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_专业的育儿网站

首页 > 生活 > 营养  >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生脉的功效与作用点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生脉的功效与作用点

12-14 中药材名称大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生脉的功效与作用点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生脉的功效与作用点

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生脉的功效与作用点》,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生脉的功效与作用点 生脉对人体的作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生脉的功效与作用点,以及生脉对人体的作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1、高考学生需不需要打氨基酸或生脉补充能量
  • 2、生脉理中汤
  • 3、慢性肾小球肾炎怎样治疗?
  • 4、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但是金生水是为什么,怎么个生水法
  • 5、考研方剂怎么背
  • 6、丹红和参脉能加在一起吗

    打破砂锅

    还有1个月就要高考了,高三的学生们已进入考前冲刺阶段。近日,湖北一高考班学生集体打吊瓶输氨基酸一事引起热议。请关注——

    50多人的教室里,近半数的学生打着吊瓶上晚自习!近日,《史上最刻苦“吊瓶班”》出现在一论坛官方微博上,湖北孝感某中学高三学生在教室内边打吊瓶边上自习的场景。偌大的教室内多名同学的桌子旁边都挂着一个吊瓶,同学们一边打吊瓶一边低头复习,老师在过道中巡视。

    据该校监察室主任高平强介绍,高三年级20个毕业班都有学生打氨基酸,一个50―60人的班,近一半学生都在打。

    对于“高三学生集体吊瓶备考”的话题,网友纷纷表示感到不可思议,并为学生叫苦。大部分网友对氨基酸的效果表示质疑,称打氨基酸吊瓶还不如吃肉。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补点氨基酸能量很正常,无须大惊小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卫生部认证营养师沈雁英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静脉注射氨基酸会出现输液不良反应。

    静脉注射氨基酸风险大

    注射氨基酸,对学生是不是有用?高平强认为,首先是没坏处,其次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因为备考学生的精神都比较紧张,所以缓解学生心理,应该可以尝试。

    “一个班20多个孩子竟然选择静脉注射氨基酸,简直愚昧!”沈雁英直言不讳地表示,且不说氨基酸根本就没有补充能量的功效,光是静脉注射,就可能带来各种不良反应!

    沈雁英介绍说,“氨基酸注射液”是一种处方药物,主要适应于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肠道外支持;大手术,外伤或脓毒血症引起的严重肾功能衰竭以及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同时,针对营养严重不良的患者,对维持危重病人的营养、抢救患者生命有重要作用。“即使对重病患者,医生也要先详细检查,确定其适应症且符合注射指征之后,才能开出药方。”

    据了解,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种类有:营养用氨基酸注射液、代血浆氨基酸注射液、肝病用氨基酸注射液、肾病用氨基酸注射液、止血用氨基酸注射液、小儿用氨基酸等,不同疾病有不同的注射类型,千万不能笼统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大量输入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时可能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静脉注射氨基酸危险性极高,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抢救不及时可致生命危险。”中日友好医院药剂科李耿药师认为。静脉注射氨基酸的巨大风险就在于给药途径上,因为静脉注射危险性大于肌肉注射,肌肉注射大于口服用药。静脉注射直接作用于血液,注射用水中可能会含有一些不溶性微粒,这些微粒一旦进入血管,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一些个体在输液中还可能出现热源反应和排异反应,抢救不及时会导致生命危险,学校可能不具备一定的医疗条件。

    李耿强调,不确定自己的体质适合前最好不要随便乱注射。药物都有一个适应性,即使可以短时间提高身体状态,也是暂时的,不知道高考时还能不能适应,如果不能,那就会产生依赖,凡药三分毒,高考前打针打坏就麻烦了。

    食物搭配有利于补充氨基酸

    氨基酸分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其中又各分为很多种类。人们补充氨基酸最好的途径应该是口服,通过正常饮食来调节,若正常人不缺乏氨基酸根本不需补充,即使缺乏,每个人所需种类也是不同的。

    “氨基酸可以通过饮食摄取,一般肉、禽、蛋、豆制品中含量丰富,因此,正常人没有必要额外摄取。”沈雁英解释说,各种食物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是不一样的,如果搭配合理,使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达到互补平衡,提高食物营养价值,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沈雁英强调,食物的种属越远越好,如荤素搭配;搭配的食物越丰富越好;各种食物都有一点,同时食用。因为单个氨基酸吸收到体内后,一般要在血液中停留4小时,然后到达各组织,再合成各组织的蛋白质,必须使不同氨基酸同时到达才能发挥互补作用,否则只有一种氨基酸的话就会被分解掉而达不到补充氨基酸的目的。

    沈雁英指出,氨基酸的平衡和适量的供应是人体健康的基本前提,任何一种氨基酸供应缺乏,都会影响免疫系统和其他正常功能的发挥,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遭受疾病的侵袭。

    科学饮食迎接高考

    沈雁英认为,高考期间学生补充各种营养素,其实作用极其有限,更多的是家长及学生的心理作用。即便短期内看到一定效果,长期效应一定是弊大于利。

    “高中阶段的孩子,身体正是最强壮的时期,只要生活方式正确,迎接高考没有问题。” 沈雁英建议,大考之前孩子的食谱不宜大变,保证营养的同时,注意多吃一些果蔬,还可适当多补充一点坚果类、深海鱼等富含脂肪酸的食材,就能起到健脑功效。但坚果类食品一周吃大约50克左右即可,也不适合多吃。

    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高三学生除了学习时间过长、用脑频繁,还普遍存在视力使用过度的情况,应该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量。维生素A是维持视力正常的重要营养元素,适当增加摄入量有助于保护视力。

    同时,夏季应该养心,多吃一些红颜色的蔬菜,如番茄、西瓜、樱桃等。遇到天气炎热,可以多食一些苦味蔬菜,来祛心火。平时要晚睡早起,并且最好能够短时午睡,这样才能够调整好状态,迎接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如果不能够午睡,只要中午午饭后坐在教室里闭目养神,10分钟,这样也能够起到休整调理的作用。

    最后,沈雁英说,如果家长确实认为孩子缺乏蛋白质等营养,不如多让他吃一个煮鸡蛋,喝一瓶牛奶。对孩子来说,“自然摄取营养,好好休息,保持运动,比什么‘灵丹妙药’都强”。

    加味生脉理中汤(能量太弱用:王道)

    党参9, 麦冬8, 五味子3, 白术5, 干姜10, 炙甘草10, 砂仁【捣破】5 山楂8 ,山茱萸8,黄芩9

    热开水泡服,一杯泡15分钟。下午1~3时,晚5~7时,晚9点各服一杯。连服十剂。之后随证用药。 服后头晕,身酸无力,排便增加,臭秽等等不舒服状,都是正常,在排毒,排完就好了。同时睡眠会改善,加深。(每个人出现排病反应的时间不一样,不必强求,能量补充足够了,自然就会有反应)

    功效:开太阴、降阳明,补能量兼调升降【外热里寒、上热下寒】

    服用方法:服药最佳时间:热开水泡服,一杯泡15分钟。下午1~3时,下午5~7时,晚9时之间各服一杯。

    适应症:

    A、食欲不好,消化不良,身材肥胖或瘦弱,排便无力、软烂,或者先硬后软;

    B、睡眠不好,精神不振,头脑昏沉,四肢无力,肌肉松弛等等虚劳症;

    C、食欲不好同时伴随精神亢奋,多动,多梦,容易激动,容易脸红等等里寒外症状;

    D、痘痘、痤疮、色斑、黑眼圈、眼袋、皱纹多、皮肤干燥、油腻、毛孔大、黑头多等等寒热不调、油水不和、垃圾沉淀导致的美容问题;

    E、慢性咽炎、慢性鼻炎、慢性肺炎,慢性胃炎,慢性关节炎,慢性肾炎,慢性妇科炎症,慢性皮炎湿疹等等能量不足阳虚寒凝导致的慢性炎症;

    适应人群:普适,特别适合长期用脑、长期说话人士。

    原理:补能量兼收敛能量下降内敛;温中则中路开通阳气下降;阳气得降、得敛,则内在能量渐足,所有功能得以增强,迅速加速了身体的自我修复。

    禁忌:寒凉饮食,大量吃水果,夏天吹空调,冬天衣着少,肥腻肉食,高营养饮食,熬夜,长期用电脑、看电视。

    注意事项:少看、少说、少想,多睡觉早睡觉。少消耗精神就是最补的药。

    其它:最补阳莫过于少欲,最养阴莫过于早睡!

    【概述】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具有不同发病机理和不同病理改变、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其特点为病程长(超过1年),呈缓慢进行性发展。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尿常规等检查查可见红细胞和蛋白。本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生于不同年龄,以青壮年为多见。虽然急性肾炎可以发展成慢性肾炎,但大多数慢性肾炎并非由急性肾炎转变而来,而是一开始就是慢性肾炎的过程。本病预后较差,因此应早期诊断,积极治疗。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属于中医“水肿”、“虚劳”、“腰痛”、“血尿”等范畴,其病因素复杂,但始终呈现本虚标实。脾肾两虚是其本,脏腑功能低下,导致水液代谢失调,气血运行受阻,湿、湿热、瘀血等邪气内生为标。正虚反复,易感外邪,外邪侵袭,正气更伤;致病因素产生后,又可影响脾肾。本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有时夹有瘀血,有时夹有湿热,有时兼有外感。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治法,用药因人而异,法中有法,各有变通。本病病程长,治疗上在谨守病机的前提下,坚持治疗,持之以恒,才能获得良效。

    【治疗】1.风水相搏证【主症】头面部先肿,继而累及全身,水肿按之凹陷,但恢复较快,小便不利,并伴有恶寒发热,骨节酸沉,咳嗽胸闷,或咽痛,舌淡苔薄,脉浮紧或浮数。体检呈肾炎面容,血压大多数升高,尿检有蛋白、血尿、管型尿等。【方一】越婢加术汤【来源】《金匮要略》【组成】麻黄12克,石膏25克,生姜9克,甘草6克,白术12克,大枣15枚。

    【功效】宣肺利水。

    【用法】上药六味,以水1.2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方解】方中主用麻、石、术三味。麻黄、生姜宣肺祛风,《本草纲目》载:“麻黄散目赤肿痛、水肿风症”,又“盖皮毛外闭,则邪热内攻,故用麻黄引出营分之邪。”重用石膏以清热除邪,并防麻黄之辛温之弊。苍术、甘草、大枣燥湿健脾利水。药证合拍,用之使肺气宣通,湿热得清,风水自消,而获桴鼓之效。

    【按语】风寒偏盛,去石膏,加苏叶、桂枝,防风祛风散寒;若风热偏盛,可加连翘、桔梗,板蓝根、鲜芦根,以清热利咽,解毒散结;若咳喘较甚,可加杏仁、前胡,以降气定喘。【方二】五皮饮【来源】《华氏中藏经》【组成】陈皮9克,茯苓皮9克,姜皮9克,桑皮9克,大腹皮9克。

    【功效】消肿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茯苓皮、健脾渗湿;陈皮理气醒脾化湿、湿去A不致聚而成水;桑白皮泻肺行水;大腹皮行水宽张;生姜皮宣胃A以散水,水去A不致溢而为肿,五皮合用,具有A脾利水之功。

    【按语】若肿甚而喘,可加麻黄、杏仁、葶苈子宣肺泻水而平喘。

    2.脾虚湿困证【主症】面色萎黄或苍白,腹大胫肿,脘闷腹胀,甚或上泛清水,纳少,少气懒言,神疲乏力,体胖,苔白,脉儒缓。体检双下肢指凹性浮肿,甚者伴有腹水。尿检有大量蛋白尿。血浆白蛋白降低。【方一】防己黄芪汤【来源】《金匮要略》【组成】黄芪15克,防己12克,甘草6克,白术9克。

    【功效】健脾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防己利水湿;白术、甘草培土胜湿,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按语】脾虚水停,肢体肿胀明显者,加大腹皮、桑白皮,木瓜。

    3.脾肾阳虚证【主症】全身高度浮肿,甚至胸腹水并见,面色白光白,皮肤发亮,按之凹陷恢复较慢,伴畏寒肢冷,腰酸腿痛,倦怠肢软,腹胀纳差,大便溏薄,舌体胖大而润,苔白滑或腻,脉沉迟无力。【方一】实脾饮【来源】《济生方》【组成】白术6克,厚朴6克,木瓜6克,木香6克,草果仁6克,大腹皮6克,附子6克,白茯苓6克,干姜6克,炙甘草3克。

    【功效】温肾健脾,通阳利水。

    【用法】加生姜5片,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附子、干姜为君,其中附子温脾肾,助气化,行阴水之停滞;干姜温脾阳,助运化,散寒水之互凝;二者合用,温养脾肾,扶阳抑阴。茯苓、白术健脾燥湿,淡渗利水,使水湿从小便而利为臣。木瓜芳香醒脾,化湿利水,以兴脾主运化之功;厚朴、木香、大腹皮、草果仁下气导滞,化湿行水,使气行则湿邪得化,共为佐。使以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诸药,益脾和中。群药相伍,共奏温暖脾肾,行气利水之效。然本方温补脾土之功偏胜,确有脾实则水治之功,故以“实脾”名之。

    【按语】浮肿较甚,小便短少,可加肉桂、猪苓、车前子温阳化气,利水消肿;如兼胸闷咳喘,可加葶苈子、苏子、半夏等泻肺行水,止咳平喘。【方二】真武汤【来源】《伤寒论》【组成】茯苓12克,芍药6克,白术6克,生姜10克,炮附子6克。

    【功效】温肾健脾,通阳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附子辛热,温肾壮阳,散在里之寒水,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利水,导水下行,生姜温散寒水,通彻表里,均为臣药;白芍即可和营止痛,又可酸收敛阴,制约生姜、附子辛热伤阴之弊,使阳气归根于阴,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为佐药。

    【按语】腹胀大、小便短少,加桂技6克,猪苓15克,以通阳化气行水,纳食减少,加砂仁6克,(后下),陈皮6克,紫苏梗10克,以运脾利气。

    4.气滞水停证【主症】除水肿外,必有胀满较著,胸腹满闷,呼吸急促,四肢肿胀紧迫光亮,小便不利,或有胁痛,舌质暗苔白,脉沉弦。【方一】导水茯苓汤【来源】《普济方》【组成】茯苓12克,泽泻12克,麦冬15克,白术12克,桑白皮12克,紫苏叶9克,槟榔6克,木瓜12克,大腹皮9克,陈皮12克,砂仁6克,木香6克,灯芯草12克。

    【功效】行气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桑白皮清肃肺气,大腹皮、槟榔宽中导滞;陈皮、砂仁、木香、紫苏叶,斡旋中焦气机;茯苓、泽泻,灯草淡渗利水;白术、木瓜燥湿醒脾;麦冬清热养阴,以防利水伤阴。

    【按语】通过临床观察,气滞水肿者运用本方后常使尿量骤增,水肿迅速退。

    5.湿热蕴结证【主症】头面与下肢浮肿,甚至全身浮肿,皮肤或黄,身热汗出,口渴不欲饮水,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尿黄或呈茶色,淋漓涩涌,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方一】三仁汤【来源】《温病条辩》【组成】淡竹叶12克,川朴12克,滑石6克,通草12克,法半夏6克,白寇仁12克,苡仁12克,杏仁6克,车前子30克,白茅根15克。

    【功效】清热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以杏仁升宣肺气,寇仁芳香化湿畅口,苡仁渗湿导下;配以半夏、川朴苦温除湿;通草、滑石、竹叶清利湿热。共奏宣化畅中,清热利湿之效。

    【按语】本方适用于湿重于热者。【方二】疏凿饮子【来源】《济生方》【组成】泽泻12克,赤小豆15克,商陆6克,羌活9克,大腹皮12克,椒目6克,木通4克,秦艽9克,槟榔10克,茯苓皮15克。

    【功效】清热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中商陆泻下逐水,通利二便;泽泻、赤小豆、椒目、木通、茯苓皮利水疹湿,消退水肿;槟榔、大腹皮行气导滞,使气畅水行;羌活、秦艽、生姜疏风发表,开泄腠理,使表之水湿从肌肤而泄。诸药合用,攻里疏表,内消外散,有如疏江凿河,分消泛溢之水势,故取“疏凿”之名。

    【按语】本方证属水湿壅盛,泛溢表里所致的阳水实证。阳虚水泛者慎用。

    6.血瘀停滞证【主症】病程较长,水肿皮肤有赤缕血痕,尿血,皮色苍黯粗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见爪甲青紫,脉涩等。【方一】当归芍药散【来源】《金匮要略》【组成】当归15克,川芎18克,赤芍9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白术15克,怀牛膝9克,车前子30克。

    【功效】活血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以当归、赤芍、川芎养血调肝活血;以白术健脾运湿,配茯苓、泽渗、车前子泄湿浊,牛膝引药下行,如此肝脾两调,活血利水并进,药后常瘀去,肿消。

    【按语】本方可加丹参、红花、三七应用效果较好。

    8.阴虚水肿证【主症】水肿口渴,渴不多饮,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心烦不寐,面部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方一】猪苓汤【来源】《伤寒论》【组成】猪苓15克,茯苓15克,泽泻6克,滑石6克,阿胶15克,怀牛膝9克,车前子15克。

    【功效】养阴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以猪苓、茯苓甘淡利水;车前子、泽泻咸寒渗泄肾浊;滑石利水道;阿胶滋阴清热;怀牛膝滋补肾精,全方共奏滋阴利水之功效。

    【按语】本方可用于水热互结者。

    9.脾肾气虚证【主症】面色苍白或淡黄无华,气短倦怠,食少纳差,食入腹胀,大便溏薄,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清长,夜尿频多,舌淡胖苔薄,脉沉弱。【方一】补中益气汤加减【来源】《脾胃论》【组成】黄芪30克,人参10克,白术12克,当归12克,陈皮15克,柴胡6克,升麻6克,甘草9克,菟丝子12克,山萸肉12克,怀牛膝9克,桑螵蛸15克。

    【功效】益气健脾、固肾摄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黄芪,人参健脾益气;白术健脾化湿;陈皮理气和胃以防补而壅滞;气血同源,气虚易致血虚,故用当归以补血。柴胡、升麻益气升提,甘草调和诸药。本方益脾气而无补肾之功,故加菟丝子,怀牛膝滋补肾精;山萸肉、桑螵蛸温肾固摄涩精。

    【按语】对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者,可加山药、扁豆、莲子肉、砂仁益气健脾。【方二】归脾汤【来源】《济生方》【组成】白术3克,当归3克,白茯苓3克,黄芪炒3克,远志3克,龙眼肉3克,酸枣仁炒3克,人参6克,木香1.5克,炙甘草10克。

    【功效】益气健脾。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黄芪甘微温,补脾益气;龙眼肉甘温,既能补脾气,又能养心血,共为君药。人参、白术甘温补气,与黄芪相配,加强补脾益气之功;当归甘辛微温,滋养营血,与龙眼肉相伍,增加补心养血之效,均为臣药。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与补气养血药配伍,使之补不碍胃,补而不滞,俱为佐药。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为使药。

    【按语】若脾虚湿盛,腹泻或便溏,腹胀纳呆,舌淡舌胖,边有齿痕,可酌加薏苡仁、炒扁豆、泽泻等,当归宜炒用。

    9.气阴两虚证【主症】全身乏力,腰膝酸软,畏寒或肢冷但手足心热,口干而不欲饮,纳差腹胀,大便先干后稀,小便黄、舌暗红,舌体胖大则有齿痕,脉沉细而数或弦细。【方一】参芪地黄汤【来源】《沈氏尊生书》【组成】人参10克,黄芪15克,生地24克,丹皮9克,山萸肉12克,茯苓9克,泽泻9克,生姜6克,大枣30克。

    【功效】益气养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即六味地黄汤加人参、黄芪而成。方以人参、黄芪益气健脾,六味地黄汤滋养肾阴,共扶气阴两虚之本。

    【按语】临证时,可加麦冬、五味子。【方二】生脉散【来源】《内外伤辨惑论》【组成】党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

    【功效】益气养阴。

    【用法】加生姜三片,大枣2枚,水煎,空腹服。

    【方解】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

    【按语】药理研究具有增强免疫作用。

    这里的金,可理解为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水,可理解为井水。

    由于在远古时期,井水,是华夏文明定居部落的象征,可以让人们在可以远离大江大河的地方定居,既避免了江河泛滥带来的灾难,又可直接饮用甘甜的水,金即自上古时期到现代社会挖井取水所用的工具,所以后有金生水之说。

    金生水,五行相生相克之一。金生水是五行相生中较难理解的一个,字面意思是金属受热可以变成液体,但是这个液体绝对不是水。如果这样解释,水生木就解释不通了,所以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扩展资料

    五行相生含义:

    木生火, 是因为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是因为火灼热, 所以能够焚烧木, 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 依附着山,津润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 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金靠水生,销锻金也可变为水,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 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 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克含义:是因为天地之性。

    众胜寡,故水胜火。

    精胜坚,故火胜金。

    刚胜柔,故金胜木。

    专胜散,故木胜土。

    实胜虚,故土胜水。

    以下方剂歌诀,是我考研时用的,输入成电子版,契合考研大纲,希望能帮到大家。另,中医入门,必背方剂歌诀,希望你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歌诀。

    一、 解表剂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小青龙汤

    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

    辛夏甘草和五味,干姜桂芍麻黄同。

    4.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

    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5.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轻疏风热煮无过。

    6.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

    芦根为引清轻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7. 麻杏甘石汤

    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量,

    辛凉宣泄能清肺,定串除热效为彰。

    8. 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桔枳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9. 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

    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无汗法当谙。

    10. 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葱白桔梗随,

    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11. 加味香苏散

    加味香苏散苍术,广陈皮与川楝肉,

    甘草苏叶香附同,莲须葱白共煎服。

    12. 升麻葛根汤

    局方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13.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

    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14.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代表方,

    阳虚外感风寒证,寒重热轻脉沉良。

    15. 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宜,

    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推。

    二、 泻下剂

    1.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

    痞满燥实四证见,峻下热结且此方。

    去硝名为小承气,便秘痞满泻热良,

    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2.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

    专治水热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

    3. 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

    肠痈初起腹按痛,苔红脉数服之康。

    4. 温脾汤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

    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5. 十枣汤

    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合大戟,

    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

    6. 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

    肾虚精亏肠中燥,欲通于补法堪宗。

    7. 黄龙汤

    黄龙枳朴与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

    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8. 新加黄龙汤

    新加黄龙草硝黄,参归麦地玄海姜,

    滋阴养液补气血,正虚便秘此方良。

    9. 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散寒通便止痛良,

    寒积里实服此方,邪去正安腹通畅。

    10.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

    胃热津枯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11. 舟车丸

    舟车牵牛及大黄,遂戟芫花槟木香,

    青皮橘皮轻粉入,泻水消胀力量强。

    12. 增液承气汤

    增液承气玄地冬,更加硝黄力量雄,

    温病阴亏实热结,养阴泻热肠道通。

    三、 和解剂

    1.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2. 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夏竹茹,碧玉赤苓枳陈辅,

    清胆利湿又和胃,少阳湿热痰浊阻。

    3. 达原饮

    达原草果槟厚朴,知母黄芩芍甘佐,

    辟秽化浊达膜原,邪伏膜原寒热作。

    4. .四逆散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需,

    此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功效奇。

    5. 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

    6.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黄芩连,干姜人参枣草全,

    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

    7.痛泻要方

    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

    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

    四、 清热剂

    1. 白虎汤

    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大热此方清,

    热渴汗出脉洪大,加入人参气津生。

    2. 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参麦冬,半夏粳米甘草从,

    清补气津又和胃,余热耗伤气津用。

    3. 清营汤

    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

    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4. 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芍药丹,清热凉血散瘀专,

    热入血分服之安,蓄血伤络吐衄斑。.

    5. 清瘟败毒散

    清瘟败毒地连芩,丹膏栀草竹叶并,

    犀角玄翘知芍桔,清热解毒亦滋阴。

    6. 凉膈散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

    再加竹叶调蜂蜜,上中郁热服之消。

    7. 普济消毒饮

    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兰根勃翘玄,

    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8.仙方活命饮

    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

    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9. 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皆,

    木通甘草当归和,肝经湿热力能排。

    10. 左金丸

    左金连萸六比一,肝经火郁吐吞酸,

    再加芍药名戊己,热泻热淋服之安。

    11. .泻白散

    泻白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扶肺气,

    清泻肺热平和剂,热伏肺中喘咳医。

    12. 清胃散

    清胃散中当归连,生地丹皮升麻全,

    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13. 玉女煎

    玉女石膏熟地黄,知母麦冬牛膝襄,

    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齿衄宜煎尝。

    14. 芍药汤

    芍药汤内用槟黄,芩连归桂草木香,

    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

    15. 白头翁汤

    白头翁治热毒痢,黄连黄柏佐秦皮,

    清热解毒并凉血,赤多白少脓血医。

    16. 青蒿鳖甲汤

    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

    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17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擘,

    三焦火毒神烦乱,泻热解毒病可为。

    18. 五味消毒饮

    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

    紫花地丁天癸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19. 四妙勇安汤

    四妙勇安金银花,玄参甘草当归加,

    清热解毒兼活血,热毒脱疽此方魁。

    20. 牛蒡解肌汤

    牛蒡解肌用荆夏,山栀丹皮石斛翘玄,

    玄参薄荷共成方,头面风热疮疡消。

    21. 导赤散

    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攻,

    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22. 苇茎汤

    苇茎瓜瓣苡桃仁,清肺化痰逐瘀能,

    热毒痰瘀致肺痈,脓成未成均胜任。

    23.清骨散

    清骨散君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辅,

    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

    24. 秦艽鳖甲散

    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

    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超。

    25. 当归六黄汤

    当归六黄治汗出,归柏芩连二地黄,

    倍用黄芪为固表,滋阴清热敛汗强。

    五、 祛暑剂

    1.新加香薷饮

    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齐熬.

    暑湿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

    2. 清暑益气汤

    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

    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

    3. 清络饮

    清络祛暑六药鲜,银扁翠衣瓜络添,

    佐以竹叶荷叶边,暑热伤肺轻证安。

    4. 六一散

    滑石甘草六一散,清暑利湿功用专,

    辰砂黛薄依次加,益元碧玉鸡苏裁。

    5. 桂苓甘露散

    桂苓甘露滑石膏,寒水猪苓泽术草,

    清暑化气利水湿,暑湿俱盛重证疗。

    六、 温里剂

    1.理中丸

    理中丸主温中阳,人参白术草干姜,

    原为脾胃虚寒设,或加附子总扶阳。

    2.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君饴糖,方含桂枝加芍汤,

    温中补虚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康。

    3.四逆汤

    四逆汤中附草姜,阳衰寒厥急煎尝,

    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4.回阳救急汤

    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群,

    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建奇勋。

    5.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用桂芍,细辛通草甘大枣,

    养血温经通脉剂,血虚寒厥服之效。

    6.阳和汤

    阳和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麻芥草,

    温阳补血散寒滞,阳虚寒凝阴疽疗。

    7. 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重用姜,人参大枣共煎尝,

    厥阴头痛胃寒呕,温中补虚降逆良。

    8. 大建中汤

    大建中汤建中阳,饴糖人参配椒姜,

    中阳衰弱胸腹痛,痛而拒按服之康。

    9.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

    益气温经和营卫,血痹风痹功效良。

    七、 表里双解剂

    1. 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

    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

    2. 防风通圣汤

    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

    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

    3. 葛根芩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甘草四般治二阳,

    解表清里兼和胃,喘汗自利保平安。

    4.五积散

    五积消滞又温中,麻黄苍芷芍归芎,

    枳桔桂苓甘草朴,两姜陈皮半夏葱。

    八、 补益剂

    1.四君子汤

    四君补气基本方,食少无力大便溏,

    人参白术茯苓草,益气健脾功效强。

    气滞陈皮各异功,呕逆半夏添六君,

    木香砂仁曰香砂,脾虚湿阻效力彰。

    2.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3.完带汤

    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车前仁,

    柴芍怀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神。

    4.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术归陈,芪得升柴草参神,

    劳倦内伤下陷证,甘温除热补中升。

    5.玉屏风散

    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

    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

    6. 生脉散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

    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7.四物汤

    四物补血基本方,营血虚滞行不畅,

    熟地当归白芍芎,活血调经补血强。

    8.归脾汤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9. 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君黄芪,芪归用量五比一,

    补气生血代表剂,血虚发热此方宜。

    10. 炙甘草汤

    炙甘草参枣地胶,麻仁麦桂姜酒熬,

    益气养血温通脉,结代心悸肺痿疗。

    11.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山药萸,泽泻苓丹三泻侣,

    三阴并补重滋肾,肾阴不足效可居,

    12.一贯煎

    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

    少佐川楝泄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13.肾气丸

    肾气丸主肾阳虚,干地山药及山萸,

    少量桂附泽苓丹,水中生火在温煦,

    14.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山萸斛,麦味菖蒲远志服,

    苁蓉附桂巴戟天,稍加薄荷姜枣服。

    15. 泰山磐石散

    十全大补减桂苓,更加续断砂糯苓,

    气血双补安胎好,泰山磐石是方名。

    16.补肺阿胶汤

    补肺阿胶马兜铃,牛蒡甘草杏糯匀,

    肺虚火盛最宜服,降气生津咳嗽宁。

    17. 大补阴丸

    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丸方,

    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18. 虎潜丸

    虎潜足痿是妙方,虎骨陈皮并锁阳,

    龟板干姜知母芍,再加柏地作丸尝。

    19. 左归丸

    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

    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20.右归丸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

    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九、 安神剂

    1.朱砂安神丸

    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

    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

    2.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

    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香甜。

    3. 天王补心丹

    补心地归二冬仁,远茯味砂桔三参,

    阴亏血少生内热,滋阴养血安心神。

    4. 珍珠母丸

    珍珠母丸参地归,犀沉龙齿柏茯神,

    更加酸枣宁神志,镇心平肝此方推。

    5. 磁朱丸

    磁朱丸中有神曲,安神潜阳又明目,

    心悸失眠皆可治,癫狂痫证亦宜服。

    6.甘麦大枣汤

    甘草小麦大枣汤,妇人脏躁性反常,

    精神恍惚悲欲哭,和肝滋脾自然康。

    十、 开窍剂

    1. 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

    犀角真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用良。

    2.紫雪

    紫雪犀羚朱朴硝,硝石金寒滑磁膏,

    丁沉木麝升玄草,热陷痉厥服之消。

    3.至宝丹

    至宝朱珀麝息香,雄玳犀角与牛黄,

    金银二箔兼龙脑,开窍清热解毒良。

    4. 紫金锭(玉枢丹)

    紫金锭有山慈菇,五倍千金一并入,

    大戟麝香共为末,霍乱痧胀米汤服。

    5. 苏合香丸

    苏合香丸麝息香,木丁熏陆荜檀襄,

    犀冰术沉诃香附,再加龙脑温开方。

    十一、 固涩剂

    1. 牡蛎散

    牡蛎散内用黄芪,麻黄根与小麦齐,

    益气固表又敛阴,体虚自汗盗汗宜。

    2.九仙散

    九仙乌梅味,参胶桑皮款桔贝,

    敛肺止咳益气阴,久咳肺虚效堪谓。

    3.真人养脏汤

    真人养脏木香诃,当归肉寇与粟壳,

    术芍参桂甘草共,脱肛久痢服之瘥。

    4.四神丸

    四神故纸吴茱萸,肉寇五味四般齐,

    大枣百枚姜八两,五更肾泻火衰扶。

    5.桑螵硝散

    桑螵硝散龙龟甲,参归茯神菖远加,

    调补心肾又涩精,心肾两虚尿频佳。

    6.固冲汤

    固冲芪术山萸芍,龙牡倍榈茜海硝,

    益气健脾固摂血,脾虚冲脉不固疗。

    7.金锁固精丸

    金锁固精芡莲须,龙骨牡蛎与蒺藜,

    莲粉糊丸盐汤下,补肾涩精止滑遗。

    8. 缩泉丸

    缩泉丸治儿尿频,脬气虚寒约失灵,

    山药台乌加益智,糊丸多服效显明。

    9. 固经丸

    固经龟板芍药芩,黄柏椿根香附应,

    阴虚血热经量多,滋阴清热能固经。

    十二、 理气剂

    1. 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

    痰凝气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

    2. 瓜蒌薤白白酒汤

    瓜萎薤白白酒汤,胸痹胸闷痛难当,

    喘息短气时咳唾,难卧仍加半夏良。

    3. 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厚蒌合治胸痹方,

    胸阳不振痰气结,通阳散结下气强。

    4. 天台乌药散

    天台乌药木茴香,川楝槟榔巴豆姜,

    再加青皮为细末,一钱酒下痛疝尝。

    5.暖肝煎

    暖肝煎中桂茴香,归杞乌沉茯加姜,

    温补肝肾散寒气,肝肾虚寒疝痛康。

    6. 枳实消痞丸

    枳实消痞四君全,麦芽夏曲朴姜连,

    脾虚痞满结心下,痞消脾健乐天年。

    7. 苏子降气汤

    苏子降气祛痰方,夏朴前苏甘枣姜,

    肉桂纳气归调血,上实下虚痰喘康。

    8.定喘汤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

    苏子黄芩甘草杏,宣肺平喘效力彰。

    9.旋覆代赭汤

    仲景旋覆代赭汤,半夏人参大枣姜,

    噫气不除心下痞,降逆化痰治相当。

    10.橘皮竹茹汤

    橘皮竹茹治呕呃,人参甘草枣姜益,

    胃虚有热失和降,久病之后更相宜。

    11. 越鞠丸

    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湿食因,

    芎苍香附兼栀曲,理气舒郁法可钦。

    12.金铃子散

    金铃延胡等分研,黄酒调服或水煎,

    疏肝泄热行气血,肝郁化火诸痛蠲。

    13.厚朴温中汤

    厚朴温中陈草苓,干姜生姜寇木香,

    行气燥湿温中法,脘腹胀痛服之消。

    14. 橘核丸

    橘核丸中川楝桂,枳朴延胡藻带昆,

    桃仁木通木香合,癞疝顽痛盐酒吞。

    十三、 理血剂

    1. 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硝黄草,少佐桂枝温通妙,

    下焦蓄血小腹胀,泻热破瘀微利效。

    2.血府逐淤汤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草赤芍,

    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3.复元活血汤

    复元活血酒军柴,桃红归甲蒌根甘,

    祛瘀疏肝又通络,损伤瘀痛加酒煎。

    4.温经汤

    温经汤用萸桂芎,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5.生化汤

    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

    恶露不行少腹痛,温养活血最见长。

    6.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赤芍药,归尾通经佐地龙,

    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7. 小蓟饮子

    小蓟生地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襄,

    归草黑栀子淡竹叶,血淋热结服之良。

    8.槐花散

    槐花散用治肠风,侧柏黑荆枳壳充,

    为末等分米饮下,宽肠凉血逐风动。

    9. 咳血方

    咳血方中诃子收,瓜蒌海粉山栀投,

    青黛蜜丸口噙化,咳嗽痰血服之瘳。

    10.黄土汤

    黄土汤中芩地黄,术附阿胶甘枣尝,

    温阳健脾能摂血,便血崩漏服之康。

    11. 七厘散

    七厘散治跌打伤,血竭红花冰麝香,

    乳没儿茶朱共末,外敷内服均见长。

    12. 失笑散

    失笑灵脂蒲黄同,等量为散酽醋冲,

    瘀滞心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有奇功。

    13.桂枝茯苓丸

    金匮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药与牡丹,

    等分为末蜜丸服,缓消症块胎可安。

    14. 活络效灵丹

    活络效灵用丹参,当归乳香没药存:

    症瘕积聚腹中痛;煎服此方可回春。

    15. 大黄廑虫丸

    大黄庶虫芩芍桃,地黄杏草漆蛴螬,

    水蛭虻虫和丸服,祛淤生新功独超。

    16. 十灰散

    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煨,

    二蓟栀黄各炒黑,上部出血势能摧。

    17. 胶艾汤

    胶艾汤中四物先,更加炙草一同煎,

    暖宫养血血行缓,胎漏崩中自可痊。

    十四、 治风剂

    1. 大秦艽汤

    大秦艽汤羌独防,辛芷芎芍二地黄,

    苓术石膏黄芩草,风邪初中经络康。

    2. 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有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3.羚角钩藤汤

    羚角钩藤菊花桑,地芍贝茹茯草襄,

    凉肝熄风又养阴,肝热生风急煎尝。

    4.镇肝熄风汤

    镇肝熄风汤滋阴,龙牡龟牛制阳亢,

    代赭天冬元芍草,茵陈川楝麦芽襄。

    5.大定风珠

    大定风珠鸡子黄,麦地胶芍草麻仁,

    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

    6. 消风散

    消风散中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

    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7. 牵正散

    牵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僵蚕合全蝎,

    等分为末热酒下,祛风化痰痉能解。

    8. 小活络丹

    小活络祛风湿寒,化痰活血三者兼,

    二乌南星乳没龙,寒湿痰瘀痹痛蠲。

    9. 天麻钩腾饮

    天麻钩藤益母桑,栀芩清热决潜阳,

    杜仲牛膝益肾损,茯神夜交安眠良。

    10. 阿胶鸡子黄汤

    阿胶鸡子黄汤好,地芍钩藤牡蛎草,

    决明茯神络石藤,阴虚风动此方保。

    十五、 治燥剂

    1. 杏苏散

    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

    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2.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桑麦膏,参胶胡麻杏杷草,

    清宣润肺养气阴,温燥伤肺气阴耗。

    3.养阴清肺汤

    养阴清肺是妙方,玄参草芍冬地黄,

    薄荷贝母丹皮人,时疫白喉急煎尝。

    4. 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

    肺痿咳逆因虚火,清养肺胃此方珍。

    5. 百合固金汤

    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

    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6. 桑杏汤

    桑杏汤中川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

    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温燥医。

    7.增液汤

    增液玄参与地冬,热病津枯便不通,

    补药之体作泻剂,若非重用不为功。

    8. 玉液汤

    玉液汤中芪葛根,鸡金知味药花粉,

    饮一溲一消渴证,益气生津显效能。

    9.琼玉膏

    琼玉膏用生地黄,人参茯苓白蜜糖,

    金水相生合膏剂,干咳咯血肺阴伤。

    十六、 祛湿剂

    1. 平胃散

    平胃散内君苍术,厚朴陈草姜枣煮,

    燥湿运脾又和胃,湿滞脾胃胀满除。

    2. 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

    夏曲白芷加姜枣,感伤岚瘴并能祛。

    3. 三仁汤

    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存,

    宣畅气机清湿热,湿重热轻在气分。

    4. 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

    便难尿赤腹胀满,功在清热与利湿。

    5. 连朴饮

    连朴饮用香豆豉,菖蒲半夏焦山栀,

    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

    6. 八正散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栀滑研,

    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

    7. 五苓散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

    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

    8. 猪苓汤

    猪苓汤内有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并,

    小便不利兼烦渴,滋阴利水症自平。

    9. 防己黄芪汤

    金匮防已黄芪汤,白术甘草加枣姜,

    此治风水与诸湿,身重汗出服之康。

    10. 真武汤

    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

    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瞤惕保安康。

    11. 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化饮剂,温阳化饮又健脾,

    中阳不足饮停胃,胸胁支满悸眩施。

    12. 实脾散

    实脾温阳行利水,干姜附苓术草随,

    木瓜香槟朴草果,阳虚水肿腹胀祟。

    13. 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

    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时疫是主方。

    14. 五皮散

    五皮散用五种皮,苓腹陈姜桑白齐,

    利水消肿理健脾,脾虚湿滞皮水医。

    15. 羌活胜湿汤

    羌活胜湿独防风,蔓荆藁本草川芎,

    湿气在表头腰重,发汗升阳有奇功。

    16. 萆解分清散

    萆解分清益智仁,菖蒲乌药盐煎成,

    下焦虚寒得温利,分清化浊效如神。

    17. 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

    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

    十七、祛痰剂

    1. 二陈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

    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2. 温胆汤

    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

    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证除。

    3. 贝母瓜蒌散

    贝母瓜蒌天花粉,橘红茯苓加桔梗,

    肺燥有痰咳难出,润肺化痰此方珍。

    4. 清气化痰丸

    清气化痰胆星蒌,夏芩杏陈枳实投,

    茯苓姜汁糊丸服,气顺火消痰自化。

    5. 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连半蒌,宽胸开结涤痰优,

    膈上热痰痞满痛,舌苔黄腻服之休。

    6. 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

    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熄复正常。

    7. 止嗽散

    止嗽散中用白前,陈皮桔梗草添荆,

    紫菀百部同蒸用,感冒咳嗽此方先。

    8. 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

    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十八、消导化积剂

    1. 保和丸

    保和山楂莱菔曲,夏陈茯苓连翘取,

    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食积去。

    2. 枳术丸

    枳术丸是消补方,荷叶烧饭作丸尝,

    若加麦芽与神曲,消食化滞力更强。

    3. 健脾丸

    健脾参术苓草陈,肉寇香连和砂仁,

    楂肉山药曲麦炒,消补煎施不伤正。

    4. 木香槟榔丸

    木香槟榔青陈皮,枳柏黄连莪术齐,

    大黄牵牛加香附,热滞泻痢皆相宜。

    5. 枳实消痞丸

    枳实消痞四君全,麦芽夏曲朴姜连,

    脾虚痞满结心下,痞消脾健乐天年。

    6. 葛花解酲汤

    葛花解酲泽二苓,砂蔻青木香陈并,

    姜曲参术温健脾,分消寒化酒湿灵。

    十九、驱虫剂

    1. 乌梅丸

    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

    人参椒姜加附子,温肠清热又安蛔。

    2. 肥儿丸

    肥儿丸用使君子,豆蔻香连曲麦槟;

    猪胆为丸热水下,虫疳食积一扫清。

    二十、其他类

    1. 犀黄丸

    犀黄丸内用麝香,乳香没药与牛黄,

    乳岩横痃或瘰疬,正气未虚均可尝。

    2. 透脓散

    透脓散治毒成脓,芪归山甲皂刺芎。

    程氏又加银蒡芷,更能速奏溃破功。

    3. 小金丹

    小金丹用麝草乌,灵脂胶香与乳没,

    木鳖地龙归墨炭,阴疮流注乳癌除。

    你好:丹红注射液的功效主要是活血化瘀的、具有改善心脑血管供血、扩张冠状功脉供血的功效;而参脉的功效主要的益气养阴生脉的功效,有补气养阴的功效;两种药物的药理作用是不同的,所以不可以加在一起应用的,其次这些都是医生静脉应用的药物,不可以自行使用的。

    关于生脉的功效与作用点和生脉对人体的作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延伸阅读:中药材的保质期一般多久?

    中药材的保质期因药材种类、储存条件等因素而异,一般情况下,干燥的中药材可以保存较久时间,新鲜的中药材则需要及时食用或储存,并在保持其新鲜程度的同时注意防潮和防虫。以下是一些中药材的保质期建议:

    干燥中药材:通常可以保存1-3年时间;新鲜中药材:一般情况下保存1-3天,可加入少量水分后保存3-7天;低温储存:在防潮、防虫的情况下,将中药材放在干燥、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控制在10℃以下,保质期可延长数倍。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中药材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药材,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煎煮、调制等处理。同时,如发现中药材有变质、腐败等情况应及时淘汰。

    •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