝肾阴虚的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1]。
麸炒山药以补脾健胃为主[1]。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1]。如治脾虚厌食或脾虚泄泻的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及脾虚带下的完带汤(《傅青主女科》)[1]。
8 山药的炮制研究
山药中主要含有薯蓣皂苷元、皂苷、黏液质、氨基酸及淀粉等[1]。薯蓣皂苷元也是合成甾体激素药物的原料[1]。
8.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1)通过对不同炮制品中主要活性成分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证明土炒、清炒和麸炒后,能促使山药中薯蓣皂苷元的溶出(为生品的2~3倍),从而有利于药效作用的发挥和临床疗效的提高[1]。
(2)对生品及各类炮制品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土炒品除了Co元素以外,各种微量元素含量均大大升高,而麸炒品中某些微量元素含量却降低[1]。
(3)对山药炮制前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进行研究分析,测定结果是炮制后必需氨基酸中的甲硫氨酸与色氨酸含量大为降低[1]。而其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亦是土炒品、麸炒品为最低[1]。??? (4)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山药及其炮制品中总磷脂的含量,结果是蜜麸制麸炒生品米炒土炒炒焦炒炭[1]。说明山药经炒制后,造成了部分磷脂成分的破坏[1]。
(5)通过对山药生品、清炒品、土炒品和麸炒品四种炮制品的水溶性浸出物比较,结果它们之间含量相差不大,生品略高,麸炒品低[1]。
8.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山药能 *** 小肠运动,促进肠道排空,具有助消化作用;可降低血糖,预防和治疗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糖尿病;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显著的常压耐缺氧作用;有滋补和延缓衰老的作用[1]。
实验研究表明,生山药及清炒、土炒、麸炒山药四种饮片煎剂对家兔离体肠管节律性活动均有明显作用[1]。对脾虚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而山药生品、麸炒品及土炒品还能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生品又强于麸炒品和土炒品,而麸炒品和土炒品之间比较则没有显著性差异[1]。
9 麸炒山药的贮存方法
关于蜜麸山药功效与作用和蜜麸山药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延伸阅读:如何正确鉴别中草药?
眼观
看表面。不同种类的药材由于用药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征会有所差异。如:根类药材多为圆柱形或纺锥形,皮类药材则多为卷筒装。
看颜色。我们可以通过对药材外表颜色的观察,分辨出药材的品种、产地和质量的好坏。比如,黄连色要黄,丹参色要红,玄参色偏黑等。
看断面。很多药材的断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比如黄芪的折断面纹理呈“菊花心”样,杜仲在折断时更有胶状的细丝相连等。
手摸。
手摸法。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例如:盐附子质软,而黑附子则质地坚硬。
手捏法。用手感受药材的干湿、黏附。例如:天仙子手捏有粘性。
手掂法。用手感受药材的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如荆三棱坚实体重,而泡三棱则体轻。
鼻闻。
直接鼻嗅法。将草药靠近鼻子闻它的气味。例如:薄荷的香、阿魏的臭等。
蒸汽鼻嗅法。将草药放入热水中浸泡,犀角有清香而不腥,水牛角略有腥气。
揉搓鼻嗅法。因有些草药的气味微弱,我们可以将它揉搓后再闻味。例如:鱼腥草的腥味,细辛的清香味等。
口尝。
鉴别药材不仅可通过味道还包括“味感”,味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甘草的甜等。
水试和火试
有些药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烧一下会产生特殊现象。如熊胆的粉末放在水中,会先在水面上旋转,然后成黄线下沉而不会扩散。麝香被烧灼时,会产生浓郁的香气,燃尽后留下白色的灰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