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白苏子籽的功效与作用》,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白苏子籽的功效与作用 白苏子籽有什么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白苏子籽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白苏子籽有什么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苏子籽是能够直接饮用的,或者是泡水喝都是可以的,也可以将其炒熟,再压碎,还可以拌凉菜或者滴到汤里或者米粥中食用,做面食比如花卷,馒头什么的时候加一点进去,要么是在烙糖饼的时候加进去,和芝麻的作用差不多,这样做着吃比直接吃口感要好很多,还可以榨油吃,炖菜炖肉的时候苏子籽可以当做调味料。
扩展资料:
苏子籽的营养价值:
苏子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矿物质和维生素E,能够保护肝脏。
苏子籽降血压降血脂但是脂肪含量比较高,吃多了会导致上火。
苏子籽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亚麻酸。
苏子籽有防腐、抗氧化作用,可用于食品和药物的长期贮存。
苏子籽有抗癌作用。
苏子籽有抑菌作用,0.1%紫苏子油对变形杆菌、酵母菌、黑面霉菌、青霉菌及自然界中的多种霉菌均有抑制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苏子
苏子籽是能够直接饮用的,或者是泡水喝都是可以的,也可以将其炒熟,再压碎。做面食比如花卷,馒头什么的时候加一点进去,要么是在烙糖饼的时候加进去,和芝麻的作用差不多,这样做着吃比直接吃口感要好很多,还可以榨油吃,炖菜炖肉的时候苏子籽可以当做调味料。
拓展资料:
白苏子籽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1、白苏子籽能保护心血管
白苏子籽中含有一些天然的油脂,还有一些烯酮和芒香醇类物质,它含有的油脂多是天然的脂肪油,以不饱和亚油酸为主,平时人们食以用以后能保护心血管也能预防中风和冠心病以及高血压与主血脂的发生。
2、白苏子籽能抗炎止痒
白苏子籽能抗炎止痒,平时它能治疗人类的一些常见皮肤病和癣症,把白苏子籽研碎以后直接涂抹在患处,每天涂抹二到三次,能让痛痒的症状很快减轻,皮肤病的症状也能明显好转。
3、白苏子籽能治便秘
白苏子籽还能治疗人类的便秘,它含有的脂肪油能润滑肠道,加快肠道蠕动,能促进大便排出,从而也就起到了治疗便秘的重要作用。
4、白苏子籽的食用方法
白苏子籽平时多以煎汤服用为主,用量多在四到九克之间,有时也可以研末以后直接外敷,治疗功效都很明显。
1,白苏含有紫苏醛、紫苏醇、芳樟醇、薄荷脑、紫苏酮、柠檬烯、丁香酚等化学物质,具有特殊芳香和杀菌防腐等多种作用,性温、味辛、无毒,其根、茎、叶、花和种子等均可入药,为常用中药。
2,白苏的叶子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功能,主治风寒感冒、鼻塞头痛、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解鱼蟹毒等症。
3,白苏的种子有镇咳、祛痰功能,主治咳嗽、痰多、胸闷、气喘,以及冠心病、高血脂等症。
扩展资料:
白苏适宜在冷冻的温带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村边、地头、房前屋后均可生长,大面积种植最好选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壤土;土壤肥沃湿度大的田块幼苗徒长,结实晚、产量低、品质也差。
白苏可纯种成套种,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苏子播种不宜过早,否则由于温度低,发芽慢,从播种到开花的时间也长、营养生长旺盛,结实率低。但播种过晚、发芽快、生长也快、没有充分的营养生长就转为生殖生长,产量也不会高。所以播期要适当。
以4月上中旬为宜,撒播或条播的,每亩播量0.5公斤。覆土3厘米左右即可。为防止播种后遇雨造成土壤板结,可采用柴草等覆盖。当幼苗长到5厘米左右时间一次苗,防止苗荒,苗高15厘米时可以完苗。我省渭北旱塬每亩留苗8000~10000株为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苏子
白苏子--《辞典》
【出处】《饮片新参》
【拼音名】 Bai Sū Zǐ
【别名】荏子(《别录》),玉苏子(《中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的果实。
【原形态】
白苏(《本草经》),又名:荏(《别录》),南苏(《滇南本草》),白紫苏、假紫苏(《生草药性备要》),家苏(《植物名实考》),山紫苏、臭苏、犬屎薄、犬屎苏。
一年生直立草本,有香气,高0.5~1.5米。茎绿色,圆角四棱形,多分枝,除基部外,密生细长白毛。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圆形,长3~9.5厘米,宽2~8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均绿色而具毛,下面稍苍淡且有腺点;叶柄长10~45毫米,密被白毛。总状花序腋生及顶生;苞片卵形,先端急尖或尾状;萼钟状,具5齿和10条脉纹,分2唇,外面有毛及腺点,内面喉部有长柔毛1圈;花冠白色,管状,2唇形,外面有毛,内面中部有毛1圈,上唇2浅裂,裂片较宽,先端略凹,下唇3裂,两侧的裂片半圆形,中裂片横椭圆形,向下折屈;雄蕊4,2强,稍伸出,花丝无毛,花粉囊2室;子房4裂,花柱无毛,稍伸出,柱头2裂。小坚果褐色或灰白色,倒卵形,长约2毫米,迳约1.7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野生于路旁,亦有栽培者。自河北至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均有分布。产江苏、河北、山东、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干燥的果实,卵形或略呈三角形圆锥体状,长径2.5~3.5毫米,短径2~2.5毫米。表面灰白色至黄白色,有隆起的网纹。果皮质脆,易压碎。种仁黄白色,富油质。气微香,嚼之有油腻感。以粒大、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份】种子含脂肪油,主为亚麻脂和甘油三棕榈酸酯。全草含挥发油,袖中含l-紫苏醛、白苏烯酮、松茸醇和l-芳樟醇。
【性味】
1《别录》:"味辛,温,无毒。"
2《饮片新参》:"辛,平。"
【功能主治】
下气,消痰,润肺,宽肠。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1《别录》:"主咳逆,下气,温中补体(』体』一作』髓』)。"
2《食疗本草》:"生食,止渴润肺。"
3《滇南本草》:"开胃健脾。同陈皮化痰疏风。"
4《饮片新参》:"平肺气,止逆。治咳喘,通肠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备注】本品在四川、贵州等地与紫苏子同等使用,参见"紫苏子"条。
【摘录】《辞典》
白苏子--《中华本草》
【出处】
出自1.《饮片新参》。
2.陶弘景:荏状如苏,高大白色,不甚香。其子研之杂米作糜,甚肥美,下气补益。搾其子作油,日煎之,即今油帛及和漆所用者。
3.《救荒本草》:荏子,所在有之,生园圃中。苗高一、二尺,茎方。叶似薄荷叶,极肥大。开淡紫花,结穗似紫苏穗
其子如黍粒,其枝茎对节生。
4.《纲目》:紫苏、白苏,皆以二、三月下种,或宿子在地自生。其茎方,其叶圆而有尖,四围有锯齿。hel
【拼音名】 Bai Sū Zǐ
【英文名】 Fruit of Common Perilla
【别名】荏子、玉竹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唇形科植物白苏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Ocimum frutescens L.;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var. typica Makino]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叶,置通风处阴乾,或连嫩茎采取,切成小段,晒干。
【原形态】白苏,一年生直立草本,有香气,高0.5-1.5m,茎绿色,圆角四棱形,多分枝,除基部外,密生细长白毛。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圆形,长3一9.5cm,宽2-8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均绿色而具毛,下面稍苍淡且有腺点;叶柄长10-45mm,密被白毛。总状花序腋生及顶生;苞片卵形,先端急尖或尾状;萼钟状,具5齿和10条脉纹,分2唇,外面有毛及腺点,内面喉部有长柔毛1圈;花冠白色,管状,2唇形,外面有毛,内面中部有毛1圈,上唇2浅裂,裂片较宽,先端略凹,下唇3裂,两侧的裂片半圆形,中裂片横椭圆形,向下折屈;雄蕊4,2强,稍伸出,花丝无毛,花粉囊2室;子房4裂,花柱无毛,稍伸出,柱头2裂。小坚果褐色或灰白色,倒卵形,长约2mm,迳约1.7mm。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野生于路旁,亦有栽培者。
资源分布:自河北至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均有分布。药材产江苏、河北、山东、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
1.气候土壤: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为最佳。
2.整地:秋末冬初深耕土地,经冬风化,至次年春季播种前,再耕耙平整,作成宽1m的畦。
3.种植:用种子繁殖。分育苗移栽与直播两种。
3.1.育苗法:播种期4月上旬,撒播或条播,撒播将种子均匀地播在畦面,薄覆细土。条播先在畦上开条沟,行距10-15cm,将种子播入沟内,覆细土3-5mm。播种后8-10天出苗,待苗高15-20cm,即可移植,按行距50cm,株距30cm开穴,每穴栽1株,覆土压实,然后浇水。
3.2.直播法:播种期4月上旬至4月下旬,条播或穴播
行距40-50cm,株距30-40cm,播后覆土浇水。
4.田间管理:播种后,经常保持土壤的湿度,待苗高3-4cm时间苗1次。生长期中松土、培上及除草2-3次。并追施人粪尿、饼肥或硫酸铵1-2次。天旱时注意浇水。
5.病虫害防治:生长期中发现卷叶虫时,除捕杀外,可用6%可湿性六六六粉1斤,加水300斤喷射。
【性状】干燥的果实,卵形或略呈三角形圆锥体状,长径2.5-3.5mm,短径2-2.5mm。表面灰白色至黄白色,有隆起的网纹。果皮质脆,易压碎。种仁黄白色,富油质。气微香,嚼之有油腻感。以粒大、饱满、无杂质者为佳。本品在四川、贵州等地与紫苏子同等使用,参见「紫苏子」条。
【化学成份】种子油含左旋紫苏醛(perilaldehyde),白苏烯酮(egomaketone),松茸醇(matsutake alcohol)和左旋芳樟醇(linalool)。种子中的脂肪油,主为甘油三亚油酸酯(linolein)和甘油三棕榈酸酯(palmitin),此外,种子中还含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
【药理作用】
1.调血脂作用,白苏子脂肪油0.2g/kg、1.0g/kg连续20天给予高脂血症小鼠,可使其血清总胆固醇(TC)分别下降13.9%、29.7%。脂肪油以0.4g/kg、1.0g/kg给高脂血症大鼠口服,连续20天,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C和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C和HDL-C/LDL-C比值;降低血清三酰甘油(TG)作用较弱。对HDL-C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可改变其亚组分比例,提高HDL2-C/HDL-C和HDL2-C/HDL3-C比值。苏子油可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若与Mg合用作用更为迅速。苏子油富含α-亚麻酸(α-LNA).α-LNA在较显著才降低血浆总胆固醇 的同时,不产生胆固醇在肝脏的累积,而亚油酸有产生胆固醇在肝脏的累积作用。因此,富含α-LNA的苏子油比富含亚油酸的传统食用油对人体更有益。
2.对肿瘤听抑制作用,含12%苏子油的食物给以N-甲基-N-亚硝基尿诱癌的大鼠喂饲,在35星期时观察到结肠癌发生率显著才下降。在10星期时,粪便中肿瘤促进剂胆汁酸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但结肠内去氧胆酸诱导的结肠粘膜乌氨酸脱羟酶活性(促瘤标志)显著降低。可见苏子油的作用是降低结肠粘膜对肿瘤促进剂的敏感性。含5.0%苏子油的食物给大鼠自断奶起喂至7周龄,可显著抑制静注腹水瘤细胞的肺转移,减少肺表面的转移灶数。苏子油还能明显抑制化学制癌剂7,12-二甲基苯并蒽(DMBA)或皮下移植瘤株所致乳腺癌的发生率,减少肿瘤重量和体积、延长肿瘤出现的时间;对结肠癌和肾脏肿瘤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A-LNA等n-3系脂肪酸抑瘤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但多认为与n-3系脂肪酸竞争性抑n-6系脂肪酸的作用,降低体内二烯前列腺素水平有关。
3.抗血栓作用,3周龄雄性大鼠给予含10%苏子油的食物5-6星期,血小板磷脂二十碳五烯酸(EPA)/花生四烯酸7.5-10μ/ml时,苏子油组大鼠血小板聚集作用(全或无现象油定)显著低于红花油组,但在较高浓度(15-20μg/ml)(比浊法测定)时,两组无显著才性差别。提示在胶原蛋白阈浓度以下评估血小板聚集作用较重要。苏子油组大鼠血小板释放5-羟却胺也显著才降低。
4.其他作用,以富含苏子油和红花油的饲料分别连续喂饲两代大鼠,与红花油组相比,苏子油组大鼠多形核白细胞释放的白三烯LTB4最降低27%,过敏慢反应物质活性下降59%,而LTB5的量显著才提高,LTB总量有所提高。此外,苏子油对过繁反应的中间体(血小板凝集活化因子)有抑制作用,所以认为苏子油对过敏反应及炎症有抑制效果。
含5%苏子油的食物给易发脑中风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喂饲与红花油组比较,雄性大鼠平均生存时间延长17%,雌性大鼠延长15%。两种食物组雌性大鼠生存时间均比雄性大鼠延长40%。苏子油组大鼠收缩压比正常食物和红花油组均显著降低,血小板聚休也下降。
【性味】辛;温;无毒
【归经】肺;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下气;消痰;润肺;宽肠。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注意】久虚咳嗽,脾虚便滑者不宜。
【各家论述】
1.《别录》:主咳逆,下气,温中补体(『体』一作『髓』)。
2.《食疗本草》:生食,止渴润肺。
3.《滇南本草》:开胃健脾。同陈皮化痰疏风。
4.《饮片新参》:平肺气,止逆。治咳喘,通肠府。
【摘录】《中华本草》
1,特征不同
白苏籽:白苏,一年生直立草本,有香气,高0.5-1.5m,茎绿色,圆角四棱形,多分枝,除基部外,密生细长白毛。
紫苏籽:一年生草本,高30-200cm。具有特殊芳香。茎直立,多分枝,紫色、绿紫色或绿色,钝四棱形,密被长柔毛。
2,功效不同
白苏籽:白苏子重化痰。主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等。
紫苏籽:紫苏子重理气。可以用作调味料,具有去腥、增鲜、提味的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下气,清痰,润肺,宽肠的功效。紫苏还是一种高效的植物“防腐剂”。
扩展资料:
药材鉴定性状鉴别
1,紫苏子。小坚果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0.6-2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紫苏子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状花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
2,紫苏子。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枚,类白色,富有油性。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3,野紫苏子。略小,直径0.6-1.5mm,少法达2m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外层常剥落,露出浅石细胞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紫苏籽
白苏子籽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白苏子籽有什么作用、白苏子籽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延伸阅读:如何正确鉴别中草药?
眼观
看表面。不同种类的药材由于用药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征会有所差异。如:根类药材多为圆柱形或纺锥形,皮类药材则多为卷筒装。
看颜色。我们可以通过对药材外表颜色的观察,分辨出药材的品种、产地和质量的好坏。比如,黄连色要黄,丹参色要红,玄参色偏黑等。
看断面。很多药材的断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比如黄芪的折断面纹理呈“菊花心”样,杜仲在折断时更有胶状的细丝相连等。
手摸。
手摸法。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例如:盐附子质软,而黑附子则质地坚硬。
手捏法。用手感受药材的干湿、黏附。例如:天仙子手捏有粘性。
手掂法。用手感受药材的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如荆三棱坚实体重,而泡三棱则体轻。
鼻闻。
直接鼻嗅法。将草药靠近鼻子闻它的气味。例如:薄荷的香、阿魏的臭等。
蒸汽鼻嗅法。将草药放入热水中浸泡,犀角有清香而不腥,水牛角略有腥气。
揉搓鼻嗅法。因有些草药的气味微弱,我们可以将它揉搓后再闻味。例如:鱼腥草的腥味,细辛的清香味等。
口尝。
鉴别药材不仅可通过味道还包括“味感”,味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甘草的甜等。
水试和火试
有些药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烧一下会产生特殊现象。如熊胆的粉末放在水中,会先在水面上旋转,然后成黄线下沉而不会扩散。麝香被烧灼时,会产生浓郁的香气,燃尽后留下白色的灰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