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白叩仁的功效与作用》,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白叩仁的功效与作用 白叩作用和功效
今天给各位分享白叩仁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白叩作用和功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白蔻仁属于一味中药,它是化湿药的一种,性味辛温,归肺、脾、胃经,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的作用,通常用来治疗由于湿阻中焦、湿滞脾胃所导致的脾胃气滞、胸闷脘痞、泻泻下痢等等。
2、用白蔻仁来止呕的话,多用于治疗胃寒型的呕吐,它能够温中散寒,通常将白寇仁与丁香研末服用。同时如果用白寇仁与桃花煎汤送服的话,还可以治疗产后的呃逆。
白蔻仁
又名白豆蔻,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功效。
1 为湿蕴中焦要药之一
白蔻仁芳香,能化湿行气,常用于湿阻中焦和脾胃气滞之证。
笔者临证近30年经验总结,白蔻仁对湿蕴中焦之证较为适宜,其与砂仁、薏苡仁配伍为“化湿三仁”要药。其中,对湿温初起较为适宜,三仁汤便是有名方剂之一。
每年夏至前后,“梅雨季节”来临,人们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感伤“地气之湿邪”,最终导致“脾土湿润”,湿浊之邪内阻,表现为脘腹胀满,食纳不佳,肢困乏力,舌苔厚腻等,根据病情辨证运用三仁汤或藿朴夏苓汤等方剂,疗效理想。若临床症状轻微,单用白蔻仁泡水服用亦可。
2 用治呕吐当注意辨证
白蔻仁味辛性温,具有止呕功效。中医学认为,呕吐有虚实之别,实证多有外感风寒,或暑湿秽浊之气,或饮食停滞,或痰饮内阻,或肝气犯胃所致,虚证多有脾胃虚寒,或胃阴不足所致。
白蔻仁止呕作用来源于行气、温中功效。从这个角度来说,白蔻仁比较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呕吐之证,凡属于热邪等所致实证呕吐,当慎用。
笔者临证经验是,凡胃部不适, 得温 减轻,伴有呕吐者,则可选用白蔻仁。
3 入汤剂不拘于后下
中医学认为,芳香之品含有挥发油,不宜久煎,久煎容易降低疗效。白蔻仁属于芳香之品,入汤剂不宜后下。
临床上,入汤剂是否定要“后下”,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拘于“入汤剂就必须后下”。虽然在《本草通玄》中有“白豆蔻,其功全在芳香之气,一经火炒,便减功力;即入汤剂,但当研细,乘沸点服尤妙”记载,但是在临床运用中,可根据病证以及煎煮时间确定是否“后下”。比如,运用汤剂仅需“煮沸即停”病症时,则可不“后下”;若运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病症,汤剂需久煎时,则当“后下”。
4 含有白蔻仁方剂举隅
湿温病名方三仁汤,该方组成有杏仁、滑石、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薏苡仁、半夏,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功效。本方为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的常用方剂。该方最适用于“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温病条辨》)”病证,常 变现 为头晕重,身重疼痛,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等症。临床上,该方可加减剂量或药味,辩证用于慢性盆腔炎、慢性副鼻窦炎等疾病湿邪为主者。
中焦湿热侵袭方黄芩滑石汤,该方组成有黄芩、滑石、茯苓皮、大腹皮、白蔻仁、通草、猪苓,具有清热利湿功效,常用于湿温邪在中焦之证,表现为发热身痛,汗出热解,继而复热,渴不多饮,舌苔黄,脉缓等。
湿温肢体困倦方藿朴夏苓汤,该方组成有藿香、半夏、赤茯苓、杏仁、薏苡仁、白蔻仁、猪苓、淡豆豉、泽泻、厚朴,具有解表化湿之功效,常用于湿温初起,表现为身热恶寒,肢体困倦,胸闷口腻等。
临床上,该方常加减用于主表现为肢体困倦,食纳不佳,舌苔厚腻之湿温初起病症。
除上述方剂外,还有一些方剂含有白蔻仁,如甘露消毒丹(黄芩、石菖蒲、藿香、白蔻仁等)、加味白蔻散(白豆蔻、苍术、厚朴、枳壳等)等。
临床经验总结
临床上,白蔻仁可用单味药制作成散剂服用,或单味药泡水服用均可,还可研细末贴敷脐部治疗小儿畏寒呕吐等。
实践中,白蔻仁是一味食药两用药品,常被当作香料用于食品调味中,其芳香之挥发油能调和某些腥味较重食物味道,使之口感更佳。
笔者临证经验总结,单用白蔻仁亦可防治湿温、暑热之邪,平素身体健壮,无明显临床症状,仅有舌苔白,或白腻者,每到夏季来临之前或夏季之时,每天用2 3克白蔻仁泡水服用,连用3 5天,可减少湿温病发病率。
1、白扣又叫白蔻仁,这个药有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的功效。
2、白扣是辛、温的性味,归肺经、脾经、胃经,用于湿邪阻滞于中焦出现的不思饮食,以及湿温初起时候出现的胸闷,也用于寒湿导致的恶心、呕吐,也用于胸腹胀痛、化食,吃了食物之后出现食积,有消积食的作用。白扣入药的时候一定要后下,因为久煎之后里面的挥发油就没有了,就起不到治疗的功用。
关于白叩仁的功效与作用和白叩作用和功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延伸阅读:中药鉴定的方法有哪些
中药鉴定的方法常见的有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
1、来源鉴定是应用动物、植物、矿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研究,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应用品种的准确,包括观察植物形态,核对文献,核对中药标本等方式。
2、性状鉴定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包括观察中药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等。
3、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技术对中药进行显微分析,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的一种鉴定方式,包括组织鉴定和粉末鉴定两种方式。
4、理化鉴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的一种鉴定方法。包括一般常数的测定、一般理化鉴别、色谱法、光谱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