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网_专业的育儿网站

首页 > 生活 > 营养  >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竹子芯叶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竹子芯叶功效与作用

11-24 中药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竹子芯叶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竹子芯叶功效与作用

有育网(nwobb.com)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药材认识:竹子芯叶功效与作用》,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有育(gh_b1003d72df97)。

竹子芯叶功效与作用 竹叶的芯功效

今天给各位分享竹子芯叶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竹叶的芯功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 1、竹子叶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 2、竹子叶的功效与作用
  • 3、竹子叶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核心功效

    抗菌消炎、美颜养容、清热利尿

    简介

    竹叶片有净心下火和有利排尿消肿等多种多样医药学作用,是能够立即泡水喝的,可是在采摘毛竹叶片之后,要把叶子表层的残渣清理掉,随后太阳底下晒制一两天的时间,晒好之后再用沸水冲调才能够立即食用,是一种作用非常好的养生茶品。

    功效与作用

    1、抗菌消炎,竹子叶中含有的黄酮类物质有抗菌杀菌的功效,因此用竹子叶泡水喝可以起到抗菌消炎的功效。

    2、美颜养容,竹子叶泡水可以有效清除身体中的自由基,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可以起到美颜养容的功效。

    3、清热利尿,竹子叶泡水具有非常大的寒性,特别适合祛心火,失眠、心火旺盛的人可以进行口服,而且还可以祛除水肿,有很强的利尿作用。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人群

    无特殊禁忌人群

    不宜同食

    无特殊同食禁忌

    食用方法

    竹叶豆腐汤:取15克左右的中药竹叶、150克豆腐还有适量的白糖,把竹叶洗干净,用100毫升的水煮15分钟,把竹叶过滤掉,取汤汁,豆腐切成4厘米的块状与竹叶汤汁用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20-30分钟,把白糖倒入锅内,直至均匀溶化即可食用。

    1、竹子叶具有清新降火的功效,其叶性寒,甘淡能渗湿利尿。可以用于治疗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或心火下移小肠赤涩。

    2、竹子叶还有利尿通过临床的实验可以证明,虽然竹叶的利尿作用较弱,可是能明显增加尿中氯化钠的含量。 正常的人以本品10g煎服,利尿作用弱,但能增加尿中氯化物的排泄量。其利尿作用和木通、猪苓想必会弱一些,但其增加尿中氯化物量的排泄则比猪苓强。

    3、它还具有一定的止咳作用,能够用于某些原因导致的咳嗽不断。此外,它还具有不错的消火功效,能够缓解因上火导致的口腔生疮等多种症状。

    扩展资料

    竹子叶有哪些用药禁忌

    1、无实火、湿热者慎服,体虚有寒者禁服淡竹叶。

    2、像一些肾亏尿频者也要忌服这种淡竹叶,不然会给自己增添反作用。

    3、孕妇千万要忌服淡竹叶。

    4、竹叶不宜久煎,入食的时候最要以鲜品为佳,煮粥的时候粥不要煮的太厚,宜稀薄一点为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竹子叶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竹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生物活性多糖及其他有效成分,如酚酸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萜类内酯、特种氨基酸和活性肽、锰、锌、硒等微量元素。竹叶中所含的功能因子主要是黄酮糖苷和香豆素类内酯。其有效成的含量和生物活性均与银杏叶具有可比性。竹叶提取物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和血胆固醇的作用。竹叶提取物以其丰富的资源、优秀的品质、确凿的保健功效、清新怡人的风味和极大的安全性,在功能性食品和医药保健品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竹子芯叶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竹叶的芯功效、竹子芯叶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延伸阅读:中药鉴定的方法有哪些

    中药鉴定的方法常见的有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

    1、来源鉴定是应用动物、植物、矿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研究,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应用品种的准确,包括观察植物形态,核对文献,核对中药标本等方式。

    2、性状鉴定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包括观察中药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等。

    3、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技术对中药进行显微分析,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的一种鉴定方式,包括组织鉴定和粉末鉴定两种方式。

    4、理化鉴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的一种鉴定方法。包括一般常数的测定、一般理化鉴别、色谱法、光谱法等。

    •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