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中药芜芋的功效与作用》,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中药芜芋的功效与作用 芜萸籽功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药芜芋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芜萸籽功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功用主治
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
①《本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②《别录》: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
③《药性论》: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疗遍身顽痹,冷食不消,利大肠拥气。
④《本草拾遗》:杀恶虫毒,牙齿虫匿。
⑤《日华子本草》:健脾通关节。
治腹痛,肾气,脚气,水肿,下产后余血。
⑥王好古:治痞满塞胸,咽膈不通,润肝燥脾。
⑦《纲目》:开郁化滞。
治吞酸,蹶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偏方
1、治肾气上哕,肾气自腹中起上筑于咽喉,逆气连属而不能吐,或至数十声,上下不得喘息:吴茱萸(醋炒)、橘皮、附子(去皮)各50克。为末,面糊丸,梧子大。每姜汤下七十丸。(《仁存堂经验方》)
2.治醋心,每醋气上攻如酽醋:茱萸一合。水三盏,煎七分,顿服。纵浓,亦须强服。(《兵部手祭方》)?[4]
3.治食已吞酸,胃气虚冷者:吴茱萸(汤泡七次,焙)、干姜(炮)等分。为末,汤服5克。(《圣惠方》)
4.治肝火:黄连300克,吴茱萸50克或25克。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白汤下五十丸。(《丹溪心法》左金丸)
5.治呕而胸满,及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一升,人参150克,生姜300克,大枣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金匮要略》吴茱萸汤)
6.治头风:吴茱萸三升。水五升,煮取三升,以绵拭发。(《干金翼方》)?[5]
7.治痰饮头疼背寒,呕吐酸汁,数日伏枕不食,十日一发:吴茱萸(汤泡七次)、茯苓筹分。为末,炼蜜丸悟子大。每热水下五十丸,(《朱氏集验方》)
8.治多年脾泄,老人多此,谓之水土同化:吴茱萸三钱。泡过,煎汁,入盐少许,通口服,盖茱萸能暖膀胱,水道既清,大肠自固,他药虽热,不能分解清浊也。(《仁存堂经验方》)
9.治脾受湿气,泄利不止,米谷迟化,脐腹刺痛;小儿有疳气下痢,亦能治之:黄连(去须)、吴茱萸(去梗,炒)、白芍药各五两。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浓煎米饮下,空心日三服。(《局方》戊己丸)
10.治脚气入腹,困闷欲死,腹胀:吴茱萸六升,木瓜两颗(切)。上二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进一服,或吐、或汗、或利、或大热闷,即瘥。(《千金方》苏长史茱萸汤)
11.治脚气疼痛,如人感风湿流注,脚足痛不可忍,筋脉浮肿,宜服之:槟榔七枚,陈皮(去白)、木瓜各一两,吴茱萸、紫苏叶各三钱,桔梗(去芦)、生姜(和皮)各半两。上细切,水煎,次日五更,分作三、五服,只是冷服。冬天略温服亦得。(《证治准绳》鸡鸣散)
12.治远年近日小肠疝气,偏坠搐疼,脐下撮痛,以致闷乱,及外肾肿硬,日渐滋长,阴间湿痒成疮:吴茱萸(去枝梗)一斤(四两用酒浸,四两用醋浸,四两用汤浸,四两用童子小便浸,各浸一宿,同焙干),泽泻(去灰土)二两。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盐汤或酒吞下。(《局方》夺命丹)
13.治小儿肾缩(乃初生受寒所致):吴茱萸、硫黄各半两。同大蒜研涂其腹,仍以蛇床子烟熏之。(《圣惠方》)
14.治口疮口疳:茱萸末,醋调涂足心。亦治咽喉作痛。(《濒湖集简方》)
15.治牙齿疼痛:茱萸煎酒含漱之。(《食疗本草》)
16.治湿疹:炒吴茱萸一两,乌贼骨七钱,硫黄二钱。共研细末备用。湿疹患处渗出液多者撒干粉;无渗出液者用蓖麻油或猪板油化开调抹,隔日一次,上药后用纱布包扎。(《全展选编·皮肤科》)
17.治阴下湿痒生疮:吴茱萸一升,水三升,煮三、五沸,去滓,以洗疮。诸疮亦治之。(《古今录验方》)
18.中风(口角偏斜,不能语言)。用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程式,合煎开数次,冷后每服半升。一天服三次。微汗即愈。
19.全身发痒。用茱萸一升,加酒五升,煮成一升半,乘温擦洗,痒即停止。
20.冬月感寒。用吴茱萸五钱煎汤服,以出汗为度。
21.呕吐、胸满、头痛。用茱萸一升、枣二十枚、生姜一两、人参一两,加水五升煎成三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吴茱萸汤。
22.心腹冷痛。用吴茱萸五合,加酒三升煮开,分三次服。
23.小肠疝气(偏坠疼痛,睾丸肿硬,阴部湿痒)。用吴茱萸(去梗)一斤,分作四份。四两泡酒,四两泡醋,四两泡开水,四两泡童便。经一夜后,都取出焙干,加泽泻二两,共研为末,以酒和粉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汤或酒送下。此方名夺命丹,亦名星斗丸。
24.妇女阴寒,久不受孕。用吴茱萸、川椒各一升,共研为末,加炼蜜做丸子,如弹子大。裹棉肉纳入阴道中,令子宫开即可受孕。
25.胃气虚冷,口吐酸水。吴茱萸在开水中泡七次,取出焙干,加干姜(炮),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汤送下。
26.转筋入腹。用茱萸(炒)二两,加酒二碗,煎成一碗,分二次服。得泻即愈。
27.老人多年水泄。用吴茱萸三钱,泡过,取出,加水煎嗔,放一点盐后服下。
28.赤白痢(脾胃受湿,下痢腹痛,米谷不化)。用吴茱萸、黄连、白芍药各一两,同炒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戊己丸。
又方:用川黄连二峡谷、吴茱萸二两(汤沁七次),同炒香,分别研为末,各与粟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收存备用。每服三十丸。赤痢,以甘草汤送服黄连丸;白痢,以干姜汤送服茱萸丸;赤白痢,两丸各用十五粒,米汤送下。此方名变通丸。
又方:用吴茱萸二两、黄连二两,同炒香,各自为末。以百草霜二两,加饭同黄连做成丸子;以白芍药末二两,加饭同茱萸做成丸子,各如梧子大,收存备用。每服五十丸。赤痢,以乌梅汤送服连霜丸;白痢,以米汤送服茱芍丸;赤白痢,两种药丸各服二十五粒。此方名二色丸。
29.腹中积块。用茱萸一升捣烂,和酒同煮,取出包软布中熨积块处,冷则炒热再熨。块如移动,熨也移动,直至积块消除。
30.牙齿疼痛。用茱萸煎酒含漱。
31.老小风疹。用茱萸煎酒涂搽。
32.痈疽发背。用吴茱萸一升捣为末,加苦酒调涂布上贴患处。
33.寒热怪病(发寒发热不止,几天后四肢坚硬如石,敲起来发铜器声,日渐瘦弱)。用茱萸、木香等分,煎服。
【附】吴茱萸的功效是温中、散寒、下气、开郁。临床实际上践,亦用本品治蛲虫病。临床实践学认为吴茱萸有明显的止痛、止呕作用。
临床治疗
①治疗高血压病将吴茱萸研末,每次取0.6~1两,用醋调敷两足心(最好睡前敷,用布包裹)。
一般敷12~24小时后血压即开始下降,自觉症状减轻。
轻症敷1次,重的敷2~3次即显示降压效果。
②治疗消化不良取吴萸粉2.5~3克,用食醋5~6毫升调成糊状,加温至40℃左右,摊于2层方纱布上(约0.5厘米厚),将4周折起;贴于脐部,用胶布固定。
12小时更换1次。
经治20例,痊愈18例,好转1例,无效1例。
初步观察,本法有调节胃肠功能、温里去寒、止痛及帮助消化等作用。
对胃肠功能紊乱所致的腹泻效果较好,对细菌感染所致的腹泻配合应用抗菌素可产生协同作用。
③治疗湿疹、神经性皮炎吴茱萸研末,用凡士林调成30%(甲种)和20%(乙种)两种软膏;再取30%吴茱萸软膏和等量氧化锌软膏调匀,配成复方吴茱萸软膏(丙种)。
对亚急性和一般慢性湿疹,及阴囊湿疹在亚急性期或早期者,采用乙种软膏;对多年慢性阴囊湿疹则采用甲种软膏;婴儿湿疹采用丙种软膏。
局部搽药,每日2次。
对神经性皮炎先搽甲种软膏,再配合热电吹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然后用比皮损略大的胶布块贴牢。
据82例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观察,对湿疹初期及亚急性湿疹疗效较好,治愈时间员短者3天;对一般慢性湿疹,治愈时间最短者10天;对多年呈苔藓样变的慢性湿疹无效;婴儿湿疹11例,除两例无效外,余均在7~15天内临床治愈;阴囊湿疹初期效果明显,患病多年近于苔藓样变者无效;神经性皮炎19例,均为轻型及限局性患者,配合热电吹风比单纯涂药者疗效显著。
又有用10%吴茱萸糊膏局部涂抹后,再以艾熏20分钟,治疗限局性神经性皮炎14例;结果治愈4例,显著进步7例,好转3例。
治愈病例一般治疗4~6次。
此法止痒效果显著。
④治疗黄水疮将吴茱萸研粉用凡士林调制成10%软膏,局部涂擦,每日1~2次。
擦药前先用温水洗净患处:治疗12例,一般4~6次即愈。
⑤治疗口腔溃疡将吴茱萸捣碎,过筛,取细末加适量好醋调成糊状,涂在纱布上,敷于双侧涌泉穴,24小时后取下。
用量:1岁以下用0.5~2钱,1~5岁用2~3钱,6~15岁用3~4钱,15岁以上用4~5钱。
治疗256例,有247例治愈。
一般敷药1次即有效。
使用注意
大量吴茱萸可引起视力障碍,错觉等。
宜忌
阴虚火旺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
恶丹参、消石、白垩,畏紫石英。
②《本草蒙筌》:肠虚泄者尤忌。
③《纲目》:走气,动火,昏目,发疮。
④《本草经疏》:呕吐吞酸属胃火者不宜用;咳逆上气,非风寒外邪及冷痰宿水所致者不宜用;腹痛属血虚有火者不宜用;赤白下痢,因暑邪入于肠胃,而非酒食生冷、停滞积垢者不宜用;小肠疝气,非骤感寒邪及初发一、二次者不宜用;霍乱转筋,由于脾胃虚弱冒暑所致,而非寒湿生冷于犯肠胃者不宜用;一切阴虚之证及五脏六腑有热无寒之人,法所咸忌。
药理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主要为镇痛作用, 其镇痛成分为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及吴茱萸内酯.静脉注射吴茱萸的10%的乙醇提取物, 可使家兔体温升高, 也可提高电刺激兔齿髓引起的口边肌群挛缩的阈值, 其作用强度与氨基比林相当.吴茱萸水煎剂5g/kg和20g/kg均能显著延迟痛觉反应时间, 可维持2.5小时都不消失.口服吴茱萸有镇吐作用, 与生姜同服, 镇吐作用可被加强.但亦有报告指出, 吴茱萸煎剂及丙酮浸膏分别给犬灌胃, 对4%硫酸铜所致犬的呕吐均无镇吐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吴茱萸醇-水提取物0.03~0。24g/kg给猫静注产生依赖性升压效应和提高膈膜的收缩力, 但四乙胺不能拮抗.给清醒大鼠腹腔注射亦引起升压.两侧肾切除、酚妥拉明或心得安都显著降低其升压作用.实验表明: 吴茱萸煎剂、冲剂和蒸馏液, 静注和灌胃均有显著降压作用, 且有剂量依赖性, 降压持续时间较长, 一般长达3小时以上, 降压时不明显影响心率, 但肌肉注射则降压作用甚弱, 对实验性肾性高血压犬及正常兔亦有降压作用.甘草煎剂可使吴茱萸的降压作用丧失.吴茱萸对神经节无阻断作用, 但能对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升压反应.有报告认为, 吴茱萸醇水提物对心血管的作用是通过兴奋α-受体和β-受体产生的.
资料表明: 吴茱萸的降压作用是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种机制产生的.吴茱萸的降压作用与扩张外周血管
吴茱萸-原植物
有关;因苯海拉明可取消其降压作用, 故亦可能与组胺有关.但与胆碱能神经及其受体无关.去氢吴茱萸碱为降压成分之一, 其有扩张血管作用, 在降压的同时, 减慢心率, 降低舒张压的作用强于收缩压;由于消炎痛可以部分、聚磷酸盐能够较完全地取消其降压作用, 提示降压作用与前列腺素合成有关.去甲乌药碱亦为降压成分, 其降压同时增加心率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该作用可被心得安阻断, 说明其降压作用与兴奋β-受体有关.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研究表明: 吴茱萸中所含的吴茱萸苦素为苦味质, 有苦味健胃作用, 其所含的挥发油又具有芳香健胃作用.吴茱萸的甲醇提取物, 有抗大鼠水浸应激性溃疡的作用;水煎剂还具有抗盐酸性胃溃疡和消炎痛加乙醇性胃溃疡作用, 对水浸应激性和结扎幽门性溃疡有抑制形成的倾向.
吴茱萸对离体小肠活动有双向作用, 低浓度时兴奋, 高浓度时抑制自发收缩活动, 既能拮抗烟碱、毒扁豆碱、乙酰胆碱、组胺、氯化钡、酚妥拉明、利血平对离体小肠的兴奋作用;亦能对抗六烃季胺、阿托品和肾上腺素对离体小肠的抑制作用, 但不能拮抗苯海拉明、碱、异搏定、美散痛对离体兔小肠的抑制作用.表明吴茱萸兴奋肠管作用与乙酰胆碱能神经和M-胆碱受体无关, 其抑制作用可能与肾上腺素能神经和α-受体关系不太大, 而可能与直接兴奋β-受体有关.
吴茱萸水煎剂给小鼠口服(20g/kg), 可显著减少番泻叶引起的大肠刺激性腹泻次数;对蓖麻油引起的小肠刺激性腹泻次数亦有减少倾向.吴茱萸减慢正常小鼠的胃肠推进运动, 也能拮抗吗啡或阿托品对小鼠的胃肠推进运动的抑制, 提示吴茱萸对肠管的双向作用有利于调节机体的肠道作用.对胃肠功能紊乱所致的腹泻和消化不良性腹泻也有效.吴茱萸能使肠管兴奋, 其所含的 cGMP可能参与肠管活动.吴茱萸兴奋肠管活动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胆碱样、组胺样、抗肾上腺素样作用或是通过其中之二或是通过其中之一实现的.
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吴茱萸中的拟交感成分对羟福林有松弛离体子宫作用, 除去拟交感成分的残存液则兴奋大鼠子宫并可对抗对羟福林的松弛作用.其兴奋子宫的成分为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芸香胺.去氢吴茱萸碱可能为 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 其兴奋子宫作用能被二甲基麦角新碱阻断而不能被阿托品阻断.
其他作用
吴茱萸煎剂对霍乱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堇色毛癣菌、 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石膏样小芽孢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吴茱萸水提取物和50%的甲醇提取物有防龋齿作用.吴茱萸素对感染哥伦比亚SK 株病毒的小鼠有抗病毒作用.体外实验, 吴茱萸煎剂及醇、乙醚提取物在体外能杀灭猪蛔虫、蚯蚓和水蛭.
吴茱萸煎剂给家兔口服有利尿作用;健康人口服亦有利尿作用.利尿成分为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
配伍效用
吴茱萸配伍大枣:吴茱萸温肝暖脾、降逆止呕;大枣甘温 补脾和胃、养血安神.吴茱萸得大枣则温散而不燥烈 大枣得吴茱萸则益气养血而不壅滞.二药合用 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效 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胃脘疼痛、妊娠恶阻以及厥阴头痛、干呕等症.
吴茱萸配伍当归:吴茱萸辛热燥烈 疏肝行气、温中散寒 善下行温肝肾、暖胞宫;当归辛甘而温 补血行血 为妇科养血调经之常用之品.吴茱萸得当归则温散而不伤阴血 当归得吴茱萸则补血而不凝滞.二药伍用 其温经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更著 用于治疗月经延期、量少而黑、少腹冷痛因冲任虚寒所致者以及寒滞肝脉之疝气疼痛.
吴茱萸配伍党参:吴茱萸辛苦性热 芳香而燥 入肝、脾、胃经 有温肝暖脾、降逆止呕、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党参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二者合用 温中寓补 有散寒补虚之功效 用于治疗胃中虚寒之食谷欲吐、胸膈满闷;肝寒犯胃之呃逆吞酸以及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
吴茱萸配伍生姜:吴茱萸温中下气而降逆;生姜温胃散寒而止呕.二者合用 有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之功效 用于治疗胃寒呕吐或厥阴头痛呕吐涎沫者.
吴茱萸配伍小茴香:吴茱萸散寒除湿;小茴香散寒止痛.二者合用 有散寒除湿、行气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下焦寒湿所致之脘腹疼痛、疝痛、及宫寒不孕、月经不调、痛经等因寒而致者.
1、可以有效地扩张保护血管,降低血压,用来治疗用来预防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有着良好的作用。
2、吴芋是一种温性的植物,可以排除体内多余的寒气,用来治疗寒凝气滞。
3、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肝肾阴虚。
4、有止痛的作用,用来治疗头痛、胸痛。
1 散寒止痛
吴茱萸性热,味辛、苦,入归肝、脾、胃、肾经,有散寒止痛的功效,对于体内有寒湿导致腹痛、腹部胀痛、厥阴头痛等不适症状,用吴茱萸配伍其它药能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在《医方简义》中的导气汤就是用吴茱萸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治寒疝腹痛。
2 降逆止呕
吴茱萸是性热的中药,入脾经,对于因腹部受寒导致的腹部冷痛、呕吐泛酸的情况,在《伤寒论》记载用吴茱萸配伍生姜、人参等药的方剂吴茱萸汤,有良好的降逆止呕作用,要注意的是,如果要用吴茱萸还是建议在医生的医嘱下合理用药。
3 升阳止泻
吴茱萸性热,入肾经,对于肾阳亏虚导致的五更腹泻有良好的缓解作用,五更泻即鸡鸣泻,换算时间的话大约在凌晨5点左右里会有腹泻的情况,五更泻的对症用药四神丸,就是用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大枣组成的,如果有肾阳不足导致腹泻的话,吴茱萸能有良好的升阳止泻功效。
4 吴芋的注意事项
适宜人群:肾阳不足、寒虚腹泻。
禁用人群:阴虚火旺、孕妇人群。
不宜同食:燥热食物。
芜芋又叫茱萸、越椒、艾子,是一种双子叶植物纲、山茱萸目、山茱萸科、山茱萸属常绿带香的植物,落叶乔木或灌木,高4-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细圆柱形,无毛或稀被贴生短柔毛冬芽顶生及腋生。
伞形花序生于枝侧,有总苞片4,卵形,厚纸质至革质,两侧略被短柔毛,开花后脱落;总花梗粗壮,花柱圆柱形,长1.5毫米,柱头截形;花梗纤细,长0.5-1厘米,密被疏柔毛。
核果长椭圆形,长1.2-1.7厘米,直径5-7毫米,红色至紫红色;核骨质,狭椭圆形,长约12毫米,有几条不整齐的肋纹。花期3-4月;果期9-10月。
扩展资料:
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浙江、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生长于温暖地带,海拔400-1500米稀达2100米的林缘或森林中。
喜冷凉气候,耐寒力很强。当气温稳定通过7℃左右时,种子即可萌发,幼苗可抵抗-3℃低温。春季气温在6℃以上时,春芽开始萌动。
中药芜芋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芜萸籽功效、中药芜芋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延伸阅读:中药鉴定的方法有哪些
中药鉴定的方法常见的有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
1、来源鉴定是应用动物、植物、矿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研究,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应用品种的准确,包括观察植物形态,核对文献,核对中药标本等方式。
2、性状鉴定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包括观察中药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等。
3、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技术对中药进行显微分析,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的一种鉴定方式,包括组织鉴定和粉末鉴定两种方式。
4、理化鉴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的一种鉴定方法。包括一般常数的测定、一般理化鉴别、色谱法、光谱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