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_专业的育儿网站

首页 > 生活 > 营养  >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莲角的功效作用禁忌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莲角的功效作用禁忌

12-31 中药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莲角的功效作用禁忌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莲角的功效作用禁忌

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莲角的功效作用禁忌》,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莲角的功效作用禁忌 莲角有什么功效

今天给各位分享莲角的功效作用禁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莲角有什么功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 1、莲角有什么营养?
  • 2、莲角的功效,可促消化利尿排毒
  • 3、莲角是什么植物
  • 4、哪些人不适合吃菱角
  • 5、莲角有什么功效啊?吃多了会上火吗?

    是 [菱角] 一种水生植物。中国南部各省均有栽培或野生。其果肉可食,嫩茎可作菜蔬,果有角,俗称菱角。生长在湖里,菱角藤长绿叶子,茎为紫红色,开鲜艳的小花。

    菱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又称「水中落花生」,果实「菱角」为坚果,垂生於密叶下水中,必须全株拿起来倒翻,才可以看得见,通常在进入二月春天后,就要设置育苗地,密集的培育种苗,到初夏五月底到六月初第一期水稻收成后,就将稻田整地筑地、筑埂,引水入田,移植菱角种苗。

    菱角有青色、红色和紫色,皮脆肉美,算是佳果,亦可做为粮食之用。一般都以蒸煮后食之,或晒干后剁成细粒,熬粥食之亦可。

    菱角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葡萄糖、脂肪及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C、胡萝卜素及钙、磷、铁等元素。古人认为多吃菱角可以补五脏,除百病,且可轻身,所谓轻身,就是有减肥健美作用,因为菱角不含使人发胖的脂肪。《本草纲目》中说:菱角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老年人常食有益。据近代药理实验报导:菱角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用之防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等。方法是用生菱角肉20个,加适量水用文火熬成浓褐色汤服用,1日3次;或用菱角肉100克,加薏米30克,煮成粥吃亦可。

    (2)性味:生者甘、凉、无毒;熟者甘、平、无毒。

    归经:入胃、肠。

    功效: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

    主治:疮毒,赘疣,近期民间用于治食道癌、胃癌。

    验方参考:

    1、鲜菱草茎(去叶及须根)120克,水煎服,治小儿头部疮毒,亦可解酒。

    2、老菱角煤炭存性,研成细末,用麻油调敷患处,治头面黄水疮。

    3、红菱角晒干研末,空腹服10克,红痢用老酒送下,白痢用米汤送下,治痢疾。

    4、鲜菱蒂(菱柄),搽擦患处,一日数次,治赘疣(青年性扁平疣、多发性寻常疣)。

    5、菱角、诃子、薏米、紫藤瘤各10克,水煎服,一日两次,治食道癌、胃癌。

    6、生菱角肉煮成褐色浓汤,每日用20-30个菱角。汤作2-3次分服,可治子宫癌、胃癌。据日本报道,此方长期服用,屡有收效。

    7、菱角粥:大米100克,煮粥,煮至半熟时,加入菱角粉30-60克,同煮熟,用适量红糖调味食用。有健脾益胃,补气防癌作用。适用于慢性泄泻,营养不良,年老体弱等症。并有防治胃癌,食道癌,子宫癌作用。

    8、菱角粉10-50克,白糖适量,水煎成糊状食用。有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益气健脾,解酒毒作用。适用于因酗酒引起之口苦、烦渴、咽痛等症。

    物极必反!菱角虽然药用价值很大,但食用时要注意不宜过量,注意不宜同猪肉同煮食用,易引起腹痛。

    莲角含有的营养物质丰富,对人体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一般来说莲角的功效主要有帮助消化,利尿排毒,解热止痛,美容美肤,预防癌症,杀菌解毒的功效,食用起来不仅美味可口,还有利于人体健康。

    1、帮助消化

    莲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以及多种不饱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强人体消化系统能力,具有很好的帮助消化的作用,对于一些消化不良,胃胀等症状起着很好的改善作用。

    2、利尿排毒

    莲角是一种水生植物,所以它是寒性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钙等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加强对有用物质的吸收,具有很好的利尿解毒的功效。

    3、解热止痛

    莲角含有丰富的脂肪酸,这些营养物质能增强人体抵抗力,而且还有益肠胃,去除内热,对于一些热感冒或者发烧有着很好的缓解作用,还对中老年人的关节痛,神经痛,腰腿疼起着很好的改善效果。

    4、美容美肤

    莲角里含有多种的脂肪,蛋白质,糖类等营养物质,这些脂肪可以不使人体发胖,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起到很好的美容美肤的功效,食用莲角还可以防止饥饿,不容易堆积脂肪,适合在减肥期间食用。

    5、预防癌症

    莲角里面还含有一定的抗癌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对癌细胞的变性和增生有着很好的抑制作用,食用莲角还可以起到预防癌症的效果,利于促进人体身体健康。

    6、杀菌解毒

    莲角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色以及多种钙磷钾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能加强人体的免疫力,从而增加人体抵抗力,更好的抑制外来病菌的入侵,用莲角去茎煮水喝可以解酒,还可以去除内火。

    菱科菱属植物。

    菱角是一种菱科,菱属。又名腰菱、水栗、菱实,味甘、凉、无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剥壳食用,亦可熬粥食。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的功效。

    哪些人不适合吃菱角

    哪些人不适合吃菱角,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菱角这种食物,可以直接煮着吃,吃起来味道香香的,它属于南方的一种特产,生长在水里面。以下分享哪些人不适合吃菱角?一起来看看。

    哪些人不适合吃菱角1

    菱角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营养元素,大多数人都可以吃,能够补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部分人群不宜吃菱角,或不宜过多食用,应慎食并注意适量。

    1、过敏人群:对菱角过敏的人群不宜吃菱角,以免出现过敏症状,如皮肤起红疹并伴随瘙痒等;

    2、脾胃虚弱人群:菱角性凉,部分人群脾胃较为虚弱,不宜多吃。脾胃虚弱人群可表现为双手不温、畏寒、喜暖等症状,食用较多菱角可能引起症状加重,甚至会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

    3、高血糖人群:因菱角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糖尿病人群也应注意适量吃菱角,以免摄入糖分过多,引起机体内血糖变化。

    此外吃菱角时需注意,尽量做熟后食用。生菱角表面可能会寄生有姜片虫,生吃菱角、荸荠等食物都有可能造成寄生虫感染,引起腹痛、腹胀、腹泻等不适。

    哪些人不适合吃菱角2

    菱角中营养成分比较丰富,一般人都能食用,能补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他命和矿物质。有一部分人不宜食用菱角,也不能过量多食,应该慎食,注意适量。

    1、过敏人群:菱角过敏人群不宜食用菱角,以免过敏,如皮肤起红疹并伴有瘙痒等;

    2、脾胃虚弱的人群:菱角性凉,有些人脾胃比较虚弱,不能吃太多。脾胃虚弱的人会出现双手不温、畏寒、喜暖等症状,如果吃菱角越多,就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3、高血糖人群:由于菱角中糖含量较高,糖尿病人要注意适量食用菱角,避免糖类摄入过多,导致体内血糖发生变化。

    另外吃菱角的时候要注意,尽量把它煮熟了再吃。生菜菱角表面可能寄生有姜片虫,生食菱角、荸荠等食物都有可能导致寄生虫感染,导致腹痛、腹胀、腹泻等。

    哪些人不适合吃菱角3

    哪些人不宜食用菱角

    胃寒脾弱者不宜吃菱角。

    做好饮食的调整能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上面就是对哪些人不适合吃菱角的介绍,希望我们及平时在吃菱角的时候能先考虑到身体的状况,多吃有助健康的食物。

    菱角的介绍

    菱角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葡萄糖、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C,胡萝卜素及

    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古人认为多吃菱角可以补五脏,除百病,且可轻身,所谓轻身,就是有减肥健美作用,因为菱角不含使人发胖的脂肪。《本草纲目》中说:菱角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老年人常食有益。

    据近代药理实验报导:菱角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用之防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等。方法是用生菱角20个,加适量水用文火熬成浓褐色汤服用,1日3次;或用菱角肉100克,加薏米30克,煮成粥吃亦可。

    菱角其果肉可食,嫩茎可作菜蔬,果有尖锐的角,俗称菱角。

    生长在湖里,每年8月份左右成熟,菱角藤长绿叶子,叶子形状为菱形,故果实称菱角儿。茎为紫红色,开鲜艳的小花。 菱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又称“水中落花生”,果实“菱角”为坚果,垂生于密叶下水中,必须全株拿起来倒翻,才可以看得见。秋后成熟,果实变硬,野生菱角如不采摘则渐渐从茎上脱落沉于水底,来年发芽。

    通常在进入二月春天后,就要设置育苗地,密集的.培育种苗,到初夏五月底到六月初第一期水稻收成后,就将稻田整地筑地、筑埂,引水入田,移植菱角种苗。

    菱角种类繁多,人工栽培的大可有火柴盒大小,野生的较小,小的仅有指甲盖大。有青色、红色和紫色,皮脆肉美,味道可口,算是佳果亦可做为粮食之用。一般都以蒸煮后食之,或晒干后剁成细粒,熬粥食之亦可。

    菱被国人寓意“棱角分明”、“锋芒毕露”。

    英文名:Waterchestnut,Watercaltrop,Singharanut

    拉丁文名:T. natans ,T. japonica,T. bicornis ,品种不同名称不同。植物特征

    外形:有些犹如牛头,有无角的,一角的,二角的,三角的,品种和外形各不相同。花色:白色、淡红色。

    花期:6-7月。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菱肉含淀粉24%、蛋白质3.6%、脂肪0.5%,幼嫩时可当水果生食,老熟果可熟食或加工制成菱粉,风干制成风菱可贮藏以延长供应,菱叶可做青饲料或绿肥。

    江门五邑地区,潮汕地区习惯叫做“莲角”。

    菱角的地理分布

    菱角一般栽种于温带气候的湿泥地中,如池塘、沼泽地。气候不宜过冷,最佳在25摄氏度到36摄氏度。水深要有60厘米。

    菱角原生于欧洲和亚洲的温暖地区。但只有中国和印度进行了驯化和栽培利用。中国南方尤其以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栽培最多。长江中上游陕西南部,平原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及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省人工栽培。俄罗斯、日本、越南、老挝等也有栽培。尚志市也有发现野生菱角。

    菱角对人体好处与坏处

    1、抗癌,菱实的醇浸水液对癌细胞的变性和组织增生均有抑制作用。

    2、补脾益气健脾,强股膝、健力益气

    3、缓解皮肤病,辅助治疗小儿头疮、头面黄水疮、皮肤赘疣等多种皮肤病。

    4、减肥,菱角利尿、通乳、解酒毒,是减肥的辅助食品。

    5、红菱角晒干研末,空腹服10克,红痢用老酒送下,白痢用米汤送下,治痢疾。

    6、鲜菱蒂(菱柄),搽擦患处,一日数次,治赘疣(青年性扁平疣、多发性寻常疣)。

    7、鲜菱草茎(去叶及须根)120克,水煎服,治小儿头部疮毒,亦可解酒。

    8、老菱角煤炭存性,研成细末,用麻油调敷患处,治头面黄水疮。

    9、菱角粉10-50克,白糖适量,水煎成糊状食用。有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益气健脾,解酒毒作用。适用于因酗酒引起之口苦、烦渴、咽痛等症。

    10、菱角、诃子、薏米、紫藤瘤各10克,水煎服,一日两次,治食道癌、胃癌。

    11、生菱角肉煮成褐色浓汤,每日用20-30个菱角。汤作2-3次分服,可治子宫癌、胃癌。据日本报道,此方长期服用,屡有收效。

    12、菱角粥:大米100克,煮粥,煮至半熟时,加入菱角粉30-60克,同煮熟,用适量红糖调味食用。有健脾益胃,补气防癌作用。适用于慢性泄泻,营养不良,年老体弱等症。并有防治胃癌,食道癌,子宫癌作用。

    坏处生性寒凉生吃伤脾胃,另外注意姜片

    家菱角与野菱角营养区别

    营养没什么区别。菱角是一种菱科,菱属。又名腰菱、水栗、菱实,味甘、凉、无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剥壳食用,亦可熬粥食。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的功效。

    你好,本品性味:生者甘、凉、无毒;熟者平、甘、无毒。

    归经:入胃、肠。

    功效: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

    主治:疮毒,赘疣,近期民间用于治食道癌、胃癌。

    关于莲角的功效作用禁忌和莲角有什么功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延伸阅读:如何正确鉴别中草药?

    眼观

    看表面。不同种类的药材由于用药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征会有所差异。如:根类药材多为圆柱形或纺锥形,皮类药材则多为卷筒装。

    看颜色。我们可以通过对药材外表颜色的观察,分辨出药材的品种、产地和质量的好坏。比如,黄连色要黄,丹参色要红,玄参色偏黑等。

    看断面。很多药材的断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比如黄芪的折断面纹理呈“菊花心”样,杜仲在折断时更有胶状的细丝相连等。

    手摸。

    手摸法。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例如:盐附子质软,而黑附子则质地坚硬。

    手捏法。用手感受药材的干湿、黏附。例如:天仙子手捏有粘性。

    手掂法。用手感受药材的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如荆三棱坚实体重,而泡三棱则体轻。

    鼻闻。

    直接鼻嗅法。将草药靠近鼻子闻它的气味。例如:薄荷的香、阿魏的臭等。

    蒸汽鼻嗅法。将草药放入热水中浸泡,犀角有清香而不腥,水牛角略有腥气。

    揉搓鼻嗅法。因有些草药的气味微弱,我们可以将它揉搓后再闻味。例如:鱼腥草的腥味,细辛的清香味等。

    口尝。

    鉴别药材不仅可通过味道还包括“味感”,味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甘草的甜等。

    水试和火试

    有些药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烧一下会产生特殊现象。如熊胆的粉末放在水中,会先在水面上旋转,然后成黄线下沉而不会扩散。麝香被烧灼时,会产生浓郁的香气,燃尽后留下白色的灰末。

    •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